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賓坊位于黃山市歙縣,年代為明。建于1476年。雙柱單間三樓,白麻石質(zhì)。南面額坊鐫京闈鄉(xiāng)貢進士江衷之門10字,月梁鏤鯉魚紋飾圖案,上枋鏤雙鳳朝陽圖,欄板鐫尚賓二字,北面月梁鏤牡丹紋飾圖案,額枋鐫風(fēng)云慶會四字,上枋鏤雙鶴翔云圖形。八角柱護斗板八出,欄板上下四出云朵。其轉(zhuǎn)角處用斜拱和楓拱,保存了中國金元時斜拱形制,F(xiàn)為歙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原縣學(xué)宮、今歙縣中學(xué)大門右側(cè),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弾r石料,雙柱單間三樓,開間約3米,高約5米,南面額枋上鐫“京闈鄉(xiāng)貢進士江衷之門”十字,上枋鏤雙……[詳細] |
袁氏宗祠及袁大化故居位于亳州市渦陽縣青疃鎮(zhèn)大袁莊,年代為清。屬清代后期建筑,均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建筑均為磚石砌墻,小瓦覆頂,設(shè)計錯落有致。其中故居現(xiàn)有房屋40余間,祠堂現(xiàn)有房屋10余間。房屋主人袁大化是清末愛國將領(lǐng),曾任漠河金礦總辦、清河道、山東按察使和新疆巡撫等職。2012年,袁氏宗祠及袁大化故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袁氏宗祠。保護范圍:祠堂四周圍墻外5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10米至祠堂東側(cè)的南北溝東岸,南200米至原祠堂以南的魚塘,西10米至……[詳細] |
濮家墩遺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大王鄉(xiāng)林樓村濮家莊。為一臺形地。南北長65米,東西55米,高8.3米。文化層厚5.1米,海拔25.4米。為新石器時期遺址。1985年5至10月間,安徽省地市文化部門三次勘查,確定為濮家墩遺址為新石器時期遺址。1985年12月,被公布為滁州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濮家墩墩東有條已成為耕地的大川,長約15公里。墩面向南微傾,與地面約成30°度夾角。墩身西北部有90°斷面,可見五至七層不等的文化積壓層。采獲石器5件,其中狩獵工具長方形、梯形的石石奔、不規(guī)則圓形、有棱刃較利的……[詳細] |
熊成基安慶起義會議舊址位于安慶市三祖寺街20號。熊成基安慶起義會議舊址亦稱炮馬營起義會議舊址,位于三祖寺街20號。坐北朝南,磚木結(jié)構(gòu),共2進,占地120平方米,由前廳、后廳、廂房、天井組成。原大門已拆改,西側(cè)原有屋與舊址相連,也已拆改。建于晚清,為懷寧白麟畈楊氏世族公產(chǎn),專供家族孺童來安慶參加縣府試住宿,時稱“楊氏試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清安慶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趁南洋各鎮(zhèn)新軍在安徽太湖縣舉行會操、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之機,于此舉行緊急會議,決定當晚舉行起義,公……[詳細] |
新陽城遺址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城區(qū)西北17公里處,俗名尹城子,占地136畝,遺址略高于周圍平地1.5米。1998年新陽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城存在于春秋至三國時期,歷時達1000年之久,因地處中原,是兵家必爭之地,屢遭戰(zhàn)爭洗劫,自成一部興衰史。其城春秋為蔡國屬地,時稱莘邑,《左轉(zhuǎn)·莊公十年》:“荊敗蔡師于莘”,即此。秦置為新陽縣,隸陳郡。新陽得名于新水《水經(jīng)·潁水注》:“新溝自潁北東出,縣在水北,故應(yīng)劭曰縣在新水之陽!薄靶隆、“莘”音同,新水原名當作莘水,秦既以莘改……[詳細] |
