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氏支祠位于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陸巷山址朱巷,年代為清。2019年8月23日,席氏支祠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萬氏祠堂位于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東萬巷南口,年代為清。2014年6月30日,萬氏祠堂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木瀆廊橋位于吳中區(qū)木瀆鎮(zhèn)南街市河上,年代為清末。2019年8月23日,木瀆廊橋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董份墓位于光福鎮(zhèn)香雪村南的青芝山北麓。董份(1510-1595),字用均,體化,號泌園,又號潯陽山人,浙江湖州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董份中舉人,二十年考中進士,后授翰林院編修,參與纂修會典,轉右春坊、國子司業(yè)事,官至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董份擔任壬戌科會試主考官,在幾百份卷子中發(fā)現了申時行、王錫爵二人,還將王錫爵錄取為第一名會元。不久,兩人一起參加殿試,同時躋身一甲進士,申時行為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王錫爵緊隨其后是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六月十三日,給事中歐陽一敬彈劾他是嚴嵩同黨,曾接受嚴世蕃賄賂,并為之營解。董份因此詔黜為民,回歸故里![詳細] |
徐學謨墓位于蘇州市吳中區(qū)光福鎮(zhèn)潭東上天井村。年代為明,墓坐北朝南,封土存高1.5米,底徑3米。原有墓道已毀,碑碣石構件均已被盜,尚存的鳥形云紋狀石刻件,墓穴尚在,現在的墓碑是新立的,在墓冢后的墓圈內側,有一幅嵌在墓圈上的壽星石刻,還有劫后幸存的“后土之神”石碑![詳細] |
馮桂芬墓位于藏書鎮(zhèn)。馮桂芬同治十三年在木瀆病逝,葬于蘇州天池山北竹塢,左宗棠為其立傳,李鴻章為他寫了墓銘,并由左宗棠書丹![詳細] |
東吳三惠易經大師惠棟墓就建在光福鎮(zhèn)香雪村倪巷小橋頭。年代為清![詳細] |
徐枋墓位于光福鎮(zhèn)香雪村珍珠塢。徐枋(1622—1694),字昭法,號俟齋,秦余山人,吳縣人,殉節(jié)官員徐汧之子。崇禎十五年,中舉人。明亡,遵父遺命不仕異族,隱居于“澗上草堂”,自稱孤哀子。書擅行草,長于山水畫,取法董源、巨然、荊浩,關仝,亦宗倪瓚、黃公望,與楊無咎、朱用純并稱“吳中三高士”。終身不入城市,賣畫自食,例不書款,與宣城沈壽民、嘉興巢鳴盛稱“海內三遺民”。徐枋著述頗豐,有《通鑒紀事類聚》三百若干卷、《廿一史文匯》若干卷、《讀史稗語》二十馀卷、《讀書雜鈔》六卷、《建元同文錄》一卷、《管見》十一篇,計成書亦且?guī)装倬硪。以上著述均不傳,所見僅潘耒編校的《居易堂集》二十卷![詳細] |
張永夫墓位于靈巖山寺下院東側。張錫祚(1672—1724),字永夫,清初詩人,與盛青嶁、黃子云、沈盤同稱“靈巖四詩人”。少年時與住橫山的葉燮學詩,和沈德潛同為葉氏的得意弟子?滴跛氖辏1707年),他與沈德潛、張景松、徐夔等創(chuàng)立城南詩社,終日苦吟。后遷居木瀆下沙塘。以授徒、占卜為生,生活貧苦,有時幾日無米做飯,采擷山野蔬菜充饑。為人高潔,不受人憐,氣節(jié)高尚,詩才橫溢,畢生作詩500余首,編為《鋤茅集》。他52歲時窮餓而死,無子女,死后喪葬事宜,都由好友盛青嶁出錢料理。相傳其死后十余年,又來尋生前舊友,出金百兩,還清舊日所欠乃去,這就是“再來人”的來歷。張永夫墓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營建……[詳細] |
