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游覽區(qū)在九鯉峰之下的山谷中,可由經(jīng)過一片瓦前往,亦可進(jìn)入山門后直接走香山寺公路。香山寺始建于明朝,原名“妙香庵”。大雄寶殿前有塊巨石叫“犀牛望月”,牛頸有一天然巖洞叫“犀牛洞”,洞壁上有一聯(lián):“秀句滿江國,芳聲騰海隅”,乃清戶部尚書,同治、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biāo)},舊時佛堂就建在犀牛洞內(nèi)。香山寺周圍的山谷盛產(chǎn)蘭花,花開時節(jié),幽香陣陣,故寺名叫“香山寺”。
游畢香山寺,沿左側(cè)石徑朝一片瓦方向走,見一氣勢恢弘的殿宇,為“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堂,占地約4000平方米,殿內(nèi)供奉著由緬甸漢白玉精雕細(xì)琢而成的五百尊羅漢坐像,每尊高1米左右的,還有六尊大型漢白玉佛像。羅漢,全稱阿羅漢,即自覺者,稱已滅盡一切煩惱。釋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迦葉召集眾多比丘在王舍城共同憶誦佛教經(jīng)典,后按脅尊者比丘建議,在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召集五百羅漢,論釋經(jīng)、律、論三藏。五百羅漢是佛教的結(jié)集者,可以說,沒有五百羅漢,就沒有今天佛教的全球傳播和經(jīng)久不衰。目前,國內(nèi)寺院中常見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能五百羅漢全數(shù)供奉者寥寥無幾,但全部是漢白玉雕成的,僅此一處,而且不論質(zhì)料、工藝都極其上乘,堪稱中華之最!太姥山景色有的可以不看,但五百羅漢堂是不可不看的,居士帶客人上山時,五百羅漢堂是必游之地。
蝙蝠洞,洞深6米,聚居著成千上萬只的蝙蝠,內(nèi)還有一小洞,漆黑不見五指,有泉水、海洋貝類化石。洞旁有蝙蝠庵,上世紀(jì)70年末,有一中年婦女久病不愈,夢見蝙蝠洞可除她的頑疾,便執(zhí)意上山,在此一住三年,其病不治而愈,便削發(fā)為尼,在此修了蝙蝠庵,現(xiàn)有僧眾數(shù)十人,大多是患慢性病者。蝙蝠洞的背后有一嶺道通往青龍谷,谷長三百米,若一條青龍,藏著奇石怪洞,綠樹雜花,有七星掛斗、老牛臥地、石鼓石鑼、河馬仰天、海豚戲浪、-含樹、大鵬展翅等眾多景點(diǎn),清幽無比,只是尚未開發(fā)。
香山寺的右側(cè)為九鯉湖,建于1991年,小巧玲瓏,坐落于幽深的峽谷下面,湖里倒映著奇峰怪石、湖光山色,如詩如畫,劃小船在湖上悠游,微風(fēng)吹過,綠波蕩漾,更是妙不可言。這里不僅是休閑旅游的佳境,也是風(fēng)光攝影難得的鏡頭,是太姥山的一大景色。
九鯉湖的左測一條石徑稱天梯嶺。該嶺據(jù)傳是宋代王頭陀所修建,故又名陀九嶺。從香山寺到望仙橋,全長600多米,共有1017級石級。天梯嶺沿著懸崖峭壁修筑,迂回曲折,置身其中,猶如在半空中行走,天風(fēng)輕拂,云霧繚繞,飄飄欲仙。。登陀九嶺時,記得回頭往下望,但見峽谷奇幽、云霧蒸騰、水光瀲滟,彷佛置身仙境。
陀九嶺盡頭,有石板橫跨于深谷之上,下臨萬丈深淵,為“御風(fēng)橋”,又名“望仙橋”,對面就是九鯉朝天。古人在這里留下許多詩文,諸如“望仙畢竟仙何去,徒有空山一片橋!薄安跑b仙橋路,還思未了因!钡鹊龋魄,金州刺史林嵩在《太姥山記》中記道:“石下曰萬丈懸崖,石上曰望仙橋!笨上攵,望仙橋建筑在唐代,或者更早。過望仙橋,路旁有一大巖石如古代官帽,稱“紗帽巖”,帽上刻有二處摩崖石刻。穿南天門洞可直抵南天門,洞內(nèi)樹藤纏繞,曲折崎嶇,趣味無窮。繼續(xù)往上走,就將到達(dá)太姥山最高處白云寺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