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桑村鄉(xiāng) | 隸屬:滑縣 |
區(qū)劃代碼:410526205 | 代碼前6位:410526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豫E |
長途區(qū)號:0372 | 郵政編碼:455000 |
轄區(qū)面積:約67.5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3.6萬人 |
人口密度:約53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3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李王金德村 | ~200 | 村莊 | 2個村原村名合成得名。1958年建隊,屬滑縣桑村公社、稱王金德大隊、稱李金德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屬滑縣桑村鄉(xiāng)、稱王金德村民委員會,稱李金德村民委…[詳細] |
桑村集村 | ~2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據(jù)《同治滑縣志》記載,古衛(wèi)有桑間濮上之地,桑間即今桑村。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縣遷民時此地,濮滑邊境古代多桑林,村在桑間,取名桑村![詳細] |
趙莊村 | ~204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趙氏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至滑縣東52千米處,取名趙家莊,后演變?yōu)橼w莊![詳細] |
前胡莊村 | ~206 | 村莊 | 碑文記載,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縣遷來姓胡的住在此地,故取名“胡莊”。又因有南北兩個胡莊,此村坐落在南,故稱“前胡莊”。…[詳細] |
后胡莊村 | ~207 | 村莊 | 據(jù)碑文記載,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縣遷來姓胡的住在此地,取名“胡莊”。胡莊分南北兩個村落,南為前胡莊,北為后胡莊至今。…[詳細] |
江馬廠村 | ~211 | 村莊 | 傳此地原系爛河灘,雜草叢生,宋代兵營曾在這里做過放馬場。明永樂年間,江氏人家自山西省洪洞縣遷居與此,以江姓命名村名“江馬場”。后改“場”為“廠”。故稱…[詳細] |
郭馬廠村 | ~216 | 村莊 | 此地原是爛河灘,雜草叢生,宋朝兵營曾在這里做放馬場,故名馬場。明永樂年間,郭氏自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以郭姓命名村名“郭馬場”。后改“場”為“廠”,稱“…[詳細] |
回木村 | ~217 | 村莊 | 傳此地原有回族墳墓,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縣遷民于此,以回族墳墓稱“回回墓”村,清代時改為回墓,后群眾認為“墓”字不佳,改為木,名“回木”![詳細] |
路金德村 | ~218 | 村莊 | 據(jù)查《同治滑縣志》記載有“七金德”之稱。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縣金疙瘩遷來賈姓居住于此,因懷念故鄉(xiāng),取“金疙瘩”之韻稱新居之地名為“金德”。又因分居的…[詳細] |
賈金德村 | ~219 | 村莊 | 據(jù)查《同治滑縣志》記載: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現(xiàn)縣金疙瘩遷民于此,為紀念原籍“金疙瘩”,取名“金德”,素有“七金德”之稱,因居民為姓賈,故取名“賈金德…[詳細] |
貫道村 | ~222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始居時,臨一官路,俗有東西貫道之稱,故村名“貫道”。…[詳細] |
甘露村 | ~223 | 村莊 | 宋代,人們定居此地,臨大道,因村內(nèi)有一口井,喝著像似甘露一樣,故取村名“甘露”沿用至今![詳細] |
高齊邱村 | ~224 | 村莊 | 高齊邱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齊邱村 | ~225 | 村莊 | 南齊邱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馮齊邱村 | ~226 | 村莊 | 此地為古代“丘洲”。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縣遷民于此,按方位取村名為“南齊丘”,1949年,為便于區(qū)別,以姓氏命名“馮齊丘”![詳細] |
北齊邱村 | ~227 | 村莊 | 北齊邱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肖齊邱村 | ~228 | 村莊 | 肖齊邱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陳大召村 | ~229 | 村莊 | 據(jù)查《同治滑縣志》,此地有六大召之稱。在明永樂年間,姓陳的自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故以陳姓取村名“陳大召”![詳細] |
柳圍里村 | ~230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村址原系黃河故道,種植柳樹很多,村址在柳林中間,取名柳圍里![詳細] |
馬廠集村 | ~235 | 村莊 | 古代駐軍練馬的地方。2020年村居規(guī)模調(diào)整,王馬廠、后王馬廠、繩馬廠、周馬廠4個村調(diào)整為馬廠集村民委員會,屬桑村鄉(xiāng)管轄,沿用至今![詳細] |
上村村 | ~236 | 村莊 | 2個村合并取原村中的兩個字“上”“村”,得名上村。…[詳細] |
大大召村 | ~237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2個村合并取原村名中的兩個字“大”“召”得名大大召。…[詳細] |
華魏孟村 | ~238 | 村莊 | 取3個村原村名中的各一個字“華”“魏”“孟”![詳細] |
地名由來:
舊志載“古衛(wèi)有桑間濮上之地”,桑間,即今桑村一帶,相傳古時這里桑樹成林,恰在桑林之間,故名“桑村”。
基本介紹:
桑村鄉(xiāng)位于滑縣東南部,東與濮陽相連,南與長垣接壤,西部、北部分別與老廟鄉(xiāng)和大寨鄉(xiāng)相依,屬安陽、濮陽、新鄉(xiāng)三市交接地帶,客觀的地理優(yōu)勢有利于大力發(fā)展商貿(mào)經(jīng)濟。全鄉(xiāng)總面積67.5平方公里,擁有耕地5.1萬畝,轄34個行政村,3.6萬人。
該鄉(xiāng)具有便利的交通條件。目前,已形成了“四縱三橫”交通網(wǎng)絡,實現(xiàn)了“村村通”油路工程,省道307線、桑大路交匯于該鄉(xiāng)車部附近,交通條件十分優(yōu)勢。
該鄉(xiāng)東瀕黃河,土地肥沃,綠樹成蔭,樹木種植面積近26萬畝,石油儲藏量豐富,荷塘云集,稻谷飄香,這里水域面積寬廣,是滑縣著名的“漁米之鄉(xiāng)”,是旅游休閑的理想場所。該鄉(xiāng)目前已實現(xiàn)了“電話鄉(xiāng)”,程控電話率達85%以上,電力
榮譽排行:
2015年4月,2015年河南省省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名單公布,桑村鄉(xiāng)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1909年屬東四區(qū)(廣能區(qū))。
1949年,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屬滑縣五區(qū)。
1949年,滑縣、衛(wèi)南縣合并后,初為桑村區(qū),后并屬六區(qū)(老爺廟區(qū))。
1955年歸五區(qū)(區(qū)政府駐地老爺廟),桑村為中心鄉(xiāng)。
1957年由金德、馬廠、齊丘、大召、桑村五個一般鄉(xiāng)合并為桑村鄉(xiāng)。
1958年成立桑村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社為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