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寺AAA 盤龍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東岸盤龍山,距離昆明市區(qū)約40公里,距離晉寧縣晉城鎮(zhèn)東南3公里,與昆明西山、賓川雞足山共同被稱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1983年公布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盤龍寺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是當時的蓮峰和尚所建。傳說建寺的時候,這里是山谷間的龍?zhí),有蛟龍藏身在這里,盤龍祖師蓮峰和尚念起法咒驅(qū)趕蛟龍,而后潭水干枯,蓮峰和尚就在這里建寺,稱為盤龍寺。另一種說法是潭中原有六條龍,其中五條被趕走,而有一條龍不甘心被趕,于是就興風作浪,蓮峰祖師做法將它降服,并且令其為坐騎。建寺后信徒越來越多,香火也越來越多,不久蓮蜂和尚坐化,被尊為“盤龍祖師”。明朝初祖源和……[詳細] |
在云南師范大學校園內(nèi),“一二·一”四烈士墓西側(cè),有馮友蘭撰文、聞一多篆額、羅庸書丹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紀念碑。碑座呈圓拱形,高約5米,寬約2.7米,中嵌石碑。碑文約1000余字,記述了聯(lián)大創(chuàng)辦的始末及其特點,是聯(lián)大在昆明的重要遺跡。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fā),日軍南侵,平津危急。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的南開大學,奉命遷于湖南,合組為長沙臨時大學。以三校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為常務委員,主持校務。于當年11月1日上課。繼而上海、南京陷落,武漢震動,1938年1月20日,臨大正式宣布遷云南。數(shù)百名師生徒步3000余里,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跋涉,于4月26日抵昆明,設(shè)理工學院于昆明,設(shè)……[詳細] |
圓通寺位于昆明市區(qū)內(nèi)的圓通街,與昆明動物園毗連,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從唐時南昭國在此建“補陀羅寺”算起,已由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同時,它也是現(xiàn)在昆明市內(nèi)最大的寺院,在中國西南地區(qū)和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名。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佛教協(xié)會都設(shè)在這里。圓通寺以造園手法建寺,青山、碧水、彩魚、白橋、紅亭、朱殿、彩廊交相輝映,景色如畫,是全國重點佛教寺廟之一。寺宇坐北朝南,富麗堂皇,整個寺院以圓通寶殿為中心,前有一池,兩側(cè)設(shè)抄手回廊繞池接通對廳,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獨特風格。殿內(nèi)供奉有清光緒年間精塑三世佛坐像,大殿正中兩根高達10余米的立柱上,各塑有一條彩龍,四壁還塑有五百羅漢像,均堪稱中國佛……[詳細] |
石龍壩水電站是中國第一座水電站,位于中國云南省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是中國最早興建的水電站。電站一廠于1910年7月開工,1912年5月28日發(fā)電,最初裝機容量為480 千瓦。2006年05月25日,石龍壩水電站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彈指一揮間,100年過去了,2012年5月28日,這座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的馬達依然在轟鳴,已累計發(fā)電量超過10億千瓦時,見證著中國水電百年的歷史。簡介中國第一座水電站—— 石龍壩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位于中國云南省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是中國最早興建的水電站。電站一廠于1910年7月開工, 1912年4月發(fā)電,最初裝機容量為480 千瓦。螳螂川是滇……[詳細] |
在云南師范大學(原昆明師范學院)校園東北隅,有座青竹和翠柏掩映的“一二·一”四烈士墓。墓道前方矗立著兩根石柱,頂端是鮮紅的火炬;石柱基座上,刻有聞一多先生撰寫的《一二·一運動始末記》,墓后石屏為自由神浮雕:無數(shù)青年跟隨自由女神,奔向自由,呼喚光明。浮雕下,刻有感情深摯的悼詩:“死者,你們什么時候回來?”“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這里!薄八勒,你們怎么走不出來?”“我們在這里,你們不要悲哀。我們在這里,你們抬起頭來!薄澳且粋愛正義者的心上沒有我們?那一個愛自由者的腦里沒有我們?那一個愛光明者的眼前看不見我們?”烈士墓四周圍有鐵鏈柵欄,整個墓地莊嚴肅穆。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群眾來這里瞻仰、憑吊;廣大青……[詳細] |
