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qū)哈克鎮(zhèn)團結村東約150米的平地上,西距海拉爾區(qū)約20公里,北距海拉爾河2公里,南距濱洲鐵路3公里。遺址北、東、西三面平坦開闊,現(xiàn)已開辟成農田,南側地勢略高,現(xiàn)為牧場,局部草場被破壞,由于多年風蝕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沙坑。該遺址于1985年文物普查時首次發(fā)現(xiàn),當時曾在地表暴露出的沙坑內采集到石鏃、石葉、石核以及少量陶片。1999年8月,團結村一農民主動將翻地時出土的幾件玉器和石器上繳給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根據(jù)這一線索,博物館曾先后三次派人到團結村周圍進行調查,找到了出土玉器和石器的準確位置,并采集到一批石鏃、石葉、陶片及1件玉環(huán),還發(fā)現(xiàn)有人骨殘塊。鑒于這批出……[詳細] |
張應瑞家族墓地,又稱元代蒙古弘吉剌部王傅張氏家族墓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鎮(zhèn)國公府村北1.5公里的山腳下,于1970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葬有元代薊國公張應瑞及兩代先人和后人。墓地地處偏僻山野中,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南面為較開闊的丘陵地,西側有兩道較深的沖溝,東北面地形成深淺不一的二、三道洪溝。墓地形成北高南低,南北寬,東西窄的地貌。墓地北側的國公山及西山頭,東坡地現(xiàn)有原墓地圍墻基礎遺跡,由此可確定墓地范圍為東西500米,南北300米,占地15萬平方米。青冢入口墓地中現(xiàn)存的“張氏先塋碑”及“住童先德碑”和“薊國夫人剛氏之墓碑”記載了從元世祖忽必烈直至順帝托歡貼木兒時期,張應瑞家族為……[詳細] |
開魯縣佛塔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開魯縣城開魯鎮(zhèn)東南隅,又稱開魯白塔,是藏傳佛教覆缽式佛塔。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9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長城以北僅存的元代塔式建筑。開魯佛塔,西北東南朝向,通體白色,塔高17.7米,大青磚徹筑。磚厚6厘米,寬15厘米,長32厘米,比今天通用的紅磚長8厘米。全塔由塔座、塔壇、塔身、塔頂幾部分構成。須彌塔座方形,長6.55米,寬6.33米,多級砌建,總體上收,墩實厚重,沉穩(wěn)生根。塔座正面有一高約1米,寬約70厘米的磚碹塔門。塔座立足低洼水澤,抗住浸泡,千年不倒,不愧基礎。塔壇分上下兩個部分。下如倒置的缽盂,弧形圓柱與力學支撐完美結合。上為方形,磚塊疊筑……[詳細] |
第一世東-甲木蘇桑布進京朝見時,乾隆皇帝賜名法禧寺,因廟宇位于昆都侖河畔,故俗稱昆都侖召,召廟大部分為藏式建筑,依山傍水,以大經堂為中心,輔以數(shù)個單位殿宇組成不規(guī)整的布局,原有殿宇樓閣27座住房60余棟,占地160多畝,最大建筑體為占地1161平方米的恰克沁獨貢(大雄寶殿)明柱60根,八進81間,整個殿宇金碧輝煌,宏偉磅礴。正門西側彩繪四大天王及0,殿內有五彩繽紛的佛教故事壁畫,供奉釋加牟尼,多羅菩薩,宗喀巴塑像,天花板上繪聲繪色有動物、龍鳳、花草和大寶云紋等裝飾圖案,其它建筑還有東西-府、黃廟、天主殿、小獨貢,藏經塔、加巴(后勒處)同音廟、小角亭等。廟內深藏文經卷外,還藏有部分蒙古文經卷。位……[詳細] |
寶善寺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拉奇如德蘇木駐地達蘭花,蒙名為巴拉奇如德廟。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原址在西拉木侖河北岸,賜漢名寶善寺,后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遷于今址。寶善寺是一處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建筑群,系典型的藏式建筑,有“小布達拉宮”之美稱。原建有8座大殿,總建筑面積為11762平方米,現(xiàn)存的薩布騰拉哈木宮、蘇克沁獨宮2座大殿和1座葛根正殿,是阿魯科爾沁旗寺廟中建筑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薩布騰拉哈木宮分前后兩院,前部分是寺廟主持葛根生活居住區(qū),后部分是廟宇舉行宗教活動區(qū)。主要建筑物坐落在中軸線上,逐級而上,層迭有致,其余建筑物分列兩廂,相互對稱。前有花墻橫……[詳細] |
