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順 永慶樓位于豐順縣潭山區(qū)官溪村。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當?shù)貜埵鲜皇雷婵凸ā閳A形客家土圍樓,周長120米。僅一大門出入。門高2.43米、寬1.49米、厚1.8米。石刻“永慶樓”3字嵌在大門頂上。圍內(nèi)有12個門樓,均是二層樓,上蓋大屋頂砌灰瓦,屋內(nèi)的梁架、樓板和攔桿均用木料,樓內(nèi)各層房間前后寬度不一,呈梯……[詳細] |
豐順 篤慶堂位于豐順縣東留鄉(xiāng)口舖村。又名朱厝。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為朱三爺公創(chuàng)建,屬客家圍龍屋。坐東向西,三進四橫屋兩包圍,內(nèi)有11廳、16個天井、65間房間,建筑面積5472平方米。內(nèi)外檐用斗栱承托。外檐封檐板彩繪人物、花鳥圖案。硬山頂,綠琉璃剪邊,正脊、垂脊、圍脊、角脊都鑲上琉璃的彩龍艷鳳。梁枋構(gòu)架飾以通……[詳細] |
大埔維新樓位于大埔縣楓朗鎮(zhèn)。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樓的外形似一個大園柱,直徑48米。中間是一直徑24米的圓形天井。樓高三層12米。每層樓24間房舍,共計72間,組成一座高大壯觀的環(huán)形樓,酷似一座堡壘。墻身厚而堅實,有收分。樓底層墻厚1.5米,是糯米糊混石灰沙土打夯而成的,第二層稍薄,第三層墻厚0.75米。樓頂用……[詳細] |
大埔 土圍樓位于大埔縣大東鎮(zhèn)聯(lián)豐管理區(qū)大丘田村。建于明代萬歷年間,距今約有400多年的歷史。迄今堅固完整,內(nèi)住20多戶。整座圍樓占地面積2300多平方米。環(huán)形建筑,內(nèi)外三重連成一體,中間空地283.4平方米,為圍內(nèi)公用大院。該圍屬土木結(jié)構(gòu),墻身用土石夯實墻體。底層外墻厚3米,頂層墻厚1.3米,樓頂木梁灰瓦,中間天井用……[詳細] |
豐順建橋圍位于豐順縣建橋鄉(xiāng)西北面。原屬嘉應州的建橋堡。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都鄉(xiāng)僉軍事張乾福以御盜建圍。占地面積15780平方米。正屋以砌磚瓦蓋,各廳堂斗栱、梁架雕刻精致,古樸大方。整座房屋均以白麻石作墻基,沙、石、灰夯筑。四面圍門墻厚0.3米。上鑲嵌石鑿的槍眼,門內(nèi)架設木樓棚,以便御敵。樓門均嵌有石刻門匾……[詳細] |
五華水寨 位于五華縣河東鎮(zhèn)(原水寨)大新街。明隆慶年間周勛創(chuàng)建。為封閉式圍寨,筑在緊靠琴江岸邊的一座小山上,西面臨水,余皆洼地農(nóng)田,“據(jù)高岡夾深水,險固足恃”?偨ㄖ娣e約1萬平方米。寨設東、西、北三門,內(nèi)筑數(shù)十座民宅,皆為四合院式布局,灰砂夯筑墻體,硬山或懸山瓦頂。寨中南北向辟一條長約200米的石砌路面通巷。西沿江岸……[詳細] |
順 少帥第 坐落在豐順縣豐良鎮(zhèn)南廂。清初吳六奇府第。四合院式布局,,坐東南向西北有上、中、下三廳,面積2726平方米。青磚墻,硬山頂,大紅磚漫地。 正堂懸掛“忠孝堂”金漆匾額,上款題丁酉夏吉,下款為葛翁吳大將軍書閭山李棲鳳。正房4間,廂房16間,三廳均用圓形的白色油石作柱礎,上立棱形石柱、斗栱。堂廳梁柱多有精致的龍鳳……[詳細] |
將軍第 位于豐順縣湯西鎮(zhèn)雙鹿下村曾屋揭坷山下。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4年)丁日昌所建。坐東南向西北,建筑面積4455平方米。地勢平坦,三面是竹林地和較潮濕的沙質(zhì)地,屋前50米處是雙鹿溪,右面是居民點。將軍第為府第式建筑,人稱九廳十八井、魁龍圍。由三幢大屋連成一座,整體采用三進二橫屋格式。中路較大,左右兩幢略小……[詳細] |
栗壩圍屋位于蕉嶺縣廣福栗壩。是一座羅姓大型圍龍屋。初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坐西向東。正中是一座二進的宗祠。門口為禾坪。禾坪前有一口魚塘。左右有兩幢橫屋。后面環(huán)繞著三排圓形的房屋。房屋之間有廊道相通,外面門樓圍封,既方便進出又嚴密安全。遠看宛如三條盤纏的巨龍。圍屋墻體用粘土夯成。整座圍屋有200多個房間……[詳細] |
大埔文武閣 位于大埔縣城五虎山麓穿龍窠口。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內(nèi)祀文武帝及魁星。民國十四年(1925年)重修。閣身呈方形,磚石土木結(jié)構(gòu),高三層15米,底層通面寬12.8米、通進深12.75米。重檐歇山頂。屋脊置寶珠雙龍戲珠。龍身長3米。寶珠與龍身均用彩色瓷片鑲嵌而成。脊左右兩邊灰塑卷草,頗具民族特色。閣身……[詳細] |
