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紅軍長征歷史步道位于花溪區(qū)花溪區(qū)高坡鄉(xiāng)、黔陶鄉(xiāng),年代為1935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ㄏt軍長征歷史步道為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杜蓉烈士墓位于貴陽市西郊九公里野鴨鄉(xiāng)茶園村的一座林場上,四周青山環(huán)繞,松柏挺立,默默地守衛(wèi)著烈士的忠魂。1997年11月杜蓉烈士墓經(jīng)貴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杜蓉出生于民國11年(1922年)的重陽節(jié),貴州省貴陽市人,家境清貧,其父杜秦初,小學教師。母親周懷媛,家庭婦女。有五個兄弟姐妹,她居中。杜蓉在復旦小學畢業(yè)后,考入省立貴陽市女子中學,在這里,她開始接觸進步司學,接受革命思想,鉆研革命理論。她在國文教師王詩農(nóng)的影響下,經(jīng)常閱讀進步書刊。民國28年(1939年)2月4日,日軍轟炸貴陽,市中心成為一片瓦礫,女中遷至花溪,教學和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但杜蓉在學習上孜孜以求,生活上勤儉樸……[詳細] |
百花湖是貴陽市近郊著名的旅游度假勝地,距離市區(qū)22公里。在百花湖畔茶飯寨營盤山上,至今還保留著一處古營盤城堡。這里原名屯,可能是明初設(shè)立的屯堡。該營盤坡城堡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系當?shù)卮迕駷楸鼙鵀、保地方而修建的。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因城墻低矮,復加修整。城堡平面布局呈圓形封閉狀,有東、西二門。原城堡內(nèi)建有房屋、炮臺,現(xiàn)房屋、炮臺已毀,僅存基石;東、西二門及城垣尚好,垣高5米,下寬3米,頂寬1米。城堡內(nèi)有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維修碑記一通。據(jù)(民國)《貴州通志·前事志》載:清咸豐、同治年間,史學界習慣上稱為“貴州發(fā)生各族農(nóng)民起義”。以漢族為主體的號軍起義,是咸……[詳細] |
雅關(guān),俗名小關(guān),原名鴉關(guān)、老鴉關(guān),位于貴陽城北貴山左后側(cè),為古代貴陽通往四川的驛道必經(jīng)之地,是貴陽北面的門戶。明(弘治)《貴州圖經(jīng)新志》云:“鴉關(guān)在治城北五里、群山環(huán)疊、中唯一徑可守!毖抨P(guān)不知始于何時,但明初已有,素有“北門鎖鑰”之稱。現(xiàn)存雅關(guān)關(guān)門為石砌拱券洞門,上建城樓,兩側(cè)各有一段城墻與山崖相連。門洞進深7.2米、高4.9米、寬3.75米,門內(nèi)外均嵌有“北門鎖鑰”楷書題刻,落款為貴州布政使黎培敬和貴州按察使林肇元,時間是同治辛未[即同治十年(1871年)]夏吉日。雅關(guān)在明朝為貴陽“早春八景”之一,名“鴉關(guān)使節(jié)”。貴州儒學教授芒文縝有詩云:“皇華信使晨朝天,持酒餞別雅關(guān)前。紫荑芝草生滿地,……[詳細] |
民國英式別墅,在今貴陽市南明東路18號院內(nèi)。2003年9月22日,貴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我市上世紀民國三、四十年代時期建造在南明堂的諸多別墅之一。該別墅由陶馥記營造廠廠主陶桂林設(shè)計建造。別墅為花園式洋房,磚木結(jié)構(gòu),青磚紅瓦;兩層樓,四壁開窗;外墻面清水勾縫,內(nèi)墻面刷白;共有正房10間,全鋪梓木地板;飯廳、客廳地面則梓木拼花,客廳內(nèi)設(shè)有壁爐。二樓門廳處有10余平方米的陽臺,整個建筑面積為376.6平方米。房屋設(shè)計別致,結(jié)構(gòu)牢固,通風采光良好。它是我市民國時期建造的諸多別墅中,較為有特色的一幢。隨著時代的變遷,原南明堂別墅群已先后拆除,唯有這座英式別墅完整的保存下來。它既見證貴……[詳細] |
擺郎風水塔,位于距貴陽市區(qū)十公里的南明區(qū)朝陽鄉(xiāng)擺郎村的擺郎壩子上。1997年,貴陽市人民政府將擺郎風水塔列為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風水塔的始建,因未發(fā)現(xiàn)碑記,尚難確定確切的年代。清道光《貴陽府志》中載,“回龍寺……,一在擺郎堰,寺前有風水塔,七級!薄顿F陽府志》成書于咸豐元年(1851年)從以上的記載中得出,風水塔距今至少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據(jù)當?shù)氐拈L者說:“昔日的塔檐下曾系有鐸鈴,每當風起時,吹動鐸鈴,清脆的鈴音便與近在咫尺的回龍古寺內(nèi)鐘聲相應(yīng)和,今天塔上的鐸鈴早已不存在,寺內(nèi)的古鐘也早已損毀,只余下一座破敗的戲臺,讓后人見了,可能會聯(lián)想到一些當年的熱鬧景象吧!民國28年(1939年),貴陽……[詳細] |
