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曰本女人**全视频免费毛片,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都江堰區(qū)旅游

都江堰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41、范家窯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范家窯包
  名稱:范家窯包年代:唐、宋 類別:古遺址 地址:玉堂鎮(zhèn)鳳岐村8組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范家窯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鎮(zhèn)鳳岐村8組,淺山丘陵區(qū),分布面積為2021.73平方米,為唐、宋時的青瓷系列窯場。窯包周圍遍地均是廢棄的青瓷片和窯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風格。 器物主要為瓷器和窯具兩類。瓷器有碗、盆、匜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綠、淺綠釉和藍綠色色乳濁釉,以淺綠、綠色釉較為多見。窯具主要有支丁和墊板。玉堂窯址對于研究成都平原與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區(qū)漢民族與藏羌民族的交往,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釉下彩發(fā)源地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詳細]
楊家窯包
  名稱:楊家窯包年代:唐、宋 類別:古遺址 地址:玉堂鎮(zhèn)鳳岐村9組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家窯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鎮(zhèn)鳳岐村9組,淺山丘陵區(qū),分布面積為2981.11平方米,為唐、宋時的青瓷系列窯場。窯包周圍遍地均是廢棄的青瓷片和窯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風格。品種主要為瓷器和窯具兩類。瓷器有碗、盆、爐、盤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釉和綠、藍色乳濁釉,以綠、藍色乳濁釉較為多見。窯具主要有墊圈和支丁。玉堂窯址對于研究成都平原與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區(qū)漢民族與藏羌民族的交往,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釉下彩發(fā)源地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詳細]
天然圖畫坊
  天然圖畫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zhèn)青城村(駐地赤城閣)西1.35千米牌坊崗上,建筑群占地面積110平方米、建筑面積65.8平方米。天然圖畫坐西北向東南,橫跨游山,石道左有寨子山、右為石筍堂,后面則是混元頂、軒轅峰等重重疊疊、青翠欲滴的峰巒,好一幅“天然圖畫”。天然圖畫建筑形式為混合式木梁架、重檐歇山頂,小青瓦屋面,面闊三間8.35、進深一間2.8、通高6.35米。圖畫坊后左有廂房、右是長亭式建筑“駐鶴莊”,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頂,小青瓦屋面,面闊三間6.95、進深一間3.42、高4.3米。天然圖畫坊在選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間處理和藝術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特別是在與環(huán)境協(xié)調上,達到了較高成就;對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發(fā)展、演變,對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的營建,具有一定意義。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詳細]
瓦子凼窯包
  名稱:瓦子凼窯包年代:唐、宋 類別:古遺址 地址:玉堂鎮(zhèn)鳳岐村8組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瓦子凼窯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鎮(zhèn)鳳岐村8組,淺山丘陵區(qū),分布面積為1437.78平方米,為唐、宋時的青瓷系列窯場。窯包周圍遍地均是廢棄的青瓷片和窯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風格。器物較少,分為瓷器和窯具兩類。瓷器有碗、碟等器型。釉色主要有淺綠、藍綠色色乳濁釉。窯具主要有支丁、墊圈、墊板、墊筒和泥餅。玉堂窯址對于研究成都平原與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區(qū)漢民族與藏羌民族的交往,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釉下彩發(fā)源地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詳細]
