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曰本女人**全视频免费毛片,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樓區(qū)旅游

鼓樓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81、七穿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穿井
  七穿井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井樓門,水井圓形,直徑4.10米,深8.40米。井面蓋四塊大石條,在石條夾縫間鑿七個井口,故名七穿井。但是民間傳說里與臨水夫人斬殺蛇妖投入井中,再起塔鎮(zhèn)壓,故訛名“七星井”。現(xiàn)井邊尚存有二塊唐末五代雕刻的石塔剎,民間稱之“石燭”,可能是古代開元寺的遺存,F(xiàn)蓋有七星井廟亭(七星井臨水宮),面積有300余平方米。80年代初仙塔街改造,在井大路路面下發(fā)現(xiàn)井樓門遺址,出土石門檻等。街道改造后該處理開發(fā)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在井旁修建兩層小樓,下為商鋪,上為居委會使用。后附近居民在小樓背面貼樓為神龕,供臨水陳太后等“三奶”。后因香火日盛,又搭蓋鐵質(zhì)棚屋,作龍柱及鳳凰門獸等。1992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鐘瑛墓
  黃鐘瑛墓位于鼓樓區(qū)洪山鎮(zhèn)的金牛山北麓,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海軍總長兼總司令黃鐘瑛的家族墓,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1988年因建設(shè)遷建于原墓后約700米處,1992年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原墓為花崗石和三合土結(jié)構(gòu),9個墓室,五層墓坪,三重護墻。封土前立墓碑及供桌,兩側(cè)豎碑刻。墓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坐南向北,磚石和水泥結(jié)構(gòu),平面呈如意形。有五級墓坪,面闊18米,進深49.6米,封土前立一青石墓碑,上刻黃鐘瑛及其父母、兄嫂等10人姓名。墓柱刻對聯(lián):“芝草還生新筑壟,梅花遙對舊時亭!辩R屏刻楷書:“俎豆分賢廡,松楸入畫屏!弊笥叶唐量獭绑藫|”、“旗麾”。墓坪豎黃鐘瑛神道碑,高1.42米,寬0.62米,上刻楷書“中華民國海軍總長兼海軍總司令贊侯黃公之墓園”。墓系黃鐘灃、黃鐘瑛生前為其父母營造……[詳細]
沈葆楨墓
  沈葆楨墓,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洪山鎮(zhèn)國光社區(qū)梅亭村火烽山南麓。沈葆楨墓建于清光緒五年(1879),墓占地面積230平方米,坐北向南,三合土夯筑,前方后弧,平面呈“如意”形。有四層墓坪,面闊10.9米,進深20.5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前立墓碑,高0.85米,寬0.60米,上刻沈葆楨官職和沈葆楨夫婦等名字。墓碑兩旁分立一對三合土堆塑獅子。祭臺裙板浮雕動物,墓柱上刻對聯(lián)。墓前豎花崗石墓碑,楷書:“皇清誥封資政大夫沈丹林公偕林夫人,長男按察司銜、九江道幼丹公、長媳林夫人,次男……”墓碑兩旁置三合土堆雕獅子。墓柱陰刻對聯(lián):“人念九原隨武子,身□半□□□吾”。1975年,因土地征用遷葬。1988年12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將遺骨遷回,并對原墓全面修繕。1992年,福州市人……[詳細]
方聲洞故居
  方聲洞故居位于北大路內(nèi)九彩巷16號。故居原是兩座相連大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大門原懸有清光緒十八年(1892)的“朝元”牌匾。門頭房和首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的院落,尚保存原貌;◤d、魚池和第二進院落都已改建。現(xiàn)僅存第一進。……[詳細]
