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浮山鎮(zhèn) | 隸屬:饒平縣 |
區(qū)劃代碼:445122112 | 代碼前6位:445122 |
行政區(qū)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qū):華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粵U |
長途區(qū)號:0768 | 郵政編碼:521000 |
轄區(qū)面積:約7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2.59萬人 |
人口密度:3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18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浮山社區(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因出鐘厝嶺西側山麓延伸之埠地,昔年是黃岡河和大小榕溪匯流時沖積形成的沙洲,經長期沉積沙洲逐漸上升如小山,故名![詳細] |
下塔村 | ~200 | 村莊 | 1951年稱下塔鄉(xiāng);1958年稱下塔大隊;1983年稱下塔鄉(xiāng);1986年稱下塔村委會;1990年稱下塔管理區(qū);1999年設下塔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東官村 | ~201 | 村莊 | 因該村委會是設立在東官村,名稱源自東晉成帝咸和六所所置“東官郡”之郡名,故名![詳細] |
浮山村 | ~202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因出鐘厝嶺西側山麓延伸之埠地,昔年是黃岡河和大小榕溪匯流時沖積形成的沙洲,經長期沉積沙洲逐漸上升如小山,故名。…[詳細] |
東洋村 | ~203 | 村莊 | 明弘治八年(1495),因開鑿“陽公溪”需要,曾在此設屯房儲糧,名為東洋屯。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張氏從透龍洋至此創(chuàng)村。1951年屬于東洋鄉(xiāng),屬…[詳細] |
荔林村 | ~204 | 村莊 |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陳氏從本縣新塘東坑至此創(chuàng)村。1951年稱荔林鄉(xiāng),屬浮山區(qū);1958年稱荔林大隊,屬浮山公社;1983年稱荔林鄉(xiāng),屬浮山區(qū);…[詳細] |
坪洋村 | ~205 | 村莊 | 1951年稱坪洋鄉(xiāng);1958年稱坪洋大隊;1983年稱坪洋鄉(xiāng);1986年稱坪洋村委會;1990年稱坪洋管理區(qū);1999年設坪洋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紅旗村 | ~206 | 村莊 | 因取在黨的帶領下,人民生活水平更加美好,故名。…[詳細] |
下樓村 | ~207 | 村莊 | 1951年稱下樓鄉(xiāng);1958年稱下樓大隊;1983年稱下樓鄉(xiāng);1986年稱下樓村委會;1990年稱下樓管理區(qū);1999年設下樓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玉田村 | ~208 | 村莊 | 1951年稱玉田鄉(xiāng);1958年稱玉田大隊;1983年稱玉田鄉(xiāng);1986年稱玉田村委會;1990年稱玉田管理區(qū);1999年設玉田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方饒村 | ~209 | 村莊 | 1951年屬于大坡鄉(xiāng),屬浮山區(qū);1958年稱大坡大隊,屬浮山公社;1983年稱大坡鄉(xiāng),屬浮山區(qū);1986年從大坡析出,設立方饒村委會,屬浮山鄉(xiāng);199…[詳細] |
大坑村 | ~210 | 村莊 | 因該村委會設立在大坑村,名稱源自地處于大官坑和黃金坑之間的盆地,形似下凹的大坑,四面環(huán)山,故名![詳細] |
石壁村 | ~211 | 村莊 | 1951年稱石壁鄉(xiāng);1958年稱石壁大隊;1983年稱石壁鄉(xiāng);1986年稱石壁村委會;1990年稱石壁管理區(qū);1999年設石壁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五聯(lián)村 | ~212 | 村莊 | 因該村委會是由五個自然村聯(lián)合組成的,故名![詳細] |
燈塔村 | ~213 | 村莊 | 1951年稱燈塔鄉(xiāng);1958年稱燈塔大隊;1983年稱燈塔鄉(xiāng);1986年稱燈塔村委會;1990年稱燈塔管理區(qū);1999年設燈塔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漢塘村 | ~214 | 村莊 | 1951年稱漢塘鄉(xiāng);1958年稱漢塘大隊;1983年稱漢塘鄉(xiāng);1986年稱漢塘村委會;1990年稱漢塘管理區(qū);1999年設漢塘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嶺灣村 | ~215 | 村莊 | 1951年屬于漢嶺鄉(xiāng),屬浮山區(qū);1958年稱嶺灣大隊,屬浮山公社;1983年稱嶺灣鄉(xiāng),屬浮山區(qū);1986年稱嶺灣村委會,屬浮山鄉(xiāng);1990年設立嶺灣管…[詳細] |
軍埔村 | ~216 | 村莊 | 因該村委會設立在軍埔村,名稱源自南宋,農民革命首領陳吊眼、陳吊花兄妹曾在此招收農民義軍,故名![詳細] |
麻湖村 | ~217 | 村莊 | 1951年稱麻湖鄉(xiāng);1958年稱麻湖大隊;1983年稱麻湖鄉(xiāng);1986年稱麻湖村委會;1990年稱麻湖管理區(qū);1999年設麻湖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鎮(zhèn)因原駐地名。因處盆地,逢山洪暴雨,一片汪洋,惟有山峰浮露水面,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浮山鎮(zhèn)被命名為2023年廣東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
2021年6月,根據(j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浮山鎮(zhèn)人口數(shù)量為2.59萬人,位列饒平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人口數(shù)量排行榜第12位。
基本介紹:
浮山鎮(zhèn)地處饒平中部山區(qū),東經116°59′18″,北緯28°55′52″,轄下18個村委會,1個居委 會,總面積71.2平方公里,總人口3.1萬人。 浮山物產資源豐富,農業(yè)產品有水稻、花生、甘蔗、黃紅麻和荷蘭豆。果樹產品有柑、桔、荔枝、龍眼、香蕉、柿、青梅、橄欖、茶葉等。工業(yè)產品有釀酒、水果加工、建材家具、抽紗珠繡、竹木加工、紙制品等。水產養(yǎng)殖方面:養(yǎng)鰻、牛蛙、養(yǎng)魚等業(yè)已形成規(guī)模的生產基地。浮山是閩粵二省七縣的商貿集散地,水電設施齊全,交通通訊便利。浮山漢塘,坪洋制作的柿餅加工歷史已有二百多年。柿餅聞名于東南亞一帶,潛力和效益很大。鎮(zhèn)已把建設青柿生產基地及加工柿餅、柿這個項目作為今后一項特色產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饒平弦歌都東洋堡。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浮山區(qū)。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浮山區(qū)。
1951年8月,屬縣第五區(qū)(浮山)。
1956年底,撤區(qū)析出為浮山、登塔、東山、新圩4鄉(xiāng)。
1958年9月,并入浮山公社。
1961年4月,析出原浮濱鄉(xiāng)、新圩鄉(xiāng)建立浮濱公社和新圩公社。
1973年,析出原東山鄉(xiāng)建立東山公社。
1983年11月,改為浮山區(qū)。
1986年11月,區(qū)改鎮(zhèn)。
浮山鎮(zhèn)有山地面積63912畝,土地疏松肥沃,土壤十分適宜柿樹的種植,加之當?shù)胤N植青柿及制作柿餅歷史悠久,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所以群眾種柿經驗豐富,管理有法,生產的果實個子大,味道香甜。 浮山鎮(zhèn)的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