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的護城濠與福壽溝和贛州古城一樣,歷史悠久。它們是古代贛州城區(qū)的重要基礎(chǔ)設(shè)施。千百年來它戰(zhàn)爭中、發(fā)展生產(chǎn)改善人民居住生活條件發(fā)揮過重要作用。今天我們?nèi)绾慰创⒈4婧烷_發(fā)利用古代城市設(shè)施,之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服務(wù)是城市工作中一個什得重視的問題。護城濠,又名護城河、濠塘,是古代城市防御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古代在修……[詳細] |
馬市街在今天厚德路的東段,即小南門巷北端巷口至今之文廟前(即學宮坪)這段路段。而文廟前往東至百勝門這一段則純荒蕪之地馬市街,因唐末稱土皇帝的盧光稠放馬于此,故馬市街歷史上有馬孳巷、馬市、-、馬路等多種叫法,又因為諧音而長期被訛為馬齊巷、麻瓷巷。宋、明時,馬市街尚為破舊的馬路,直至清時,才因其行往人漸多起來而升級為街唐末……[詳細] |
慈云塔位于老城區(qū)東南、厚德路東段的厚德路小學院內(nèi)。慈云塔是古代慈云寺的附屬建筑物。從塔身上找到的銘文磚對造塔年代的記載,文物部門鑒定為北宋天圣年間(1023—1032年)所建。它是一座典型的樓閣式塔,其結(jié)構(gòu)特點為穿腹繞平座而上。塔身外面原有木構(gòu)的飛檐回廊,因遭雷擊而夢毀,現(xiàn)僅存塔身部分。塔身為青磚構(gòu)筑,9級6面,各層之……[詳細] |
贛州文廟位于贛州市厚往路東段,清乾隆元年(1736)年,知縣張照乘將縣學遷于此,因縣學又為祭孔之場所,故又稱文廟。建筑群整體布局和主要建筑均保存完好,是江西省現(xiàn)存的形制等級最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學校址景點位置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qū)厚往路東段……[詳細] |
崆峒寺位于公園東北部,原名崆峒精舍,建于晉代,佛界高僧崆峒大師曾阡駐錫于此,因而又名崆峒寺。 佛教傳入贛南最早興建的佛寺就是崆峒寺,寺殿面積500余平方米。門外有池:水如明鏡,名曰 “寶鏡池”。寺枕北山玉屏峰,靠山起伏有致;面朝南山寶蓋峰,巍巍壯麗。寺前觀水,寶鏡池晶瑩剔透。四周砂山聳翠,主客同化,天人合一。被堪輿家稱……[詳細] |
云海奇觀 峰山小氣候獨特,四季都能看到云海奇觀。峰山孑立,四周開闊,陣雨之后水汽形成云海。受氣流影響而形成的瀑布云更是變幻無窮,風動云滾。 ……[詳細] |
仙人石 仙人石位于峰山中部,由七塊花崗巖石錯落堆成,高6米有余,恰似天外來客飄然而至,故名仙人石。背面刻有行書“石從天降”,正面刻有“仙人石”,每字約30厘米見方。 ……[詳細] |
鑼鼓石 位于主峰西北山中部的鑼鼓石,是一處非常獨特的地文景觀,分“鼓石”和“鑼石”,兩者相距30余米。 “鼓石”裸露在外面的石面長30余米,寬15米左右,平整宛如鼓面,游人只要用腳蹬踏,此石便會發(fā)出“咚咚”聲響,故名“鼓石”!拌屖笔俏挥凇肮氖毕缕乱蛔怀龅孛娴尼揍編r石,高大如佇立之大象,游人只要輕輕搖動……[詳細] |
獅子巖 獅子巖位于寶蓋峰南面,與寶蓋峰遙遙相對。其右有泉井,名曰“獅泉”,前行百步,是帶有人生哲理的“勿回頭”景點。兩塊直立的巖石夾持左右,人需側(cè)身而行。臨近則是形如盤狀的懸崖。越過此石,抬頭仰望,忽見一座花崗巖石頭,泛眼細看,狀如一頭臥獅。此外還有恍如天外來客的仙人石、彌勒佛石和獅子巖洞等等,F(xiàn)在此處建有峰……[詳細] |
寶蓋峰 寶蓋峰是峰山的主峰,海撥1016.4米,聳峻峭拔,狀若竦身攬月之勢。“707”電視塔屹立峰巔,突兀凌空,極為壯觀。登上主峰極目遠眺,但見諸峰秀麗嶙峋、險峻多變。入夜,遠觀宋城,燈火霓光,時隱時現(xiàn),形成了“寶蓋峰” “孤標絕一方”的雄偉壯麗景觀。 ……[詳細] |
森林公園規(guī)劃總面積20735.2公頃,其中林業(yè)用地面積17323.7公頃。 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以“林翠、云幻、水秀、巖奇、史悠”為顯著特色,具有森林旅游資源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組合狀況好的特點。峰山山區(qū)山峻林茂,形成云霧繚繞、云海翻涌的氣象景觀,山間云霧變幻莫測、千姿百態(tài),讓人留連忘返。萬頃森林景觀,郁郁蔥蔥、綠……[詳細] |
