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曰本女人**全视频免费毛片,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文物古跡介紹

太平軍攻城圖壁畫
  太平軍攻城圖壁畫位于安徽省績溪縣旺川。位于安徽省績溪縣旺川太平天國壁畫的一個支祠內,這座名“九思堂”的曹氏支祠內曹立恒立建于清代咸豐年間,據(jù)有關資料分析,“九思堂”竣工不久,就成為太平天國將士的宿營地。“九思堂”內的壁畫就是當時太平天國將士在這塊土地上留下的寫照。這組壁畫,其中主要的是“攻城圖”據(jù)有關專家的考證和有關資料表明,“攻城圖”是太平天國將士攻克旌德的真實記錄。是太平軍戰(zhàn)士宿營九思堂時的真實筆跡。除攻城圖外,其他幾壁繪畫,也從不同側面謳歌了太平天國這場偉大的農民戰(zhàn)爭,高高擎起、迎風飄揚的旗幟,聲勢浩大,威震天下的炮隊等,無不強烈地再現(xiàn)出革命戰(zhàn)爭的正義和戰(zhàn)斗力。旺川太平天國壁畫,發(fā)現(xiàn)于1951年2月。196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撥款修繕保護,F(xiàn)館內存有太平天國……[詳細]
62、琴溪古窯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琴溪古窯址
  琴溪古窯址位于涇縣城東北14公里處的陶窯村。村西有鳳凰山,北為虎容山,南有龍山,東有白云山,東北有青龍山,西南有窯筆山,均為不太高的丘陵。村西3公里處,琴溪河由南向北流入青戈江。陶窯村及村南的徑縣陶瓷廠,至今還在用龍窯燒造缸瓦陶器。村內及四周到處散落著陶片,村西南200米處的龍山腳下,一大片陶器堆積尤為矚目,面積達數(shù)百平方米,厚度達6米以上,村北的虎容山南坡山腳,也有面積很大、堆積很厚的陶窯址堆積,較村西的時代要早。從這些窯堆積往上到虎容山坡腰部,遍地分布著古代青瓷片。從虎容山向東,也有一片范圍很大的青瓷窯址堆積,主要分布在青龍山的西南坡及山腳下,當?shù)胤Q之為碗沖;⑷萆脚c青龍山之間的山嘴下,有一方名為長塘的古水塘,可能是當時窯工為燒窯和制瓷用水開挖的。青龍山東側與窯筆山東南側,有瓷土礦,至今……[詳細]
石門太尉廟及古戲臺
  石門太尉廟及古戲臺坐落在揚溪鎮(zhèn)大石門村,太尉廟總面積239.5平方米,古戲臺總面積124平方米,為清代建筑。太尉廟為殿式建筑,坐東朝西,磚木結構,面闊五間,小青瓦,硬山式屋頂,外墻粉以紅色,木構架上有眾多的雕飾構件,其中后檐的額枋上的“百鹿圖”雕工精細。保存基本完整。太尉廟東側有一古戲臺,翼角騰飛,下部以短柱撐起臺面。該戲臺建于清代,面闊12米,進深9.2米,歇山屋頂,戲臺后步設“出將”、“入相”二門,左臺口設“文武場”,整座戲臺由幾十根矮柱支撐,前額枋雕刻非常精美,石門古戲臺保存完整,且藝術性較高,在績溪獨一無二,有較高的文物價值。1997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績政【1997】35號;2016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宣政秘【2016】219號。2019年,被安徽省……[詳細]
新四軍抗日殉國烈士墓
  新四軍抗日殉國烈士墓位于涇縣城西北25公里、云嶺鄉(xiāng)南堡村后黃龍崗。該墓葬有新四軍蔡啟等131位指戰(zhàn)員的遺骨。該地是一條高10余米、長約1公里的黃土崗,南北綿亙,遠看像一條臥龍,故名黃龍崗。崗上有一條人行小道,是舊時云嶺至涇縣的必經之路。小道右側約7米處的土崗上,有一座土墩,墓高2米、長3米,墓前有碑,碑高1米、寬0.78米,于1952年閏五月二十日,楷書,落款為柳松林、章志明等51人。皖南事變后,烈士墳瑩散布在云嶺的山山嶺嶺,不能公開祭掃。當?shù)剞r抗會的會員自發(fā)組織起了“孤墳會”,將烈士遺骨集中在一起,筑起一座墳墓,每年清明以挑孤墳為名,對烈士的墳瑩進行培土和祭掃。這種自發(fā)勝的掃祭活動,直至1964年抗日殉國烈士墓由云嶺紀念館接管才告結束?谷昭硣沂磕挂驯话不帐∪嗣裾1956年11月公布……[詳細]
績溪魁星閣