余蟹形老屋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余井鎮(zhèn)建軍村勝利組。該屋始建于清代早期,座西朝東,因宅基仿佛蟹形而故名。該屋始建于清代早期,座西朝東,因宅基仿佛蟹形而故名。余蟹形老屋門廳與中廳向左偏移,中廳至后廳呈一條中軸線。中廳、后廳兩側(cè)分別有洞門與兩廂連接,門廳與中廳以封火墻相連。前廳至后廳之間均設(shè)過廳天井?刻炀u砌精美的塞口墻(正面稱照壁),照壁墻體勒腳,水作墻面,鑲邊凸出。中廳寬大,面闊三間,進深八椽,前廊帶船篷軒,后檐廊采用勾連塔增加進深。廳內(nèi)五架梁抬梁與穿斗兩式合用,徹上明造。桁間牌科雕飾云紋,縱……[詳細] |
登封橋位于黃山市休寧縣,年代為明。登封橋坐落在休寧縣,為登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齊云山的必經(jīng)之地。橋亦因此成為吉祥之地,俗諺稱登封橋上望一眼,--遠矚福不淺;登封橋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橋被洪水沖毀,片石不留,黟縣西遞村人胡學(xué)梓獨資重建。民國年間,由縣民捐輸大米三萬斤整修。該橋八墩九孔,橋墩船形,拱孔間距14米,橋長147米,寬8米,高9.5米,兩端引橋各長16米,全以青石砌成。橋面平鋪條石,兩邊立有0.9米高的石欄桿,拱圈為半圓形固端拱。橋上昔有亭、廟,今已毀![詳細] |
杜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貴池區(qū)茅坦鄉(xiāng)茅坦村。是一處始建于明代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杜氏宗祠是杜姓遷居貴池的祖祠。杜姓,位于古代貴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首。據(jù)《杜氏宗譜》記載:杜氏祖先本姓祁,為堯的后裔,虞時為陶唐氏,夏為御龍氏,商為豕韋氏,周為唐杜氏。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改封唐,其子孫于杜城(陜西京兆)杜縣。杜氏到了漢代,杜固為西漢御史大夫,便成為杜氏的遠祖。漢、魏、晉、唐數(shù)百年間,杜氏祖先世代為宦。杜牧于唐會昌四年(844年)任池州刺史。傳到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杜……[詳細] |
宋山古墓是1998年5月4日公布的安徽省省文物保護單位。時代為三國·吳,位于馬鞍山市雨山鄉(xiāng)。1987年省考古聽對此墓進行了發(fā)掘、該墓由甬道.前室、兩個耳室、橫室、通道和一個單后室組成,結(jié)構(gòu)復(fù)雜。墓全長近18米,墓磚側(cè)面印有模印陽紋吉語“富貴萬世”、“富宜貴至萬室”和五銖錢紋。墓內(nèi)出土青瓷器30余件,其中青瓷雞首壺是六朝瓷器中的精品。此墓規(guī)模大.對研究三國時期東吳文化風(fēng)俗有重要意義。東吳時期,凡葬在今馬鞍山采石周圍地區(qū)的上層貴族大墓一種專用特有的銘文磚。這里是東吳貴族墓葬地。宋山墓出土有兩件雞首罐……[詳細] |
六安觀音寺塔位于六安市黃大街觀音寺內(nèi),俗稱南門錐子,與多寶庵塔南北相峙,有“雙塔摩青”之喻!读仓葜尽份d:為唐武德年間(618―627年)僧人元通化緣而造,原名浮屠寺塔,宋代重修,改現(xiàn)名。塔身九級,高27米,平面六角形閣式造型,磚石結(jié)構(gòu),實心,基層每邊寬3.9米,高4.3米,塔頂有銅質(zhì)塔剎,40年代墜落。塔身正面向南,基部有高1.5米、寬0.85米圓拱塔門,門旁嵌有明萬歷八年(1580年)修補塔門碑一塊。塔身各級裝飾斗拱、假門和花窗等磚雕,分別嵌有清嘉慶年間捐修紀年瓷碑,三級以上嵌有彩瓷佛像或……[詳細] |
