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于1993年5月成立,公園內(nèi)建設打造以生態(tài)游憩為主的鏡花緣、桂山、萬綠谷、綠叢溪鳴景區(qū)(尚在建設中,未對外開放)及相關訪客中心、停車場、步行道、游玩等配套設施,其中游客中心1520平方米、步行道12.5公里、車行道9.5公里,旅游從業(yè)人員3000余人。……[詳細] |
浰源鎮(zhèn)有和平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浰源水口九公廟(明代建筑物)。和平縣八境之一“李田仙巖”,還有白氏宗祠、文峰塔、陳萬大將紀念亭、九連山主峰“風吹蝴蝶”、“千擔壩”陳跡、農(nóng)民起義領袖池仲容遺址以及浰源境內(nèi)的九庵十三廟等多處歷史古跡景點有待開發(fā)。2017年新挖掘出粵贛古道浰源段,長約15公里![詳細] |
彰洞古村落位于省道230線忠定公路旁邊的彰洞村,距粵贛高速合水路口約5公里,于2012年被列為河源18個省級古村之一。據(jù)史載,明朝萬歷年間,該村的落基祖黃謹從和平縣陽明鎮(zhèn)鐵潭村遷徙到此落居。彰洞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清代嘉慶年間建造的古橋、同治年間建造的古塔,以及清代與民國年間建造的具有濃郁客家特色的圍龍屋10余座。這些圍龍屋多以方圍為主,府第式結構,三進二橫布局,石灰夯筑墻體,高墻合圍,一般樓層為二至三層,防御性能強,墻上對外都設有圓形……[詳細] |
據(jù)文獻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書屋是明代由墩頭村落基祖曾孟榮興建,是一個以傳統(tǒng)紡織業(yè)、書院教學、居家三合一的綜合場館,是當?shù)貙W子、黎民百姓及江西福建近鄰學子啟蒙勸學、研讀經(jīng)典史集、治學習藝的地方,存有孔子學生宗圣公曾參后裔曾氏支系十數(shù)代人在教育、紡織、農(nóng)耕文化的積淀。明朝中、末時期曾傳、曾繼武、曾官大、曾巽等數(shù)位賢達在此執(zhí)教,書屋已享有名聲。在清朝乾隆、嘉慶時期,由曾克常(字:敦五,別號:梅園)在書屋主教,命名為“梅園書屋”,振鋒者五十余年……[詳細] |
敦厚圍處于墩頭古村中軸線中心,是墩頭村的主體建筑,由曾氏孟榮公房系建于明朝中期,是曾氏族人主要住所和活動中心。梅園書屋就在敦厚圍里面。敦厚圍屋前有風水塘和千畝良田,圍屋內(nèi)雙堂雙橫一前院布局,采用土木磚瓦構筑,石砌墻基,泥坯磚墻,壘瓦為脊,橫屋前砌鑊耳形封火山墻,中間為上下二廳,有天井連接兩廳之間,兩邊有橫屋。整座房屋面闊66米,進深44米,總面積2900余平方米![詳細] |
長塘鎮(zhèn)境內(nèi)有最高峰海拔803米的雪山嶂,山峰中有廟字1座,廟內(nèi)有“神行太!薄白婊沾蟮邸钡鹊袼鼙4嫱旰茫300多年歷史,系縣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粵贛兩三縣群眾觀光勝地。雪山嶂上有紫微大帝廟,建于清嘉慶年間,占地97平方米,坐北向南,土木磚瓦結構,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院前豎一木質牌坊,與兩邊分別立于嘉慶六年、九年的石桅桿相呼應。……[詳細] |
八斗種遺址,位于繡緞鎮(zhèn)尚嶺村八斗種山坡,屬戰(zhàn)國時期遺址,1986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天保第,位于繡緞鎮(zhèn)金溪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906年),是落居該地曾氏郁文公所建,2010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繡緞文筆塔,位于繡緞鎮(zhèn)尚嶺村塔嶺山山頂,建于清嘉慶十年(1805年),1985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八字山戰(zhàn)國人遺址,位于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油溪鎮(zhèn)油東村八字山,是戰(zhàn)國時期人類活動的古遺址。遺址占地面積約有2000平方米,已挖掘出土一大批戰(zhàn)國時期人類生活使用的陶器碎片以及石錛、石柱等石器。八字山戰(zhàn)國人遺址佐證了在戰(zhàn)國時期,連平縣境內(nèi)就頻繁有古人類到此群居或活動。此處遺址及出土的考古實物,對今后進一步了解和研究當?shù)毓湃祟惿、文化歷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科考價值,同時對研究嶺南地區(qū)古人類居所的構造特點等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和作用![詳細] |
茶活炮樓,位于上坪鎮(zhèn)茶活村鐘氏祖屋側,龍川縣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炮樓由石灰、石塊、石磚砌成,占地63平方米,高13.6米,共四層。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8月,廣東省國民黨軍陳濟棠部隊1個團和龍川縣、興寧縣、五華縣、平遠縣、尋烏縣、定南縣、和平縣的軍警武裝共5000余人,圍攻上坪茶活蘇區(qū),區(qū)委書記黃清鼎(茶活人),率領33名區(qū)鄉(xiāng)干部和赤衛(wèi)隊員,堅守炮樓抗敵。后由鄉(xiāng)長黃正卿果斷命令號兵鐘才保率領12名赤衛(wèi)隊員和一……[詳細] |
下新橋,位于上坪新橋新高嶺。清咸豐年間修建,橋長62.5米,寬3.8米。設兩拱,拱寬11米,中間有一鵝胸式橋墩;橋面分兩段,用石滲灰漿砌成,橋面用鵝卵石鋪平,古時為江西與龍川客商必經(jīng)之路。橋邊原有一茶亭,今茶亭部分損壞,大橋保存完好,列為龍川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江廣亭,位于上坪鎮(zhèn)金龍村與江西定南縣鎮(zhèn)田村交界處。建于明代,占地50平方米,磚石結構。1983年重修。江廣亭建在江西省和廣東龍川上坪交界處,列入龍川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青龍湖,即華南第二大人工湖楓樹壩水庫,處龍川縣中部偏北,因其地處龍穴山山脈的龍頭位置,水域形態(tài)似“龍”,湖水青綠,故得名“青龍湖”。楓樹壩水庫流域地跨江西廣東兩省交界之南,西接江西安遠河,東連江西尋溪;集水面積5150平方千米,占東江流域面積的15%,庫容量為19.5億立方米,其中,有一大半的水源自江西。青龍湖具有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客家風情以及具有地方風味特色的東江菜系,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Ⅱ類標準,水質狀況為優(yōu)。199……[詳細] |
五合徑,位于龍川縣赤光瀝口至楓樹壩水庫邊,為原五合至赤光的一條重要通道。此徑筑于明末清初,路面全用石塊砌成,長約6千米,路面時寬時窄,時坦時陡,平均寬度約為1.2米,最陡段有60多級臺階。楓樹壩水庫建成后,五合被水淹沒,五合徑有1千米也被水淹沒,其余路段仍然完好,古道韻味仍存![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