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樵山摩崖石刻位于南海市西樵山。共140多題,主要分布在翠巖、九龍巖、金鼠埌、白云洞等處。字體有隸、篆、楷、草、行等;年代由明清至當(dāng)代,作者有官宦、隱逸、大學(xué)問(wèn)家和鄉(xiāng)賢;內(nèi)容有記跡抒懷,有警世之作,而更多的是歌詠西樵山的風(fēng)光旖旎、秀色可人。如草書(shū)“云門(mén)”,湛甘泉書(shū),字徑0.35米;行書(shū)“天然圖畫(huà)”,黎簡(jiǎn)書(shū),字徑1米;行書(shū)“翠巖”,字徑0.65米;隸書(shū)“大觀”,字徑0.34米;七十二山人行書(shū)“不騖紛華不尚仙,優(yōu)游林下養(yǎng)余年,閑是閑非休閑理,半日看花半日眠!弊謴0.17米,3行直刻;白云洞石刻達(dá)80題,如“洗心”,楷書(shū),字徑0.66米,靈山仇效忠書(shū);“奇觀”,楷書(shū),字徑0.6米,“媲美蘭亭”,字……[詳細(xì)] |
![]() | 葉顒墓 位于南海市大瀝鎮(zhèn)顏峰村高坡山。墓向東南,面積160平方米,是花崗石建造的太師椅形墓,始建于南宋,清及近代重修。葉顒(1107~1195年),字子昂,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進(jìn)士,祖籍福建仙游,入仕南海,任南?h主簿、代理縣尉,累官至宰相。為官清廉,入《宋史》列傳。乾道三年(1167年)引退回南海顏峰村。卒后葬高坡山。1994年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小云亭位于南海市西樵山白云洞倚紅樓后。建于清咸豐八年(1858年),因旁有小云泉,故名“小云亭”。依山而筑,面積14平方米,圓形花崗石柱,六角綠色琉璃瓦。攢尖頂亭內(nèi)裝飾天花板,檐口飾木雕花草圖案。亭中橫掛古篆體“小云亭”三字匾,是當(dāng)代書(shū)法家商承祚所書(shū)。1994年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