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故居位于萬江街道共聯(lián)社區(qū)古屋村,GPS坐標:北緯23°0207.5東經(jīng)113°4215.9,海拔高程17米。古道,又名錦榕,1919年生于萬江共聯(lián)村。1937年在東莞中學讀高中時,常與羅堯等同學到農村宣傳抗日,組建進步學生組織,出版進步刊物《熔爐》,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參加全省高中畢業(yè)班集訓期間,加入“學生集訓總隊抗先隊”。1940年夏,幫助東莞國民黨縣政府到寮步橫坑發(fā)放抗擊入侵日軍死難烈士撫恤金,宣傳……[詳細] |
水濂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南城區(qū)水濂社區(qū)長排山腳,碑園總面積約350平方米,分二個層級:第一層級為瞻仰坪,地面是水泥混凝土。碑座聳立在第二層級,坐北向南,面對巍峨的水濂山。紀念碑高6.5米,呈立體梯形,主體骨架為鋼筋混凝土。碑頂立有一個鮮紅的五角星,碑正面刻著“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金色大字,碑身用白色云石圍砌。碑園四周建有護欄,護欄兩邊種有柏樹。碑園前面是一片郁郁蔥蔥的荔枝林,后面是長排山,山上長滿了蒼翠挺拔的松樹?谷諔(zhàn)爭時期,水……[詳細] |
東莞水鄉(xiāng)北區(qū)武工隊隊部遺址位于中堂鎮(zhèn)四鄉(xiāng)村泗涌,是原東莞水鄉(xiāng)北區(qū)武工隊隊長郭獎賢的故居,GPS坐標:北緯23°0306.3,東經(jīng)113°3638.8,海拔高程3米。該建筑為三間三進合院式布局,F(xiàn)建筑面闊10.6米,進深16.2米。面闊三間,硬山頂,人字封火山墻,抬梁與穿斗式梁架,凹門廊,墻體以青磚、泥磚砌筑。1948年4月,根據(jù)中共東寶縣委指示,東莞水鄉(xiāng)區(qū)委擴大會議在潢涌黎耀家的洲寮召開。會議由中共東莞縣委宣傳部長兼水鄉(xiāng)區(qū)委書記何勝(盧……[詳細] |
容海黎公家祠——東莞縣新四區(qū)人民政府遺址位于中堂鎮(zhèn)潢涌村德本坊大街親仁巷13號,GPS坐標:北緯23°0722.4,東經(jīng)113°4348.3,海拔高程3米。1949年8月,占據(jù)潢涌的國民黨東莞縣保警第三大隊,在中共領導的水鄉(xiāng)游擊隊的接連打擊下,被迫撤出潢涌。游擊隊進駐潢涌,隨之公開建立民主政權,成立東莞縣新四區(qū)人民政府,羅金潤任區(qū)長,陳成來任副區(qū)長,區(qū)政府設在潢涌村容海黎公家祠,新四區(qū)區(qū)政府成立后,公開張貼布告擴大影響,事前醞釀好的地下……[詳細] |
霍錫熊烈士墓坐落在東莞市中堂鎮(zhèn)斗朗村渡頭。1987年4月,中堂鎮(zhèn)人民政府為紀念霍錫熊烈士犧牲40周年,把烈士的骸骨從惠陽縣富美村(現(xiàn)惠州市惠城區(qū)蘆洲鎮(zhèn)富星村)移葬到他的家鄉(xiāng)斗朗村渡頭。墓坐西向東,呈圓形體,半徑2米,周圍有約1米高的圍欄,墓碑高3.6米,上窄下寬,鋼筋水泥結構,頂有紅五角星,碑上豎寫紅色大字“革命烈士霍錫熊同志之墓”,碑底座刻有霍錫熊烈士生平簡介。墓地總面積約27平方米;翦a熊,又名霍路洪,曾用名石熊。1915年出生于東……[詳細] |
恒慎陳公祠——中共東莞縣工作委員會機關遺址位于望牛墩鎮(zhèn)上合望角村,GPS坐標:北緯23°0410.7,東經(jīng)113°3923.7,海拔高程-5米。1936年10月,中共東莞特別支部成立,隸屬中共廣東工委領導。這標志著中斷了七年之久的中共東莞地方組織重新建立,東莞黨組織的活動得以恢復。1937年4月,中共廣東工委派麥蒲費到東莞縣望牛墩望角村,主持成立中共東莞縣工作委員會(簡稱東莞工委)。成立大會在望角村恒慎陳公祠召開,謝陽光任東莞工委書記,……[詳細] |
望角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望牛墩鎮(zhèn)望角村王洲,1967年4月由望牛墩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修建。占地約156.76平方米,碑高約4.6米,混凝土結構。碑身正面豎排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字。1945年春,東江縱隊第一支隊派出部隊在水鄉(xiāng)一帶活動。日軍與土匪勾結,企圖對東江縱隊進行合擊圍殲。部隊決定,以部分兵力向蕉利、望角挺進,誘敵進入圈套,打亂其圍殲計劃。4月17日晚8時,部隊從蘆村上船,迅速占領望角、蕉利。部隊主力放在正面戰(zhàn)場蕉利,……[詳細] |