太平軍攻城圖壁畫位于安徽省績溪縣旺川。位于安徽省績溪縣旺川太平天國壁畫的一個支祠內(nèi),這座名“九思堂”的曹氏支祠內(nèi)曹立恒立建于清代咸豐年間,據(jù)有關(guān)資料分析,“九思堂”竣工不久,就成為太平天國將士的宿營地!熬潘继谩眱(nèi)的壁畫就是當時太平天國將士在這塊土地上留下的寫照。這組壁畫,其中主要的是“攻城圖”據(jù)有關(guān)專家的考證和有關(guān)資料表明,“攻城圖”是太平天國將士攻克旌德的真實記錄。是太平軍戰(zhàn)士宿營九思堂時的真實筆跡。除攻城圖外,其他幾壁繪畫,也從不同側(cè)面謳歌了太平天國這場偉大的農(nóng)民戰(zhàn)爭,高高擎起、迎風(fēng)飄揚的……[詳細] |
周氏祠堂(又名敬愛堂)位于寧國市胡樂鎮(zhèn)胡樂村下中川。始建于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七月戊子日。這是一座廊院式祠堂,也是一座最能體現(xiàn)徽州文化特色的大型建筑。祠堂長37.5米,寬17.2米,共有木柱76根,每根木柱上都刻有對聯(lián),建筑面積1145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分為前、中、后三進。該祠堂是在清朝“神童”周赟祖父輩們手中建造的。周赟7歲能詩,9歲作《六聲圖》,12歲考中秀才,時稱“神童”。他首創(chuàng)的《六聲韻學(xué)》得到清廷兵部尚書曾國藩賞識,奏請清廷授以二品教官。該建筑是目前寧國市境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清代古……[詳細] |
琴溪古窯址位于涇縣城東北14公里處的陶窯村。村西有鳳凰山,北為虎容山,南有龍山,東有白云山,東北有青龍山,西南有窯筆山,均為不太高的丘陵。村西3公里處,琴溪河由南向北流入青戈江。陶窯村及村南的徑縣陶瓷廠,至今還在用龍窯燒造缸瓦陶器。村內(nèi)及四周到處散落著陶片,村西南200米處的龍山腳下,一大片陶器堆積尤為矚目,面積達數(shù)百平方米,厚度達6米以上,村北的虎容山南坡山腳,也有面積很大、堆積很厚的陶窯址堆積,較村西的時代要早。從這些窯堆積往上到虎容山坡腰部,遍地分布著古代青瓷片。從虎容山向東,也有一片范圍……[詳細] |
許氏宗祠及聽泉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績溪縣家朋鄉(xiāng)石勘頭村中央。許氏宗祠面積為335平方米。該祠坐東南朝西北,面臨澗溪。面闊七間,進深四間。硬山式屋頂,-封火墻。方磚墁地。棱柱,丁頭拱,垂蓮柱,荷花駝峰,卷云叉手,月梁下肚飾以雕刻。該祠系明中葉以前所建。是傳統(tǒng)徽州至今仍保存的明代祠堂建筑的上品,實為罕見。聽泉樓與許氏宗祠相隔十米許,占地面積30平方米,聽泉樓分上下二層,基腳呈長方形,面臨澗溪,設(shè)美人靠,并懸掛匾曰“聽泉”,歇山式屋頂,中部有腰檐,可登樓憑眺。其雀替、斜撐、駝峰飾以雕刻。面臨澗……[詳細] |
黃山塔位于當涂縣城北五里的黃山之巔,始建于南朝劉宋,現(xiàn)為趙宋遺物,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山塔西為陡壁,南為山頂、樹林,北為樹林,山上林木蔥蔥,松柏蒼翠。2004年4月,該塔根據(jù)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恢復(fù)原狀”的維修方案進行了維修,2005年5月,維修竣工。黃山塔為樓閣式佛塔,磚木結(jié)構(gòu),平面為八邊形,外五層,內(nèi)九層,高27余米,外一層一檐一平座,檐下設(shè)斗拱。該塔從西北面劵門上塔,內(nèi)部架梯而上,每層設(shè)一劵門及壁龕,層與層間樓板相隔,以正方形交錯至頂,墻體多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