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曰本女人**全视频免费毛片,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聊城市 > 茌平縣旅游

茌平縣旅游景點

茌平區(qū)棗鄉(xiāng)生態(tài)園
   茌平區(qū)棗鄉(xiāng)生態(tài)園位于茌平區(qū)肖莊鎮(zhèn),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條件便利。生態(tài)園以500年樹齡的“棗樹王”為核心向周邊輻射延伸,以打造中國圓鈴大棗之鄉(xiāng)為目標,以棗樹種植為主,同時輔以桃樹、核桃樹、梨樹、蘋果樹等北方常見果樹及林下農作物間作。建有九大主題生態(tài)園,努力形成了春有花香、夏秋有果、冬有溫室,四季常青,內容豐富的以大棗為特色的現(xiàn)代生態(tài)農業(yè)旅游觀光區(qū)。園區(qū)建設在突出生態(tài)農業(yè)特色的同時,還相繼打造了棗鄉(xiāng)廣場、孝慈湖、中國圓鈴大棗博覽館、棗王齋、望晉臺、文公景觀河等諸多歷史人文景觀,讓游客在享受歡樂采摘的同時感受棗鄉(xiāng)的歷史積淀和人文情懷。關于圓鈴大棗的來歷,流傳著別樣美麗的故事:很久以前,茌平肖莊一帶,黃……[詳細]
四照樓
   博平鎮(zhèn)四照樓景區(qū)距聊城城區(qū)11公里,東臨茌平金牛湖公園,以博平古城中心向周邊輻射延伸,覆蓋博平鎮(zhèn)部分轄區(qū)。2007年,鎮(zhèn)黨委開始“水韻古風,魅力博平”文化建設規(guī)劃,幾年來人文景觀工程有序推進。目前,四照樓、袁樓黨史紀念館、棗園廣場、孔子回轅處、仰山書院、泰山圣母行宮、石牌坊、運河灣生態(tài)園、博陵大棗觀光園等已建成使用,濱河公園、南蓮池、西新河休閑區(qū)、徒駭河五彩橋風景區(qū)正在規(guī)劃建設中。 四照樓景區(qū)分為歷史、民俗文化、生態(tài)等三大主題園區(qū),塑造歷史與現(xiàn)代兩張形象名片。老城區(qū)四照樓、仰山書院、泰山圣母行宮、孔子回轅處和石牌坊等景點展現(xiàn)博平歷史底蘊、人文風貌。袁樓黨史紀念館展現(xiàn)博平紅色文化,濱河公園展現(xiàn)濱……[詳細]
茌平金牛湖景區(qū)
   金牛湖景區(qū)位于茌平西區(qū)新城腹地,總占地5840畝,規(guī)劃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100畝,蓄水量2600萬立方米。自2012年開工建設以來,財政共投入專項資金10億元,目前景區(qū)環(huán)湖路實現(xiàn)貫通,龍山文化廣場、騰飛廣場兩個大型廣場的建設也已基本完成;景區(qū)綠化覆蓋北側山體及湖周,總面積達200萬平方米,王橋片區(qū)綠化已經招標完成,各標段正在進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橫跨湖東西的三橋兩島建設,如長龍臥波般增添了無限魅力,目前正在進行雙橋裝飾性微調,工程完工后,天梭橋、吉鵲橋將更具景觀效果。2014年,通過招商引資,景區(qū)與億豐集團達成合作開發(fā)意向,由億豐集團出資在茌山南側山腳處建設古建一條街,項目包括古建商……[詳細]
茌平肖莊大棗生態(tài)園
   茌平縣棗鄉(xiāng)生態(tài)園位于茌平縣肖莊鎮(zhèn),于2010年春正式啟動實施,是茌平縣十大惠農工程之一。園區(qū)西鄰聊夏路,南鄰博臨路,距聊城17公里,總體規(guī)劃占地1萬畝,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條件便利。園區(qū)按照“科技園”、“博覽園”、“生態(tài)園”、“養(yǎng)生園”“文化園”五園同建的定位,整個園區(qū)以棗園為主,同時規(guī)劃有桃園、梨園、蘋果園、核桃園、-、葡萄園、勞動體驗園、溫室蔬菜園、有機韭菜園等共計十個特色主題園區(qū),努力形成春有花香、夏秋有果、冬有溫室,四季常青,內容豐富的以大棗為特色的現(xiàn)代生態(tài)農業(yè)觀光園區(qū)。園區(qū)建設在突出生態(tài)農業(yè)特色的基礎上,還相繼打造了望晉臺、棗鄉(xiāng)名人苑、孝慈湖、二十四孝雕塑、中國圓鈴大棗博覽館等諸多歷史……[詳細]
韓屯魯義姑祠