  魁星閣坐落于上莊鎮(zhèn)石家村,清人石承謨?yōu)檎裎娘L興建魁星閣,乾隆十六年(1751)告竣,1984年重修,整幢建筑保存完整。占地47平方米,平面正方,歇山式屋頂,飛椽承挑屋檐。臺明四角立方形石柱四根,支撐梁架,四周設廊。中間西向安裝木鬲扇,上首懸匾“山溪攬勝”,南北金柱有楹聯(lián):“十里溪流,溪水繞青襟翠帶,一村北向,山峰環(huán)鳳閣龍樓。”相傳,石氏家族為表達“復明反清”思想,在建閣時大作文章。樓閣上大下小,蘊含明在上,清在下,明強清弱之意。檐水落地十七尺,象征明代十七君:翼角距地十九尺,四角之和七十六,再加每方用椽五十根共二百,兩數(shù)相加,剛好是明王朝統(tǒng)治年數(shù)二百七十六,設計巧妙,寓意頗深。1986年,公布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詳細]
祝三高氏宗祠
  祝三高氏宗祠坐落在伏嶺鎮(zhèn)祝三村,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256平方米。為三進三開間,前后天井,前進為歇山式門樓,拱軒頂,中進為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中進的后墻新砌,后進改造成平房,祠內有獅撐、駝峰、雀替、平盤斗裝飾,該祠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歷史價值。1949年,祝三村發(fā)生了標志著績溪工農革命取得決定性勝利的祝三整編,支隊主力400余人編成2個大隊4個連和1個地方連。第一大隊隊長舒夢熊,教導員戴吉祥;第二大隊隊長孫仲友,教導員王宗漢。一連由皖浙支隊原一連編成,連長陶榮,支書周逸。凰倪B由皖浙支隊原二連編成,連長張勝和;五連由皖浙支隊原五連編成,連長陳德洪,支書汪明德;地方連由歙縣水南武工隊編成,連長虞秀坤。此外,尚有皖浙支隊直屬文工隊30余人,隊長朱凡、指導員黃士芳。高氏宗祠為五支連隊所駐地。……[詳細]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稼祥故居紀念館是晚清時期的徽派建筑,位于涇縣岸厚村,是晚清時期的徽派建筑,建筑面積1130平方米。紀念館由序廳、展廳和游客中心3部分組成,寬敞的后庭院渾然與王稼祥故居連成一體。序廳迎面臺座上矗立著王稼祥青年時代的紀念雕像,背景線刻浮雕揭示了革命家一生走過的風云變幻、艱難險阻的革命里程。左右列置的四塊將軍紅石碑,鐫刻了稼祥青少年時代給鄉(xiāng)親好友的書信原文節(jié)錄,閃爍著革命家早期已有的進步思想。序廳右側的陳列室,以《永遠的稼祥》為陳列標題,展示王稼祥同志生平,分為:風華年代、革命歲月(上)、革命歲月(下)、杰出外交和永遠緬懷5個部分,通過200余張歷史照片和百余件珍貴文物,配合精致的模型、景觀等輔助展品,全面展現(xiàn)和回顧了革命家輝煌的戰(zhàn)斗一生。展廳出口庭院安置著王稼祥晚年平身銅像。靜謐的庭院旁便是王稼……[詳細]
大劉村古宅
  廣德縣四合鄉(xiāng)的大劉村,位于老龍山角旁的臺地上,是一個古老的山莊。溝水由南經村東流過,綠樹掩映、竹影搖曳。一群青磚灰瓦的民居建筑,縱橫交錯,鱗次櫛比,入其境猶如在圖畫之中,顯示了古代南方村鎮(zhèn)建設與自然環(huán)境巧妙融合的特點。位于該村中心的劉姓住宅,更以其特獨的建筑風貌,倍受人們的青睞與欣賞。劉宅建于明崇禎(1628年-1644年)年間,原為兩進磚木結構樓房,后于清咸豐(1851年-1862年)年間被毀。現(xiàn)存正屋,面寬三間。整個建筑與院落圍以高大的墻垣,正面呈水平高墻,側面呈參差錯落的外觀。墻面涂抹石灰,頂覆蝴蝶瓦。大門以青麻石做框,水磨青磚門罩,色調和諧莊重。水磨青磚凹形照壁,磚縫線角細膩。登高眺望村景,頗有“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之意境。1983年6月,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三雕博物館(周氏宗祠)
  徽州歷來重視祠堂和祭祀。因為這是“慎終追遠”,不忘“木本水源”的具體表現(xiàn)。隸屬古徽州現(xiàn)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的績溪,古民居、古祠堂隨處可見。坐落在績溪縣城曹家井39號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氏宗祠,以它獨特的魁力吸引著八方來客。周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進行了擴建和修繕。原來兩堂北面有濂溪書院、桂花廳、瑞二公祠、特祭祠,祠堂南面有文昌閣,因歷史原因現(xiàn)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門樓、庭院、廊廡、正廳、庭院、寢室等七大部分組成,寢室已被后人改為平房,現(xiàn)存建筑面積為1156平方米。周氏宗祠規(guī)模宏大,蔚為大觀,門樓為重檐歇山式屋頂,面闊七間,進深兩間。走進周氏宗祠,仰望頂部,木雕額枋上的一幅鯉魚跳龍門的圖案躍入眼簾,反映出周氏先人對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而下一塊額枋雕刻的是福、祿、壽三星圖。俯首須彌座……[詳細]
