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文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間,后因兵燹損毀,年久不治逐漸零落荒廢。明洪武重建,宣德、天順年間增修,成化、嘉靖、天啟、崇禎年間迭次培修。清康熙元年承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嘉慶三年(1798年)補修,嘉慶十七年(1812年)重建后規(guī)模倍為宏大。整個建筑群布局規(guī)范、結構謹嚴、巍峨秀麗、工藝精湛。戟門前一座五開間的石枋“欞星門”極為壯觀,圖案豐富、雕刻精細,堪稱川西的石刻藝術珍品。
廣漢文廟大成殿內(nèi)雕琢細膩的十八扇隔扇門窗和鏤空雕刻的六根大型云龍石柱實為罕見,F(xiàn)存的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名宦祠、東西廡殿等古建筑均有較高歷史藝術價值。廣漢文廟1991年4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范圍:東至學宮忠義祠東緣外延10米,南至欞星門南緣外延20米,西至西廡西緣外延3米鄉(xiāng)賢祠西緣外延12米,北至大成殿北緣外延20米。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武昌路,南至保護范圍南緣外延50米,西至保護范圍西緣外延10米,北至保護范圍北緣外延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