觀風臺遺址在貴陽市觀水路南側(cè)小山上,緊臨南明河,與甲秀樓相望。1983年9月列為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是貴陽市名勝古跡之一。觀風臺,又名觀象臺,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由當時貴州巡撫畢三才建,以鎮(zhèn)水口。自創(chuàng)建以來,近四百年間涌現(xiàn)了不少文人學士登臨詠贊之佳作,但要追溯其建臺的起因經(jīng)過,落成時間及因何得名的緣由,還要從巡撫畢三才所作《觀風臺碑記》中去探尋。觀風臺在會城外東南一里,萬歷三十二年巡按御史畢三才建,自為記。記曰:“昔稱人物志,多系乎風土。夫五方之英,成于天地,孕于山川,資為國用。地靈人杰,祥發(fā)符徵,機固不偶然也。黔當萬山中,為西南荒服,稱不庭不貢之區(qū)。乃高皇帝開辟疆宇,列圣翱翔……[詳細] |
貴陽清真寺位于貴陽市合群路團結(jié)巷,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歷來為貴陽地區(qū)信奉伊斯蘭教的教徒進行宗教活動、宗教教育、議事的場所。20世紀60年代,清真寺幾乎毀完,1981年開始恢復,1984年完成,現(xiàn)有建筑面積118平方米。1983年該處被公布為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貴陽北天主教堂(今和平路)是貴陽市現(xiàn)存歷史最長、中西建筑風格混合的天主教教堂。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天主教傳入貴陽。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主教貴州教區(qū)第一任主教白斯德望(Albrand,1805年-1853年)修建了貴陽第一所長17米,寬11米的正式天主教堂。同治十三年(1874)貴州主教李萬美將原教堂拆除重建,光緒元年(1875年)因火災使即將完成的教堂付之一炬,后再行重建,于次年完工,即今上北堂之大教堂。主建筑大教堂(現(xiàn)存)長50米,寬18米,檐高10米,建筑面積850平方米。隨著100多年的城市變遷,大門朝向改在相反的和平路一面,教堂整體面積也縮小了二分之一,F(xiàn)占地約8000平……[詳細] |
黑泥哨石牌坊 該牌坊立在清鎮(zhèn)通往貴陽的黑泥哨古驛道上,立于道光十六年(1838年),系邑人熊天香得朝廷許可為其母劉氏建造。 熊天香早年亡父,其母劉氏在丈夫死后未嫁,獨自承擔撫育兒子重任。熊天香事業(yè)有成后,為頌揚其母從一而終,得朝廷許可建牌坊以為紀念。牌坊坐北朝南,為三間四柱三樓白石牌坊,高5.75米,寬9.15米。坊柱鐫聯(lián),南北兩面有云鼓形抱柱石支撐。正額天頂刻“巾幗流芳”、下額刻“瑤池冰雪”八個大字。整座牌坊雕刻精美,各種動物、植物吉祥圖案以浮雕為主。該牌坊造型古樸,具有皖、贛一帶清代……[詳細] |
棠蔭亭,位于貴陽市云巖區(qū)城基路貴陽市第五中學內(nèi)。它是貴陽人民群眾為感激和敬仰縣長鄭紹臣,于民國21年(1932年)修建的紀念亭。1997年9月,貴陽市人民政府將棠蔭亭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F(xiàn)棠蔭亭為重建建筑,僅石碑為當時的歷史遺存![詳細] |
蔣介石和張學良會面處位于貴陽市黔靈公園三里彎內(nèi),為座北向南的品字形一層西式建筑,占地約160平方米,磚木結(jié)構(gòu),于今保存完好,1949年4月9日蔣介石來貴陽時下榻此處,并在此會見了張學良,1997年該處公布為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回龍寺戲樓位于貴陽市南明區(qū)擺郎村白郎小學內(nèi),2001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實測,面闊18.6米,進深8. 6米,穿斗式木結(jié)構(gòu),是典型的明清寺廟戲臺建筑。2003年,該樓入列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盧燾先生蒙難處位于貴陽市二橋轉(zhuǎn)灣塘公路旁,是愛國人士盧燾先生在貴陽解放前夕,為保護地方治安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于1949年11月14日,被殺害之處。為紀念盧燾先生,1986年經(jīng)貴陽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盧燾先生蒙難處,鑿山建有紀念亭,紀念亭以鋼筋混凝土建成。原占地約140平方米,因公路擴建面積縮小,現(xiàn)亭緊靠人行道,坐南向北,以山為壁,亭上覆琉璃瓦,高約5.4米,闊約3米,亭中立須彌座圓首碑一通,碑額有秦天真書陰刻大篆“浩然正氣”四字和陰刻楷書盧燾生平。1999年于碑亭東西兩壁增設(shè)盧燾先生及家人瓷像8幅。……[詳細] |
