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伏羲陵景區(qū)AAAA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于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同志參觀太昊陵后,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太昊伏羲陵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shù)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guī)模宮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占地875畝。分外城、內(nèi)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臺、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筑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打開,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詳細] |
周口弦歌臺AAA 弦歌臺在縣城西南隅湖中,臺高3米,整個建筑屹立于水中高臺上。原為東漢靈帝時陳王劉寵的苑臺,唐開元中(720年左右),為紀念孔子厄于陳,移孔子廟于上,故又稱“絕糧祠”“厄臺”。1962年4月被淮陽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逗鬂h書·孝明八王列傳》載:陳王寵(劉寵)善-射,中平(180年左右)中,黃巾賊起,郡縣皆棄城走。寵有強-數(shù)千張,出軍都亭,國人聞王善射,不敢反,故陳獨得完,百姓歸之者眾十余萬人。《太平寰宇記》載:“有陳王-臺,開元中移孔子廟于其上!鼻屙樦巍蛾愔葜尽份d:“厄臺,在州城外西南隅,世傳為孔子絕糧處。明成化六年(……[詳細] |
淮陽龍湖水利風景區(qū)位于河南省淮陽縣境內(nèi),依托龍湖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qū)。景區(qū)面積1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7.6平方公里。龍湖由東湖、柳湖、南壇湖、弦歌湖四部分組成,是中國內(nèi)陸最大的環(huán)城湖。湖水環(huán)抱淮陽古城,古城屹立水中,湖中有城,城中有湖,被譽為內(nèi)陸奇觀、中原明珠。景區(qū)碧水清清、浩浩渺渺、蒲葦蔥蔥、荷花飄香、水天一色、美妙絕倫。景區(qū)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遺跡眾多,有太昊陵廟、漢代淮陽王劉崇墓、曹植墓、平糧臺、包公祠遺址、城隍廟遺址、袁端敏公祠大殿等。景區(qū)已被授予國家濕地公園稱號。……[詳細] |
淮陽獨秀園AAA 淮陽獨秀園位于河南省淮陽縣,是全國唯一以松柏造型藝術(shù)為特色的剪枝公園,內(nèi)有各種松柏造型200多種,成為世界園林界的一枝奇葩。1986年新華社原社長穆青來這里參觀后,親筆題寫“淮陽獨秀”。1996年6月,中央電視臺《九州神韻》欄目以《松柏造型天下奇》為題向全世界作了專題介紹。1997年6月,朱镕基總理參觀公園后,感嘆地說:“我去過的地方不少,像這樣的公園還真是絕無僅有!痹S多游客贊不絕口,稱其為“天下第一園”。園子始建于1957年,創(chuàng)始人叫王月惠。王月惠的父親叫王殿一,曾給北洋軍閥吳佩孚當花工。吳佩孚倒臺后,被蔣介石召到南京總統(tǒng)府當花工。南京解放后,蔣介石要他去臺灣,他斷然拒絕,回到了家鄉(xiāng)——太……[詳細] |
太虛觀AA 太虛觀太虛觀位于縣城東3公里的大連鄉(xiāng)董閣村,據(jù)文獻資料記載,淮陽太虛觀(董閣廟)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太虛觀里的諸神是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神,有玉皇大帝、人祖伏羲、白玉奶奶及十大閻王等72神。道觀占地一萬多平方米,建有大殿(玉皇大帝)、二殿(太昊伏羲)、后樓(白玉奶奶)、東西廊坊、陰曹地府、十大閻王,諸神俱全。每逢農(nóng)歷初一、十五,遠近的善男信女前來焚香拜神祈福,許愿保子,消災求財求平安。當?shù)刂两襁流傳著:“進了董閣廟(太虛觀),不孝也得三年孝!钡募言。到過太虛觀的人都能受到一次深刻的傳統(tǒng)道德教育。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政府職能部門對文化遺產(chǎn)及文物保護的重視,為了開發(fā)當?shù)芈谩?a href=/landscape/56/taixuguan.html >[詳細] |
