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曰本女人**全视频免费毛片,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肇慶市 > 端州區(qū)旅游

端州區(qū)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閱江樓又名嵩臺書院。位于肇慶市正東路尾,江濱堤內的石頭崗上。此地原建有石頭庵(年代不詳),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間(1431~1435年),將庵改建為嵩臺書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樓以及東西兩廊和號舍。崇禎十四年(1641年)命名閱江樓。明末清初之際,該樓一度塌毀。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閱江樓基本形成現(xiàn)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繕。民國期間,該樓屢遭日機轟炸,后樓、西樓破壞尤為嚴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將樓面改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樓筑于高約8米的山崗上。坐北向南,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積248平方米。樓高兩層,分南、北、東、西……[詳細]
  高要學宮又名文廟,位于原高要縣城肇慶鎮(zhèn)(現(xiàn)為肇慶市端州區(qū))正東路42號,是我省現(xiàn)存較大的一座孔廟,屬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鬃樱穑┦谴呵锬┠甑乃枷爰、教育家,他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說。歷代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者都把尊孔崇儒視為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全國各府、州、縣普遍建有孔廟,且規(guī)模宏偉,巍峨肅穆。學宮的建筑,一般有兩部份,一是祀奉孔子的圣殿,即大成殿;一是學宮衙署。據(jù)載,高要學宮始建于北宋崇寧年初(約公元1102年),為當時郡守毛衍經始,歷張新、林景新兩郡守建成。南宋紹興年間,郡守李麟、鄭起沃繼而擴建。元末曾加以修葺,后毀于兵戰(zhàn)。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知府李從培主持的重新修建,天順年間(14……[詳細]
  文昌閣在廣東肇慶市端州區(qū)朝陽路東側閱江樓旁邊。又名奎星閣、奎光閣。始建年代不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建,嘉慶七年(1802)重修,增建齋舍并改稱“文昌閣”。道光、咸豐、同治年間曾多次修繕! ≡撻w為平面六角形,磚木構筑的三層樓閣式建筑,總高15米。每層均有瓦檐,由下而上逐層縮小,六角攢尖頂,黃釉陶質葫蘆形塔剎。底層南面開一門,門上方鑲嵌“文昌閣”漢白玉石匾額,墻高4.6米,東南面和西南面各開一長方形的窗。第二層墻高4.03米,南面開一拱窗,東南面和西南面也有一個長方形的窗。第三層,墻高3.74米,南面開一圓窗,窗上端鑲嵌“奎光”漢白玉石匾,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均開一長方形窗。整座建筑……[詳細]
  崇禧塔在肇慶市東西江畔。始建于明萬歷十年(1582年)九月,萬歷十三年四月建成。建國后重修。塔高57.5米,磚木結構,平面八角形,外觀9層,內分17層。內部運用磚拱設計,既美觀又能減輕塔身的壓力。塔基石刻須彌座上的浮雕,造像明朗,花紋精致,該塔與對岸巽峰、文明兩塔遙遙相對,裝點了江山景色。塔外觀比例均勻協(xié)調,每層塔檐均用綠色琉璃瓦鋪蓋,檐角懸掛風鈴,鈴聲嘹亮悅耳,塔腔內底層至五層砌有佛龕,過去,龕內供奉泥塑佛像。從乾清門進入塔內,循級登塔,左右盤旋,每至平座,可憑欄遠眺,四周景物,盡收眼底。塔剎用鐵鑄的覆盆、寶珠、紫銅葫蘆裝置,金碧輝煌。1983年再次全面修葺。當代名書法家趙樸初題書“崇德塔”……[詳細]
