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城遺址的中心點南距九江縣城沙河街9公里,東北距九江市區(qū)龍開河8公里,今屬九江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七里湖鄉(xiāng)賽湖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尋陽城的遺址被人們發(fā)現(xiàn)。1981年和1985年,江西省文物管理部門和省市文物專家先后兩次集中對遺址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考古鑒定。通過考察,發(fā)現(xiàn)賽湖村的馬鞍洲、圍嘴、玉兔山、拜臺山、七里湖、鶴問賽一帶均有古城遺物和遺跡,面積約3平方公里。考古鑒定為“六朝尋陽城址”![詳細] |
秋收起義部隊福星橋頭誓師大會遺址秋收起義部隊福星橋頭誓師大會遺址位于修水縣渣津鎮(zhèn)老街福星橋頭。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部隊在修水縣城紫花墩誓師起義。10日,盧德銘召集全體官兵和附近群眾,傳達“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央的指示,在此召開誓師大會,舉行聲勢浩大的軍民--,鎮(zhèn)壓從縣城押來的惡霸,然后向平江進軍。秋收起義部隊福星橋頭誓師大會遺址列為修水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中共贛皖七縣中心縣委是在兆吉溝,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境東北部,大浩山脈西南向,楓樹嶺東側(cè)山壟。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方志敏、邵式平領導的贛北、皖南游擊大隊第九、十中隊指揮部和彭澤、鄱陽、都昌、東流、至德、望江、宿松等七縣中心縣委曾設置于此。村西北緊靠山壁處,有一間青磚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瓦房,曾是當年指揮部和中心縣委辦公之地。至今彈累累![詳細] |
抗日戰(zhàn)爭“萬家?guī)X大捷”遺跡位于德安縣境內(nèi)。1938年9~10月,中國軍隊薛岳兵團在萬家?guī)X圍擊日軍第106師團,殲敵1萬余人,使曾為侵華日軍主力的敵106師團從此徹底失去作戰(zhàn)能力!叭f家?guī)X大捷”創(chuàng)造了中國抗戰(zhàn)史上的輝煌戰(zhàn)績,極大地振奮了中國人民的抗日信心,葉挺將軍如此評價:“萬家?guī)X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漢之保障,并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永垂不朽!爆F(xiàn)存有戰(zhàn)壕、工事等遺跡!肮フ嘉錆h作戰(zhàn)”,日本大本營從8月開始調(diào)動優(yōu)勢兵力向武漢發(fā)動總攻,日軍第11軍司令長官岡村寧茨于7月27日命第106師團、101師團共六個聯(lián)隊沿南潯鐵路攻擊前進,向德安進犯。中國軍隊在第一兵團司令官薛岳、南潯前線總指……[詳細] |
