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基烽燧
地處尉犁縣縣城東北約40公里的戈壁灘上。北距庫魯克塔格山3公里。西南約10米傍北山便道,烽體為土塊(間蘆葦)建筑,烽頂殘,平面呈長方形,北高南低,西北部保存較好,東及西部殘存嚴重,周長約36.5米,殘高約7.1米,南部墻壁有一長12米,寬2.5米的黃土堆積,似烽梯,因殘破,分不清臺階層次。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土塊尺寸為35×20×10厘米。具體位置為東經86°32′00.4″,北緯41°23′49.6″。海拔高度889米。
孫基烽火臺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興平鄉(xiāng)喀拉洪村東21.5千米。地處庫魯克山西部山前洪積坡地的一道低矮沙梁的南端。地勢呈東北-西南緩斜狀,間有一些小沖溝,地表為砂礫層,生長紅柳、駱駝刺等耐旱植被。附近無人居住。庫爾勒市至農二師35團的北山便道從其西南側通過,東北5千米為庫魯克塔格山,東南約3千米處有一條干涸的古河道、約10.8千米為孔雀河、約14千米為阿克蘇甫鄉(xiāng),西南24千米為尉犁縣城,西北11.6千米有亞克侖烽火臺。
烽火臺因風雨侵蝕和人為盜挖等因素破壞,保存較差,存在倒塌危險,其形制、結構尚基本清楚。目前烽火臺東壁立面略呈梯形,北壁立面略呈直角三角形,南壁坍塌并有一座坡狀建筑與烽火臺相接。從地表看,烽火臺底部南北18、東西15米(包括坡狀堆積),高7.3米。從斷面觀察,烽火臺有內體和外體兩部分,內體為數層土坯夾一層蘆葦壘砌而成,近頂部見一些橫置的原木。中心部則為一層沙石土夾一層蘆葦壘筑,蘆葦層與土坯層的蘆葦層相接,可能是為了省料(土坯)。外體為土坯平砌壘筑,不夾葦層,從西壁立面觀察,北壁的外體殘厚1米。內、外體的土坯規(guī)格基本相同,完整的土坯有長40、寬22、厚10厘米和長33、寬18、厚8厘米兩種。烽火臺北、南、東壁有現代人挖掘的洞坑,其中西、北壁挖掘情況甚為嚴重。附近未見任何遺物,北側約0.1千米處發(fā)現一片墓地。根據地理位置和建筑特點推測,該烽火臺年代為漢晉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