建平鎮(zhèn)土墩墓群
  建平鎮(zhèn)土墩墓群位于郎溪縣建平鎮(zhèn)鐘西、鐘新行政村,北距縣城約7千米。建平鎮(zhèn)土墩墓群發(fā)現(xiàn)于1985年。2005、2007年當?shù)匚奈锊块T對新華村東北的4座土墩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獲得了一批重要資料。墓群東西向呈一線排列,分布面積約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帶。已清理的4座墓葬,三座土墩墓外觀都呈圜丘狀,坐落在斜坡之上,呈三角形分布,最遠相距100米。封土平地起堆,未加夯實,沒有墓坑,亦無葬具。出土青銅鼎1件,鼎腹遍飾水鳥紋,此外還出土有豆、罐等陶器。墓地中還采集到印紋硬陶的陶片。根據(jù)出土文物判斷,建平鎮(zhèn)土墩墓群的建造年代為西周中晚期至東周時期。土墩墓是長江下游地區(qū)西周、東周時期吳越人的特有墓葬形態(tài)。建平鎮(zhèn)土墩墓群保存良好,對研究吳越文化具有重要價值。保護范圍:每一個標注的土墩墓,以墓頂號樁為……[詳細]
71、仁里下祠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仁里下祠堂
  仁里下祠堂坐落在績溪縣瀛洲鄉(xiāng)仁里村村中,建于清代,坐西北朝東南,祠堂名為“敬愛堂”。分前、中、后三進,占地面積687平方米,前進門樓,面闊五間。歇山屋頂,砌封火墻,抬梁式構架,設拱軒頂,中開儀門。斗拱承挑出檐,三合土地坪。門樓后是庭院,條石地坪,東西兩側是廊,享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硬山屋頂,抬梁構架,三合土地坪,寢樓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硬山屋頂,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前檐及東西稍間有石雕欄板11組,條石踏步登上寢樓,有天井。祠堂內的額枋、雀替、駝峰雕刻非常精美,藝術價值較高。2011年6月21日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縣保單位,批準文號為績政【2011】46號;2016年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宣政秘【2016】219號。……[詳細]
三溪樂成橋
  樂成橋位于旌德縣三溪鎮(zhèn)三溪村。俗稱“三溪大橋”,又稱南河橋。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初為洪水沖毀。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眾人集資重建。全長156米,寬6.20米,橋面至河床高9米。橋孔凈跨度尺度不一,中孔為11.50米。橋面兩側設有石質欄桿。樂成橋橫跨徽水河,南忱獅子山,北架三溪老街,僅次于歙縣太平橋,被稱為“千里皖南第二橋”。明正德二年(1507)、造石橋五洞,涼亭一所,因名其橋為“通津橋”。清嘉慶《旌德縣志》載:“南河橋在縣北三溪,距縣三十里,諸水聚匯之所。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府羅汝芳建。國朝康熙中,邑人江宗孔重建。河闊橋長,計十一孔。工石堅致,欄循整齊”。因橋由江宗孔及本族昆仲樂輸建成,故名“樂成橋”。保護范圍:周圍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詳細]
73、馮村進士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馮村進士坊
