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AAAAA 大明宮遺址,在今火車站北1公里多的龍首原上。大明宮是唐京城長安“三大內(nèi)”中規(guī)模較大的一座,位于當時長安城北的禁苑中。坐北朝南,居高臨下,氣勢宏偉。大明宮初建于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他父親李淵修建的夏宮。工程未完,李淵便死,遂于貞觀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宮”。高宗龍塑二年(公元662年),斂收雍、通、歧等十五州的民錢,減百官一個月的薪俸,重建大明宮。第二年遷大明宮聽政,改名為“蓬萊宮”,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又改名為“大明宮”,從此大明宮的名稱才固定下來。大明宮的范圍很大,實測宮城西墻2256米,東墻2641米,略呈楔型,其有十一門。大明宮正門名丹鳳門,正殿為……[詳細] |
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AAA 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是1937年至1946年期間,我黨我軍設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一個公開的合法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的抗日主張,開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招收和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壯大革命力量;為陜甘寧邊區(qū)和抗日前線領取、轉運和采購戰(zhàn)爭物資。今天的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位于西安市北新街七賢莊。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中國0在西安市七賢莊一號設立了“紅軍聯(lián)絡處”,1937年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成立后,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聯(lián)絡處”也改名為“八路軍駐陜辦事處”。先后由林伯渠、-同志任-表。八路軍駐陜辦事處舊址,包括七賢莊一、三、四、七號院。為了向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195……[詳細] |
西安革命公園位于西安市西五路東段北側,占地一百五十余畝,創(chuàng)建于1927年2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黨史教育基地”和“西安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26年春,北伐戰(zhàn)爭前夕,匪首劉鎮(zhèn)華在張作霖等的支持下,糾集一支號稱“十萬人”的部隊,企圖攻占西安,為北洋軍閥擴大地盤。劉鎮(zhèn)華圍城8月之久,放火燒掉城外10萬畝麥田,強征民夫在城周圍挖掘了一條3公里的斷絕溝,企囹迫使全城軍民投降。國民軍將領楊虎城、李虎臣帶領全城軍民堅守西安。后馮玉祥將軍大軍入陜,粉碎了劉鎮(zhèn)華的陰謀。時稱“二虎守長安”。在守城期間,死難者5萬人左右,占當時城內(nèi)人口的四分之一。1927年,為了安葬和紀念死難的5萬軍民,馮玉祥率眾公……[詳細] |
在古都西安,能代表秦腔藝術最高水準的就要算西安易俗社了。西安易俗社原叫“陜西易俗社”,創(chuàng)辦于1912年,是世界藝壇三大古老的劇院社之一。位于西安市關岳廟街(今西一路)坐南向北。此地原為“宜春原”,清末固原提督張志行(蒲城縣人)之子張少云愛好二簧,購地建筑室內(nèi)劇場,以演二簧為主。民國五年(1916),軍閥陸建章督陜時整修,裝置了西安最早的轉臺,作為京劇演出場所。民國六年賣給易俗社,該社又對原舞臺進行改造修葺。由當時陜西督軍陳樹藩書題“易俗社”牌名!耙舜簣@”始更名為“易俗社劇場”,成為陜西最早的現(xiàn)代化劇場之一。 劇場由前廳、觀眾廳(含樓座)、舞臺、演員化妝室組成,磚木結構。設座席九百零四位。該……[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