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曰本女人**全视频免费毛片,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旅游

陜西省4A級風景區(qū)介紹

九成宮景區(qū)
  九成宮其位于今陜西省寶雞市麟游縣新城區(qū),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開始名叫“仁壽宮”,是文帝的離宮。唐太宗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修復擴建,更名為“九成宮”,“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層”,言其高大。唐高宗時曾一度改名為“萬年宮”,意指頤和萬壽,后又恢復原名。唐朝魏征撰寫、歐陽詢手書《九成宮醴泉銘》,立一石碑。此碑銘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甚大。北依碧城山,西傍屏山,南眺青蓮山,東臨天臺山。院內樹木參天,花團錦簇,環(huán)境優(yōu)雅。內豎兩通號稱“人間第一帖,天下無雙銘“的碑石:九成宮醴泉銘碑、萬年宮銘碑。1985年,省文物局撥款重修了兩座仿唐碑亭,古樸厚重,氣勢恢宏,吸引了國內外大批游人前來游覽參觀。九成宮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開始名叫“仁壽宮”,是文帝的離宮。唐太宗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修復擴建,更名為“九成宮”,“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層”,言其高大。唐高宗時曾一度改名為……[詳細]
2、棗園革命舊址 AAAA
棗園革命舊址
  棗園革命舊址位于延安城西北約8公里處,是中共中央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棗園革命舊址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處,是一個園林式的革命紀念地,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guī)X遷駐此地,期間,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qū)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棗園又名延園,占地面積54萬多平方米。園內樹木蔥郁、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棗園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現(xiàn)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當年所書“延園”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guī)X遷駐此地。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xù)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qū)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并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團……[詳細]
乾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乾陵是陜西關中地區(qū)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陜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圓錐形石灰?guī)r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環(huán)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于北峰之上。梁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歷史沿革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則天任命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后乾陵工程繼續(xù)進行。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5月,中宗李顯下令將武則-入。此前一年,唐中宗還赦免了在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因為政治問題而被破孩致死的皇族,并且將他們重新厚葬,其中包括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潤、章懷太子李賢三人。除此之外,神龍二年(706年),還加建了許王李素節(jié)、澤王李上金、義陽公主李下玉等陪葬墓!短茣酚涊d,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乾陵修葺時曾造屋378間。唐朝末年發(fā)生黃巢之亂,黃巢動用40萬大軍打算盜掘乾陵,但挖出一條40余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五代時,后……[詳細]
4、漢景帝陽陵 AAAA
漢景帝陽陵
  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公元前一百八十八年--前一百四十一年)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于今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qū)正陽鎮(zhèn)張家灣、后溝村北的咸陽原上,陵墓東西長166.5米,南北寬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經過多年來的考古工作發(fā)現(xiàn),陽陵陵園平面呈不規(guī)則葫蘆形,東西長近6公里,南北寬1至3公里,面積約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區(qū)從葬坑,刑徒墓地,陵廟等禮制建筑,陪葬墓園及陽陵邑等部分組成。帝陵座西面東,居于陵園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區(qū)從葬坑、北區(qū)從葬坑、一號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嬪妃陪葬墓區(qū)和羅經石遺址位于帝陵南北兩側,左右對稱;刑徒墓地及三處建筑遺址在帝陵西側,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園棋盤狀分布于帝陵東側的司馬道兩側;陽陵邑則設置在陵園的東端。整個陵園以帝陵為中心,四角拱衛(wèi),南北對稱,東西相連,布局規(guī)整,結構嚴謹,顯示了唯我獨尊的皇家意識和嚴格的等級觀念。在陵園四周的叢葬坑中先后發(fā)現(xiàn)了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糧食的倉庫,還有牛、羊、豬、狗、雞等陶質動物及成組的陶、鐵、……[詳細]