大步革命烈士紀念碑及革命烈士墓坐落在東莞市麻涌鎮(zhèn)大步村集體公墓“安陵”內西南角,由大步村于1993年10月22日建成。紀念碑坐北向南,高3.8米,寬1.85米,長1.85米,底坐外砌瓷磚,碑柱為石米砌成,碑體正面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紅字。紀念碑后面是墓園,一字型列著祝厚良、祝窩群、祝國良、陳有、何熾科五位烈士的墓。每座墓相對獨立,墓頂為拱形,兩側分別立有兩根石柱。每座墓高1.6米,長2.9米,寬2.4米,墓體外砌馬賽克瓷片。南面……[詳細] |
榴花戰(zhàn)斗遺址位于東莞市石碣鎮(zhèn)劉屋村桑園下,是一塊約200畝左右的田疇。1938年10月,日軍發(fā)動入侵華南的戰(zhàn)爭。12日在廣東省惠陽縣的大亞灣登陸。10月15日,中共東莞中心縣委組建了東莞抗日模范壯丁隊。日軍占領惠州后,于19日占領石龍,莞城危在旦夕。同日,中共東莞中心縣委決定,由東莞社訓總隊政訓員何與成、副總隊長顏奇率部分抗日模范壯丁隊和壯丁常備隊共200余人開赴石龍附近東江南岸的榴花、峽口、西湖、京山一線設防,阻止日軍渡河向莞城進攻![詳細] |
麻涌人民革命紀念墻位于東莞市麻涌鎮(zhèn)文化廣場正北面。麻涌鎮(zhèn)委、鎮(zhèn)政府于1999年建造。紀念墻坐北向南,墻體長30米,高4.5米,墻中央為革命斗爭歷史浮雕,兩側銘刻紀念墻志,概述麻涌人民革命斗爭歷史。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共黨員莫逢灣從廣州回到麻涌,先后組織成立了“御侮救亡讀書會”、“麻涌抗日救亡青年團”等,從事抗日宣傳、募捐活動。1939年11月30日,麻涌淪陷,莫雄等10多人先后參加東江抗日游擊隊。1940年,中共黨員祝錦齡以教書作掩……[詳細] |
袁督師祠——東莞縣總工會遺址位于莞城街道東莞中學北區(qū),GPS坐標:北緯23°0245.4,東經(jīng)113°4515.9,海拔高程50米。1926年,東莞全縣工會組織如雨后春筍般成立。至12月止,莞城先后成立了35個工會,會員達8034人。石龍先后成立了40個工會,會員5266人。太平有18個工會,會員1817人。全縣共有工會聯(lián)合會3個,基層工會93個,會員15117人,比1925年上半年增長了6倍多。1927年1月,中共東莞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根……[詳細] |
廣昌隆——中共東莞縣委交通站遺址位于東莞市莞城西隅社區(qū)振華路與德厚里巷0-接處左邊第一間鋪的位置。1927年秋,中共東莞縣委成立,先后在常平周屋廈的周氏宗祠和萬江永泰村秘密設立縣委機關,并在莞城以縣委委員賴成基(于1928年3月任縣委書記)經(jīng)營的打錫鋪——廣昌隆作為縣委交通站。1928年12月7日,設在城內木石居的共青團縣委機關被敵人破壞,線索牽連到縣委交通站廣昌隆。當天下午,縣保安隊長和縣-局偵緝隊長帶著一群--查封廣昌隆,逮捕正在鋪……[詳細] |
東莞秀園——中青東莞分盟機關遺址位于東莞市莞城東莞人民公園的缽山北麓,面積約4000平方米,有多間磚木結構平房。1935年夏,中共黨員王均予在廣州組織中國青年同盟(后改稱為中國青年抗日同盟,簡稱“中青”)。同年7月,東莞進步青年張廣業(yè)、王士釗、盧仲夫加入“中青”。8月,廣州“中青”派麥蒲費到東莞,在東莞秀園建立“中青”東莞分盟,張廣業(yè)為支部書記,盧仲夫為組織委員,王士釗為宣傳委員。分盟成立后,發(fā)展了進步青年王魯明、王炎、張士昇、黃莊平、……[詳細] |
中共東莞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機關遺址位于東莞市莞城半邊井(現(xiàn)莞城仁和里4巷)少將第琴芬園。1926年6月,中共東莞特別支部改組為中共東莞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隸屬中共廣東區(qū)委,機關設在莞城半邊井少將第琴芬園。書記李本立,委員李本立、黃國器、陳兆魁、張乾楚、謝慕英、李鶴年。李本立兼組織委員,黃國器為宣傳委員,陳兆魁為-委員,張乾楚為農運委員,謝慕英為婦運委員,李鶴年為青運委員。下轄支部有莞城工人、學校、山廈、石龍、石馬五個支部,有黨員39人。年底,中……[詳細] |
共青團東莞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機關遺址位于東莞市莞城橫巷梓11號(現(xiàn)門牌為13號)。房屋為簡氏人家所有,約建于清道光年間,原為三進,面積約100平方米,現(xiàn)中后進倒塌,僅剩頭進為危房。頭進有一正廳,正廳上建有木閣,以供奉歷代祖先神位,大廳兩邊各建一房,房中有木閣以放雜物。1926年4月12日,共青團東莞各地代表大會召開,出席代表18人,成立共青團東莞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李本立、黃國器、周棠、劉伯剛、李鴻舉,候補委員李鶴年、楊爵榮。選舉李本立為團……[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