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牛屯鎮(zhèn) | 隸屬:滑縣 |
區(qū)劃代碼:410526105 | 代碼前6位:410526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jí)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豫E |
長途區(qū)號(hào):0372 | 郵政編碼:455000 |
轄區(qū)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6.9萬人 |
人口密度:約6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64個(gè)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元武村 | ~200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沿用古時(shí)元武鎮(zhèn)的名稱。1958年建隊(duì),分別成立東街、南街、西街、北街、小莊大隊(duì),屬延津縣牛屯區(qū)牛屯公社。1962年歸回滑縣,稱東街、南街、西街、北街、…[詳細(xì)] |
周王莊村 | ~206 | 村莊 | 在東周時(shí)期,有個(gè)小王葬于此,后人在此聚居(村西南地有周王墓)取名“周王莊”沿用至今。…[詳細(xì)] |
高營村 | ~207 | 村莊 | 明代初年,軍人高大亮有軍功被朝廷封為鎮(zhèn)國將軍又加封百戶候。鎮(zhèn)國將軍百戶所建之地稱“高家營”,后屯兵撤離,百姓入住,此地成為居民點(diǎn),仍叫“高家營”。民國…[詳細(xì)] |
李建村 | ~208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因李姓人家遷居于此,建起村莊,故叫李建村,至今未變,查《同治滑縣志》亦有此記載![詳細(xì)] |
河?xùn)|灣村 | ~209 | 村莊 | 明代時(shí)期,村西頭有一條河,以河得名河?xùn)|灣,至今有六百余年![詳細(xì)] |
老灣村 | ~210 | 村莊 | 明代,靠村有河,地處河灣,取名“老灣”至今。…[詳細(xì)] |
雪坡寨村 | ~211 | 村莊 | 先祖明代時(shí)期一冬季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因靠河坡有雪,遂取名“雪坡寨”至今![詳細(xì)] |
馬居寨村 | ~212 | 村莊 | 戰(zhàn)國時(shí)期,此地東北10千米處,有南燕國的一座城池,該地為軍營車馬駐處,故稱“馬居寨”至今![詳細(xì)] |
于村村 | ~213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取名于村![詳細(xì)] |
沙圪當(dāng)村 | ~214 | 村莊 | 明代,此地有一個(gè)由黃河沖積而成的沙圪垱,人們?cè)诖硕ň,以“沙圪垱”而得村名!?a href=/henan/huaxian_niutunzhen_shadangcun.html class=blue>[詳細(xì)] |
白馬寺村 | ~215 | 村莊 | 因村依古白馬寺而建,故稱“白馬寺”至今![詳細(xì)] |
懋德林村 | ~216 | 村莊 | 因有個(gè)官員叫張懋德,此人威望高,死后葬于村外樹林內(nèi),群眾為紀(jì)念他而得村名“懋德林”至今![詳細(xì)] |
鄭莊村 | ~217 | 村莊 | 據(jù)《鄭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鄭宏道從延津大盤古遷居于此,取村名“鄭家莊”。在清朝康熙年間沿革為“鄭莊”![詳細(xì)] |
西楊莊村 | ~218 | 村莊 | 明武年間,楊氏家族在此建村,起名楊家莊,因距此處東8千米有東楊莊村,故此村更名為西楊莊村![詳細(xì)] |
黃營村 | ~219 | 村莊 | 據(jù)《黃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年間,黃偉由山西洪洞縣遷民于此,取村名“黃營”。…[詳細(xì)] |
大班村 | ~220 | 村莊 | 據(jù)碑文記載曾用名“班丘”,因此地原有三丘,村中居民皆姓班而得名,明代碑文記載為“班丘集”,后改為“班村”。又因是幾個(gè)班村中最大的一個(gè)村,故名“大班村”…[詳細(xì)] |
小班村 | ~221 | 村莊 | 曾用名“班村”,在五百年前有五個(gè)自然村組成,故叫“五班村”。后來以班村相比,屬最小的一個(gè),故名“小班村”。…[詳細(xì)] |
高班村 | ~222 | 村莊 | 曾用名“班村”。在五百年前有五個(gè)自然村組成,故叫“五班村”,后來此班村高姓居多,故叫“高班”。…[詳細(xì)] |
杜莊村 | ~223 | 村莊 | 明代時(shí)期因鄭姓居多取村名“鄭堂”,后來鄭氏已絕,又以杜姓取村名“杜莊”至今![詳細(xì)] |