東崦草堂位于光福鎮(zhèn)楊樹街花園弄,又名徐家花園,或吳家花園。舊《光福志》載:“東崦草堂原為明末光福里人徐鑒湖所筑,故名徐家花園,后經久頹廢,至清道光年間,鑒湖公五世孫徐傅重建。徐傅,字月坡,光福人。自幼穎異,博涉經史,過目成誦,久客楚湘,廣交豪客、名士。晚年歸里,收拾祖業(yè),重建先祖東崦草堂,并擴建,增構看云處等。后有史料稱,徐家歷經敗落,以豪宅出售,被吳中畫家吳似蘭購得,故改稱吳家花園”。東崦草堂建筑布局為南園北宅。南部花園中,遍植花木,草木青翠繁茂,花卉姹紫嫣紅。亭臺廊榭別致,假山、池塘相映。塘內植有荷花,養(yǎng)有金魚,實屬幽雅。月滿廊、欣懷亭、延翠軒、叢桂榭、讀書堂、看云處等均為古色古香、造型精……[詳細] |
秦儀墓位于西山飛仙山麓的秦家堡,當地人俗稱王墳。墓地約存十畝,封土較完整,高3米,周約40米,南向有青石墓碑和祭臺。碑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立,刻“故宋翰林駙馬都尉元德秦公娥明公主合墓康熙四十二年歲次昭陽協(xié)洽之桂月立”。秦儀(1229-1273),字元德,西山秦家堡人,宋代著名詞人秦觀八世孫。年十九即中淳祐七年(1248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后尚理宗之女娥明公主,娥明公主(1229-1270)與駙馬同歲,授駙馬都尉及金書鐵券。歷授金紫光祿大夫、寶文閣直學士。故宅在西山秦家堡,四十歲后與娥明公主在西山居住。秦儀逝后朝廷賜祭、賜隧,與娥明公主合葬于縹緲峰南飛仙山麓祖墓旁。秦儀去世時,距……[詳細] |
諸稽郢墓位于西山秉匯村諸家河頭與陸家河頭之間。諸稽郢,春秋時越國大夫。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曾派諸稽郢出使吳國,通過重賄太宰伯嚭求和,是越國功臣之一。據清康熙年間西山慈里人王維德的《林屋民風》載,消夏灣陸家河秦嘉銓在營造別墅開鑿池塘時得一石碣,上有“越大夫諸稽郢之墓”字樣,字體古樸蒼健,似秦漢時人所書,秦嘉銓即于該處封土樹碣,并請故里諸姓漁民守之,并為此作志。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甪里司巡檢暴式昭重修,俞樾重書墓碣![詳細] |
石樓庵在今江蘇吳縣光福鎮(zhèn)西,瀕臨太湖的蟠螭山上,兩寺相距約1公里。石樓庵創(chuàng)始無考,據縣志載,清初無聲禪師居此,庵有屋十余間,還有龍泉、留余泉諸勝,F庵前有清狀元陸潤庠的“石樓古剎”題額,庵前周圍,翠竹萬竿。石壁精舍在庵西南約1公里的石壁山上,明嘉靖中由憨山和尚始創(chuàng),名永慧寺,清道光年間重修。山頂一石塢,方廣數廟,四壁巖石陡峭,寺即于其中。明代王穉登曾題有“石壁融”(音戈,土釜)三字,遂名石壁;清代繆彤又題“湖東精舍”,故稱石壁精舍,F有殿宇十余間,旁有憨山臺、蜂腰石、梅村泉、尊勝泉諸勝![詳細] |
陸龜蒙,是唐代末葉的著名詩人、文學家,墓在吳縣甪直鎮(zhèn)保圣寺西院原白蓮寺舊址內。陸龜蒙,字魯望,自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長洲(今蘇州)人。舉進士不第,一度做過湖州、蘇州刺史的幕僚,后邊賦詩論著,邊從事農業(yè),《新唐書·隱逸列傳》記他經常同農民一起耕種,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具有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他晚年清貧,但“不喜與流俗交”,朝廷召他作官,他也不去,于唐廣明年間(約881)貧病逝世。光化年間(898—901)韋莊舉表陸龜蒙等10人,贈右補闕,葬甫里之郊。陸龜蒙墓地約二畝,坐北朝南,有墓冢、墓碑、墓道、斗鴨池和清風亭等。墓前有清同治五年署元昆新分防縣丞許樹重立“唐賢甫里先生之墓”碑。亭內尚……[詳細] |
