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編:843100代碼:652922區(qū)號:0997拼音:WensuXian
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分為北部山區(qū)和南部平原兩大部分。有庫艾日克河、托什干河、臺蘭河、喀拉尤勒滾河、木扎提河等河流,有托木爾蘇、瓊臺蘭等主要冰川14條。屬典型大陸性暖溫帶干旱氣候,年均氣溫10.2℃,年均降水63毫米。
位于新疆西部天山中段托木爾峰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北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接壤,東與拜城、新和兩縣交界,南與阿克蘇市毗鄰,西與烏什縣隔河相望。行政建制為五鄉(xiāng)五鎮(zhèn)、五個農場、五個牧場和兩個林場。總面積14375.72平方千米,總人口220574人(2003年)。主要有維吾爾、漢、回、柯爾克孜等21個民族。
溫宿縣地處南北交通要道,是古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商埠,有著悠久的歷史。南疆鐵路、國道314線自東而向西穿境而過,縣城距民航機場3公里,距地域性中心城市阿克蘇市12公里,距首府烏魯木齊市1016公里。
先后榮獲“全國計劃生育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先進縣”、“全國農牧區(qū)教育先進縣”、“中國棉花產量強縣市”、“全國城市環(huán)境綜合整治優(yōu)秀縣城’,、“自治區(qū)雙擁模范縣”、“自治區(qū)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兩連冠、“自治區(qū)衛(wèi)生紅旗縣城”、自治區(qū)“天山杯”競賽優(yōu)秀縣城等稱號。
自然條件
縣境地貌北高南低,分為北部山區(qū)和南部平原兩大部分,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懸殊較大,年均氣溫10.10℃,年均降水量65.4毫米,年均無霜期185天。
北部山區(qū)占全縣總面積的56.17%,聳立著15座6000米以上的巨峰,天山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35.29米,地形崎嶇,峰巒峻拔,具有獨特的冰融地貌,是一座天然的固體水庫,縣境有大小河流43條,天然水資源儲量96.4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16.18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儲量可觀,現(xiàn)已查明可開發(fā)利用的礦種有煤、石膏、巖鹽、磷、鐵、鈾、石墨、粘土、石灰石、硫鐵、陶土、鉛、鋅、砷、銅、銦、銀、金、鎘、玉石、珍珠巖、石棉等20多種,煤的儲量在10億噸以上,煤層穩(wěn)定,熱能高,易開采;巖鹽有10座鹽山,起伏綿延30多千米,氯化鈉平均含量達95%以上,儲量400多億噸,為罕見的大型礦床;鈾礦、玉石礦儲量可觀,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塔里木油氣勘探開發(fā)將把溫宿縣作為西氣東輸資源勘探接替區(qū)塊,根據目前掌握的有關資料顯示,勘探開發(fā)前景美好。南部平原占全縣總面積的43.83%,分臺蘭河、庫托河兩大灌區(qū),F(xiàn)有耕地面積6纊萬畝,荒地318萬畝,其中宜墾荒地318萬畝,其中宜墾荒地200萬畝;天然草場800萬畝;森林覆蓋面積187萬畝,其中山區(qū)林26萬畝、天然灌木林120萬畝,荒漠林13萬畝,人工林28萬畝。
經濟發(fā)展
近年來,新一屆縣委、政府按照“-”的要求,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綜合分析縣域資源條件,面臨西部大開發(fā)機遇和近幾年奠定的體制機制基礎止,按照“發(fā)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總體要求,提出了“保穩(wěn)定、重科教、求創(chuàng)新;優(yōu)糧棉、強畜禽、上林果;樹龍頭、壯非公、興旅游”的經濟社會發(fā)展27字方針,確定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預期目標,即:實現(xiàn)國內生產總值12.57億元,年均增長8%以上,通過結構調整,一、二、三產業(yè)的比例由目前的52.76:24。91:22.33調整為46.67:26.67:26.66;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2001年的2108元增加到3500元。圍繞這一奮斗目標,縣委、政府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實施優(yōu)勢資源轉換戰(zhàn)略,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yè)取得了長足進步。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55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20元,比上年增加236元;完成財政收~3696萬元,比上年增長18.09%。