時代:遼饒州故城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林西縣雙井店鄉(xiāng)西櫻桃溝村民委員會黃土坑村,南距西拉木淪河254米,是遼代時期的古城遺址。遺址分東、西兩城,東城大西城小。全長1400米,其中東城長1050米,西城長350米,寬為700米,城墻基寬12米,殘高2-4米,墻為夯筑,東西各有2門,門址明顯,有甕城痕跡;北面有等距土堆7座,南墻邂中有60平方米建筑臺基1座,為南門遺址。東城東門附近有1建筑遺址,其上遍布冶拱焦渣和鐵汁凝固物,并有大量鐵丁、鐵環(huán)、鑄鐵殘片。城址西南方100米處,有石廟1座,當?shù)厝朔Q“白廟子”。石廟雕工細膩、花紋工整、造型精美。城址西北方小山頂上,有明顯的石墻遺跡,石墻周圍全長20……[詳細] |
薈福寺俗稱東大廟。在巴林右旗大板鎮(zhèn)內。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次女榮憲公主主持興建,初名巴爾斯(虎)廟,后改名薈福寺。今仍保持原有規(guī)模,有大門、前殿、后殿、東西配殿及后東側室等,以后殿最為完整,面闊、進深各5間,重檐歇山頂,殿內佛像壁畫俱存。殿前側建有覆缽式塔2座,高4.5米。此廟落成后不久,為迎接康熙帝巡幸巴林草原,特在廟北營建行宮1座,帝曾于康熙五十年至此,今行宮舊址尚存。今仍保持原有規(guī)模,有大門、前殿、后殿、東西配殿及后東側室等,以后殿最為完整,面闊、進深各5間,重檐歇山頂,殿內佛像壁畫俱存。殿前側建有覆缽式塔2座,高4.5米。此廟落成后不久,為迎接康熙帝巡幸巴林草原,特在廟北……[詳細] |
在喀喇沁旗錦山鎮(zhèn)。建于清康熙年間。全寺共有建筑物50余間,占地25畝,中軸線上有山門、前殿、中殿及后大殿等建筑,東、西兩側建有鐘、鼓樓。佛殿和經堂建筑結構分別為歇山、硬山、樓閣三種,為漢式佛寺建筑的形式和布局。寺內原有釋迦牟尼、四大天王、十八羅漢等塑像,以及高約7米和2米的嘛尼輪,現(xiàn)已殘缺不全。旅游時間:每年正月和六月,全寺-聚此誦經成為定制藏經殿藏有各種經卷二百余部。由于藏傳佛教在清代成為蒙古族的一致信仰,因此這座瑰麗堂雖歷經滄桑而游人不斷。景區(qū)交通:乘赤峰至錦山班車,1個多小時可到喀喇沁旗,靈悅寺就在喀喇沁旗政府大院對面。旅游住宿:靈悅寺就在喀喇沁旗政府大院對面,離錦山賓館很近。當?shù)孛朗?……[詳細] |
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巴林左旗,烏爾吉木倫河東岸。面積約6萬平方米。196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fā)掘。據(jù)放射性碳素斷代并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過該遺址的發(fā)掘,確立了富河文化。這是從統(tǒng)稱的“細石器文化”中劃分出不同考古學文化的一次重要工作。時代:新石器富河溝門位于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北70公里烏力吉沐淪河東岸。富河從東北來,在村西匯入烏力吉沐淪河,富河文化遺址就在村北山丘的半腰。1962年夏,中國社會科學院內蒙古工作隊在這里挖掘,發(fā)現(xiàn)并挖掘出古人方形地穴式房址37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細石器。據(jù)炭14測定,距今已有5400年。富河溝門遺址無論陶器的器形……[詳細] |
二道井子遺址 位于赤峰市紅山區(qū)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2009年考古六大發(fā)現(xiàn)之一。當初這里并不叫“二道井子遺址”,而是叫“大灰包”遺址。記者了解到,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之所以被俗稱為“大灰包”,有其特定的歷史含義。古人在選擇住址時有一定的要求:向陽、周邊具備水源和能夠控制一定的耕種范圍。房子建好以后,生活中用火產生的灰燼就倒入房邊的灰坑或直接堆在房子周圍,時間長了,隨著房子逐漸破舊、倒塌,外面的灰堆也越來越大,古人便把舊房子用灰燼予以回填,在舊房址之上再建起新房子。如此若干年后,房子越建越高,就形成了“大灰包”。 建筑規(guī)模赤峰市二道井子遺址總面積近30000平方米,屬于……[詳細] |
云中郡故城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古城村西,土默川腹地,為戰(zhàn)國至隋唐時期的遺址。其城垣周長約8公里,呈不規(guī)則狀,墻體夯筑,東、西、北三面城墻破壞嚴重,唯南城墻存留較完整。城墻夯土中含有戰(zhàn)國至西漢陶片,外層夯土還夾雜北朝遺物。出土有漢魏北朝、戰(zhàn)國、秦代的遺存。城中心有一高大土丘,為鐘鼓樓遺址,曾出土北魏大代太和八年鎏金銅佛像一尊。城西墻外有古墓群。云中郡故城遺址南墻長1920米,殘高4.5米,寬6.5米,夯層厚8~12厘米。城墻夯土中含有戰(zhàn)國至西漢陶片,外層夯土還夾雜北朝遺物。城內地表散布的陶片瓦礫大都是漢魏北朝遺物,下土中有戰(zhàn)國、秦代遺存。西南隅散布有石柱礎、磚瓦等北朝遺物,原為……[詳細] |
