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祠堂(又名敬愛堂)位于寧國市胡樂鎮(zhèn)胡樂村下中川。始建于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七月戊子日。這是一座廊院式祠堂,也是一座最能體現(xiàn)徽州文化特色的大型建筑。祠堂長37.5米,寬17.2米,共有木柱76根,每根木柱上都刻有對聯(lián),建筑面積1145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分為前、中、后三進。該祠堂是在清朝“神童”周赟祖父輩們手……[詳細] |
千秋關(guān)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城東南60公里處。往南為浙江省臨安市橫路鄉(xiāng)境內(nèi),16省道即桐千線北端。千秋關(guān)現(xiàn)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千秋關(guān)崇山高聳,隧道幽深,地勢險要,系皖浙通道,杭州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千秋關(guān)古名千秋嶺,高398米,是皖南寧國通往浙江余杭的咽喉要道。原有指揮洞、點將臺、炮臺等設置,關(guān)頂置炮九門。清同……[詳細] |
上坦橋位于安徽宣城市寧國市方塘鄉(xiāng)上坦村上坦橋呈南北走向,為五孔滿肩青石石拱橋。建于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橋長68.9米,引橋長44米,橋面寬5.6米,五孔從北向南跨徑依次為12.4米、13.8米、13.8米、12.7米和12.7米。橋基用條石砌成,每層較上層稍-,橋墩為船型。上坦橋從北向南第四孔的北面距河面約3……[詳細] |
山門洞摩崖石刻位于安徽寧國市港口鎮(zhèn)山門村文脊山下。匯集山、石、泉、潭、瀑、洞,寺等景觀于一體。保護區(qū)域面積23.06公頃。山門洞古名石門,別稱靈巖。在山門鎮(zhèn)山門村境內(nèi)。石灰?guī)r形成的奇峰、怪石、巖洞,千姿百態(tài),獨具一格。著名巖洞有朝陽、紫云、漣漪、枇杷、龍?zhí)、靈巖六洞。其中靈巖洞(今名山門洞)最深,民國(寧國縣志)稱其:……[詳細] |
磨盤山遺址位于安徽省郎溪縣幸福鄉(xiāng)新法村。磨盤山遺址于1981年發(fā)現(xiàn)采集石器和陶片,初步確認為古人類-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采集有長方形和半月形單孔石刀、鏟、錛、鑿等,石器的大小形狀不一,陶片既有魚尾形、鴨嘴形、柱形鼎足,以及鬶足、豆把、紡輪等,有夾砂紅陶,泥質(zhì)紅陶、黑皮陶,多為素面。該遺址還出土有商周時期的印紋硬陶片……[詳細] |
鴉山嶺古道是徽州歷史上相互貿(mào)易的必經(jīng)之道,也是戰(zhàn)事通道。東向長15公里,西向長13公里,兩道均用塊石、石板砌筑,路面寬1-1.5米不等,基本上沿山溪溝壑行進。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這些線路均是歷史上商業(yè)繁榮的最好見證。鴉山嶺古道開鑿于清代順治年間,嘉慶、光緒及民國年間均有維修。劉家沖村位居西向古道,建于明代嘉靖年間,距……[詳細] |
有斐堂位于宣城市郎溪縣梅渚鎮(zhèn)老街2-505號。該堂坐北朝南,三進三開間,二層跑馬樓前后通轉(zhuǎn),磚木結(jié)構(gòu),穿斗式梁架,硬山屋頂,占地367.35平方米,由徽州歙縣籍商人吳基永于1884年建造,是郎溪縣內(nèi)極少數(shù)保存完好的清代徽派古建筑。該堂正門臨街,設疊澀門樓,門楣上方嵌水磨青磚,入門為一狹長庭院,以條石縱向鋪路,形成甬道至……[詳細] |
云氏宗祠及《長生殿》戲文磚雕貞節(jié)坊位于廣德縣邱村鎮(zhèn)后崗村祠堂邊。云氏家庭,元末兵亂自陜西喬寓廣德,在無量溪河畔三溪口建莊興業(yè),詩書傳家,人才輩出。自明弘治以來,以科考出官入仕者甚眾,很快成為桐川顯姓大族。為擴充、鞏固家庭勢力,建立了該詞。前后二進。清咸同兵亂,后進被焚,F(xiàn)存前廳面闊5間,架構(gòu)壯碩,廣宇軒昂,不乏雕鏤,黑……[詳細] |
耿村明代耿姓民居位于廣德縣四合鄉(xiāng)耿村。耿村以姓氏而名,位于境內(nèi)馬鞍山西北,是個已有七、八百年歷史的古老村莊。耿村明代耿姓民居位于廣德縣四合鄉(xiāng)耿村。耿村以姓氏而名,位于境內(nèi)馬鞍山西北,是個已有七、八百年歷史的古老村莊。一世祖耿南保原為北宋陜西某地節(jié)度使,靖康之難后,舉家護駕高宗南遷,擇地居于此。也因其忠君護駕有功,宋明兩……[詳細] |
萬孺人墓位于安徽省廣德縣誓節(jié)鎮(zhèn)。建于明萬歷九年(1581),坐北朝南,占地61.6平方米,分為拜臺、祭壇、墓冢三層臺階式的典型墓葬。萬孺人墓建于明萬歷九年(1581)。萬孺人墓,坐北朝南,占地61.6平方米,分為拜臺、祭壇、墓冢三層臺階式的典型墓葬。拜臺前立一石坊,上 書--“萬孺人佳成”,墓冢前有碑。保護范圍:墓葬本……[詳細] |
