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里于孜鎮(zhèn)為縣黨政及鎮(zhèn)機關駐地。位于縣境西南部,距伊犁州地首府伊寧市18公里,北靠科古爾琴山前丘陵,南臨北支干渠,西瀕吉爾格朗河,東接莫洛托乎提于孜鄉(xiāng)。轄吉里于孜、和田買里、墩買里、五道橋、4個村民委員會,22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村,4個居委會,鎮(zhèn)機關駐吉里于孜大街東端?偯娣e27.27平方公里,城區(qū)規(guī)劃面積5.8平方公里。6426戶,24678人,其中非農業(yè)人口18046人,占73%;未落戶的常住人口396人。男12952人、女11726,居民包括漢、維等14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11848人,占48%,漢族8898人,占36%,哈薩克族1820人,占7.4%,回族1367人,占5.5%,滿族256人,錫伯族151人,烏孜別克族90人,蒙古族62人,余為俄羅斯、塔塔爾、達斡爾、柯爾克孜等族。
吉里于孜因首任屯田百戶長吉里力(南疆烏什人)而得名,早期居民主要來自莎車、和田等地。1881年沙俄侵略者根據《中俄伊犁條約》歸還伊犁前夕,這里絕大多數居民被脅遷俄國,原有的400余戶僅剩12戶。解放初期僅360戶,為7區(qū)區(qū)政府駐地。1957年夏,縣黨政機關由伊寧市遷駐此地。其后,因作為縣城,市政建設不斷發(fā)展。1966年成立吉里于孜人民公社、不久更名“東方紅公社”,1978年改稱“吉里于孜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時劃分為1鎮(zhèn)(吉里于孜)1鄉(xiāng)(莫洛托乎提于孜)。
吉里于孜地處山前沖積平原,土層較厚,土質肥沃,以灰鈣土、黃土為主。地勢由東北向南傾斜,平均海拔780米。氣候較濕潤,宜農宜牧,冬有逆溫帶,有利于發(fā)展園藝。經濟以農為主,農、牧、工、副結合,一個門類較全的工業(yè)體系早已形成。農業(yè)主產小麥、玉米、油料、甜菜、亞麻、瓜果、蔬菜等。農區(qū)森林覆蓋率17%,主要分布于農田、水渠、道路、街巷及居民院落四旁。處處綠樹成蔭,家家栽花栽樹,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吉里于孜作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經過30多年,特別是九十年代的建設,城市面貌發(fā)生巨大變化,一座初具現代化功能的新興城市取代了昔日破舊小鎮(zhèn)。鎮(zhèn)區(qū)新建筑似雨后春筍,高樓林立,處處氣象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