   韓屯鎮(zhèn)大碾李村正北、羅屯村有魯義姑祠。魯義姑,劉向《烈女傳》稱“魯義姑姊”,為傳統(tǒng)二十四孝人物之一!墩f苑》、解縉《古今烈女傳》等也有關于魯義姑的記載,內容大同小異。在魯西地區(qū),魯義姑是一個挺有名的人物。她義舉退敵的傳說,流傳甚廣。關漢卿的《蝴蝶夢》曾有云:“我若學嫉妬的桑新婦,不羞見那魯義姑。”這里的“不羞見”其實是“羞于見”的意思。元曲中的人物語言,基本反映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就連家里供奉的魯義姑也羞于拜見了。魯義姑在魯西地區(qū)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據魯義姑祠外面的石刻上介紹,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時常兵戈相見。相傳有一年,齊國舉兵侵犯魯國。入侵的齊兵逼近鵝子屯(今茌平縣……[詳細]
清平森林公園
   清平森林公園位于縣城西南20公里處,包括國營林場和清平新村兩部分,是一處新辟的自然生態(tài)森林公園。占地面積30000畝。原國營林場面積15573畝,其中省合資豐產林12523畝,立木總蓄積3.8萬立方米,固定資產4000萬元;清平新村面積14430畝,原有林面積10121畝。說到清平的這塊地方,要回朔到東漢時期,那時流經高唐縣的黃河故道呈東北??西南走向,貫穿清平鎮(zhèn)北部,隨歲月流失,逐漸形成1.2萬余畝高低不平的一片荒漠,方圓十幾里都是茫茫沙丘,連綿曲折,少有人煙,也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現(xiàn)在,這里的森林覆蓋率已達80%以上,動植物資源豐富,主要林木樹種有毛白楊、榆、槐、柳、椿、桑、松、柏、北京楊、……[詳細]
徐河口三英烈士墓
   徐家三烈士紀念碑位于茌平縣胡屯鎮(zhèn)徐河口村西南1公里處,是為紀念徐寶珊、徐寶璧、徐寶珍三兄弟而建。徐寶珊(1909—1942),山東省博平縣人(今屬茌平縣)。出生于一個富裕農民家庭,受過高校教育。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徐寶珊被附近20多個村莊推舉為“聯(lián)莊會”會長。在博平黨組織的發(fā)動和引導下,他很快組織起一支二三百人的抗日武裝,后被編為山東省第六區(qū)抗日游擊司令部第32支隊2團3營,任營長。1938年春,徐寶珊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1月,任博平縣第一屆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對外稱“博平行署主任”。2月,3營擴編為筑先縱隊第7團,徐寶珊任團長。七團長期活動于茌(平)博(平)高(唐)清(平)一帶,打擊日偽軍,……[詳細]
聊古廟遺址
   聊古廟遺址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qū)閆寺鎮(zhèn)申李莊東。遺址為方形高臺地,暴露面積5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遺址表面散布著大量陶片?勺R器型有龍山文化時期的罐、杯、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繩紋筒瓦等,屬龍山文化至商周時期的遺址。據考證此處應為春秋時期聊城城址,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在遺址西北角有顓頊墓。顓頊乃上古帝王,系黃帝之孫,“初國于高陽,故號高陽氏,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陽)”!兑唤y(tǒng)志》載:“帝顓頊高陽氏陵有二:一在開州,一在東郡城西北二十里!跂|郡者有廟,民間稱‘聊古廟是也’!痹呿溎褂扇糠纸M成:一是顓頊廟,又名聊古廟、聊王廟,系祭祀顓頊的廟宇,該廟規(guī)模宏大有鐘樓、鼓樓、大……[詳細]
王曰高墓
   王曰高墓在信發(fā)街道北八里莊村西南半里處。整個墓地占地十余畝,遍植松柏等樹。王曰高(?~1678)?字登儒,號北山。茌平縣北八里村人。自幼聰敏,7歲能文,10歲執(zhí)父喪如成人,清順治3年中舉人,165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后升工科右給事中,1663年到江南主考,慧眼識才,所取之后出任兩鼎甲,五尚書,三大學士,聲望漸高。后燕齊江淮地震,王及時上 書,請免征放賑。1649年任兵科右給事中。曾上 書“建河工議”強調治河的急要,建議黃、淮合流,提倡疏順,反對塞填,主張派人專管,均被采納。后任禮科掌印,主持武場考試,所錄榜首皆被軍界器重。此后,又多次上疏,請撫功臣,免除浮糧,揭發(fā)貧婪,修正歷法諸事,條條中肯……[詳細]
南陳遺址