簡書墓,位于秀麗的黔靈湖畔,沿著茂密的森林小道拾級而上,約走百余米開外就能看到。墓四周古木參天,遮蔭蔽日,墓主人就是貴州辛亥革命先行者,領(lǐng)導大方人民武裝起義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建立大方軍政府的重要領(lǐng)導人簡書。墓前石碑刻“簡公孟平之墓” 六字,墓地東側(cè)有碑兩塊:一為“簡書墓重建紀念碑”,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貴州省委員會主任王淵敬題,一為“簡書先生傳略”碑。……[詳細] |
1935年9月11日(另有說法為10號或14號),年僅24歲的中共貴州省工委書記林青(原名李遠方),在被國民黨軍警從貴陽警備司令部押往六廣門刑場的途中殺害。路上林青高唱《國際歌》,高呼“打倒國民黨” “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等口號,被敵人慘無人道地用刺刀插入口中。林青被害后,遺體被地下黨秘密安葬在江西坡的亂墳崗上,即今瑞金北路江西村小學后門處。 1983年9月,林青烈士墓被列為貴陽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見龍洞(甘龍洞)位于貴州省貴陽市龍洞堡街側(cè),是一個天然溶洞,相傳曾有“龍潛藏其中”,有保護過真龍?zhí)熳拥壬衩顐髡f,因地處貴陽的重要關(guān)隘地帶,為此,該洞自明代以后便名聞于世。洞寬10米左右,長約20多米。洞中鐘乳倒懸,怪石嶙峋。明萬歷九年(1581年),貴州巡撫郭子章在龍洞堡南端的溶洞石壁上題有“見龍洞”三字,字大0.33米,左刻“萬歷辛丑歲”五字,右刻“泰和郭子章題”六字。因洞無水,慣稱“甘龍洞”。該洞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客籍會館也稱川主廟 ,位貴陽市開陽縣龍崗鎮(zhèn)西南隅,先名關(guān)圣廟,始建于南明永歷年間,光緒初年擴建為川主廟,1936年,當?shù)厮拇ā珊ê、湖北)、江西和江南(江蘇、安徽)籍人士共同出資改建為客籍會館。但仍然習稱川主廟。1951年后糧食部門做糧倉用,但主體仍大體保持原貌,F(xiàn)存為一正一廳兩廂組成的封閉四合院。占地8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四面內(nèi)外帶廊。正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1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0米;歇山青瓦頂,穿斗抬梁式木結(jié)構(gòu)。橫梁駐峰木雕精致。明間正脊楷體墨書“天下為公,世界大同”8個大字;前廊個檁分別楷體墨書“江西眾姓人等同建”、“兩湖眾姓人等同建”、“四川眾姓人等同建”、“江南眾姓人等同……[詳細] |
青巖書院位于貴陽市花溪區(qū)青巖鎮(zhèn)南街,建于明末清初,原建筑為青巖班氏土司宅院,原建筑已毀,現(xiàn)青巖書院為在原址上重建,為磚木結(jié)構(gòu)穿斗式硬山頂建筑,占地面積400平方米,現(xiàn)已經(jīng)對外開放。2003年該處公布為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虎峰別墅位于貴陽市東山東路,又稱“王家烈公館”,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占地590平方米,主樓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單檐歇山頂,各層皆有回廊,磚砌廊住柱上皆有拱券,為中西合璧式建筑。1997年該處公布為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王家烈(1893年—1966年)貴州桐梓系軍閥,國民革命軍25軍軍長,民國21年在蔣介石的扶持下任貴州省主席,民國24年辭去,解放后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省政協(xié)副主席、1956年任貴州省民革副主任委員。1966年8月11日病故于貴陽![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