為奉西漢末年治水英雄張渤的廟宇。張渤,故鄣人,志在開鑿從吳興之西苕溪貫通廣德無量溪、桐汭河,連接南漪湖、太湖的內(nèi)河水系,以利灌溉和舟楫。因王莽亂世工程未遂,在廣德橫山憂憤而死。為紀念他的功德,遂廣德橫山建廟以祀。此廟明初始建,清順治、嘉慶多次重修,青磚灰瓦,單檐硬山,廟內(nèi)16根方體抹角花崗巖石柱,組成四組抬梁架,木構(gòu)橫……[詳細] |
張光藻墓位于廣德縣桃州鎮(zhèn)南塘社區(qū)姚家灣村附近此墓規(guī)模較大,墓外正面系花崗石造三門六柱門廳式建筑,內(nèi)為磚砌五室合墓,五墓室共寬7.2米,連同封土外沿總寬12.8米,冢高約2.5至3米。下部為雕有幾何紋樣的石臺基,中部三門嵌立墓碑和兩塊墓志銘,六根石柱鐫刻三幅墓聯(lián),頂部置瓦楞形的石檐和中部雕刻火焰、兩側(cè)雕刻犬牙狀的石脊。在……[詳細] |
廣德603探空火箭發(fā)射場舊址位于安徽省廣德縣誓節(jié)鎮(zhèn)。1960年建成,是我國首個生物試驗探空火箭發(fā)射場,又稱“六O三”基地。包括發(fā)射控制室、發(fā)動機測試室、發(fā)射場坪發(fā)射架等十余個配套設施建筑。自1960年到1966年在603基地用T-7火箭發(fā)射共11次,T-7M發(fā)射4次。文革-爆發(fā)后火箭發(fā)射基地陸續(xù)轉(zhuǎn)移到酒泉、西昌。僅剩一……[詳細] |
新四軍抗日殉國烈士墓位于涇縣城西北25公里、云嶺鄉(xiāng)南堡村后黃龍崗。該墓葬有新四軍蔡啟等131位指戰(zhàn)員的遺骨。該地是一條高10余米、長約1公里的黃土崗,南北綿亙,遠看像一條臥龍,故名黃龍崗。崗上有一條人行小道,是舊時云嶺至涇縣的必經(jīng)之路。小道右側(cè)約7米處的土崗上,有一座土墩,墓高2米、長3米,墓前有碑,碑高1米、寬0.7……[詳細] |
吳氏是皖南名門望族自北宋遷居以來,人文蔚起,堪稱涇縣第一家,茂林吳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宗祠代表著家族祖先信仰的優(yōu)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宗祠主體五楹三進,建筑面積1131平方米,吳氏宗譜記載,明崇楨已卯年(1639)湖廣布政使吳尚默倡建。……[詳細] |
琴溪古窯址位于涇縣城東北14公里處的陶窯村。村西有鳳凰山,北為虎容山,南有龍山,東有白云山,東北有青龍山,西南有窯筆山,均為不太高的丘陵。村西3公里處,琴溪河由南向北流入青戈江。陶窯村及村南的徑縣陶瓷廠,至今還在用龍窯燒造缸瓦陶器。村內(nèi)及四周到處散落著陶片,村西南200米處的龍山腳下,一大片陶器堆積尤為矚目,面積達數(shù)百……[詳細] |
琴高山摩崖石刻位于涇縣琴溪鎮(zhèn)。琴高山又名獅子山,位于琴溪鎮(zhèn)琴溪村境內(nèi),北東走向,琴溪河自東向西環(huán)繞山體流淌。相傳漢處士琴高曾在此山煉丹,后得道成仙,“控鯉升天”,山因此而得名。唐宋以來名流學者游蹤不絕,并留下眾多詩篇或題刻。摩崖石刻位于琴高山西北部的懸崖峭壁上,共有自唐至清的歷代石刻25方,其中字跡清晰可辨者尚有13方……[詳細] |
太平軍攻城圖壁畫位于安徽省績溪縣旺川。位于安徽省績溪縣旺川太平天國壁畫的一個支祠內(nèi),這座名“九思堂”的曹氏支祠內(nèi)曹立恒立建于清代咸豐年間,據(jù)有關(guān)資料分析,“九思堂”竣工不久,就成為太平天國將士的宿營地!熬潘继谩眱(nèi)的壁畫就是當時太平天國將士在這塊土地上留下的寫照。這組壁畫,其中主要的是“攻城圖”據(jù)有關(guān)專家的考證和有關(guān)資……[詳細] |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采納了這些建議。當全國統(tǒng)一后,他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筑城。明代城墻位于郎溪縣建平鎮(zhèn),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原城周長780丈(近6華里),城基寬2丈2尺,上廣1丈,筑東、西、南、北四門和城樓。歷經(jīng)多年滄桑,古城……[詳細] |
樂成橋位于旌德縣三溪鎮(zhèn)三溪村。俗稱“三溪大橋”,又稱南河橋。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初為洪水沖毀。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眾人集資重建。全長156米,寬6.20米,橋面至河床高9米。橋孔凈跨度尺度不一,中孔為11.50米。橋面兩側(cè)設有石質(zhì)欄桿。樂成橋橫跨徽水河,南忱獅子山,北架三溪老街,僅次于……[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