  石洞古廟位于肇慶七星巖東北石洞巖,始建于唐初,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重修,清嘉慶三年(1798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與石洞巖為一體,巖中有廟、廟在巖洞中,古廟建于0.5米高的臺基上,木結構,小型單間殿式,坐北向南,長3米,寬3米。廟內四柱高各為2.1米;前二柱為八角形,石質;后二柱為方形磚柱,重檐,四面斗拱三跳。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在石洞巖口增建山門,面積48平方米,無斗拱鋪作。1983年重修,部分改為鋼筋混凝土梁架。大門上花崗巖石匾額陰刻“石洞古廟”四字。檐柱兩根,花崗巖石質,刻有楹聯(lián);石柱礎為花籃形。廟中所祀為縣人周氏塑像,已毀,1983年立玉石浮雕“祥風甘雨……[詳細]
  元魁塔在端州區(qū)東堤二路,南臨西江。始建于明天啟三年(1623),相傳力渡頭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學、仕途暢通之時回鄉(xiāng)所律,故名“元魁塔”。該塔高27米,平面八角形,外觀七層,內為十層,屬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磚石塔。塔基用石,塔身砌磚,各層于南北兩面辟拱門,塔剎的覆盆與葫蘆則是鐵鑄。該塔的造型,自下而上,每層高度按比例遞減,塔檐及千座逐層收縮,塔壁外面,各層八個面仍有前人修塔留下的四個“插桿洞眼”。元魁塔雖然矮小,但玲瓏清秀,它不但有明代的建筑特色,而且有唐宋的建筑風格,很有研究價值。此外,它與北岸的崇禧塔,南岸之文明塔和賣峰塔隔江對峙,構成“四塔擎天”的罕有景觀,實屬難得。1984年公布為肇慶……[詳細]
  獅崗炮臺在端州區(qū)北郊七星巖東北的獅崗,建于1920年,是肇羅陽鎮(zhèn)守使林虎在肇慶所筑的七座炮臺之一。炮臺由三個部分組成:崗頂建指揮部,崗上另有兩個防御工事。指揮部在崗的制高點,為圓形暗堡,直徑2.35米,高l.9米,堡頂丘形,堡內有槍眼、壁龕,南面通道口接坑道,坑道平面為曲尺形,全長24.6米,寬1.5米。崗西北有防御工事,共有暗堡兩座,各有坑道連接;崗東北的防御工事則以洼地掩體為中心,呈丁字形;三個暗堡分別在坑道的末端,暗堡的結構與當?shù)仄渌谂_大致相同。廣東肇慶市……[詳細]
  宋代名臣包拯,在肇慶任端州知郡事3年,為官清廉,大辦實事,造福端州。當時居民因長年飲用不潔凈的水,瘟疫、疾病時有發(fā)生。包拯發(fā)動群眾在城區(qū)開挖水井7口。居民感激包公,將這7口水井稱為包公井。肇慶的水井到了清末民初已數(shù)不勝數(shù),基本上所有街巷都有飲用水井。由于包公井年代久遠,7口井在何處,卻鮮為人知。據(jù)元末明初郡人董源《義井記》云:“相傳郡城包公所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內。在府治西岳廟旁則第二井也。在縣學前街南,俗稱義井,則第三井也。其四是分司巷口。其五在廣濟倉右。其六在北門之左。其七在主帥堂前!泵髂┣宄踔麑W者屈大均《廣東新語》云:“包孝肅為端州守,嘗穿七井。城以內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門……[詳細]
  麗譙樓在肇慶市端州區(qū)城中路175號第一人民醫(yī)院西地。這里是肇慶府衙舊址入口處,始建于1118年。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趙佶的封地,趙佶繼位后,親筆賜書此地為“肇慶府”,當?shù)厥爻荚诟们爸吲_蓋此樓宇,用以供奉此御書,故此樓又稱“御書樓”。明代重建時改稱麗譙樓。樓建成后,置銅壺滴漏、乾寧銅鐘、大藤鼓報時刻。1925年冬該樓曾為葉挺獨立團直屬隊的駐地。到50年代,該樓已經殘破不堪,改建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但樓下的高臺基仍沿用明代的遺構。交通乘4、5、6、10路到城中路下車,步行幾分鐘即到。歷史麗譙樓原名御書樓,又稱永明宮、紅樓,位于端州區(qū)城中路第一人民醫(yī)院西側。這里是肇慶府衙舊址入口處,始建于111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