  馮村進士坊,石牌坊名。位于績溪縣浩寨鄉(xiāng)馮村。四柱三門五樓,花崗石結構。高8米,寬8.2米,進深2.米。正面上層有恩榮匾,下層額坊正中有進士第三字,落款小字:欽差巡撫南直隸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副都御使王恕,欽差巡按提調學校監(jiān)察御史戴珊、翟謙與巡按南直隸監(jiān)察御史崔渲,賜進士及第翰林編修曾追為戊戌春閑同年馮溶書。背面落款:徽州府知府王勤、經歷張聰、同知張英、知事袁順、同判婁宗、照磨王憋、推官楊宣、檢校谷英與績溪知縣吳遷、主薄張進、縣函江筏、典史程剛、儒學教渝李瘓、巡導涂寅,大明成化己亥歲七月吉日立,F(xiàn)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坊體外,東、南、西、北各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20米![詳細]
74、章恒悰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章恒悰宅
  章恒悰宅位于縣城內西街秦家巷18號,占地面積為357平方米。此宅坐西北朝東南,硬山屋頂,四圍封火墻,抬梁穿斗并用,三進三開間建筑法式。前進明間人字軒頂,大門開在前檐墻中部。設五飛磚門罩,大門內有木板影壁,后為廂房二間與廳堂,有天井。中進明間設人字軒,后部有木板影壁,由其兩側入后進。后進前檐設天井,方磚地坪,明間前檐設拱軒,露面立柱方形,后部原為人字軒,現(xiàn)已改為半閣,后檐設有天井。此宅裝飾木構件有撐拱、雀替、駝峰、平盤斗、木鬲扇、窗門等。此宅為清代早中前期建筑,內飾帶有蘇式風格,是研究蘇州、徽州文化交融的重要依據(jù)。2000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績政【2000】31號。2017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宣政秘【2017】45號![詳細]
鴉山嶺古道
  鴉山嶺古道是徽州歷史上相互貿易的必經之道,也是戰(zhàn)事通道。東向長15公里,西向長13公里,兩道均用塊石、石板砌筑,路面寬1-1.5米不等,基本上沿山溪溝壑行進。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這些線路均是歷史上商業(yè)繁榮的最好見證。鴉山嶺古道開鑿于清代順治年間,嘉慶、光緒及民國年間均有維修。劉家沖村位居西向古道,建于明代嘉靖年間,距今有500年歷史。水榨村位居東向古道,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古道沿途多古村落、古建筑,記錄了歷史文明的進程。鴉山嶺古道,2008年12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隊進行了全面考查,2009年8月被郎溪縣政府正式列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保存最好的是鴉山嶺山腳至山頂鴉山廟的一段“九曲十八彎”。2012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胡祠文昌閣石獅、石雕欄板
  胡祠文昌閣石獅、石雕欄板坐落在績溪縣華陽鎮(zhèn)北門外縣委黨校內。文昌閣,原是胡氏宗祠的一個組成部分。胡祠現(xiàn)已拆毀,僅保存了專為存放譜牒、文稿及祭拜文昌帝君的文昌閣和部分石雕。文昌閣,坐西朝東,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面積100平方米。始建于明隆慶已巳年(1569),F(xiàn)存建筑為清代建。在原胡氏宗祠的門樓和庭院兩處,保存了狻猊一對,石雕欄板八塊、望柱十根。青石圓雕狻猊,面目猙獰,形態(tài)威武。望柱頭飾“錦簇花團”欄板均用回紋飾邊,畫面為松鶴延年,鳳凰對歌、喜鵲鬧梅、母雞哺雛、燕集紅梅、畫鹛棲枝等內容。形象豐富,栩栩如生。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績政【1986】128號;2016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宣政秘【2016】219號![詳細]
方祠文昌閣
