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市 黃河小浪底 |
地名:澤北村 | 隸屬:軹城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419001102239 | 代碼前6位:419001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U |
長途區(qū)號:0391 | 郵政編碼:4546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三面環(huán)繞土嶺,唯有東北角靠川,村中間有條東西向河溝,常年有水,故名澤峪。與澤南是一個自然村,1960年以河溝為界分為兩個村。因處于河溝北面,故名澤北。
基本介紹:
三國魏晉時期,有陳姓、李姓、王姓等家族于此結(jié)廬建村,稱澤峪。相傳,曾有“小將”(俠名)據(jù)關鎮(zhèn)守,護衛(wèi)一方平安,故又有“小將嶺”之稱。約乾隆十二年(1747年),聶姓第七世傳人由北杜村遷入澤峪,鑿窯墾荒,安居樂業(yè)。后陰雨連綿,村中河水陡漲,窯洞坍塌,交通阻斷。聶家遂與后來的王姓、李姓、任姓等戶東遷,移居溪河之北。從此,澤峪便由澤南、澤北兩個自然村組成。1961年,為方便區(qū)域管理,軹城公社以河為界,將村子細化為“澤南”和“澤北”大隊。
澤北位于濟源市區(qū)南部約10公里的丘嶺地區(qū)。東鄰小王莊村,西依軹城鎮(zhèn)橋凹村,南與軹城鎮(zhèn)澤南村隔河相望,北和南杜村相連。3個居民組,共86戶,326人。村域面積1.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0畝,林坡地約300畝。
1969年,“引沁濟蟒”工程“加六支”啟動。澤北人進駐橋凹渠首,墊大壩,開山石,硬化渠道,劈巖鑿洞。1970年,“加六支”全線貫通。澤北村聘請專家技術指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3000米左右毛渠,配套機井7眼,灌溉了干涸千年的田地。1972年,澤北村農(nóng)作物種植結(jié)構調(diào)整,以小麥、玉米為主,紅薯和部分雜糧為輔,產(chǎn)量逐年提高。
20世紀80年代,澤北人棄土窯,建新宅,住上了二層樓房。村成立林果專業(yè)隊,廣植蘋果、桃、李子,果園至今收獲豐碩。2003年,金馬焦化有限公司臨村成立,村民年老者務農(nóng),年輕人入廠打工,經(jīng)濟發(fā)展道路拓寬。2010年,自籌資金,硬化村中大街小巷,并鋪設柏油,告別了“下雨兩腳泥,晴天滿身灰”的舊時代。2011年,自籌資金,建衛(wèi)生所、籃球場和村民娛樂場所,增添醫(yī)療設備,安置健身器材。2012年,建起棋牌室、圖書室,供村民游樂學習。2015年,硬化村中排水溝,通自來水,建垃圾中轉(zhuǎn)站,綠化道路,開通黨員網(wǎng)絡遠程教育。
澤北村與澤南村、棗樹嶺村、南王莊村、聶莊村、柿花溝村、泥溝河村、丁斗村、柏樹莊村、雁門村、橋凹村、泗澗村、柏平村、翟莊村、王禮莊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濟源縣二區(qū)。
1955年屬濟源縣軹城中心鄉(xiāng)。
1958年屬軹城人民公社澤峪生產(chǎn)大隊。
1960年屬軹城人民公社,名為澤北生產(chǎn)大隊。
1983年改公社為鄉(xiāng),屬軹城鄉(xiāng),名為澤北村民委員會。
1990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軹城鎮(zhèn),名為澤北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澤北村附近有銀河峽、濟源王屋山風景區(qū)、五龍口、濟源黃河三峽、濟源伊利乳業(yè)工業(yè)旅游景區(qū)、濟源南山兒童公園等旅游景點,有濟源冬凌草、濟源核桃、天壇硯、寺郎腰大蔥、濟源盤硯、濟源玉皇李等特產(chǎn),有愚公移山傳說、邵原神話群、燈彩(汴京燈籠張)、愚公移山傳說、邵原神話群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河南省·濟源市·軹城鎮(zhèn)·澤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