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初麻鄉(xiāng) | 隸屬:化隆回族自治縣 |
區(qū)劃代碼:632127201 | 代碼前6位:632127 |
行政區(qū)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qū)號:0972 | 郵政編碼:810000 |
轄區(qū)面積:約150.9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6000人 |
人口密度:4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5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扎西莊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相傳清初從甘肅省甘南州一牧民游牧此地定居,名叫扎西倉,故名。系藏語譯音:意為扎西家族或部落。后演變成扎西莊。…[詳細(xì)] |
安關(guān)村 | ~201 | 村莊 | 明朝中期,從甘肅省甘南州安關(guān)地區(qū)遷居,故名。…[詳細(xì)] |
公保吾具村 | ~202 | 村莊 | 公保系人名,吾具意為:家族或部落?h境十八大家族或部落之一![詳細(xì)] |
安具乎村 | ~203 | 村莊 | 明朝中期,從甘肅省甘南州安卻乎地區(qū)遷居。仍用原址名![詳細(xì)] |
主莊村 | ~204 | 村莊 | 主莊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xì)] |
初一村 | ~205 | 村莊 | 因兩面山色紅土構(gòu)成,溝底流出的水也變成紅色,故名。系藏語譯音:意為紅水。冠以一、二便于區(qū)分。…[詳細(xì)] |
初二村 | ~206 | 村莊 | 因兩面山色紅土構(gòu)成,溝底流出的水也變成紅色,故名。系藏語譯音:意為紅水。冠以一、二便于區(qū)分![詳細(xì)] |
灘果臺村 | ~207 | 村莊 | 系藏語譯音:意為崖頂村。為區(qū)分起見,后加一“臺”字,故名。…[詳細(xì)] |
灘果村 | ~208 | 村莊 | 系藏語譯音為意為崖頂村,故名。解放前稱灘果村,解放初加入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灘果村生產(chǎn)大隊,1984年體改時改稱為灘果村民委員會![詳細(xì)] |
拉尕魯村 | ~209 | 村莊 | 此地原是放牧點,因當(dāng)時本村飼養(yǎng)的白山羊多,故名。…[詳細(xì)] |
沙爾洞村 | ~210 | 村莊 | 沙爾洞系藏語譯音:意為陽山頂,故名。沙爾洞村民委員會:解放前稱沙爾洞村,解放初加入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沙爾洞村生產(chǎn)大隊,1984年體改時…[詳細(xì)] |
上恰藏村 | ~211 | 村莊 | 明朝中期,此地一片密林,林中各類鳥兒成群。后植被逐年稀疏,鳥類也相繼離飛。唯有老鷹依舊棲息。后從宗教角度出發(fā),將老鷹視為當(dāng)?shù)氐纳聱,這座山為神山,故名…[詳細(xì)] |
下恰藏村 | ~212 | 村莊 | 明朝中期,此地一片密林,林中各類鳥兒成群。后植被逐年稀疏,鳥類也相繼離飛。唯有老鷹依舊棲息。后從宗教角度出發(fā),將老鷹視為當(dāng)?shù)氐纳聱,這座山為神山,故名…[詳細(xì)] |
拉許村 | ~213 | 村莊 | 金朝末期建村,以前是藏族放牧點,后被遷出,唯獨一戶在原址開荒種地,故名![詳細(xì)] |
沙讓村 | ~216 | 村莊 | 沙讓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xì)] |
地名由來:
初麻系藏語譯音,原為去買爾,意為紅水。
基本介紹:
初麻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29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6.5%,回族占25.4%。面積150.9平方千米。轄扎西莊、主莊、安關(guān)、初麻一、初麻二、沙爾洞、灘果、灘果臺、拉尕魯、上恰藏、下恰藏、拉許、梅加、塔麻、公保吾具、沙讓、安具乎17個村委會。1950年設(shè)梅加鄉(xiāng),1956年并入沙爾洞鄉(xiāng),1958年并入金源、城東公社,1962年分設(shè)初麻公社,1984年改設(shè)初麻鄉(xiāng)。
歷史沿革:
1950年,設(shè)梅加鄉(xiāng)。
1956年,梅加鄉(xiāng)并入沙爾洞鄉(xiāng)。
1958年,沙爾洞鄉(xiāng)析置金源、城東公社。
1962年,分設(shè)初麻公社。
1984年,初麻公社改設(shè)初麻鄉(xiāng)。
區(qū)劃: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初麻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