馬祖寺大殿
  馬祖寺大殿位于石羊鎮(zhèn)馬祖社區(qū),又名承天寺三佛殿,始建于唐代,為西川著名叢林寺廟之一,舊有一馬祖、二迎祥、三昭覺、四草堂之說,清康熙八年(1699)重建,現(xiàn)僅存大殿,為清雍正十一年(1672年)所建。坐北向南,建筑形式為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頂,小青瓦屋面,面闊五間24米,進深14米,通高10(檐高6米)米,臺基高0.2米,占地面積504平方米。寺內有嘉慶碑1通,高1.34米,寬1.04米。馬祖寺大殿為研究清代四川地區(qū)寺廟建筑風格提供了寶貴的資料。2013年9月公布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為東、南、西、北四周分別外延10米;保護范圍外四周延伸1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46、玉壘關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壘關
  玉壘關又名“其盤關”,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qū)管理局內,城區(qū)西玉壘山虎頭崖上,唐貞觀初年為防止吐蕃入侵而建。唐大中十年(856),鎮(zhèn)靜軍守將白敏中帥蜀時主持重建,F(xiàn)存建筑為明代所建(關樓為近代重建),面積為660平方米。上層建筑為抬梁式木架結構,歇山頂,翹檐,青瓦屋面,為條石和泥漿砌成;下層建筑全為條石筑成。關門聯(lián)書 “玉壘峙雄關,山色平分江左右;金川流遠派,水光清繞岸東西”。這里危崖壁立,下臨岷江,地勢十分險要,溝通川西平原與川西北高原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松茂古道由此處通過。歷史上素有“川西鎖鑰”之稱。玉壘關為研究古代的社會、歷史具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青城山五洞天及接仙橋
  五洞天及接仙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zhèn)青城村五洞天,上依巖嶺、下臨深谷,四周古木參天,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不詳,清代重建。橋為條石砌筑單拱橋,南北走向,南端與五洞天門坊相接。橋長14.1米,寬3.5米,跨長5.25米,距谷底高4.7米,面積49.35平方米;兩側橋欄高0.8米,內嵌石刻浮雕圖案,各9幅。兩端分置垂帶踏道,北14級、南13階。該橋在選址、藝術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達到了很高成就;對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發(fā)展過程和道教建筑,特別是道路、橋梁的營建,具有重要意義。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前山景區(qū)內(天然圖畫坊與天師洞之間)類型:古跡游玩時間:建議10-15分鐘電話:400-115-1222開放時間:冬季(12月1日-次年3月1日)8:30-17:00;其它季節(jié)(3月……[詳細]
48、劉家窯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家窯包
  名稱:劉家窯包年代:唐、宋 類別:古遺址 地址:玉堂鎮(zhèn)鳳岐村8組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劉家窯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鎮(zhèn)鳳岐村8組,淺山丘陵區(qū),分布面積為2644.35有典型的宋代風格。器物主要為瓷器和窯具兩類。瓷器的可辨器型主要是碗。釉色有白、醬釉和淺綠、綠色乳濁釉,以淺綠、綠色釉較為多見。窯具主要有支丁、墊條、泥餅和墊板。玉堂窯址對于研究成都平原與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區(qū)漢民族與藏羌民族的交往,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釉下彩發(fā)源地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詳細]
青城山摩崖石刻
