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王慶村 | 隸屬:蔭城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140404102227 | 代碼前6位:140404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D |
長途區(qū)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南王慶,原含王慶。因臨淘桑二水匯合處,取“朝迎日溪出,晚送落水紅”意,故原名“朝陽里”。唐開元年間,打官司爭得南五龍山北段,有“潞王”至此與民同慶,遂改村名“王慶”。又因該村居水之南,故名。
基本介紹:
南王慶村位于五龍山腳下,蔭城西北角于八義鎮(zhèn)相鄰,全村378戶,1340余人,總耕地883畝,集體經濟收入只有西山煤礦38000元,黨支部黨員49名,支委成員4名,設六個黨小組,在第三批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通過各種方式使參加人數達到98%,通過學習增強了我支部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創(chuàng)造力形成了搶機遇,加快發(fā)展的大好形勢。
南王慶村與王慶村、李坊村、唐王嶺村、河南村、坡頭村、中村村、峰上掌村、王坊村、工農莊村、河東村、地南頭村、內王村、北峪村、北王慶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實行都里制,屬雄山鄉(xiāng)余慶都,下轄三里有三村:南王慶、北王慶、申川。
民國,在明清四鄉(xiāng)(太平、五龍、雄山、八諫)基礎上實行編村制,也稱區(qū)村鎮(zhèn)制,屬縣三區(qū)(駐地蔭城)王慶編村、為主村,南王慶為附村,也稱聯合村。
1949年,沿用區(qū)、村、鎮(zhèn)制。
1953年,撤區(qū)設鄉(xiāng),實行鄉(xiāng)村制,屬縣五區(qū)(駐地八義)王慶鄉(xiāng),下轄南王慶、北王慶、桃園、橋溝。
至1956年,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組成慶星高級合作社,簡稱“慶
周邊相關:
南王慶村附近有振興小鎮(zhèn)景區(qū)、長治五鳳樓、北和炎帝廟、天下都城隍廟、長治縣黎都公園、慈禧系列紀念地等旅游景點,有上黨高粱、上黨臘驢肉、壺關西柏林豆腐、西陜韭菜、上黨“澆肉面”、長治青柿等特產,有西火秧歌、八義窯紅綠彩瓷燒制技藝、上黨樂戶班社、上黨臘驢肉制作技藝、鐵禮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