鄧艾墓及其祠廟
蒲城縣鄧艾墓位于洛濱鎮(zhèn)前阿村南,村北是后阿村,古稱鄧家堡,多鄧姓,自認是鄧艾后裔,前阿村則是守墓人逐漸形成的村莊。兩個村的老年人說,鄧艾墓地原來有三畝多大,上有墓冢和鄧公祠,均面向西南,祠前有前秦、金代和清代石碑。鄧公祠早年毀于火,今僅存墓冢與碑石。
鄧艾是三國后期名人,生于河南死于四川,而蒲城縣境內(nèi)咋會有他的墓和祠呢?這得從頭說起。
鄧艾(公元197—265年)字士載,祖籍棘陽(今河南南陽縣)。初為郡都尉學(xué)士(武官的文書),但因口吃說話結(jié)巴,不得作幹佐(郡官助理),當(dāng)了稻田守叢草吏(管屯墾的小官),不久,升為典農(nóng)綱紀(jì)上計吏(郡向京師呈報戶口、墾田、稅賦的-)。
鄧艾在做典農(nóng)吏期間,寫了《濟河論》一書,太尉司馬懿得知后甚為驚奇,大贊其才,提拔他做了尚書郎。在此期間,他向朝廷建議:“在淮河南北屯田,置五萬人,十二分休,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六七年間可積糧三千萬斛(當(dāng)時每斛為十斗),可供滅吳之資!彼抉R懿在采納此建議的同時,因才用人,令他參加西征軍事,遷升南安太守(郡治在今甘肅隴西縣東南),遂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司馬懿去世后,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相繼為大將軍,秉持朝政,仍繼續(xù)重用鄧艾。在平息鎮(zhèn)東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反亂中,鄧艾以破敵有功,官拜長水校尉(四品),加封方城鄉(xiāng)侯。正元二年(公元255年),鄧艾擔(dān)任了安西將軍之職,他的卓越軍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現(xiàn),在征西伐蜀中,成了蜀國大將軍姜維的克星,幾乎每戰(zhàn)必勝,威逼蜀兵節(jié)節(jié)敗退,因而其官職也逐步被提升到征西將軍(二品),都督隴右諸軍事,爵位再進封為鄧侯。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相國司馬昭命鄧艾與鎮(zhèn)西將軍、都督關(guān)中的鐘會統(tǒng)兵出漢中,分道攻蜀。姜維敗退劍閣,據(jù)險而守,鐘會兵不能進。鄧艾則自陰平(治所在今甘肅文縣西北)兵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身先士卒,曾帶頭以氈自裹滾下山坡以加速前進,歷盡艱難險阻,像天兵天將一樣突然降臨蜀中:先收江油,受降守將馬邈;再克綿竹,斬蜀衛(wèi)將軍諸葛瞻及尚書郎黃崇;進軍成都,兵臨城下,迫使蜀主劉禪派大臣獻出璽綬、士民簿,并敕令姜維投降鐘會,然后率大臣60余人“面縛輿櫬”(雙手反綁,車載空棺)于成都北門出降。鄧艾持節(jié)“解縛焚櫬”,以極其寬大的政策接受蜀主降魏,承制(秉承皇帝旨意便宜行事)拜劉禪行驃騎將軍,以下諸王及大臣都給安排了相應(yīng)的官職;鄧軍所到之處,毫無擄掠,蜀人大為稱頌。鄧艾在綿竹筑臺彰表戰(zhàn)功,凡士卒死者不分魏蜀,同等安埋,深得民心。十二月,詔書以鄧艾大功官拜太尉(一品),增邑二萬戶,贊詞中將其勛績與“白起破強楚、韓信克勁趙、吳漢擒子陽、亞夫平七國”相比。同時,也封鐘會為司徒,增邑萬戶。
鄧艾給司馬昭-寫道:“今因平蜀之勢以乘吳,吳人震恐,席卷之時也。然大舉之后,將士疲勞,不可使用,且徐緩之!彼抉R昭看罷不悅,使監(jiān)軍衛(wèi)瓘轉(zhuǎn)告鄧艾說:“事當(dāng)須報,不宜輒行!迸u鄧艾在蜀擅權(quán)、承制專事。鄧艾性直,此時也難免有點功高自恃,衛(wèi)瓘加鹽調(diào)醋,回稟于司馬昭。鐘會更嫉賢妒能,上言誣陷鄧艾悖逆,欲擁兵自立為蜀王;特別是鐘會模仿鄧艾筆跡偷換的奏章上,有詆毀司馬昭的言辭。司馬昭耳聞讒言,目睹奏章,暴跳如雷,鄧艾“反罪”隨之成立。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正月,下詔以檻車征拿鄧艾。鐘會看到鄧艾父子被擒,已無后顧之憂,便帶兵與姜維合謀,狂想出斜谷,兵會洛陽,矯太后遺詔廢除司馬昭而“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姜維則想用計策全部殺死北來諸將,全部坑殺魏兵,復(fù)立漢主。上述陰謀隨即敗露,鐘會、姜維均被魏兵亂箭亂刀殺死。
押送鄧艾赴京師的檻車行至綿竹城西時,衛(wèi)瓘遵照司馬昭的旨意,派護軍田續(xù)追上去,將鄧艾父子殺死。鄧艾臨死前自嘆:“吾赤膽忠心,一至于此,武安故事(指白起被范雎誣陷致死)復(fù)見于今矣!”鄧艾另一個受封為亭侯的兒子在洛陽也被誅殺。鄧艾老妻及孫輩幸免一死,被流放西城(今新疆和田境內(nèi))。鄧氏家族四散逃匿,一支落腳關(guān)中左馮翊重泉縣東河川(即今蒲城縣后阿村),族人陸續(xù)前來集聚,形成鄧家堡,為緬懷先祖鄧公,以其僅存遺物于村南卜地起墓(衣冠冢)祭祀。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一月,魏元帝曹奐禪讓帝位,司馬昭長子司馬炎即位(即晉武帝),晉朝建立。到了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晉武帝為鄧艾平反了冤案,鄧艾的嫡孫鄧朗被提拔為郎中(六品官)。不久,馮翊張郡守與鄧家族人再建鄧公祠以永久紀(jì)念。這就是蒲城鄧艾墓和鄧公祠的來歷。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四川劍閣縣孤玉山南麓也有鄧艾墓,墓右側(cè)約50米處還有鄧艾廟。近有文史研究者認為,這里才是鄧艾的真墓。
古話說,忠無不報。不論是蒲城的鄧公祠及其衣冠冢還是劍閣的鄧公神廟及其真墓冢,都是后人對鄧艾忠勛永遠的懷念和報答,歷史總是會讓前賢們永垂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