  青城山摩崖石刻年代:清光緒、民國十四年類別:石窟寺及石刻地址:青城山鎮(zhèn)青城村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青城山摩崖石刻有4處,最早的有唐初的“大字巖”摩崖石刻,也有清朝和民國時期名人留書,分別為“云巢”、“云根”、觀日亭石刻,各石刻分別位于青城山山腳、山腰和山峰處!按笞謳r”摩崖石刻因年代久遠現(xiàn)無存。其余石刻雖已歷經(jīng)數(shù)年,但仍然字跡清晰,保存完整。青城山摩崖石刻數(shù)量雖不多,但同青城山古建筑群相互輝映,對于提升青城山整體文化品位,有著點睛之用。保護范圍:石刻分布范圍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玉堂窯址
  時代:唐、北宋玉堂窯址,是一處唐至北宋時期的瓷窯群遺址,位于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鎮(zhèn)鳳鳴村、岐山村以及中興鎮(zhèn)橫山村,面積約2.5平方公里。玉堂窯是四川邛窯系的重要成員,其胎質與釉色跟邛崍十方堂窯十分相似。玉堂窯胎色有灰白、灰、深灰、褐、紅等。釉色有青、灰、綠、黃、月白、醬、褐、白、黑、白釉黑花、彩繪等。窯址堆積物中還可以看到一些碗、盞等殘片,有的內有6-7個支釘痕,餅足外側明顯下凹,壁厚,飾青灰釉或黃釉。以上這些表明玉堂窯的創(chuàng)燒年代不晚于隋末至唐初。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玉堂窯址1號-14號、17號窯包以現(xiàn)有各窯包邊緣外延80米為界;15號、16號窯包以現(xiàn)有窯包邊緣外延50米為界。建設控制地帶:東界北起廟子山山坳,向南延灌溉渠伸至與環(huán)山堰交界……[詳細]
灌口城隍廟
  城隍廟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管理局玉屏山南麓、幸福路盡頭,據(jù)清乾隆《灌縣志•祠廟》言:清順治年間(1644~1661)厲壇,雍正三年(1726)“添設飯米”,可見其廟建于明代。《重修城隍廟碑》載,乾隆四十七年(1782)住持道士張來翕“庀材鳩工,大興土木,重建殿宇”,并“廣栽繁茂,力謹護持”。至此,城隍廟山林、廟宇一片興旺。光緒三年(1877)廟遭火災,次年由知縣陸葆德主持重建,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74平方米。城隍廟整體坐西北向東南、背山面城,均為穿斗抬梁混合式結構梁架,歇山頂。建筑群依山勢分上下兩區(qū),上區(qū)龍王殿、城隍殿、娘娘殿等,建于山窩臺地上,依等高線向東西兩面橫向展開;下區(qū)十殿、戲臺等建于山腳松茂古道旁,沿踏道方向縱向延伸。城隍殿面闊五間……[詳細]
青城山圓明宮
  青城山圓明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zhèn)青城村青城山東北區(qū),丈人峰北木魚山的坡地。始建不詳,重建于明萬歷間(1573—1620),稱清虛觀。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建,改稱圓明宮。圓明宮占地面積3971.5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3平方米。建筑群依山勢和使用功能從縱橫兩個方向展開,分為三個區(qū)85間房舍。中央一組是殿堂區(qū),依次為靈官殿、斗姆殿、三官殿及左右?guī)。左邊一組是大片客房及后勤用房,右邊一組是貴賓用房。建筑均坐南向北,建筑形式為混合木梁架、歇山頂。入口坐東向西,順應地形與山道位置,偏于左前部,構思奇巧,協(xié)調自然。山間小道從宮北面由東而西穿過。主殿三官殿,面闊五間22.6、進深三間11米。因其常年難有灰塵,故又被稱為“無塵殿”。斗姆殿,面闊三間13.22、進深五間10.97、高……[詳細]
橫山子古窯址
  橫山子古窯址分布于天馬鎮(zhèn)、聚源鎮(zhèn)和郫都區(qū)唐昌鎮(zhèn)。1964年,川大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實習調查中發(fā)現(xiàn)22個窯址,南北長約5公里。都江堰市境內有橫山子、羅家窯、周家窯等,F(xiàn)存范圍南北長約80米,東西寬約5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地面可見兩處窯址推積,為青釉窯系,堆積層厚2.2米,出土有南齊永元、隋、初唐各種器物,其中窯具四類8式,器皿造型8類25式,計320余件。窯址為研究南齊、隋、唐時期陶瓷器制造業(yè)在該區(qū)域的發(fā)展提供了實物資料。1997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4、奎光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奎光塔
  奎光塔位于奎光塔街道奎光社區(qū),古為石塔,為邑人所建,明末毀于洪水,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縣令周因培主持重建。塔坐南向北,為六角十七層磚砌密檐式空心塔,高52.67米。奎光塔外觀分為基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塔基東西長11.8米、南北寬11.3米、高1.8米,北面設九階垂帶踏道。塔身底層十分高大,塔檐和塔身往上逐層梯次內收,遞收率逐層略有加大,使塔的外廓呈緩和的卷殺形狀。塔內1~5層,相當于塔外1~9層,設磚砌馬蹄形塔心柱,置穹隆頂?shù)乃氖液腿绊數(shù)挠^景回廊,2~5層每層高度相當于塔外部兩層,有寬0.8米的螺旋石梯可登。10~17層中空、無梯。塔各層六面均設壸門式小窗,以采光和通風。塔頂為六角攢尖頂,上置塔剎。奎光塔屬于明清時期逐漸演變形成的文峰塔類型,是研究地方文化歷史和建筑工藝的重要實物……[詳細]