隆武帝行宮遺址
  隆武帝行宮遺址位于鼓西路137-139號通湖新村內(nèi),現(xiàn)只余遺址、破屋和一道殘墻。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西元1645年)六月,清兵陷南京,福王死難。明大臣黃道周、歸降海盜鄭芝龍等于福州擁戴唐王朱檉八世孫朱聿鍵為帝,建號“隆武”,以南安伯府為行宮,改布政司為行殿,建行在太廟、社稷及唐國宗廟,升福州為天興府,改福建省為福京,為大明南京(應(yīng)天府)、北京(順天府)之外的第三京。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西元1646年),因歸降海盜鄭芝龍叛變,福京淪陷,隆武帝在汀州被擄,--而亡。隆武三年(清順治四年、西元1647年)九月,淮安張華山起事,仍用隆武紀元;鄭芝龍叛變后,其子鄭森(成功)與父決裂,繼續(xù)舉兵抗清,仍用隆武紀元至隆武五年(永歷三年,清順治四年、西元1647年)。1992年隆武帝行宮公布為福州市級文物……[詳細]
86、八旗會館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旗會館
  八旗會館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道山路。據(jù)記載明中使園“高臺曲池,花竹清幽”,有夕佳閣(即夕佳樓)、蒹葭草堂、水云亭、賓蓮塘、山鏡堂、閬風樓、魚我橋諸勝。奉直會館為八旗旅閩京官要員住宿之所。主座建筑前后五進,主要建筑有廳堂、戲臺、廚房、庫房、花園、花廳、假山、魚池、亭臺樓閣等,建筑面積約5000余平方米,F(xiàn)存重建的廳堂一處,長方形,面積360平方米,四面圍墻,雙坡屋頂,穿斗式木構(gòu)架,木樁特大,屋頂藻井保存較好。大堂南面一座戲臺,三面通是精雕各種花鳥圖案的隔扇、門扇,可容納500人左右,具有清代滿族建筑風格。初為督舶太監(jiān)高寀游宴場所,俗稱“中使園”。因在城西南,又稱“西園”。清中葉改為會館,為奉直奉天、直隸兩省官員交游、暫居之所,因滿人居多,民間俗稱“八旗會館”。明初駙馬都尉王恭修建府城,在此處取土,……[詳細]
87、雙拋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拋橋
  因本橋位于大航橋河與元帥廟河的交匯處,橋下河水一頭通元帥廟河,一頭通白馬河,兩河在此匯流,白馬河漲,潮水匯合于此,故名合潮橋。又因本橋呈曲尺形跨越兩條河流,故俗稱雙套橋,久而諧音為雙拋橋;因橋附近有榕樹隔河生長,樹枝相連,有文人據(jù)此衍義為邱何殉情的悲劇故事。雙拋橋位于楊橋路雅道巷北口,為單孔石拱橋,橋長9米,寬2.9米,跨度4.8米,橋拱由十九條方體石柱砌成。橋欄石柱上刻“古名合潮橋”“光緒丙午建”,橋上建有風雨廊,兩開間懸山頂。據(jù)橋石攔板題刻,橋始建于唐天寶十二年(西元753年),還刻有“合潮流水河步”六字。據(jù)文物部門的說法,現(xiàn)存橋梁為清光緒二年(西元1876年)修建。光緒三十二年(西元1906年)重修。在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六月出版的《福州市全圖》中,雙拋橋仍標注為呈直角的兩橋![詳細]
張經(jīng)墓
  張經(jīng)墓位于福州市西郊洪山鎮(zhèn)原厝村王店山,古稱芋坑山,現(xiàn)為工貿(mào)學(xué)校后山。地處閩江之濱,山明水秀。墓南向,“風”字形,白古石土石結(jié)構(gòu),自山麓至半山原有13層墓埕,現(xiàn)存9層墓埕。面寬18.5米,縱深110米。封土前豎一馬鞍形墓碑,碑面陰刻“明抗倭將領(lǐng)張經(jīng)墓”。兩側(cè)立石構(gòu)圍屏,上刻張經(jīng)生平事略。墓裙飾有馬、鹿、獅、麒麟。兩邊墓手各雕一石螭,并鎮(zhèn)以石獅。墓埕每層均砌石護坡,埕中分立翁仲、石獸。文官執(zhí)笏,高3.40米;武士按劍,高2.10米。石虎一對,高1.10米;石羊一對,高1.02米;石馬一對,高2.10米。墓前兩根望柱,高約5米。左刻“玉音,襟期慷慨”,右刻“玉音,志慮忠勤”。張經(jīng)(西元1492-1555),明抗倭將領(lǐng)。