在發(fā)展農村經濟上,按照“近抓糧棉畜.、遠抓林果桑,改造庭院路、發(fā)展加工業(yè)、農工貿一體,增值又增收”的農業(yè)發(fā)展30字方針,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以產業(yè)化經營為手段,走產業(yè)結構調整多元化的路子。在狠抓棉花、水稻主導產業(yè)等大宗農作物內部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快了畜牧業(yè)、庭院經濟、林果業(yè)、養(yǎng)殖業(yè)等多元化結構的調整步伐,形成了以棉花為主導,以水稻為優(yōu)勢,以畜牧業(yè)為重點,以林果為后備產業(yè),以庭院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多元化產業(yè)結構框架。
為適應多元化市場需求,縣委、政府提出了“優(yōu)化種植業(yè)、做強畜牧業(yè)、大上林果業(yè),積極推進農村二、三產業(yè)”的農村經濟發(fā)展思路,狠抓以優(yōu)質稻米、優(yōu)質棉花、優(yōu)質畜產品、優(yōu)質果品為主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實施“龍頭”推動,以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業(yè)為重點,提高產品質量和商品率。圍繞糧、棉、畜、果幾大產業(yè),實施“訂單農業(yè)”,走產業(yè)化經營的路子,加快了昆托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步伐,走出了一條“市場牽公司、公司帶基地、基地聯(lián)農戶”的產業(yè)化經營的路子。目前,新疆昆托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已進入上市輔導期。棉花生產通過棉花力口工企業(yè)的“龍頭”帶動,支柱產業(yè)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產業(yè)化格局基本形成。畜牧業(yè)生產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得到較快發(fā)展。特別是注重對現(xiàn)有基礎條件下的挖潛,現(xiàn)有資源的充分利用,現(xiàn)有科技成果的積極引進和大力推廣,畜群畜種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以城郊、農區(qū)、山區(qū)為基本格局的畜牧業(yè)產業(yè)化已經形成。
在發(fā)展工業(yè)經濟上,以西部大開發(fā)和結構調整為主線,著力在思想觀念,政策配套,項目申報,人才儲備,環(huán)境優(yōu)化,體制創(chuàng)新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優(yōu)勢資源轉換進程,努力營造人才、技術、資金在溫宿聚集的大氣候,促進經濟超常規(guī)發(fā)展。目前,全縣工業(yè)經濟形成了昆托米業(yè)、啤酒、棉紡、制藥、煤炭、建材六大支柱產業(yè),使城市經濟在國民經濟發(fā)展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同時,我們把發(fā)展個體私營經濟納入國民經濟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了個體私營經濟發(fā)展的優(yōu)惠政策,并在314國道洪積,平原建立了個體私營經濟試驗區(qū),大力扶持發(fā)展,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我們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大力發(fā)展外向型經濟,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制定了招商引資優(yōu)惠政策,廣泛開展對外經濟協(xié)作,引進了一批技術、資金和人才,加速了資源優(yōu)勢向經濟優(yōu)勢的轉化進程,帶動了縣域經濟的發(fā)展。
行政區(qū)劃
溫宿縣轄4個鎮(zhèn)、5個鄉(xiāng)、1個民族鄉(xiāng):溫宿鎮(zhèn)、吐木秀克鎮(zhèn)、克孜勒鎮(zhèn)、阿熱勒鎮(zhèn)、托乎拉鄉(xiāng)、恰格拉克鄉(xiāng)、佳木鄉(xiāng)、依希來木其鄉(xiāng)、古勒阿瓦提鄉(xiāng)、博孜墩柯爾克孜族鄉(xiāng)?h境內有:水稻農場、青年農場、共青團農場、塔格拉克牧場、博孜墩牧場、薩瓦甫齊牧場、恰其力克牧場、佳木林場、地區(qū)實驗林場、兵團五團、兵團六團。