三疊泉于南宋紹熙二年(1191年)被樵夫偶然發(fā)現(xiàn),其后文人墨客接踵而至。宋代理學家朱熹曾于附近白鹿洞書院講學,離開后從信件中獲知“五老峰下新泉三疊,頗為奇勝”,可惜“未能一游其下,以快心目”,只得請人畫來觀賞,F(xiàn)存宋留元剛題記、元大德九年廬山尋真觀題記、明劉世揚題記、清雙溪草堂等摩崖石刻十余處,已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秋收起義部隊駐地舊址群包含秋收起義崇陽通城農(nóng)民自衛(wèi)軍駐地和羅榮桓同志舊居、秋收起義部隊駐地和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制作地舊址、盧德銘警衛(wèi)團和平江工農(nóng)義勇隊會合并召開聯(lián)合攻打修水縣城會議舊址、秋收起義部隊東港駐地和全國僅存秋收起義部隊落款標語舊址、盧德銘警衛(wèi)團第三營駐地舊址、秋收起義部隊山口駐地舊址。……[詳細] |
中共修水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位于修水縣大橋鎮(zhèn)朱溪村黃泥塘。1930年9月,中共修水縣委在此召開第一次黨代會,周邊縣黨組織負責人也列席了會議。會議總結(jié)了紅五月暴-動-以來的工作,部署全縣第三次武裝總暴-動-,選舉樊策安為縣委書記。1959年和1994年修水縣委、縣人民政府分別立牌紀念![詳細] |
舊縣塔位于狄公祠西三百米處,為彭澤縣唐代縣衙,水道碼頭。稽“江西通志”記載,舊縣塔“建于唐、修于明”。彭澤縣志清同治癸酉年版記載,大對(舊縣)塔為“七層六面,磚石結(jié)構(gòu),塔基正六邊形,邊長3.726米。底層南北向開門。舊縣塔旁建有寶華寺一座,寶華寺始建于唐,至明天順已卯年(公元一四五九年)典史李紀重修后被粵匪焚毀,有遺基尚存。塔前建有穿方石板石橋一座俗稱“仙橋”。經(jīng)省、市縣多方考證,省、縣于一九九0年至一九九一年,先后撥款五萬五千元使這一古建得到及時修復,在修復過程中發(fā)現(xiàn)晉時代花紋磚以及“大圣塔”字樣磚,并發(fā)現(xiàn)塔心石上浮雕四方力士神像其風格與唐代廟宇石雕雷同,故大圣(舊縣)塔,確為唐代始建修于明……[詳細] |
醉石館石刻醉石館在廬山南麓虎爪巖下。為東晉詩人陶淵明醉游之所。原系書館,館西有濯纓池,一瀑布自上而下,池中有巨石,高大如一小屋,頂平而光。陶淵明辭官歸田后,隱居于此。醉則臥此石,稱醉石,并賦《歸去來辭》![詳細] |
廬山女兒城摩崖石刻位于九江市廬山市廬山風景名勝區(qū)北麓女兒城內(nèi)。民國保護范圍:東至江西省山樂途旅游體育有限公司辦公樓,西至大月山水庫壩基,北至長青園入口,南至廬山江威女兒城圍墻.面積:8000平方米……[詳細] |
湘鄂贛省軍區(qū)中路指揮部舊址九江市修水縣東港鄉(xiāng)靖林片區(qū)黃荊村大坑,舊址原“朱家大屋”20世紀30年代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北延伸至溝邊,西、南延伸至山腳.面積:3619.3平方米.……[詳細] |
仙人洞摩巖石刻位于廬山仙人洞,時代為宋、明、近代。摩巖石刻41條,宋代1條,明代7條,近代22條,宋刻佛手巖、明刻天泉洞、蟾蜍石、竹林寺、游仙石、詎可抱眠等![詳細] |
馬垱炮臺位于馬當鎮(zhèn)政府所在地的馬當鎮(zhèn)東北1.5公里,長江南岸馬當山上。該處江面狹窄,水流湍急,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道光二十年(1840),英軍進攻上海寶山后,直逼南京,清政府下令沿江建筑炮臺防守,馬當炮臺修建自此始。清咸豐年間,太平軍名將林啟榮率重兵鎮(zhèn)守馬當炮臺,布防湖口、馬當、香口等地。清光緒甲午(1894年)中日戰(zhàn)爭,馬當炮臺又進行加固,民國元年(1912)10月29日,孫中山先生親臨馬當視察,親筆書寫“中流砥柱”四字,刻于磯頭巖石上,后于抗日戰(zhàn)爭,被日軍飛機炸毀。馬當炮臺上的大炮要件,在軍閥混戰(zhàn)中,軍閥孫傳芳于民國15年(1926)敗退時,拆卸一空。僅存三座炮臺磚石建筑。27年……[詳細] |
許平甫民居位于九江市湖口縣大垅鄉(xiāng)王斯村。清保護范圍:東、西、北三面以滴水為界,南面以院墻為界,面積:52.1平方米.……[詳細] |