時代:舊石器、商金斯太洞穴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是舊石器時代至商朝草原先民的居住遺址,洞穴寬16米、深24米,其堆積層厚達5米,共分3層。在最下層的堆積物中,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距今5萬至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遺物,有石砧、石錘等工具,還有野馬、披毛犀、野鹿和轉角羚羊等動物的骨骼并已呈部分石化,其中野馬的石化骨骼為最多?脊艑<艺J為,這反映了當時生活在草原地區(qū)的原始先民,主要以獵取野馬為生的生活狀態(tài)。在中層和上層的堆積物中,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距今3萬年至3000年左右的文物遺存。特別是上層文化遺存出土了大批灰色、黑色的陶器碎片和少量的銅制品。陶器的主要器型有鬲、罐、杯和三足……[詳細] |
梵宗寺稱北大廟。在翁牛特旗烏丹鎮(zhèn)北4公里。始建于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二十年竣工。寺為漢式建筑的藏傳佛教寺院,依山勢起伏由南向北布局,由山門、正殿、東西配殿、關帝殿和經卷殿組成,現(xiàn)有房屋115間,占地5000多平方米。每座殿宇都建筑在石臺基之上,都為青磚灰瓦木架結構,梁枋上繪有多彩的游龍和花卉,墻上還保存有一批壁畫,以及精美的雕刻等。這是赤峰地區(qū)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寺院周圍樹木茂密,環(huán)境優(yōu)美。梵宗寺座落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烏丹鎮(zhèn)四公里外,由乾隆帝賜名,成于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原占地面積一公頃,有佛殿十多座,曾被旗扎薩克定位總攬全旗-廟務的旗廟。……[詳細] |
遼中京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寧城縣大明城老哈河北岸的沖積平原上。中京是遼代的五京之一,從遼統(tǒng)和二十一年(1003年)開始,到統(tǒng)和二十五年基本建成,并設立了大定府,遼代帝王常駐在這里,接待宋朝的使臣。遼亡后,金代改稱其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稱“大寧路”,明代初年在此設大寧衛(wèi),永樂元年(1403年)撤銷衛(wèi)所,從此淪為廢墟。1959年~1960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工作隊等單位對遺址進行了調查和考古發(fā)掘。遼中京的城市布局仿照北宋汴京開封的布局制度,有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重。外城的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200米,南北寬3500米,南墻正中開辟有門,筑有甕城,四角有角樓。自南門朱夏門到內城的南門陽德門,……[詳細] |
時代:清地址: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庫倫旗該寺俗稱“邁德爾格根廟”,又稱“那順之都吉勒呼里特”,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始建于1920年。壽因寺現(xiàn)存大殿為漢藏結合風格建筑,二層三頂式。正面前出3間抱廈,4根石雕明柱支擎第一、二層建筑。前檐斗拱作木雕虎頭、象頭。屋頂前部為卷柵式,中部、后部為單檐歇山式。大殿內有彩繪,并且供奉佛像。大殿門前西南墻內側,繪有十八層地獄輪回圖。2013年,壽因寺大殿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王昭君墓,又稱“青!,蒙古語稱“特木爾烏爾琥”,意為“鐵壘”,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處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歷史。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族。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愿出嫁遠入匈奴,后立為寧胡閼氏,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F(xiàn)在的昭君墓是20世紀70年代重新修筑的,占地面積3.3公頃,墓高33米,墓身呈臺體狀,墓頂建有一座涼亭,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土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昭……[詳細] |