   南陳遺址位于茌平縣杜郎口鎮(zhèn)南陳村,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發(fā)現(xiàn),表面為灰土,四周散布大量龍山至漢代的陶片。1980年秋天,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和聊城地區(qū)文化局、茌平縣圖書館聯(lián)合對南陳遺址進行發(fā)掘。該遺址面積近8萬平方米,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堆積厚約2.5—3.2米,延續(xù)時間較長,從龍山一直延續(xù)到漢,其中以龍山文化最為典型,出土了大量石、骨、蚌器,主要有石斧、石刀、骨鑿、角錐、蚌鐮等,陶器以夾砂灰陶居多,其次為泥質陶黑、灰陶,有少量紅、褐陶,蛋殼陶偶有發(fā)現(xiàn),厚度在0.1厘米,代表器物為深腹罐、甕、大口罐、盆、碗、杯、器蓋。另外還有商周、戰(zhàn)國、漢代的遺存。南陳遺址位置十分重……[詳細]
張小莊事件紀念碑
   張小莊事件紀念碑位于茌平縣樂平鋪鎮(zhèn)張小莊。1940年6月,中共魯西第四(運東)地委機關(對外稱黃河部),因在博平活動受到限制,計劃轉移到茌(平)長(清)禹(城)邊沿地區(qū)活動。13日夜,地委機關及地委黨校學員70余人經1天行軍進駐茌平張小莊,不慎被日軍察覺行蹤。14日凌晨,遭到駐茌平、濟南等200余名日軍的突然襲擊。地委領導立即組織突圍。因機關人員只有幾支-,突圍中遭受重大損失,僅地委宣傳部長郭少英等10余人突圍成功。地委書記劉培桐等機關干部、黨校學員和村民共有39人犧牲,黨校教務主任秦懷玉等38人被俘虜。事后,當?shù)卮迕駥⒋蟛糠至沂窟z體用大車拉到趙牛河東(今東阿縣高集鄉(xiāng))張家樓掩埋。目前,張小莊……[詳細]
袁樓黨支部紀念地
   袁樓黨支部紀念地位于茌平縣博平鎮(zhèn)袁樓村,年代為現(xiàn)代,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袁樓黨支部成立于1927年8月,是茌平縣歷史上第一個黨支部,在整個魯西地區(qū)革命斗爭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為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博平鎮(zhèn)黨委決定在袁樓村修建“袁樓黨史紀念館”。紀念館于2008年6月26日開始籌建,2009年7月1日落成開館,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蘇毅然題寫了館名。主體展館坐南朝北,南北長50米、東西寬60米,共占地3000平方米。紀念館主體為5間平房的展室,墻體下部和基座為青磚襯砌、上部為乳白色,門、窗、立柱、牌匾均為紅色,頂部為飛檐齊脊青瓦,造型莊重肅穆,彰顯革命主題。西側是現(xiàn)村兩委辦公場所和原……[詳細]
茌平縣烈士陵園
   茌平縣烈士陵園位于茌平縣振興街道田莊。1974年5月,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加強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茌平縣革命委員會在振興街道田莊(原城關公社田莊)建立了茌平縣烈士陵園。茌平籍著名烈士吳亞屋、李玉等人的骨灰移入烈士陵園。1998年,縣政府對烈士陵園進行翻修擴建,陵園保護面積達到7860平方米,其中紀念堂建筑面積568平方米、辦公室建筑面積249平方米。陵園北面靠近田地,東面、南面皆是居民房屋,西臨一條小路。園內植有柳樹、松柏等樹木,有小假山一座。紀念堂內陳列遺物3件,存放著32名烈士的骨灰。每年清明節(jié)期間,全縣都組織悼念烈士活動。茌平縣烈士陵園是茌平縣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許多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詳細]
魯仲連祠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馮官屯鎮(zhèn)望魯?shù)陽|村。魯仲連,馮官屯鎮(zhèn)望魯?shù)甏迦。?zhàn)國時期政治家、教育家,善為人排憂解難,不為仕途金錢所動。據記載,原魯仲連祠建于清代,始建年份不詳,因年久失修而毀。20世紀80年代,村民要求重修,鄉(xiāng)村自籌部分資金,國家文物局、山東省文物局、茌平縣政府撥款扶持,1993年4月動工修建。修建后的魯仲連紀念祠為5間仿古建筑,磚木結構,青磚琉璃筒瓦,大殿正中有魯仲連泥塑像,大門上層為魁星閣。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題寫祠匾,魁星閣由著名書畫家、中國書畫院副院長黃胄題寫。國防部原部長-,文化部原代部長賀敬之,-原部長鄒瑜,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原副局長孫鐵青,外交部原副部長宮達非……[詳細]
