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土門鎮(zhèn) | 隸屬:鄖西縣 |
區(qū)劃代碼:420322101 | 代碼前6位:420322 |
行政區(qū)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qū)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轄區(qū)面積:約217.63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3.15萬人 |
人口密度:14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8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黨家溝村 | ~200 | 村莊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洪建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洪建生產大隊、洪建大隊;196…[詳細] |
六官坪村 | ~201 | 村莊 | 六官坪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關帝廟村 | ~202 | 村莊 | 土門鎮(zhèn)關帝廟村是原寺坪村和關帝廟村合并而成的,位于土門鎮(zhèn)中心地帶,地處鄖西縣城北部,土門鎮(zhèn)政府南面,北與土門村接壤,南與城關鎮(zhèn)紅廟村、王家坪村毗鄰,西…[詳細] |
土門村 | ~203 | 鎮(zhèn)中心區(qū)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永福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永福生產大隊、永福大隊;196…[詳細] |
上坪村 | ~204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早年間土門鎮(zhèn)有一座橋,以橋為界,橋以上多處梯形平地,因此得名為上坪![詳細] |
干溝村 | ~205 | 村莊 | 土門鎮(zhèn)干溝村因一條長4公里的溝谷長期不見水而得名。位于土門鎮(zhèn)西北部,南與上坪村相鄰,北與香口鄉(xiāng)接壤。省道鄖漫路和銀武高速路穿境而過。全村版圖面積5.9…[詳細] |
邵家溝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永豐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永豐生產大隊、永豐大隊;196…[詳細] |
家竹村 | ~207 | 村莊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家竹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家竹生產大隊、家竹大隊;196…[詳細] |
唐家坪村 | ~208 | 村莊 |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大星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大星生產大隊、…[詳細] |
龍?zhí)洞?/a> | ~209 | 村莊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農豐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農豐生產大隊、農豐大隊;196…[詳細] |
雙廟村 | ~210 | 村莊 | “雙廟”指兩座廟宇,一座祖師廟,一座土地廟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詳細] |
平原村 | ~211 | 村莊 | “平原”即大坪,也叫坪園,居民點名稱,很早以前,三臺山下是一片大竹園,順水洞河邊是平坦的水田,就兩處特點叫“坪園”,隨著人們順口叫,順手寫的習慣,就演…[詳細] |
茅坪村 | ~212 | 村莊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金星一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金星一生產大隊、金星一大隊;…[詳細] |
玉皇頂村 | ~213 | 村莊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正義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正義生產大隊、正義大隊;196…[詳細] |
遼坡村 | ~214 | 村莊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和好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和好生產大隊、和好大隊;196…[詳細] |
九龍寺村 | ~215 | 村莊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農興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農興生產大隊、農興大隊;196…[詳細] |
干樹埡村 | ~216 | 村莊 |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和愛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和愛生產大隊、和愛大隊;196…[詳細] |
吊橋村 | ~217 | 村莊 | 1947年11月鄖西解放后,設立茅坪村公所,負責人稱村長;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吊橋鄉(xiāng)民主政府,1956年農業(yè)合作社時,設安東合作社和康東合作社,負…[詳細] |
地名由來:
早在秦漢時期,即為秦楚要沖,當?shù)厝藗冎脸,保衛(wèi)家園,土門因此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土門鎮(zhèn)被評定為2022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xiāng)鎮(zhèn)。
2019年12月,土門鎮(zhèn)被命名為2019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
基本介紹:
土門鎮(zhèn)始建于1987年,距鄖西縣城以北12公里,東南與城區(qū)交界,西北與陜西照川、晏馬接壤,總面積217.63平方公里,轄16個鎮(zhèn)直單位,18個行政村,140個村民小組,8352戶,31450人,是鄖西縣的區(qū)域中心鎮(zhèn)和經濟重鎮(zhèn),鄖西北部的公路交通樞紐和商品流通門戶,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縣第四,是全市衛(wèi)生、文明鄉(xiāng)鎮(zhèn)之一。境內青山綠水,沃野萬畝,阡陌縱橫,耕煙繚繞,勤勞善良的土門人們用辛勤的汗水和閃光的智慧,建設著幸福的家園和美好的明天。
——人文歷史。土門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早在秦漢時期,即為秦楚要沖,當?shù)厝藗冎脸沙牵Pl(wèi)家園,土門因此得名。土門是湖北省解放最早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1
歷史沿革:
土門是湖北省解放最早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1947年元月撤區(qū)并大鄉(xiāng),小保并大保,改為土門鄉(xiāng)。
1948年春,陜南行政公署設在關帝廟,土門鎮(zhèn)屬于土門區(qū)。
1955年合并為10個鄉(xiāng),同時改為土門區(qū)。
1958年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將土門區(qū)更名為黎明人民公社,同時設立黎明區(qū)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61年恢復土門區(qū)。
1975年撤區(qū)并社,劃為茅坪、土門、香口三個人民公社,轄25個大隊,155個生產隊。
1978年,將
區(qū)劃: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土門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