時代:清地址:內蒙古中部陰山北麓烏蘭察布高原這是唯一幸存的清代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扎薩克郡王府。辛亥革命以后,四子王旗扎薩克被袁世凱政府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分別封為親王,隨后被稱為“四子部落扎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力克圖雙親王旗”,名聲傳遍漠南漠北大草原。該王府座落在四子王旗所在地烏蘭花鎮(zhèn)東北24公里處的查干寶力格蘇木,緊靠通往格根塔拉草原旅游點和蘇尼特右旗的公路左側。王府由扎薩克王府及后宮、衙門等組成,占地一萬多平方米,由當時的扎薩克王拉旺諾爾布于清末光緒31年(1905)建成。接著于光緒34年(1908)建成王府家廟。王府以及后宮、扎薩克衙門等建筑為漢式磚瓦結構,雕梁畫柱,極其精美。王府家廟由藏式……[詳細] |
定遠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行署駐地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zhèn))王府銜。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蒙古族顧實汗之孫和羅理歸順清政府,后又出征青、藏有功,-為世襲親王,封其駐地為定遠營(今巴彥浩特)。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又將定遠營賜予和羅理之子阿寶。阿寶之子羅布桑多爾濟襲位后,在王府西側建家廟,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成,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賜名延福寺,俗稱衙門廟。定遠營坐北朝南,占地約25萬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設計獨特,建筑精巧、宏偉,兼具蒙古、漢民族建筑藝術風格。原有衙門、宅院、廟宇、花園等。西院現(xiàn)存府門、大殿及東、西配殿等,東院存王爺眷屬住所,東北部尚有民國時期……[詳細] |
時代:清地址: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該廟是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唯一的寺廟。它始建于乾隆年間(公元1755年),由于深處大漠、人跡罕至,一直保持著原貌。其規(guī)模不大,占地僅273.7公頃,是一座上下兩層的中式樓閣建筑。因為有廟,所以當?shù)氐拿晒抛迥撩癜堰@個沙漠綠洲稱為“蘇敏吉林”,意為“有廟的海子”,簡稱“廟海子”。這里雖然僅有3家住戶,卻是巴丹吉林沙漠牧民的活動中心。巴丹吉林廟的建筑結構與其它藏傳佛教寺院大同小異。寺廟坐北朝南,外有半人高的圍墻,墻外西側矗立著一座白塔,與廟遙相呼應。寺廟總建筑面積近300平方米。廟室分上下兩層,呈樓閣式。四角形的角樓,重檐山頂,正面有兩小窗,兩側各有4扇小窗![詳細] |
岱海遺址群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盟涼城縣岱海周圍,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該遺址由王墓山、老虎山、園子溝等三處典型遺址組成。王墓山遺址分成上、中、下三區(qū),總面積約17萬平方米。已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21座、灰坑15個,其年代為距今6000年至5000年左右。老虎山遺址是“老虎山文化”的命名地,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已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68座、灰坑34個、窯址和墓葬各3座。其年代為距今4500年至4300年左右。園子溝遺址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已清理出窯洞式或半地穴式房址87座、灰坑4個、窯址6座,出土陶、石器200余件。房址均沿等高線成排分布,居住面及墻壁上抹有白灰面,這批保存較好、布局有序、……[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