5、豐圖義倉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豐圖義倉
  豐圖義倉位于在陜西省大荔縣城正東17公里處朝邑糧站大院內。豐圖義倉是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的一座民辦倉庫,是我國目前所存無幾的清代大型糧倉之一。該倉由晚清朝邑趙渡人,清朝著名理財家“救時宰相”閹敬銘倡議修建,歷時四年建成,于光緒九年(1886)正式投入使用,開始存糧。當時被慈禧太后朱批為“天下第一倉”。解放后一直由大荔縣朝邑糧站使用。豐圖義倉的主體建筑是一座以磚結構為主的窯群式倉城,外觀酷似一座古城。倉庫建于倉城墻體之內,環(huán)內城一周排列窯洞58面,每窯可儲糧90噸。共可儲糧5200噸。倉城外又圍有土筑寨墻,墻外有城壕。倉寨占地4.5萬平方米。北倉城上中部建有倉樓一座,為紫陽倉祖朱文公祠。城內所有建筑均為清光緒年間所建。豐圖義倉是一座以儲糧為主要功能的建筑,又具有堅固的安全防御系統(tǒng),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具有防御性質的軍事建筑。在利用地形和倉城建筑設計方面,確有許多獨到之處:將倉置于城墻墻體之中是倉庫建筑上的創(chuàng)新,既利用了城墻墻體的厚實,便于恒定糧溫,又節(jié)約了建筑材料。豐圖義倉的高厚寨墻……[詳細]
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
  吳起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位于縣城中街勝利山腳下,總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紀念園以紀念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經過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到達吳起為主題,以弘揚長征精神,回顧長征歷史,保護長征戰(zhàn)場遺址地為主要內容,是一個兼有教育、旅游、休閑功能,具有國家重點紅色旅游目的地意義的紀念性主題公園,同時也是我縣精神文明建設和對外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軍委高舉抗日救亡旗幟,率領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發(fā),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戰(zhàn)勝無數(shù)艱難險阻,歷時一年零兩天,行軍二萬五千余里,于1935年10月19日進入陜北蘇區(qū)的大門-吳起鎮(zhèn),勝利地結束了長征,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吳起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吳起既是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又是中共中央保衛(wèi)與擴大西北蘇區(qū),領導全國革命的出發(fā)點。為了向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年輕一代深入進行革命傳統(tǒng)、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教育,激勵和鼓舞人民傳承偉大的長征精神,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2005年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由中國城市規(guī)……[詳細]
7、乾坤灣 AAAA
乾坤灣
  黃河流域是華夏民族的發(fā)祥地黃土高原陜北山谷是華夏民族的搖籃。延川縣地處黃河中游陜北黃土高原腹地,是遠古先民生息繁衍的中心區(qū)域之一。黃河這條流淌了160萬年的母親河,在她流經延川縣土崗鄉(xiāng)大程村、小程村和伏義河村一帶時,形成了一個s型大轉彎,形成了一個神秘的造型,留下了一個古老的神話,相傳遠古村,太昊伏羲氏在這里“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來到圣覽山巔,極目遠望,眼前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黃河猶如一條巨龍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間奔騰不息。位于s型的黃河古道邊畔上的河懷村和伏義河村,猶如黃河巨龍懷抱其間的“陰陽魚”。這段黃河古道就是乾坤灣。她令人遐想,發(fā)人深思。她如同神話傳說中玉皇大帝在天廷丟落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的“河圖”和“洛書”,她酷似天地造化的天然太極圖。佇立小程村古城畔新建的“乾坤亭”里,俯視河東的河懷村,她似一個夸大的逗點造型,如果要說她像一個蝌蚪,不如說她更像個精蟲,也許她就是那個“陰魚”,那么河西的伏……[詳細]
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