溫宿鎮(zhèn)代碼:652922100轄6個社區(qū)、3個村委會:艾西曼布拉克社區(qū)、倉阿勒迪社區(qū)、庫木代爾瓦扎社區(qū)、買拍哈納社區(qū)、代普散社區(qū)、科克亞社區(qū)、艾肯博依村、沿格博依村、托甫漢村。
吐木秀克鎮(zhèn)代碼:652922101轄10個村委會:吐木秀克村、尤喀克塔尕克村、托萬克塔尕克村、尤喀克托喀依村、托萬克托喀依村、秋達村、尤喀克斯日木村、托萬克斯日木村、蘭干村、帕萬拉村。
阿熱力鎮(zhèn)代碼:652922103轄15個村委會:尤喀克麥蓋提村、結格吉村、依爾瑪村、吾斯塘博依村、吐爾拜提尤喀克買里村、吐爾拜提阿熱買里村、吐爾拜提喀拉都維村、皮亞其村、烏爾其托萬克買里村、夏合吐爾村、巴格其艾日克村、阿克哈尼喀村、喀什博依村、托萬克麥蓋提村、提格艾日克村。
佳木鎮(zhèn)代碼:(缺)轄10個村委會:喀贊阿斯瑪村、尤喀克佳木村、喀什艾日克村、都瓦村、蘭干村、尤喀克吐曼村、托萬克吐曼村、托萬克佳木村、阿熱勒巴格村、外合派村。(原佳木鄉(xiāng)代碼是652922203)
克孜勒鎮(zhèn)代碼:652922102轄12個村委會:烏克鐵熱克村、其克特村、艾爾肯吐爾村、巴夏克其村、喀拉薩村、吾格侖村、古洛克村、喀力克坎特村、帕曼村、加格達村、依爾瑪村、通吐爾村。
托乎拉鄉(xiāng)代碼:652922200轄9個村委會:海力瓦甫村、托乎拉村、庫如力村、托萬克蘇布拉克村、尤喀克蘇布拉克村、托萬克庫爾巴格村、尤喀克庫爾巴格村、吐格其村、大汗村。
依希來木其鄉(xiāng)代碼:652922204轄11個村委會:依希來木其村、依來克村、拜什買熱克村、阿克提其村、強尕克村、蘇魯瓦村、海樓村、斯也克村、阿克托格拉克村、克孜勒都維村、闊依其村。
恰格拉克鄉(xiāng)代碼:652922202轄8個村委會:恰格拉克村、葉克艾日克村、喀拉薩村、吉格代村、代甫臺爾村、蘇亞克斯村、古勒巴格村、喀拉都維克村。
古勒阿瓦提鄉(xiāng)代碼:652922206轄13個村委會:古勒阿瓦提村、米勒克艾日克村、色格孜勒克村、英艾日克村、恰其力克村、古勒艾日克村、巴格其村、買里艾日克村、青鐵木爾村、博斯坦托格拉克村、提根村、阿克吾斯塘村、加依村。
博孜墩柯爾克孜族鄉(xiāng)代碼:652922207轄5個村委會:提坎庫如克村、博孜墩村、克孜勒布拉克村、阿克布拉克村、巴依勒克阿塔村。
水稻農場(代碼:652922400)青年農場(代碼:652922401)共青團農場(代碼:652922402)塔格拉克牧場(代碼:652922403)博孜墩牧場(代碼:652922404)薩瓦甫齊牧場(代碼:652922405)恰其力克牧場(代碼:652922406)佳木林場(代碼:652922407)地區(qū)實驗林場(代碼:652922408)
兵團五團代碼:652922409
兵團六團代碼:652922410
歷史沿革
溫宿,漢代西域地名。維吾爾語稱“阿克蘇闊納協(xié)海爾”,即阿克蘇舊城意。也有解“溫宿”維吾爾語為“多水”之意。
漢為姑墨國地,唐為龜茲都督府姑墨州。元明以來稱阿速。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設阿克蘇辦事大臣駐此。光緒九年(1883年)設阿克蘇道、溫宿直隸州,道、直隸州治移駐阿克蘇新城(今阿克蘇)。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升州為府,置溫宿縣,隸溫宿府(府治阿克蘇)。1929年后行政區(qū)劃均屬阿克蘇地區(qū)。1958年并入阿克蘇縣,1962年復置溫宿縣。
2000年,溫宿縣轄1個鎮(zhèn)、9個鄉(xiāng):溫宿鎮(zhèn)、托乎拉鄉(xiāng)、阿熱勒鄉(xiāng)、恰格拉克鄉(xiāng)、吐木秀克鄉(xiāng)、佳木鄉(xiāng)、依希來木其鄉(xiāng)、克孜勒鄉(xiāng)、古勒阿瓦提鄉(xiāng)、包孜墩柯爾克孜族鄉(xiāng)。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19219人,其中:溫宿鎮(zhèn)33084人、托乎拉鄉(xiāng)12304人、阿熱勒鄉(xiāng)19320人、恰格拉克鄉(xiāng)13336人、吐木秀克鄉(xiāng)10230人、佳木鄉(xiāng)15671人、依希來木其鄉(xiāng)11614人、克孜勒鄉(xiāng)15757人、古勒阿瓦提鄉(xiāng)14074人、博孜墩柯爾克孜族鄉(xiāng)5426人、水稻農場虛擬鄉(xiāng)6153人、青年農場虛擬鄉(xiāng)5126人、共青團農場虛擬鄉(xiāng)2561人、塔格拉克牧場虛擬鄉(xiāng)2416人、博孜墩牧場虛擬鄉(xiāng)2843人、薩瓦甫齊牧場虛擬鄉(xiāng)2830人、恰其力克牧場虛擬鄉(xiāng)1359人、佳木林場虛擬鄉(xiāng)5864人、地區(qū)實驗林場虛擬鄉(xiāng)7617人、兵團五團虛擬鄉(xiāng)19791人、兵團六團虛擬鄉(xiāng)11843人。
?年,溫宿縣轄4個鎮(zhèn)、5個鄉(xiāng)、1個民族鄉(xiāng):溫宿鎮(zhèn)、吐木秀克鎮(zhèn)、克孜勒鎮(zhèn)、阿熱勒鎮(zhèn)、托乎拉鄉(xiāng)、恰格拉克鄉(xiāng)、佳木鄉(xiāng)、依希來木其鄉(xiāng)、古勒阿瓦提鄉(xiāng)、博孜墩柯爾克孜族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