贛州通天巖景區(qū)AAAA 通天巖景區(q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位于贛州市西北郊6.8公里處,總面積6平方公里。從105國道可直接進入景區(qū),交通便捷。這里丹崖悠悠,山靈水秀,具有“丹霞地貌獨特,石窟文化深厚,文物古跡眾多,生態(tài)景致宜人”四大特點。主景區(qū)通天巖石窟開鑿于唐朝,興盛于北宋,至今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詳細] |
郁孤臺建在贛州市區(qū)北部的賀蘭山頂,以山勢高埠、郁然孤峙而得名,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郁孤臺的始建年代已經(jīng)無法考證了,唐代時虔州刺史李勉曾登臺北望,將臺更名為“望闕”。后幾經(jīng)興廢,仍名郁孤臺。1983年按清代同治年式樣重建。臺有3層,高17米,占地面積300平方米。游人登上郁孤臺,可遠眺市區(qū)全景。附:《菩薩蠻》南宋·辛棄……[詳細] |
壽量寺位于城東中山路。壽量寺大殿內(nèi)原有一尊高地六米的鐵鑄觀音大士像,乃盧光稠所造,是江西省最大的鐵造像,惜于1970年被毀。壽量寺現(xiàn)存的建筑建于清代,目前大殿內(nèi)已重置木雕大佛,該寺是江西省重點對外開放的寺院。壽量寺位于贛州市區(qū)中山路,前面是宋城城墻,建筑年代為五代后梁(907—923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一、壽量……[詳細] |
介 紹 贛州文廟位于老城區(qū)的東南,現(xiàn)厚德路東段的北側(cè),是江西省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立校址,屬省級文保護單位。 該文廟在唐代時曾為紫極觀,到宋代又改為大中祥符宮,于皇佑年間創(chuàng)立縣學。文廟原占地約10000平方米,整個建筑群分三組,采用平行軸線方式布局。目前絕大部分建筑為清乾隆年間建造,均保存完好,主要有大成門……[詳細] |
福壽溝是贛州古城地下的大規(guī)模古代磚石排水管溝系統(tǒng)。福壽溝利用地勢高差,連通城內(nèi)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墻處的水窗;以單向水窗阻擋贛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時向贛江排澇。福壽溝的創(chuàng)設(shè)應(yīng)早于北宋熙寧年間。按嘉靖《贛州府志·卷五·創(chuàng)設(shè)》的記載,“宋熙寧中,知州劉彝謀置水窗”,則北宋熙寧時,福壽溝已經(jīng)存在。后經(jīng)歷代修浚更新。最近一次大……[詳細] |
八境臺坐落在贛州市北八境公園內(nèi),章江和貢江在這里匯合,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八境臺建于北宋嘉氈年間(1056-1063年),因郡守孔宗瀚筑臺后繪制《虔州八境圖》,并以圖求詩于蘇軾而得名。歷代文人在這里的題詠甚多。八境臺依城墻建造,臺高28.5米,總面積574平方米,朱樓碧瓦、雄麗壯觀,屹立在章貢兩江匯合處的古城墻上。登……[詳細] |
灶兒巷街區(qū)全長227.3米,總面積為6.14公頃。包括有灶兒巷、六合鋪、東門井、油滴巷、小壇巷、梁屋巷、燒餅巷、老古巷共8條街巷。這一帶的街巷保留有清代至民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多處,建筑風格亦呈多樣化,既有贛南的客家建筑,又有精工細作的徽式建筑,同時還有明顯帶有吉安、南昌一帶建筑風格的建筑和典型的西洋式建筑;在部分……[詳細] |
贛州宋城墻是江西省唯一保存完整、有可靠紀年銘文的宋代城墻,也是全國屈指可數(shù)的北宋磚墻之一。始建于漢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后來經(jīng)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使贛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長13華里、高大雄偉的城墻。城墻平均高7米,從東門至西門長3.6公里,垛墻、炮城、馬面、城門都保存完好。城墻上的……[詳細] |
介 紹 峰山又名崆峒山,位于贛州市東南郊13公里處,京九鐵路和323國道從西面山麓穿過。主峰寶蓋峰海拔1016米,也是整個山的最高點。峰山山脈形勢險峻,森林茂密,風景秀麗,是古代贛州“八景”之一,名曰“寶蓋朝云”。主要景點有獅子巖、寶蓋峰、石角龍?zhí)镀俨、天子地仙人造字石、寶蓋峰石城、玉屏峰崆峒精舍遺址、單橋滴水寨等!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