齊莊村 | ~224 | 村莊 | 明代,齊莊齊氏先祖齊永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居至此。齊莊村因都是姓齊,故而得名。…[詳細(xì)] |
鴨固集村 | ~225 | 村莊 | 相傳明朝時(shí),有人從開封到北京進(jìn)貢寶鴨,路經(jīng)時(shí),寶鴨先后死掉兩只。為紀(jì)念寶鴨,將命名“鴨故”,后為避“故”之不祥,改稱今名![詳細(xì)] |
王鴨固村 | ~226 | 村莊 | 在明代末時(shí)期,有人帶著兩只鴨從開封去北京進(jìn)寶,路經(jīng)此地死掉一只,走不遠(yuǎn)又死一只。后來人們稱先死鴨子的地方為“前鴨固”,后死的地方叫“后鴨固”。前鴨固以…[詳細(xì)] |
后鴨固村 | ~227 | 村莊 | 在明代,有人帶著兩只鴨從開封去北京進(jìn)寶,路經(jīng)此地死掉一只,走不遠(yuǎn)又死一只。后來人們稱先死鴨地為“前鴨固”,后死地叫“后鴨固”![詳細(xì)] |
馮付村 | ~228 | 村莊 | 傳在唐代名“三合集”,后來一馮姓州官居此,改村名為“馮府”,后沿革為“馮付”![詳細(xì)] |
寨外村 | ~229 | 村莊 | 傳唐代期姓馮的州官居此,將此村名“三合集”改為“馮府”,后沿革為“馮付”。位于馮付村外,故得名“馮付寨外”。…[詳細(xì)] |
前樊村 | ~230 | 村莊 | 名原為“馮付前樊”,是以馮付得名,1975年將其劃為前樊大隊(duì)。由此成村名前樊![詳細(xì)] |
何莊村 | ~231 | 村莊 | 據(jù)記載,明洪武年間何姓人氏自河北早強(qiáng)縣遷入,村內(nèi)以何姓居多,故稱“何莊”。1981年更名為南何莊![詳細(xì)] |
東楊莊村 | ~232 | 村莊 | 該地名來源于建村主要人員的姓氏。傳楊氏在東、西楊莊居住,故稱東、西楊莊。…[詳細(xì)] |
張營村 | ~233 | 村莊 | 據(jù)《張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張克文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后任軍隊(duì)將領(lǐng),取村名“張家營”,簡稱“張營”。1981年更名為南張營![詳細(xì)] |
米莊村 | ~234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米姓村民從山西洪洞縣遷入,村民都姓米,故稱米莊。…[詳細(xì)] |
后寺村 | ~235 | 村莊 | 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衛(wèi)莊公率兵南伐途徑此地不幸暴病身亡,葬與此地。唐代封一大丘,名為莊丘,在莊丘上建了寺院,名曰莊丘寺。前、后莊丘寺為現(xiàn)代分村所致。…[詳細(xì)] |
前寺村 | ~236 | 村莊 | 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周室衰敗,衛(wèi)莊公為捍衛(wèi)領(lǐng)土完整率兵南伐,途徑此地不幸暴病身亡,葬與此地即為莊丘。到了唐代,佛教在中原盛行,在莊丘上建了寺院,名曰莊丘寺,…[詳細(xì)] |
大王莊村 | ~237 | 村莊 | 據(jù)《王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王回,王官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分居兩處,老大王回定居于此,取村名“大王莊”。1981年更名為南大王莊。至今,居民…[詳細(xì)] |
后街村 | ~238 | 村莊 | 距《郭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郭天民由山西洪洞縣遷于此,命村名黃默村,后來郭天民讓其二兒子郭彥良居在村后,稱之“黃默村后街”![詳細(xì)] |
位園村 | ~239 | 村莊 | 傳明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縣遷移此處。曾叫“魏黃默村”。是根據(jù)“黃默村”而得。后因村周圍都是菜園,故改名“魏園”。…[詳細(xì)] |
尹莊村 | ~240 | 村莊 | 據(jù)查明永樂年間,王姓,尹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于此處,因尹姓家族人多而得尹莊。…[詳細(xì)] |
蘆村村 | ~241 | 村莊 | 據(jù)《盧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盧天才由山西洪洞縣遷于此,取名盧村![詳細(xì)] |
