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昌寺,位于銅川市新區(qū)趙家坡村。因北魏孝文帝的女兒延昌公主在此修行而得名。雖皇廷于延昌元年(公元512年)屢詔公主歸,但堅辭不回,圓寂后賜寺額曰延昌寺。清陳仕林《耀州志》卷十有載“州西十五里有延昌寺,臨澗谷河建,自后魏延昌公主始,公主持戒行結(jié)庵于此手塑萬佛,人遂稱萬佛寺”。因此,延昌寺又名萬佛寺。
據(jù)1929年照片,延昌寺仍有寺廟建筑5座,磚塔、石塔各1座。1940年秋,延昌寺前后大殿等建筑被國民黨軍隊拆毀,修筑工事。1957年,延昌寺塔與石刻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昌寺內(nèi)原有宋代磚塔、金代石塔各一座,碑石兩通。
磚塔于2013年被國務(wù)院以“延昌寺塔”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昌寺塔為九層六棱形密檐式磚塔,地面以上高18.8米。底層為空心,上為實心,棱長2.65米,設(shè)券門,北向。塔身出檐為雙拱,疊澀出檐,做仿木方椽兩層。
石塔與碑石于1981年由延昌寺遺址遷至藥王山保存。石塔現(xiàn)豎立藥王山北道院,1986年建造塔亭保護。石塔為方形平面,十級樓閣式,自底而上逐層縮小,呈方錐體。塔剎佚,每層均造為殿檐式,檐下雕斗拱圓柱。每面兩楹,每楹雕佛像一組,均為一佛兩菩薩、兩弟子組合。主佛跏趺坐,脅侍侍立?傆嬙煜404尊。塔基座四面,一面刻“西面化主王廣□”,一曰“西面都化主王廣賢”,一面線刻多足細頸圓爐及化主姓名。其它兩面磨滅難辨。塔通稿2.62米,底座每面0.68米。雕刻精細,玲瓏別致,尤以十層石塔為罕見。
碑石現(xiàn)存于藥王山碑林。一曰“王扶梨造像碑”,高0.67米,寬0.62米,厚0.17米,石灰?guī)r,四面造像,計84尊,鐫有造像人姓名。按其造像風(fēng)格為北魏碑刻。二曰“王杴女造像碑”,高1.2米,寬0.53米,厚0.29米,石灰?guī)r。梯形,四面造像,有唐總章二年(669)款。碑陰于金大定時磨光,刻“延昌寺宗派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