55、天國寺
天國寺
  天國寺位于都江堰市大觀鎮(zhèn)麻巖村,始建于1996年,占地250畝,風景秀麗,落實宗教政策后,于1995年10月登記為合法的宗教場所對外開放。寺內現(xiàn)有佛教建筑天王殿、觀音殿、僧人住宿樓等,是一個休閑、養(yǎng)生的好地方。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大觀鎮(zhèn)麻巖村類型:寺廟游玩時間: 建議0.5-1小時開放時間:6:00-21:00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芒城遺址
  芒城遺址位于青城山鎮(zhèn)芒城社區(qū)。遺址內外雙重城墻,寬5~20米,高1~3米,內外城墻間有寬約20米的壕溝。城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310米,面積約11萬平方米。1996~1999年進行四次發(fā)掘,表明這是一處距今4500~4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址。這一發(fā)現(xiàn)將都江堰市文明史往前推進2000多年。出土有大量石器和陶制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殘片。修復代表性器物有喇叭口高領罐、繩紋花邊罐和寬沿平底尊等。1996年,該發(fā)現(xiàn)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zhèn)芒城村類型:古跡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茶馬古道-都江堰段
  都江堰段——松茂古道(西街段、玉壘段、龍池段)茶馬古道都江堰段又稱松茂古道,是古代成都平原連接松潘和茂縣的唯一通道。保護范圍:現(xiàn)存古道占地范圍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西街段、玉壘段古道保護范圍外延20米,龍池段古道保護范圍外延40米![詳細]
58、官家花園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官家花園
  官家花園位于聚源鎮(zhèn)崇德社區(qū),修建于清代,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總占地面積6788平方米。建筑群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沿軸線依次為照壁、門廳、過廳、花園、正房,罩房,東西兩側為廂房,西面為倉庫及雇工住房,東面為客房及假山、魚池等花園設施。建筑為穿斗式木梁架、懸山頂,小青瓦屋面,木格花窗多已經(jīng)被改建為現(xiàn)代玻璃窗,房前有廊以避風雨,方磚墁地,青石作階。門廳前50米處,置磚砌歇山頂照壁,長10.8米,厚1米,高6.2米,上刻有精美花鳥動物圖案,大門外兩側為八字墻;正房面闊3間14.9米,進深14米,高為10米,設有前檐,立五根直徑0.5米的立柱,柱間距為4.7米;四周空斗圍墻高2.5米。該建筑是都江堰市僅存的較為完整的民居建筑,為研究清代建筑的布局、結構、建筑風格提供了大量的依據(jù)。2013年9月公……[詳細]
蒲陽興隆橋
  蒲陽興隆橋位于蒲陽街道和平社區(qū),橫跨花子河,該橋修建于民國時期,南北走向,全木結構,一墩兩孔,橋墩石質,橋面由6根長15米、徑1.5米的圓木構架,上鋪設條木,橋全長31.59米、寬5.03米,占地158.6平方米。橋南北兩端有七級石階,橋梁架為穿斗式木質結構,重檐懸山頂小青瓦橋面,橋兩頭龍門刻有花卉雕花吊墩,共40根柱頭,從石階到橋的第一柱間距1.67米,外沿左邊一柱和二柱間距2.42米,外沿一柱和內沿一柱間距1.2米,內沿一柱和二柱間距1.82米,從二柱開始,內沿和外沿柱頭平行相同,中間距0.90米,二柱到三柱間距2.82米,三柱至四柱間距2.82米,四柱至五柱間距2.76米,五至六柱間距3米,六至七柱間距2.8米,七至八柱2.8米,八至九柱間距2.76米,九至十柱間距1.85米,左右內柱……[詳細]
三佛洞摩崖造像
  三佛洞摩崖造像位于青城山鎮(zhèn)濱江社區(qū),鑿于唐代,崖面坐北向南,1988年評為都江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造像龕分布在長7.9米,高2.6米的砂石崖壁上,共9龕83尊,大小不一,面積23平方米。其中大龕第3龕和小龕第5龕風蝕嚴重,形象模糊。龕為矩形,敞口拱頂。1號龕高1.8米,寬1.45米,深0.45米,內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三力士。佛高1.09米,二弟子均高0.84米,二菩薩左高0.9米,右高0.85米,二力士左高0.64米,右高0.67米。2號龕高1.75米,寬1.27米,深1米,內刻一佛二菩薩七羅漢。3龕高1.58米,寬1.4米,深0.85米,內刻三身佛,諸弟子54尊。該造像造型精美,數(shù)量眾多,體現(xiàn)我國古代燦爛多姿的佛教藝術,并為研究唐代成都地區(qū)摩崖造像藝術、宗教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