暴莊村 | ~242 | 村莊 | 據(jù)《暴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暴常在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取村名“暴莊”。因與焦虎鄉(xiāng)有重名村,1981年更名為“南暴莊“。…[詳細(xì)] |
徐莊村 | ~243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徐姓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取村名徐莊![詳細(xì)] |
前街村 | ~244 | 村莊 | 據(jù)查明永樂年間,郭天民從山西洪洞縣遷于此,來時(shí)小麥稍已發(fā)黃,所以諧“黃麥”之音命村名黃默村。郭天民讓大兒子居村前,稱黃默村前街![詳細(xì)] |
聶家寨村 | ~245 | 村莊 | 東廟碑文記載,上溯數(shù)百年前有姓聶的在這里居住,故以姓氏得名聶家寨![詳細(xì)] |
小王莊村 | ~246 | 村莊 | 據(jù)《王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王回,王官兄弟二人,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分居,老二王官定居于此,取村名“小王莊”至今![詳細(xì)] |
蔡村村 | ~247 | 村莊 | 據(jù)《滑縣志》記載:蔡京為宋代奸臣,晚年被貶歸里,獲罪腰斬三截,其腰部葬于此地,稱蔡氏墓,由此得名蔡村![詳細(xì)] |
晉營村 | ~248 | 村莊 | 最早因姓晉的始居于此,取村名為“晉家營”,后沿革為“晉營”。至今姓晉的已遷走絕戶五百多年,但村名未變![詳細(xì)] |
賀林村 | ~249 | 村莊 | 據(jù)《賀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賀孟儒從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定村名為“賀林”至今![詳細(xì)] |
丁林村 | ~250 | 村莊 | 據(jù)“丁氏家譜”記載,明萬歷年間,丁隋朝、丁隋科兩家由今上官村丁寨遷于此地,取名“丁林”![詳細(xì)] |
西常村 | ~251 | 村莊 | 西常曾屬青莊一部分,后因村中間居戶被白蓮教剿滅,民國時(shí)期形成兩段,東部仍叫青莊,而西部以常姓稱之“西!![詳細(xì)] |
東朱村 | ~252 | 村莊 | 明代初期,姓朱的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由于始祖姓朱,故取名東朱村![詳細(xì)] |
大王村 | ~253 | 村莊 | 明代初年,王義從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后與閣老宋際文之三女婚配,權(quán)勢較大,又因在家中排行老大,故將村名命為“大王”。…[詳細(xì)] |
小王村 | ~254 | 村莊 | 明代,王飛隨其兄王義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取村名“大王”。后來兄弟二人分家,王飛在“大王”附近安家,取村名“小王”![詳細(xì)] |
王村村 | ~255 | 村莊 | 明代初年,王增山從山西洪洞遷居于此,始建村莊,取名王村![詳細(xì)] |
雙獅村 | ~256 | 村莊 | 據(jù)陳氏祠堂記載,明代時(shí)期,陳氏祖先從淇縣北楊莊遷居于此,帶來了一對(duì)石獅置于西北土地廟前,從此得名雙獅村。…[詳細(xì)] |
東姜村 | ~257 | 村莊 | 原名小姜村,周圍三面有沙丘相圍,乍見象一塊生姜,故得名“小姜村”。因村西還有個(gè)姜村,在東,沿革為東姜![詳細(xì)] |
馬小集村 | ~258 | 村莊 | 傳明代初期,姓馬的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始建村莊,又因成集,故取村名馬小集![詳細(xì)] |
尚劉莊村 | ~259 | 村莊 | 尚劉莊原名劉家莊,清代同治年間更名為尚劉莊![詳細(xì)] |
前馬村 | ~260 | 村莊 | 傳明代初年張姓、韓姓、李姓自山西遷來此地,由于相鄰居住在老黃河岸邊,并且各自建有碼頭,分前碼頭、后碼頭,前碼頭為前馬頭固![詳細(xì)] |
后馬村 | ~261 | 村莊 | 傳山西來的張姓、馬姓人定居此地,由于居住在古黃河岸邊,并且建有碼頭,分前碼頭、后碼頭,前碼頭為前馬頭固村,后碼頭就是現(xiàn)在的后馬頭固![詳細(xì)] |
大馬村 | ~262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馬氏家人由山西洪澗縣遷此,取村名為大馬![詳細(xì)] |
馬圪當(dāng)村 | ~263 | 村莊 | 明代初期(1369),馬圪垱馬姓先祖和本鎮(zhèn)大馬村馬姓先祖為親兄弟,自山西遷民前為便于日后相認(rèn),將一口鐵鍋打碎為十八片,馬氏兄弟各持一片遷居各地。居此地…[詳細(xì)] |
