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祠和墓位于崇文區(qū)東北部,東花寺斜街,原廣東義園舊址,其廟位于區(qū)東南部龍?zhí)豆珗@東湖畔。
袁崇煥(1584-1630),是明末抗擊后金、保衛(wèi)山海關(guān)和北京的著名將領(lǐng),戰(zhàn)功卓著。后因崇禎帝聽信讒言,被冤殺。后人為紀念袁崇煥,先后修建了祠和廟。
祠堂和墓碑約建于清代初期,俗稱佘家館,面南向,大門上原有后人題寫的“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煥墓”匾額。祠堂正房五間,前廊兩端及室內(nèi)墻上嵌有李濟深撰《重修明督師袁崇煥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葉恭綽敬題“明代粵先烈袁督師墓堂”匾額。祠堂后即為袁崇煥墓。原有墳丘,高約2米,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撫吳榮光題寫的“明袁大將軍之墓”石碑及石拱桌。墓地周圍以磚砌花墻,種植四季常青的松柏,F(xiàn)僅存墓碑和墻壁上的部分石刻。
位置:位于崇文區(qū)東北部,東花寺斜街
袁崇煥廟是廣東人張伯禎先生于1917年創(chuàng)建的。廟祉坐西向東,面闊三間,坐落在高約1米的臺基上。廟堂內(nèi)三間各自分隔,中門上的石門額書刻“袁督師廟”。門兩旁石刻對聯(lián)為:“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廟死重泰山當時乃蒙大難;聞鼙鼓思東遼將帥一夫當關(guān)隱若敵國何處更得先生。”廟內(nèi)明間正壁上鑲嵌袁督師石刻像,其上原有袁崇煥手跡“聽雨”的牌匾,現(xiàn)已失落。兩壁有《明袁督師廟記》、《袁督師廟碑記》、《佘義士墓志鉻》等石刻。門額、對聯(lián)及廟記等多塊石刻均為康有為手筆,有較高的歷史和書法藝術(shù)價值。廟的左右次間為張先生“意釣亭”和“悼亡亭”,是紀念其亡妻亡子的家祠,其內(nèi)尚有梁啟超書刻的對聯(lián)及宋伯魯?shù)让耸舟E石刻,共有23塊。
3、8、39、43、60、610、723路花市站路西
北京崇文區(qū)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號自如,別稱袁督師,明朝末年名將。袁崇煥曾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有效抗擊了清兵,因魏忠賢而辭官回鄉(xiāng)。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后,除去魏忠賢,袁崇煥也得以重用。然而,袁崇煥在與皇太極一戰(zhàn)中,卻被誣陷與后金軍有勾結(jié),崇禎皇帝判其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沒家產(chǎn)。袁崇煥曾著有詩詞《落第》、《秋闈賞月》、《入獄》、《獄中對月…… 袁崇煥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