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堂財產(chǎn)信條碑亭建于1937年,坐西北向東南,面寬6米,進深6米,高6米。碑亭為磚石結(jié)構(gòu),水泥平頂,由八條羅馬柱承重,兩側(cè)各有一條麻石凳,陶制花紋圖案地磚。亭前有麻石石獅一對。亭內(nèi)正面墻體鑲嵌“東莞明倫堂財產(chǎn)保管確定信條碑記”1通,為青石陰刻,碑高1.85米,寬0.77米!皷|莞明倫堂財產(chǎn)保管確定信條”是1936年時任明倫堂委員長的李揚敬訂立,并在公園筑此亭,希望“一邑公共之財產(chǎn),乃可互相維持”。該碑為認識當時東莞公共事務活動,了解東……[詳細] |
張鎮(zhèn)鏞莊園位于東莞市莞城區(qū)博廈社區(qū)高橋坊三巷。為清同治年間制造-原料硝石、硫磺的商人張鎮(zhèn)鏞的家宅。原由分布于地堂兩側(cè)的6棟房屋組成,現(xiàn)僅存高橋坊三巷9號一棟房屋,其余或損毀廢棄、或改建為現(xiàn)代樓房,F(xiàn)存房屋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三進四連廊結(jié)構(gòu),兩側(cè)有青云巷。通面闊15米,通進深29米。水磨青磚墻體,麻石勒腳,紅砂巖門框。硬山頂,人字山墻,船形脊,陶制瓦當及滴水。整體規(guī)模宏大,為清代晚期典型的大戶家宅建筑,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詳細] |
綠瓦樓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莞城區(qū)東莞中學北區(qū)校園內(nèi),是由東莞明倫堂撥款在保安倉原址上興建的教學樓,1927年東莞中學校長袁昌善作規(guī)劃、設計圖,1929年由羅汝榮校長建成。綠瓦樓為從北向南依次排列的3棟二層騎樓組成,每棟樓之間右側(cè)以連廊相接。坐北向南,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墻表呈米黃色,綠琉璃瓦蕪殿頂?偯鎸31.2米,總進深43.1米,占地面積1344.72平方米,F(xiàn)仍作為學生教學樓。該樓見證了東莞教育的變遷![詳細] |
報功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莞城區(qū)東莞中學北區(qū)校園內(nèi)。清同治年間,為紀念歷盡艱險爭回萬頃沙田的四君子:何鯤、方文炳、陳龍安、陳榮光而建。抗戰(zhàn)期間被日軍毀壞,1946年在原址上重建。報功祠為兩層樓房建筑,坐北向南,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墻表呈米黃色,面寬11.4米,進深11.9米。大門上嵌大理石碑,陰刻“報功祠”3字,兩側(cè)嵌大理石對聯(lián),陰刻“前徽崇祀廟千秋,遺澤永留沙萬頃”。現(xiàn)為東莞中學教師辦公室。……[詳細] |
博廈庶常張公祠位于東莞市莞城區(qū)博廈社區(qū)二甲坊10號。清代初期,為紀念博廈七房人先祖張庶常而建,張敬修、張達等為該房后裔。公祠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三進四連廊結(jié)構(gòu),通面闊11.9米,通進深約25米。青磚墻體,紅砂巖基腳、孰臺、門框、柱及柱礎(chǔ)。硬山頂,人字山墻,灰塑龍船形脊。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結(jié)構(gòu),梁架上有精美木雕?傮w布局基本完整,有鮮明的嶺南祠堂建筑風格,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詳細] |
道生園位于東莞市莞城區(qū)西隅道富巷內(nèi),由清末東莞可園創(chuàng)建人張敬修的侄兒張嘉謨所建。當年道生園面積約750平方米,為平庭和水庭的中庭串列式布局。如今道生園歷經(jīng)百年滄桑僅剩下幾間墻體倒塌、門窗全無、破爛不堪的老屋。房屋坐西北朝東南,為紅砂巖勒腳、門框,水磨青磚墻,硬山頂,首進為人字山墻,二進為鑊耳山墻,三進為馬頭山墻。當年嶺南畫派鼻祖居巢、居廉曾在道生園居住了達10年之久,并潛心作畫。使道生園與可園都成為嶺南畫派重要策源地。……[詳細] |
東湖寺位于東莞市莞城區(qū)北隅社區(qū)新沙坊。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太常寺少卿尹源進捐款修建。坐西北向東南,原為三進,后堂已毀,現(xiàn)存二進,面闊15.5米,進深31.3米。硬山頂,人字山墻,灰塑龍船形脊,綠琉璃瓦當及滴水。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門框、柱與柱礎(chǔ)。抬梁和穿斗式混合梁架結(jié)構(gòu)。首進內(nèi)有屏風儀門,二進內(nèi)4根圓木柱,瓜柱抬梁承重。寺前原有大湖叫東湖,可通東江,兩邊建有北畹庵與如庵,大湖南岸建有玉皇樓,現(xiàn)均已不存。東湖寺1958年改……[詳細] |