字廷彝,號半洲,侯官(今福州市)人,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尚書。嘉靖三十三年(西元……[詳細]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涌泉寺的核心。殿中間有三尊釋迦牟尼塑像稱為“三世佛”,表示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佛,塑于明朝天啟元年。佛像造形細膩,慈眉善目,十分傳神,身披唐代服裝,金碧輝煌。殿內(nèi)兩尊1米多高的銅鑄小仙童,頭上打雙結(jié),兩頰留酒窩,一手抱仙桃,一手扛荷花,神態(tài)天真,是本世紀初福州銅綠藝術(shù)杰作。在三世佛的背面,有清康熙年間鐵鑄的三圣像,外表貼金,每尊重2300斤。這三尊觀世音塑像形態(tài)優(yōu)雅、做工精細,反映了當時高超的鑄造工藝。三圣像前安放著一張鐵絲木供桌,據(jù)說遇火不著,入水不腐,遇陰則潮。交通乘7路、7支路、36路、37路、808路、815路、949路、957路、960路、馬尾專線公共汽車可達。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思明南路515號(南普陀寺內(nèi))類型:寺廟游玩時間:建議0.5小時開放時間:南普陀寺開放時間,外山門……[詳細]
90、陳衍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衍故居
  陳衍故居年代:清座落地點:福州市鼓樓區(qū)南街街道文儒坊大光里簡介:原有四個區(qū),現(xiàn)僅存老屋五間、東面二層的樓房和廚房等。陳衍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為劉銘傳在臺灣開疆拓域及管理、建筑等貢獻了很大力量;一生著作眾多,主要有《石遺室詩話》、《福建通志》等。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陳衍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舊閩縣謝家
  舊閩縣謝家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東街舊閩縣,建于清代,三面圍墻,單進單層,穿斗式木構(gòu)架,雙坡頂,雙重大門朝東,門頭房南側(cè)有假山魚池。入石框大門為五間排房屋,轉(zhuǎn)為坐北朝南,前天井深5米,寬9.2米,種有茶花、茉莉等花卉。主建筑廳堂五間排,寬27.8米,深17.7米,屋頂木構(gòu)架駝峰、斗、拱、托相互交疊,精雕細琢。大廳兩旁各壁扇窗子漏花鏤空構(gòu)成各種花錦圖案;四間廂房前有十二扇支摘式窗子,工藝考究。廳前廳后二十多條大石板,寬達80公分,長達10多米;30根大木柱,青石柱楚、四周浮雕八駿馬、十二生肖等。不論門、窗、壁扇、插屏門、大門、燈桁等全部楠木構(gòu)成。前后廳粉墻正中,懸塑“福”字,字徑三尺,字圈上各有三只蝙蝠,相映成趣。墻頭頂上彩塑“八仙過!、“劉海釣蟾”、“雙獅戲球”等故事圖畫。西側(cè)有門可通花廳,花廳……[詳細]
光福山房
  光福山房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仙塔街,原來大院四面圍墻,大門坐東朝西,前后三進,穿斗式木構(gòu)架,雙坡頂,“六扇五”。在第二進后園建造一座形似雄獅的假山,稱為“獅山”;周圍有魚池、八角亭、拜月臺、仙人洞等!蔼{山”張口露齒,雄視眈眈;西側(cè)仙人洞一股“仙氣”;山下魚池、泉眼多處,旱澇不變,始終保持七、八成池水,雅稱“天池”。原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仙塔街48-50號,始建于明末,系口譯《茶花女》第一人王壽昌的故居、也是清末民初福州名人、才女吟詩作畫之所。原大院四面圍墻,大門坐東朝西,前后三進,穿斗式木構(gòu)架,雙坡頂,“六扇五”;第二進后園有一座形似雄獅的假山,稱為“獅山”;周圍有魚池、八角亭、拜月臺、仙人洞等。民國三年(1914年)第三進進行改建,自成院落。住在二進的黃錫光把單層花廳改為雙層,樓上作為藏書閣,藏……[詳細]
王仁堪故居