  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照金紀念館,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qū)照金鎮(zhèn),占地10余畝,建筑面積508平方米,紀念館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是社會科學類歷史遺址專題紀念館。2004年4月,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建成后即對外開放,館內藏品來源有征集、捐贈等;館內藏品類別有文件、生活用品、革命文物、武器等;截至2019年末,館內藏品數(shù)量達571件/套。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照金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陜西省廉政教育基地,成為愛國主義和黨風廉政教育的主陣地。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是二十世紀初劉志丹、謝子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西北地區(qū)創(chuàng)立的第一個山區(qū)革命根據(jù)地。它以耀州區(qū)照金鎮(zhèn)為中心,橫跨耀州區(qū)、旬邑、淳化、宜君等縣(區(qū)),面積2500平方公里,人口3-4萬。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后人,1993年5月,省委在照金鎮(zhèn)隆重舉行了陜甘邊照金革0據(jù)地創(chuàng)建六十周年紀念活動,并決定在照金鎮(zhèn)修建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此項工程于1996年動工修建,2002年“七一”前完成了布展工程,2004年4月開館。日前,在由國……[詳細]
9、岐山周公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岐山周公廟
  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周公廟,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6.5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面積約62萬平方米。此處依山傍水、古木參天、風景秀麗,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唯南邊與平地相接,狀如簸箕。《詩經》中描述此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因此,后世人稱這里為“古卷阿”。周公廟位于岐山縣城西北7。5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為紀念西周著名政治家、曾幫助武王滅商立國和輔佐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姬旦,在此修建了周公祠。后經歷代的修葺、擴建,形成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為主體,姜塬、后稷殿為輔,亭臺樓閣點綴輝映的古建筑群。岐山是周室發(fā)祥之地,3000多年前“鳳鳴岐山”的典故就發(fā)生在古卷阿北部的鳳凰山上。《竹書紀年》載:成王三十三年,周成王曾率文武游于卷阿?梢,早在西周初期這里已是王室貴族的游樂場所。唐初武德年間,高祖李淵為了緬懷周公的勤政德賢,下詔在古卷阿為周公建祠立廟,始稱周公祠。唐以后,漸增其治,并以姜太公、召公、姜螈、后稷等先周歷史人物的大殿點綴其間,并輔之亭……[詳細]
10、漢武帝茂陵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武帝茂陵
  茂陵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興平市城東北南位鄉(xiāng)茂陵村,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武帝劉徹在此建壽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漢武帝劉徹是歷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論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時,是漢帝國的鼎盛時期,他采用獎勵農耕、發(fā)展生產、富國強兵、抗擊匈奴的宏偉戰(zhàn)略,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制的同時,在經濟上實行煮鹽、冶鐵、運輸和貿易的官營制度,興修水利,發(fā)展農業(yè),開展對外貿易;在軍事上抗擊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華民族生存空間的格局,從而使?jié)h帝國以統(tǒng)一、繁榮、強大的姿態(tài)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茂陵建筑宏偉,墓內殉葬品極為豪華豐厚,史稱“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相傳武帝的金鏤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當時在陵園內還建有祭祀的便殿、寢殿,以及宮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設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園,負責澆樹、灑掃等差事。而且在茂陵東南營建了茂陵縣城,許多文……[詳細]
11、陳爐古鎮(zhèn) AAAA
陳爐古鎮(zhèn)
  陳爐古鎮(zhèn)(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陶瓷燒制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陳爐在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qū)東南30華里的山顛上,全鎮(zhèn)總面積99.7平方公里,地形為土石低山梁塬丘陵地貌。平均海拔1200米。鎮(zhèn)轄18個行政村,兩個社區(qū)。2008年底,總人口1.98萬人,其中鎮(zhèn)區(qū)居民4004人。據(jù)史書記載,陳爐鎮(zhèn)因“陶爐陳列”而得名,因陶瓷而留名。陳爐古鎮(zhèn)是宋元以后耀州窯唯一尚在制瓷的舊址,其燒造陶瓷的爐火1000多年來灼灼不息,形成“爐山不夜”的獨特美景,是古同官八景之一。陳爐古鎮(zhèn)的陳爐窯,其燒造歷史可上朔到1400多年前的北周時期,歷經唐、宋、明、清,連綿不斷。清乾隆年間,曾創(chuàng)造了年產800萬件陶瓷的業(yè)績。陳爐枕骨瓷窯早在唐代就有“爐火堂里翻火焰”的記載;北宋,制瓷業(yè)達到鼎盛,以燒造青、白、黑和醬釉瓷而出名;元代至今,是西北最主要的日常用瓷生產基地。主要有陶瓷陳列館、手工作坊、特色民居等景點。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陳爐窯積淀了深厚的陶……[詳細]
12、佳縣白云山 AAAA