尹煜故居位于東莞市莞城區(qū)光明路,坐東北向西南,建于清末民初,原為三進三開間,首進在城市道路改造時拆除,F(xiàn)保留后兩進,面寬8.3米,進深13.7米,磚瓦結(jié)構(gòu),紅砂巖勒腳、門框,青磚墻體,硬山頂,彩色蝕花玻璃窗,趟攏門。尹煜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中國共產(chǎn)黨做了大量的地下工作,東江縱隊領(lǐng)導王作堯等人曾在此樓召開秘密會議。尹煜兒子尹平兒和兒媳袁蕙也分別于1937年、1940年參加抗日游擊隊。故居對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有重要幫助。……[詳細] |
黃氏宗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莞城區(qū)東正社區(qū)學左街三巷17號。為清代祠堂建筑,民國十九年、2006年兩次重修。坐北向南,三間兩進兩連廊結(jié)構(gòu),總面闊11.3米,總進深22米。青磚墻體,紅砂巖塾臺、勒角、門框、柱及柱礎(chǔ),硬山頂,人字山墻,灰塑龍船形脊,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承重。該宗祠對了解東莞清代祠堂建筑及宗族關(guān)系有一定參考價值![詳細] |
鄧爾雅故居位于東莞市莞城區(qū)東正社區(qū)寺前街,坐北向南,始建年代不詳,F(xiàn)保存二棟形制、大小一樣的房屋,都為四開間,面寬14米,進深16米,麻石勒腳、門框,趟攏門,青磚墻體,硬山頂,人字山墻,船形屋脊。鄧爾雅(1884-1954),廣東東莞人,生于北京。雅幼承家學,治小學,早年攻篆刻、書法和文字訓詁,并師何鄒崖學印。1899年入廣雅書院就讀。 1905年偕妻及大兒鄧小雅赴日學醫(yī),后改學美術(shù),1910年回國任小學教員。次年,與潘達微等同辦《時報……[詳細] |
坐落在汾溪河畔的萬江大汾,曾與潢涌、麻涌、石碣等被譽為東莞的四大名鄉(xiāng)之一。這座古村立村于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至今有856年歷史,民居與宗祠在排列組合上還基本是廣府的疏式布局。何氏大宗祠是大汾村最大的宗祠,始建于1527年,如今這里是村里的老年活動中心,也是村史展覽館時代發(fā)展太快,很多古建來不及保護,如今的大汾村已經(jīng)看不到連成片的古民居了,但走幾步路,就能在現(xiàn)代建筑中間看到夾雜其間的古建筑,有些保留得很好,青磚、紅砂石、三雕一……[詳細] |
中坑王氏大宗祠位于東莞市石排鎮(zhèn)中坑村。是石排目前發(fā)現(xiàn)的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雖然歷經(jīng)五百多年,但這座古老的嶺南建筑,并沒有因為年代的久遠而呈老態(tài)龍鐘之勢,它們依然聳立在中坑后輩們的面前,在塵世的風雨中,將一番似水流年娓娓道來。明德堂王氏大宗祠也被譽為嶺南建筑藝術(shù)的精品。中坑明德堂王氏大宗祠又名中坑明德堂,始建于明代中晚期。自始建到今已有五百年歷史,F(xiàn)存建筑是清代早期所遺留,但宗祠的基本布置和格局仍為明代手法,大門頂部的歷史名人題字門匾和……[詳細] |
彭屋彭氏大宗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zhèn)彭屋村,建于明嘉(1521-1566)年間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有四百余年歷史,由彭屋村史上名人彭世潮(御賜進士官拜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及舉人彭禮(官拜通山縣都諭)合力籌款建成。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tǒng),是家族的圣殿。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由于缺乏資金,建筑期歷時十八載。宗祠座東北向西南,占地六百多平方米,共分三進。由三十六條……[詳細] |
新基莫氏祠堂位于東莞市麻涌鎮(zhèn)新基村的八宅坊,坐西向東,三進五開間硬山頂建筑,長120米,寬20米,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平方米,前院1600平方米,全用石柵欄圍著。這么宏偉的宗祠可能是東莞最大的。相傳莫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1572-1620)。殘存的墻壁畫處,有“民國37年重修”幾字。最近一次重建是2006年。 莫氏為麻涌一大族群,其先祖發(fā)祥于肇慶。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傳至邑三世祖考丕莫東湖始遷入麻涌(古梅……[詳細] |
陳益家族墓,明代,位于東莞市虎門鎮(zhèn)金洲社區(qū)。陳益是虎門北柵社區(qū)陳氏居民的先祖,是位讓陳氏子孫引以為豪的祖輩。因為陳益是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是中國第二次糧食革命的先鋒,為緩解當時國人的溫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明萬歷八年(1580年),陳益身著布衣肩搭包裹,乘友人的商船從虎門前往越南。到達后,越南的酋長接待他們時,在宴席中擺出了一道香甜軟滑的“番薯”官肴,這引起陳益的興趣——“要是能夠引種回去,該可解決多少人的溫飽!”從此,他便留心這種可以……[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