茌平仰山書院
   晚清,茌、博兩縣的教育實行科舉與新學并行,農村有私塾,縣城設縣學、書院和考棚。兩縣的縣學均始于宋,晚清各有縣學1處,分別設在縣城文廟(博平的文廟在現(xiàn)在的糧所舊址)。至晚清,茌、博兩縣共有書院3處:博陵書院,在博平縣城內,其他無考。仰山書院,建于乾隆二十年,址為今博平西街小學舊址。茌山書院,建于道光十四年。仰山書院和茌山書院內設考棚,以備科舉取士。仰山書院在現(xiàn)有的原址上翻建,重現(xiàn)昔日風貌,是古典風格的書院格局,內設碑廊,置古今名人碑刻,記述博平的風物人情、歷史淵源,是體現(xiàn)博平歷史展現(xiàn)當代風采的一個窗口。內置假山駁岸、修池建橋,建成古典園林式人文院落。……[詳細]
教場鋪遺址
   教場鋪遺址位于山東省茌平縣城南20公里樂平鋪鎮(zhèn)教場鋪村西南高地上。相傳戰(zhàn)同齊孟嘗君曾在此設主練兵場而得名。遺址土山稱金牛山,古稱茌山,秦在山下平地設茌平縣(今茌平縣南)。從2000年開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局聯(lián)合進行了4次發(fā)掘。其中2001年挖掘出土的3座陶窯是山東目前發(fā)現(xiàn)的龍山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組。遺址東西長250米,南北寬200米,高4米。1976年后出土有石鏟、石鏃頭、紡輪、鹿角、蚌器、陶器等文物,屬龍山文化遺址。2006年教場鋪遺址作為新石器時期的古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茌平龍山公園
   龍山系魯西北千里廣袤平原上唯一的一座人造土山,為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開鑿會通河的泥土及以后疏浚河道的淤土堆積而成。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土山廣植樹木,修建花圃,辟為“龍山公園”,F(xiàn)土山高5米多,長2里許。山上松柏蒼郁,翠竹欲滴。遠遠望去,猶如蜿蜒起伏昂首欲飛的青龍。嶺頂建有望月亭、望岳亭、臥龍亭3座古色古香的涼亭,內設石桌、石墩,供人小憩。每當夕陽西下,登高遠眺,但見霞光萬道之中,衛(wèi)、運兩河相匯北去。河上白帆點點,漁歌聲聲;嶺下林木蔥蘢,綠草如茵;夜來俯瞰全城,萬家燈火盡收眼底,如詩如畫,令人陶醉![詳細]
張家樓抗日遺址
   張家樓抗日遺址位于聊城市茌平縣廣平鄉(xiāng)張家樓村?谷諔(zhàn)爭時期,村四周曾筑闊7-8米,高約7米左右的土墻,圍墻外有鹿砦和壕溝,有115人組成的民兵鋼槍隊。1944年12月6日晨,日偽軍近千人圍攻張家樓村,被擊退,死傷250余人。翌年2月16日,日軍又糾集1200多人,二次侵犯張家樓村,戰(zhàn)斗持續(xù)三天,北門被大炮轟開,全村有333人犧牲,271人負傷,房屋全部燒毀。該村現(xiàn)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3年至1944年上半年,由于日偽軍的不斷騷擾和劫掠,再加上自然災害嚴重,張家樓村民無以為生,苦不堪言。1944年9月30日,在茌平縣抗日民主政府縣大隊的幫助下,張家樓村建立了抗日民兵聯(lián)防大隊,組織民兵3……[詳細]
東一甲遺址
   東一甲遺址位于茌平縣振興街道辦事處東一甲村,年代為龍山、商、漢,類別為古遺址。1999年4月,東一甲遺址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垣墻遺址
   高垣墻遺址年代為新石器時代,位于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韓集鄉(xiāng)高垣墻村東南700米。1991年5月6日,高垣墻遺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樂平鋪土城遺址
   樂平鋪土城遺址位于茌平縣樂平鋪鎮(zhèn)土城村,年代為北魏,類別為古遺址。2003年1月,樂平鋪土城遺址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全部茌平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