  方祠文昌閣坐落于華陽鎮(zhèn)梨尖角縣工業(yè)局內。坐北朝南,面闊、進深各三間,占地20平方米。重檐歇山頂二層建筑,高9.5米,建于清嘉慶七年(1802),F(xiàn)仍保存原貌,是方氏家族存放譜牒、文稿及祭拜文昌帝君之所在。文昌閣平面正方,象征四方如意。墻體封至閣高的三分之二處,向外挑出下層屋檐。二樓四周有可啟閉的檻窗。木結構采用抬梁、穿斗兩式結合之做法,山墻柱通頂,明間一、二樓柱子錯位歸安。雀替、梁馱、斜撐等均飾以精美雕刻。結構嚴謹,小巧玲瓏,線條奔放,明快輕松。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績政【1986】128號;2016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宣政秘【2016】219號。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廣德603探空火箭發(fā)射場舊址
  廣德603探空火箭發(fā)射場舊址位于安徽省廣德縣誓節(jié)鎮(zhèn)。1960年建成,是我國首個生物試驗探空火箭發(fā)射場,又稱“六O三”基地。包括發(fā)射控制室、發(fā)動機測試室、發(fā)射場坪發(fā)射架等十余個配套設施建筑。自1960年到1966年在603基地用T-7火箭發(fā)射共11次,T-7M發(fā)射4次。文革-爆發(fā)后火箭發(fā)射基地陸續(xù)轉移到酒泉、西昌。僅剩一個發(fā)射架和部分房屋,原1200多畝用地被改造成項目林。高52米的籠式鋼骨發(fā)射架依舊巍然聳立在1256平米的發(fā)射坪中央。該遺址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和以錢學森為代表的愛國科技工作者勇于攀登的攀登的革命精神的見證。是全國人民巨大的精神財富。是激勵中華兒女建設強大社會主義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動力。保護范圍:以發(fā)射架為圓心,以卷揚機最大距離75米為半徑圓面積。建……[詳細]
79、陳山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山遺址
  宣城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追溯到史前時期。向陽鎮(zhèn)陳山舊石器遺址出土的大量石器證明,早在60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宣城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陳山位于宣城市區(qū)南15公里,向陽鎮(zhèn)夏村行政村趙邊村民組,東經118o2,北緯30o53。遺址東距水陽江約1000米,西南群山起伏,北為平原綠地。陳山遺址處于一條西南東北走向隴崗的東北端,是黃山山脈的余脈,頂端海拔45米,相對高度25米,當?shù)厝朔Q之為陳山,亦稱老龍山。其上沉積了水陽江的沖積物和其他堆積物。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晚期。地層年齡為81.7-12.6萬年,文化時代是舊石器早期至舊石器中晚期。陳山遺址坐落在向陽磚瓦廠一廠所在地,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含石器的堆積物面積約14萬平方米,窯廠的多年取土,使石器地點受到較大破壞,但仍保存了較大……[詳細]
王稼祥故居
  地處安徽涇縣西南桃花潭鎮(zhèn)厚岸村,距縣城48公里。故居徽派風格,館名由全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張海題寫。紀念館由序廳、展廳、游客中心三部分組成。故居1986年被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批準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由王稼祥故居紀念館、故居、東臺書院等景點組成。王稼祥故居紀念館位于王稼祥故居前,建筑面積1130㎡,徽派風格,館名由全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張海題寫。紀念館由序廳、展廳、游客中心三部分組成。走進紀念館大廳,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尊王稼祥同志青少年時期的漢白玉雕像,他面色沉靜、目光有神凝望著遠方,眉宇之間微蹙,左手拿著《申報》,右手握著拳頭,表現(xiàn)了他投身革命的勇氣、決心和對未來前途的思索與展望!锻跫谙樯疥惲姓埂返闹黝}是“永遠的稼祥”。展廳共由六部分組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