錢元璙墓,在吳縣木瀆鎮(zhèn)七子村橫山九龍塢內。錢元璙初名傳璙,字德輝,是吳越武肅王錢镠第六子(一說四子)。五代時,各割據勢力紛紛爭雄,吳越錢氏是其中較強的一支,據十三州之地自稱為王的錢镠,定都杭州,分令諸子把守疆土,授錢元璙為中吳軍節(jié)度使,鎮(zhèn)守蘇州。繼而又封為檢校太尉、中書令、廣陵郡王等銜。錢元璙死后,由其子錢文奉接任。他們父子統(tǒng)治蘇州六十余年,興修水利,鼓勵墾荒,實行了許多有利于發(fā)展生產的政策,使當時的農業(yè)、手工業(yè)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促進了蘇州地區(qū)經濟的繁榮。錢元璙卒于后晉天福七年(942),終年56歲。葬于此地,有元璙及其妻楊氏、子文奉等。墓上原有石翁仲、石獸和清嘉慶十六年江蘇巡撫章熙、錢氏后裔……[詳細] |
金圣嘆墓,在吳縣藏書鄉(xiāng)五峰山博士嶺下西山塢內。金圣嘆,長洲(今蘇州)人,原名張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又名人瑞。“圣嘆”是他以孔子嘆許的不愿作官的曾參自比而起的別號,他是我國著名的文學、戲劇評論家和啟蒙思想家。他一生處在明清易代、--和階級矛盾極其尖銳的時刻,主張“民貴君輕”思想,對清統(tǒng)治者,取不合作態(tài)度,在清世祖(順治)新喪期間帶頭鼓動了一次帶有反清性質的“抗糧哭廟”風潮,最終被扣上“聚眾倡亂,驚先帝之靈”的罪名,于順治十八年(1661)七月十三日,同其他二百余名秀才一起被清政府殺害于南京。金圣嘆博學多知,一生著述很多,尤以評論奇書、小說聞名。他選批的長篇白話小說《水滸》,突出了“逼上梁……[詳細] |
董其昌墓,在吳縣胥口鄉(xiāng)漁洋里。董其昌墓,字元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明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授編修,歷任湖廣副使、湖廣學政、山東副使、登萊兵備、河南參政。光宗立,召為太常少卿,掌國子司業(yè)事。天啟二年(1622)擢太常寺卿兼侍讀學士,參加編修《神宗實錄》。后又擢吏部右侍郎,協(xié)理詹事府事,轉左侍郎。天啟五年(1625)晉南京禮部尚書。當時閹黨專權,“黨禍酷烈”,他“深自行選,逾年,請告歸”。崇禎即位后,又起用為掌詹事府事,加太子太保銜。董其昌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于崇禎九年(1636),82歲,贈太子太傅,謚號“文敏”。著述有《萬歷事實纂要》、《南京……[詳細] |
王鏊墓在吳縣東山陸巷村“御道”旁小山坡上。王鏊,字濟之,別號守溪,晚年又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吳縣人。王鏊參政的憲宗、孝宗、武宗時期,正是明朝統(tǒng)治開始走向衰敗的時期。面對這樣的政局,王鏊提出了許多改革意見,與當時“專橫彌甚,禍流縉紳”的宦官劉瑾展開了面對面的斗爭。王鏊的晚年,是在吳縣家鄉(xiāng)東山度過的,寫下了《震澤編》、《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震澤紀聞》等地方文獻和《春秋詞命》、《性善論》等著作。他在東山構筑了“招隱園”、“真適園”,優(yōu)游林下14年。東山地區(qū)經濟的繁榮,文化的發(fā)達,與王鏊有密切的關系。嘉靖三年(1524),王鏊卒于東山,終年75歲。明世宗(嘉靖)追封他為太子太傅,……[詳細] |
大休上人墓位于吳中區(qū)靈巖山與天平山之間的天馬山,年代為民國。2014年6月30日,大休上人墓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湖沙劉公堂位于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楊灣村湖沙里華僑公墓辦事處,年代為清。2019年8月23日,湖沙劉公堂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