皎平渡位于彝族苗族自治縣境北部皎西鄉(xiāng)皎平村,兩岸崇山峻嶺,懸崖峭壁,是云南與四川之間的主要渡口之一。1935年的5月1日至9日,中國紅軍一方面軍在在皎平渡36名船工6條船9天9夜奮力的拼搏下,3萬名紅軍勝利甩脫了幾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真正地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自此皎平渡寫入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為紀念紅軍搶渡金沙江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把皎平渡列為云南省國情教育基地和文物保護基地;1992年,省委、省政府投資在皎平渡建造了紅軍渡江紀念碑和紅軍渡江紀念館。70年前紅軍的壯舉,為當?shù)厝肆粝铝藢氋F的財富。隨……[詳細] |
唐繼堯墓位于昆明圓通公園西后門的上方。唐繼堯,公元1883年~1927年,云南會澤人。唐繼堯在辛亥革命和護國戰(zhàn)爭中都建樹奇功,然而其后期卷入了軍閥混戰(zhàn),后人為其題寫的挽聯(lián)是:“治滇無善政,護國有奇功”。唐繼堯墓位于圓通山昆明動物園內(nèi),俗稱唐墳。1930年破土動工,1932年竣工,墓高約6米,封土堆直徑約22米,墓前有石質(zhì)廈式閣,碑閣寬17.6米,鑲嵌著8個大碑。閣廈由14根石柱支撐。整座墓戰(zhàn)地面積1500平方米,為國內(nèi)較大的陵墓。墓的豪華氣派,在昆明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顯示了墓主生前的威赫和權(quán)力。唐繼堯(1883—1927年),字蓂庚,云南會澤人。1904年考取官費留學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詳細] |
中共云南地下黨建黨舊址為昆明常見的三坊一照壁普通四合院,坐東朝西,中式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在當時,環(huán)境幽靜、四通八達,便于地下工作者轉(zhuǎn)移。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在此召開第一次黨員會議,會上根據(jù)中共廣東區(qū)委的決定正式在云南建立中共云南特別支部,吳澄任書記。1927年2月當時在廣州黃埔軍校任政治部宣傳科長的王德三奉廣東區(qū)委指示,率領(lǐng)干訓部分黨員回昆,在云南特別支部的基礎(chǔ)上建立中共云南省臨時工作委員會,王德三任書記,李鑫、吳澄等任委員。現(xiàn)基本保持原樣。屬省級文物,保持完好。1926年5月、中共廣東區(qū)委派遣云南籍中共黨員楊青田、王復生回云南建立中共云南地方組織。但是,兩人在昆明受到政府的嚴密監(jiān)視、……[詳細] |
熊慶來故居座落于云南大學校本部會澤院和至公堂東側(cè),“考棚”前的一座二層樓房,故居占地面積308平方米,現(xiàn)由云南大學文物管理辦公室管理。此故居始建于1937年,座北朝南,一樓為熊慶來先生的接待室,二樓為臥室或辦公室。主體建筑為土木結(jié)構(gòu)二層樓房。熊慶來故居是1937年建蓋的,1957年至1968年,這里還居住過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詩人、文學家,原云南大學校長李廣田。李廣田與原黨委書記高治國密切合作,使六十年代的云南大學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也就是說,這里是云南大學歷史上兩個輝煌時期的兩位校長的住所。1968年以后此樓一直作為辦公室(原馬列部辦公樓)。1999年7月,學校決定拆除此樓,校……[詳細] |
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土主廟位于昆明市官渡區(qū)官渡街道辦事處官渡古鎮(zhèn)內(nèi)。土主廟始建于唐南詔時期,曾累興累廢,多次重修擴建。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官渡街坊士紳及僧人等重建。辛亥革命前后,先后設(shè)區(qū)公所、初等小學、私塾等于內(nèi);“七七事變”后,又先后設(shè)省立官渡農(nóng)校、私立云秀中學于內(nèi);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昆明第九中學亦設(shè)于內(nèi)。土主廟內(nèi)部設(shè)計為“八卦”形,組成四合大院附四小院,布局嚴謹,錯落有致。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日前后數(shù)天內(nèi),舉辦盛大廟會,聞名于附近的各州府縣。1982年,政府投資重修了大殿,1983年公布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后修葺一新,2003年公布為第七……[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