  王仁堪故居為王仁堪祖父王慶云(原清工部尚書)舊居,舊稱“尚書第”,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建,清道光、同治年間重修。王仁堪出生于此,王仁堪中狀元后,人們稱此處為“狀元府”。故居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呈曲尺形,周以封火墻。故居?xùn)|面為王氏祠堂,坐北朝南,單進,穿斗式木構(gòu)架,面闊三間,進深七柱腳,雙坡屋頂,四面封火墻。原為王氏先世“西清王”的“荊花館”。清道光9年,王慶云中進士后,將“荊花館”改為祠堂。1991年市人民政府掛牌保護。祖居前門坐北朝南,后門位于孝義巷坐西朝東,成曲尺形。主體建筑共三進,一進廳堂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木構(gòu)架,雙坡項;有花廳、客房、廚房等。二進面闊三間,深五柱。從二進后天并向東入石框門為三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柱,有插屏門隔為前后廳。前廳右?guī)繛椤?a href=/landscape/98/wangrenkanguju.html class=blue >[詳細]
94、泉山仁壽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泉山仁壽堂
  泉山仁壽堂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鼓東街道中山路冶山古跡旁,年代為1938年。簡介:1938年背靠泉山依崖而建,坐西向東,土木結(jié)構(gòu),兩層,每層6間,環(huán)以走廊,由南側(cè)石階開一側(cè)門上下,占地面積210平方米。為愛國海軍將領(lǐng)薩鎮(zhèn)冰晚年居住場所。2013年,泉山仁壽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仁壽堂四周各外延20米![詳細]
95、烏山慈善堂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烏山慈善堂
  慈善堂座落在福州市烏山東麓第一山下,烏塔之西。慈善堂大門是一座三開間兩層近代洋樓,中央開間設(shè)拱門,門頂有扇形匾額,左右矩形窗上有木過梁,一層表面有黃色粉刷。二層紅磚砌筑,檐口有磚疊澀線腳,上為兩坡頂小青瓦屋面。大門后為天井,有兩廂。天井后為大殿,正面五開間,穿斗式木構(gòu)架,硬山頂觀音兜式封火山墻。大殿占中央三開間,西開間為西歸堂,東開間為穿堂通向后進。據(jù)福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碑背面碑文(文保碑已不知所蹤),“殿前古井,立有清同治年丁卯年‘東井’碑刻”。現(xiàn)石碑只剩下半部分橫臥在西歸堂前。據(jù)《福州晚報》2003年報導(dǎo):“……在堂前烏山廣場建設(shè)工地發(fā)現(xiàn)一塊古碑,上以古篆題‘東井’,以隸書題‘同治丁卯七月’,為清代同治年間修浚南澗寺寺內(nèi)古井‘東井’和‘西井’時所立!保ìF(xiàn)“西井”碑置于護道白真人廟內(nèi)。)……[詳細]
96、福州燕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州燕橋
  燕橋位于福州市水部土山,在龍華橋北側(cè)。始建于清咸豐九年(1859年),為單孔石構(gòu),廊屋式平梁橋。橋高3米,長5.5米,寬2.6米,南北走向。廊屋為單檐懸山頂,屋檐南北各嵌有青石匾額,鐫刻“古跡燕橋”四字,下題:“清咸豐己未孟冬修建”。這是一座典型的福州式的亭橋,坐落于水部瓊東河支流與瓊東河的交叉口。橋面是小型的石梁橋,精彩之處是橋上蓋的路亭,小巧的紅磚風火墻,出入拱門,墻頭疊澀,面朝瓊東河方向為木柵欄,配合上石板路,橋畔的一棵老樹,是福州特色水鄉(xiāng)的典型景致。可惜于2000年左右毀于拆遷,建設(shè)了燕橋溫泉苑。燕橋作為鼓樓區(qū)的文物點,悄無聲息地被開發(fā)商拆毀,是福州文物命運的一個縮影。……[詳細]
97、道山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道山觀