廣東省四大銀行金庫舊址位于閩粵贛三省交界要沖的平遠縣仁居鎮(zhèn),從南齊開始,已逐漸有人遷徙到此地定居,古稱此地為“豪居”。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設置平遠縣時,仁居為縣治(縣城)所在地。四百多年來,這座古鎮(zhèn)的歷史充滿了傳奇色彩。金庫是一座民國時期極為罕見的框架結(jié)構(gòu)、帶地下室的三層大樓。大樓雖歷經(jīng)多年風雨侵蝕,卻未顯……[詳細] |
奕世流芳牌坊又稱節(jié)烈坊,位于大埔縣湖寮鎮(zhèn)龍崗。清乾隆二年(1737年)為表彰吳伯靈之妻藍氏而建。坊分兩層,高7米、寬5米,土木結(jié)構(gòu),四柱三間三樓。牌坊以四柱作基座,左右兩柱以磚塊砌成,正中兩柱以木頂立,形成中間一大門,左右對稱兩小門。以灰瓦蓋成飛檐高翹樓閣式的屋頂,頂?shù)滓阅捐徶屏褐Ъ懿⒘卸,明間上下有兩塊木匾,上匾……[詳細] |
龍門第牌坊位于五華縣大壩鎮(zhèn)七都圍東門內(nèi)李氏翱公祠。建于清代。是祠堂門樓。二柱單間二樓,花崗巖石構(gòu)筑。通高6.5米、面寬3.5米,一樓門高4.05米、寬1.9米,用方柱舉起橫枋,枋正面浮雕雙龍戲珠圖案,上置陰刻楷書石橫額“李氏翱公祠”,門楣篆刻“!薄皦邸眱勺,門柱陰刻楷書對聯(lián):“三世芳名存鳳閣,七都古跡換龍門”。二樓高……[詳細] |
藍田書院坐落豐順縣湯坑鎮(zhèn)米街尾。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邑紳丁日昌倡建。藍田書院平面為院落式布局,均為硬山頂,穿斗式梁架,占地面積645平方米。書院正廳為文廟,左為德政祠,右為崇善堂,廂房廳左右各4間。琉璃瓦蓋頂,廳房內(nèi)外檐采用斗栱、方身石柱,檐綴垂蓮。大門壁面光滑照人,各類裝飾精雕細琢。門額嵌有“藍田書院”門匾……[詳細] |
翁萬達墓位于大埔縣三河鎮(zhèn)的鳳翔山麓。坐西向東,墓地面積2400平方米呈梯形,長16.25米、寬11.1米,水泥灰沙構(gòu)筑;◢弾r石墓碑,高1.6米、寬0.78米,碑文:“明賜進士出身資政大夫兵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襄敏崇祀名宦鄉(xiāng)賢東涯翁公墓”。墓基下置一方壙志。墓前立有高大石人、石馬、石羊、石豹四獸。墓曾被破壞,1985年修……[詳細] |
李威光墓 原在五華縣華城鎮(zhèn)陶角里,筑于清嘉慶年間。民國二年(1913年)再遷葬于三清塘長坑里山腦西北坡上。墓用灰沙砌筑,呈交椅形,坐東南向西北,長6米、寬6米,面積約40平方米。內(nèi)設拜壇,墓頭立有麻石墓碑,高55厘米,寬42厘米,陰刻楷體碑文,中刻“前清會狀及第晉階武功大夫任南澳總鎮(zhèn)府李氏十九世祖謚忠孝端和諱威光韜亭墓……[詳細] |
吳六奇墓位于大埔縣湖寮鎮(zhèn)。1961年發(fā)現(xiàn)并清理,地面僅存石人、石獸共四對,現(xiàn)豎立在大埔影劇院門前。出土器物有墓志銘一方,鎏金銅冠一個,朝帶銅飾四件,腰形瑪瑙飾一件,陶明器235件,各種陶俑31件。墓志銘上弧下方,石灰?guī)r,長1.35米、寬0.65米。首端正中篆刻“諭祭”兩字,字邊陰刻雙龍。吳六奇(1607~1665年……[詳細] |
蜈蚣吐珠山二號墓位于梅縣程江鎮(zhèn)長灘村。1981年發(fā)掘3座墓,其中二號墓為長方形券頂磚室墓,長4.6米、寬1.73米、高1. 35米,中間砌一道雙隅墻將墓室分為左右兩室,隔墻上砌小門和直欞窗相通,墓底磚斜鋪,用三橫一豎磚砌封門。墓室前端有磚砌祭臺。墓磚青灰色,正面印葉脈紋、菱形方格紋,隨葬品有青釉六耳罐、四耳罐、碗、碟、……[詳細] |
大墓岌墓位于梅州市梅江區(qū)東郊。1955年發(fā)掘。為長方形券頂磚室墓,長4.38米、寬1.74米、高0.86米,中間砌磚墻分為左右室,有欞窗相通,墓底人字形鋪磚。墓室前端平磚砌祭臺,用磚三橫一豎砌封門。有黃、灰兩色磚,正面印方格紋、葉形紋。隨葬品有青釉碗、盤、杯、唾壺、盂和鐵匕首等。……[詳細] |
雄雞拔羽山墓位于五華縣棉洋鎮(zhèn)羅城村雄雞拔羽山南坡。年代在戰(zhàn)國早期。1984年發(fā)現(xiàn)。經(jīng)現(xiàn)場勘察,屬土坑墓,但尺寸不明。出土8件陶器,有罐、缶、小罐、貫耳壺、碗、缽、小碗等,其中罐垂腹、圜平底,飾席紋與方格紋組合;缶垂腹、圜底,飾夔紋與方格紋組合;其它器物均為平底器,小罐僅下腹飾方格紋?梢姶藭r已流行平底器,但拍印組合紋尚……[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