佳縣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陜北佳縣城南5公里的黃河之濱,因山上建有古跡白云觀,山下有黃河峽谷風貌奇異而聞名遐爾。白云山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經歷代續(xù)建補葺,白云山總共占地200畝,建成廟宇54座,各類古建104處,并存有建筑、壁畫、書法、雕塑、音樂等文化精品,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萬歷皇帝朱翊鈞給白云山頒圣旨一道,親賜《道藏》4726卷。自此,白云山作為皇家道觀,享譽全國。目前,白云山是中國著名道教圣地,黃河沿岸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正在創(chuàng)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之地。白云山屬典型的廟觀文化,它把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宗教文化、黃河文化、黃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有機地熔于一爐,其內涵深刻,形式多樣,內容廣泛,不失為一座巨大的文化寶庫。白云山諸神薈萃,由54座宮、殿、樓、閣等組成的廟建,每廟必有神,200多位神,400多尊像司職各異,又相互聯(lián)系。其中以道教系列神為主,儒、釋、道三教交匯,既供華夏大地供奉的傳統(tǒng)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神。白云山瀕臨黃河,山水相映,氣勢宏大,古樸典雅,雕梁……[詳細]
13、神木二郎山 AAAA
神木二郎山
  神木二郎山俗稱西山,也稱“駝峰山”,位于榆林神木縣城西1公里處。二郎山山勢蜿蜒,巍峨險峻?咭昂、禿尾河會流于山前,古長城穿行于山后。西邊沙石相間,果林成片,東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曾來此山,他觀山狀如似筆架,所以將此山御之曰:“筆架山”。后來,文人學士來此,有觀其貌似駝峰,故多稱“駝峰山”。在二郎山前后相近的山脊上,就地勢分布著100多座殿、廟、亭、閣,如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廟、諸神殿、三教殿、玉皇閣、娘娘廟等。這些古建筑疏密相間,布局錯落。其中保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龍照壁和石刻卷頂,以及部分壁畫、碑石、題字等。二郎廟群建于明正統(tǒng)8年(1443),歷代均有修葺。嘉靖年間重修“諸神殿頂梁上有‘大明亮靖二十四年(1545)歲次乙卯五月十七日立’字樣”,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二郎山呈南北走向,山勢蜿蜒,巍峨險峻。在前后1公里的山脊上,因地就勢、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由山腳石窟地藏閣起,至北山頂山神廟止,計有廟群建筑100多座殿、廟、亭、閣,如……[詳細]
西安碑林博物館
  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這里名碑林立,藏品豐富,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同時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馳名中外。愛好書畫和歷史的游客不可錯過。介紹西安碑林創(chuàng)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一千多塊。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碑林博物館位于西安市文昌門內三學街15號,原為陜西省博物館,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筑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館區(qū)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現(xiàn)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博物館本身即為孔廟舊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詳細]
15、司馬遷祠墓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司馬遷祠墓
  司馬遷祠墓坐落在韓城市南10公里芝川鎮(zhèn)的韓奕坡懸崖上,始建于西晉永嘉4年。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位。司馬遷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頂端,依崖就勢,層遞而上。登其巔,可東望滔滔黃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長城,北觀芝水長流,可謂山環(huán)水抱,氣象萬千。壯觀的自然形式和秀麗的風光,映襯出司馬遷的高尚人格和偉大的業(yè)績。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東北方豎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漢太史司馬祠”六個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經太公廟至岔道口,坡南有平臺之地,建有新遷的元代建筑“禹王廟”、“彰耀寺”、“三圣廟”等,現(xiàn)已辟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馬遷德高如山,世人至為敬仰,從此迤邐而上,牌坊-“河山之陽”四字,語出《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走完99級臺階登道就進入了祠院,祠院大門-“太史祠”寢宮,古柏參天,環(huán)境幽靜,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臨仙境。獻殿是祭祀時陳列祭器,致敬盡禮的地方。寢宮在獻殿之后,建于北宋宣(1125年)。宮正中有一……[詳細]
中華郡文化旅游景區(qū)