紅五軍軍部舊址位于修水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岳飛夫人李氏墓位于株嶺山西南5里太陽山。此山環(huán)峰面日,雨翼低丘相襯,山前有一小河流過,地形俗稱“飛燕投河”。對面有三座山,分別形似鯉魚、豬頭、雄雞的三峰隔河相望,當?shù)厝罕姺Q為“三牲祭李”。李娃(1100—1175)江南人氏。她孝順婆婆,愛撫子女,是位典型的賢妻良母。岳家軍每次出征前,她都要代表岳飛到軍中慰問軍家屬。岳母姚氏去世后,李娃代夫行孝,守靈株嶺山。岳飛被害后受到株連,放逐嶺南,受盡顛沛流離之苦。紹興32年(1162)岳飛冤案得以昭雪,李娃返回江州,為楚國夫人,淳熙2年(1175)病逝并葬于太陽山。李夫人墓高1.7米,外廊為石灰石圓拱形結(jié)構(gòu)。墓碑中直刻“宋岳忠武夫人李氏之墓”。墓前有“聲……[詳細] |
岳母墓岳飛母親姚太夫人墓,座落在廬山西麓,九江縣城西2公里的株嶺山。這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開闊,形似臥虎,因此名之“臥虎0尾”。岳母,母教典范、婦女楷模、國家危亡之秋、勵子從戎、教子“盡忠報國”,世尊賢母。晚年隨飛軍中奉養(yǎng),于紹興六年(公元1163年)春病逝鄂州(今武昌),宋高宗賜葬今址。墓區(qū)原有宋明時期所建的祠、亭、殿、宇等設施,大都毀于兵。唯姚太夫人墓,累世修葺,至建國后保存完好,1959年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發(fā)掘歷史文化遺產(chǎn),加強愛國主義教育,1996年春,九江縣委、縣政府投資200余萬元,征地30余畝,在墓地原祠遺址上,按明清建筑風格修復了疊翠亭、享殿、岳母祠、儀門、石人石馬等……[詳細] |
河南路602號---松門別墅,陳散原1929年至1933年住過的地方,人所共知,齊白石善繪花木蟲鳥,著稱世界,可是,您知道齊白石畫過國畫人物嗎?他畫過,畫的就是陳散原老人。那張畫像,吸取了西洋繪畫的手法,講究明暗調(diào)子、肌骨解剖。畫上陳散原白須飄拂,目光炯炯。齊白石可不是泛泛之輩能請他畫像的。陳散原是民國年間著名學者詩人。1922年印度文豪泰戈爾訪華時,也曾經(jīng)提出要和他晤談。松門別墅建于20年代。占地面積約170平方米,為德國式大坡屋面。1929年,陳散原來廬山居此。松門別墅是他命名的。陳散原,清進士,曾任吏部主事,戊戌變法的參加者![詳細] |
波黎公寓,亦稱波黎公館,位于九江市濂溪區(qū)蓮花洞,公寓為磚混結(jié)構(gòu),四坡頂,計有上下二層。面闊17.3,進深15.5米,建筑面積536.3平方米。東、西、北三面上下均有內(nèi)廊,券拱形廊柱及整個建筑造型具有明顯的法國建筑風格。南邊山溪由東向西,然后折北自門前流過。公館四周綠樹成蔭,環(huán)境幽雅,景色宜人。2004被公布為九江市文物保護單位。公寓建于1891年,為法國人波某所筑。波某曾在九江海關供職多年,對中國文化感悟頗深。他熱愛中國文化,并娶彭澤女黎氏為室;楹,夫妻二人感情甚篤,故當?shù)厝朔Q其宅為波黎公寓,蓋取自于其二人之姓氏也![詳細] |
中四路286號別墅位于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廬山牯嶺東谷中四路286號,于2000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中四路286號別墅為“原美國科齊南別墅”,1903年由美國傳教士科齊南建造。1936年,該別墅由國民政府教育部駐廬山辦事處購得。1961年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期間,鄧小平在此居住。1970年中共九屆二中全會期間,董必武在此居住。該別墅為一層平房,面積約200平方米,平面呈矩形![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