西姜村 | ~264 | 村莊 | 傳自山西遷來一姜姓人家,定居此地,夫妻二人無后,繼養(yǎng)王姓一個(gè)孩子,老夫妻過世后,孩子復(fù)改王姓,為紀(jì)念二老恩德,村名叫姜家村。后來,東北角八里地又有個(gè)叫…[詳細(xì)] |
宋林村 | ~265 | 村莊 | 傳元朝時(shí),曾用名“林子里”,宋代末期宋殷從山陽縣(今修武縣)遷居于此。明初宋恪老安葬于此,將此村名改為宋家林,簡稱為“宋林”。1981年更名為“南宋林…[詳細(xì)] |
申林村 | ~266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申氏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于此,當(dāng)時(shí)由于村莊緊鄰北京至開封的大路,取名申大路。后因靠近楊林、宋林,更名為申林![詳細(xì)] |
程坡寨村 | ~267 | 村莊 | 傳程坡寨村建于古城墻外的坡地之上,故稱城坡寨。后來,因城與程諧音,人們又稱程坡寨![詳細(xì)] |
車夫屯村 | ~268 | 村莊 | 古代很窮,大部分人家靠推小紅車掙錢維持生活,故取名車夫屯。后口傳為“車輻屯”![詳細(xì)] |
地名由來:
附近原有3個(gè)牲口貿(mào)易集市,后來合到為一個(gè)大集市,由于以牛、驢貿(mào)易為主,又因叫驢市不雅,故叫牛市集,后稱牛市屯。
基本介紹:
牛屯鎮(zhèn)位于滑縣西南35公里處,地理位置優(yōu)越,處于滑縣、延津、長垣、封丘四縣交界處,古時(shí)即為官道驛站,今天更成為四縣的物資集散地,信息、技術(shù)、人才交流中心。全鎮(zhèn)轄68個(gè)行政村,72個(gè)自然村,總?cè)丝?.9萬,勞動(dòng)力4.6萬;鎮(zhèn)域總面積110平方公里,耕地13萬畝,盛產(chǎn)優(yōu)質(zhì)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等,2004年全鎮(zhèn)糧食總產(chǎn)量達(dá)6萬噸,棉花總產(chǎn)量達(dá)0.2萬噸,油料總產(chǎn)量達(dá)1萬噸,尖椒、蔬菜等特種經(jīng)濟(jì)作物已步入產(chǎn)業(yè)化種植道路,其中5萬畝尖椒喜獲豐收,總收入9500萬元;豬羊雞養(yǎng)殖專業(yè)村17個(gè),2004年豬、羊、雞的飼養(yǎng)量分別達(dá)到8萬頭、10萬只、84萬只。2004年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實(shí)現(xiàn)了4.3億元,農(nóng)民人均純
榮譽(yù)排行:
2023年9月,牛屯鎮(zhèn)被確定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農(nóng)機(jī)”示范鄉(xiāng)(鎮(zhèn))。
2021年12月,河南省愛衛(wèi)辦命名牛屯鎮(zhèn)為2021年度河南省健康鄉(xiāng)鎮(zhèn)。
2019年11月,牛屯鎮(zhèn)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認(rèn)定為2019年河南省特色生態(tài)旅游示范鎮(zhèn)。
2014年7月,牛屯鎮(zhèn)被國家住房城鄉(xiāng)建設(shè)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diǎn)鎮(zhèn)。
文化旅游:
宋氏墓碑,位于河南省滑縣牛屯鎮(zhèn)宋林村,始建于元代,2006年6月8日,宋氏墓碑被核定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hù)單位。
歷史沿革:
早在上古時(shí)期,是黃帝、炎帝、顓頊、堯、舜、禹等先祖生活、戰(zhàn)斗、抗水災(zāi)之地,北有二帝陵,南有封丘為證。
清時(shí)期屬中書省大名府永寧鄉(xiāng)。
從清后期至民國,牛屯鎮(zhèn)西部歸延津縣管轄,東部歸滑州。
1949年均屬滑縣管轄,駐地為牛屯鎮(zhèn)區(qū),下轄10個(gè)小鄉(xiāng)。
1954年歸延津縣管轄。
1962年東部大部分歸滑縣,改成牛屯人民公社,西部14村留在延津縣。
1983年取消人民公社建立牛屯鄉(xiāng)。
1987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
牛屯火燒是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牛屯鎮(zhèn)的特色小吃。牛屯火燒似燒餅而比燒餅大,像肉盒而比肉盒焦,渾圓如餅、色如紫銅、中間鼓凸、層次分明,素以個(gè)大肉多、外焦里嫩、香而不膩、食用方便而備受食客青睞;馃窃ケ钡貐^(qū)
區(qū)劃: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牛屯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