  中華郡文化旅游景區(qū),總體規(guī)劃用地總面積為2000畝,規(guī)劃包括住宅用地、服務設施用地、中小學用地、醫(yī)院用地、零售商業(yè)用地、旅館用地、娛樂用地等十余類用地,以“一園,兩軸、四廊、五區(qū)”為布局,以黃帝鑄鼎文化主題公園為核心,根據(jù)級差地租原理和交通、環(huán)境等需求劃分五個功能區(qū),即文化旅游區(qū)、門戶服務區(qū)、度假酒店區(qū)、度假居住區(qū)以及康養(yǎng)生活區(qū)。打造集文化旅游、度假休閑、創(chuàng)意文化、購物娛樂、觀光農業(yè)、康養(yǎng)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產業(yè)園。中華郡一期開發(fā)建設占地約1000畝,投資人民幣13億元,目前中華美食街、溫泉水世界、蚩尤水寨(歡樂水世界)、歡樂園、虎園、萌寵樂園、龍湖、馬寨(馬術俱樂部)、拓展基地、黃帝祠、國學館、中華郡大舞臺、黃帝文化博物館、頌祖祈福廣場、中華姓氏鼎、鼎湖、中華郡音樂噴泉、華鼎軒(宴會廳)、遠古部落文化主題酒店、富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劉少椿紀念館等項目已建成并投入運營。正在建設中的項目有上古西街等,并將于近期陸續(xù)投入運營;黃帝劇場、4D動感影院,黃帝文化高科技體驗中心等項目正在籌建……[詳細]
17、中華石鼓園 AAAA
中華石鼓園
  中華石鼓園(Shi-kuGardeninChina),坐落在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寶雞市石鼓山上。東臨茵香河,南靠秦嶺主峰雞峰山,西望市區(qū),北瞰渭河。是融“遺址保護、青銅器展覽、石鼓文化展示、園林觀光、考古研究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文化生態(tài)公園,中華石鼓園2014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石鼓閣是中華石鼓園的兩大標志性建筑之一,高56.9米,建筑面積7200平方米,仿秦漢建筑風格,采用外五內九的層級設置,喻示著周秦文明在中華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主要展示石鼓文化和歷代優(yōu)秀書法作品,并供游人鳥瞰市貌,是寶雞市地標性建筑。石鼓閣建成后,對弘揚石鼓文化,完善寶雞周秦文化體系,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中華石鼓園內的另一個標志性建筑,是全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院,也是全國惟一的以青銅器命名的專題博物館,2010年9月28日落成開館。包含數(shù)十件國寶級青銅器在內的1500多件青銅器珍品將免費與游人見面。寶雞是周、秦文明的發(fā)祥地,市內文物古跡眾多,而尤以出土……[詳細]
張良廟-紫柏山風景區(qū)
  漢張留侯祠,俗稱張良廟。是東漢末年,漢中王張魯為紀念一代謀臣,漢初三杰之一張良而建。張良,字子房,戰(zhàn)國時韓國人,本姓姬。秦始皇滅韓后,姬公子為報喪國之仇,重金聘求力士刺客,于博流沙欲以大椎擊始皇,錯中副車。事敗后,避難至下邳,更名張良。靜臥于秦嶺南坡紫柏山麓的張良廟,青山環(huán)抱,溪澗縈繞,實為人間仙境。曾是早期道教活動的勝地之一,陜南道教活動的中心。經歷代整修擴建,占在1.4萬多平方米的張良廟如今有大小九個院落,殿、堂、樓、閣、亭、廊、橋、榭等多類古建筑,150余間房舍。主要景觀有牌樓、進履橋、大山門、三清殿院、二山門、大殿院、北花園、拜石亭、迴云亭、南花園、第三洞天、草亭、云梯和授書樓等。其中屹立于大殿后山嶺之巔的授書樓是廟內的最高建筑,掩映在紫柏青松間,急隱忽現(xiàn)于云海霧濤之中,猶如一座飄臨凡界的仙閣。廟內布局匠心獨運,建筑雕梁畫棟,古韻依舊,香纏霧繞中似有仙蹤可覓。古往今來,名人雅士皆醉心于此,對張良的驚嘆和敬仰難計其祥,F(xiàn)存摩崖題刻51處,碑題39通,楹聯(lián)40余幅,匾額面,如此豐富的……[詳細]
西安半坡遺址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會遺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是黃河流域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于仰韶文化。遺址面積5萬平方米。1953年春發(fā)現(xiàn),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持續(xù)4年時間的發(fā)掘,從中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發(fā)現(xiàn)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半坡博物館現(xiàn)陳列展覽面積約4500平方米,分為出土文物陳列、遺址大廳和輔助陳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陳列主要展出半坡遺址和姜寨遺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過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藝術品等,包括石斧、石鏟、石刀、刮削器、敲砸器、箭頭、磨盤、紡綸、骨錐、骨刀、骨針、魚鉤、魚叉、陶缽、陶盆、陶碗、陶罐、陶甑以及尖底瓶等,此外還有陶哨、人頭、鳥頭、獸頭等藝術品和一些裝飾品,在半坡遺址出土的二十二種刻劃符號也展示在陳列室中……[詳細]
洽川風景區(qū)
  洽川風景區(qū)在中華民族母親河的懷抱里,有一顆明珠,這就是陜西省洽川風景名勝區(qū)。洽川,位于渭南市合陽縣城東20公里的黃河二級臺地上,總面積165平方公里,素有“小江南”之稱,是我國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濕地、著名的自然風景名勝區(qū)。洽川風景名勝區(qū),依地形地貌特點,可分為黃河灘涂、水鄉(xiāng)田園、莘塬山岳、東雷抽黃、森林屏障等景區(qū)。景區(qū)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歷史遺跡和現(xiàn)代工程相輝映,內容豐富,品位極高。洽川黃河灘涂濕地約15萬畝,生長著茂密的蘆葦、沙蓬、野蒲和各種水草,一望無際。湖泊星羅棋布,水路撲朔迷離,魚蝦成群,鳥語花香。廣袤豐富的水草資源和幽靜神秘的自然環(huán)境,使洽川成了鳥的樂園。這里常年棲息著灰鶴、鴛鴦、白鷺等鳥類,每年冬季,成千上萬的丹頂鶴、天鵝等珍禽來此越冬。景區(qū)內有瀵泉七眼,為合陽縣所獨有,被譽為“華夏一絕”。瀵泉在古籍中多有記載,《列字》中稱其“味過醪醴”,“沐浴神瀵、膚色脂澤!卞獙賴姲l(fā)型溫泉,含有氮、磷、鉀、鍶、硒、銅等礦物元素,常年水溫在29-31攝氏度,日出水量為7.3萬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