  道山觀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安泰街道烏石山東麓,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現(xiàn)存清代建筑,依山勢而建,依次為玉皇閣、三清殿、五師殿等,占地面積2378平方米。玉皇閣坐南朝北,面闊三間,進深五柱,前廊后堂,穿斗式梁架,歇山頂,閣內(nèi)施三層圓形藻井。三清殿坐北朝南,三面環(huán)廊,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梁架,歇山頂,殿內(nèi)施十三層螺旋式藻井。五師殿坐北朝南,依次為長廊、拜亭、正殿;拜亭內(nèi)置八角十三層藻井;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頂,殿中亦施十三層藻井。觀中4座藻井較為精美。2013年,道山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觀周邊各外延50米![詳細]
98、桂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桂齋
  桂齋在荷亭西北側(cè),原為皇華亭故址。新建的“桂齋”由前后兩院組成,北院為桂齋正廳和“林文忠公讀書處”組成,庭院西側(cè)有游廊和碑亭。南院為假山魚池,有六角亭及石拱橋各一。桂齋東面院外為禁煙亭,建于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六月,平面正方形,四角方形混凝土柱,西式疊澀檐口,攢尖頂,是1949年前留下的唯一建筑。清道光九年(西元1829年),福建布政使程含章見屏山原李綱祠破敗不堪,“心竊傷之”,遂募集資金欲重建。時林則徐丁父憂在家守制,受托主持西湖疏浚工程,程含章與林則徐商議后,選西湖荷亭舊址,興建新的李忠定公(李綱)祠,并附建紀念李綱讀書處的“桂齋”。建成后留有程含章撰稿,林則徐手書《新建宋李忠定公祠堂記》!肮瘕S”為李忠定公祠的花廳,取李綱晚年住所為名,并植桂花兩株。林則徐曾語于親故:不求身后立……[詳細]
薩鎮(zhèn)冰墓
  薩鎮(zhèn)冰附葬于其父薩懷良墓中,墓位于福州市西郊火峰山南麓(今172醫(yī)院后山坡上),坐北向南,如意形,面寬5.65米,深11.3米。二層墓埕,三合土夯筑。墓碑為青石,高62厘米、寬84厘米。碑面鐫刻:“雁門,清懷良薩公喬梓壽域,光緒乙酉年孟冬吉旦立!笨瑫謴9厘米。墓柱對聯(lián):“天留福地,世被恩澤!蹦圭R鐫刻:“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2011年、2012年福建省文物局兩次撥款給福州鼓樓區(qū)文物部門,作為修復(fù)薩鎮(zhèn)冰墓?。修了薩鎮(zhèn)冰墓及上山的路和護坡。薩鎮(zhèn)冰的墓道碑立于600米外的山下,碑為花崗巖質(zhì),高3.08米,寬1.25米,厚0.18米。碑正面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首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wù)委員會委員,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薩鎮(zhèn)冰先生墓道……[詳細]
福州觀音橋
  觀音橋在福州市鼓樓區(qū)西門安泰河與文藻河(即大航橋河殘留)交匯口西。北通文藻北路,南接驛里。舊名虹橋,據(jù)《榕城考古略》載:因橋旁祀有觀音大士,故名觀音橋。單孔石拱橋,橋長8.50米,寬5.10米,跨度5.00米。橋面橫鋪石板15塊,南端石階四級,北端兩級。橋面兩側(cè)有石護欄板六塊(長度為2.4米和1.41米兩種)。在西側(cè)中間一塊欄板上,刻“觀音橋”三字,字徑達0.39米;東側(cè)欄板刻“明成化丁酉年(1477)建造”。橋上望柱4對,柱頭刻仰蓮,高0.85米。根據(jù)橋柱題刻,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西元1477年)。清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和光緒三十三年(西元1907年)各重修一次。1992年,以“瓊河七橋”之名公布為福州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