平糧臺古城遺址AA 平糧臺古城遺址位于淮陽縣城東南4公里的大連鄉(xiāng)大朱莊西南隅,占地面積一百余畝,高二丈,俗稱平糧臺、平糧冢、貯糧臺,1988年2月13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護最完好的46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古城遺址。它發(fā)掘于1979年,消息一經(jīng)披露《人民日報》、《光明報》、《河南日報》、香港《大公報》、新華社等數(shù)十家海內(nèi)外新聞媒體爭相報道,曾轟動一時,震驚世界。春秋時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之《陳風·宛丘》曾描述過這里的動人景象:“子之蕩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财鋼艄,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财鋼艄模鹎鹬;無冬無夏,值其鷺!本褪钦f,……[詳細] |
陳胡公陵園AA 陳胡公陵園有陳胡公墓,俗稱胡公鐵墓。此墓位于淮陽龍湖東南南壇湖畔,是中華陳姓的始祖墓。陳胡公名媯滿,虞舜后裔。周武王滅商后,把他封到陳地,并把女兒大姬嫁給他。媯滿雄才大略,建陳國,筑陳城,興百業(yè),造福民眾,使陳國雄居十二大諸侯國之列。媯滿死在陳國,就葬在這里。周武王以國賜姓,稱他為陳胡公,陳胡公自然就是陳氏的得姓始祖,這就是陳姓的由來。陳胡公死時是墓而不墳的年代,但對于王侯和德高望重的文武重臣,可以在陵墓上建拜殿。因此,陳胡公墓室就建在地下,而地上部分建的拜殿也早已不復存在,考古學家曾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西周的陶片和戰(zhàn)國板瓦,證實了當年陳胡公墓和陳胡公拜殿的建筑情況。明朝進士王良臣在詩中寫道:“巧鑄鐵……[詳細] |
周口畫卦臺AA 畫卦臺,亦名八卦臺,又曰八卦壇。清《一統(tǒng)志》稱揲蓍壇,位于縣城北一里龍湖中,臺呈龜形,高2米,面積6600平方米,四面環(huán)水,為古陳州‘七臺八景’之一,名曰‘蔡池秋月’。1962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对涂たh圖志》記載:“八卦臺及壇,縣北一里,古伏羲氏畫八卦于此”。八卦是太昊伏羲氏的一大創(chuàng)作,以揭示自然規(guī)律為主,是我國先民們認識社會現(xiàn)象最原始的記錄。該臺上很早就有廟宇,是為紀念太昊伏羲氏在此發(fā)明八卦而建的。始建于何時無考,據(jù)《淮陽縣志》載:明英宗正統(tǒng)元年(公元1436年)知州張志道增筑亭、垣、十三門、石刻一座。此后歷代均有修筑,增加到有大殿七間,石刻四座,東西廂房各三間、房二座、卷棚五間、黃……[詳細] |
陳風文化園AA 陳風文化園以太極體驗、陳風文化感悟地、姓氏宗親朝覲地和淮陽休閑旅游地,開發(fā)宗親朝覲、文化感悟、養(yǎng)生體驗、健康度假等旅游產(chǎn)業(yè)品。地址:淮陽縣北關(guān)安居路東段……[詳細] |
宛丘古城遺址位于淮陽縣城東南4公里的大連鄉(xiāng)大朱莊西南隅,占地面積一百余畝,高二丈,俗稱平糧臺、平糧冢、貯糧臺,1988年2月13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護最完好的46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古城遺址。它發(fā)掘于1979年,消息一經(jīng)披露,《人民日報》、《光明報》、《河南日報》、香港《大公報》、新華社等數(shù)十家海內(nèi)外新聞媒體爭相報道,曾轟動一時,震驚世界。春秋時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之《陳風·宛丘》曾描述過這里的動人景象:“子之蕩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财鋼艄,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坎其擊鼓,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本褪钦f,……[詳細] |
陳楚故城陳楚故城(今淮陽縣城)是西周至春秋末陳國的國都。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所破,楚頃襄王遷都于此。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大起義,在此建立了第一個農(nóng)民革命政權(quán)。《元和郡縣圖志》記載:“陳州州城枕蔡水”。《水經(jīng)注》載:“沙水……又東南逕陳城北,故陳國也!薄对娮V》載:“陳都于宛丘之側(cè)”!痘搓柨h志》載:“州城即古陳國”。今淮陽城址與文獻記載相符!对娊(jīng)·陳風》云:“東門之池,可以漚麻”!端(jīng)注》記載:“城之東門,內(nèi)有池,池東西七十步,南北八十步許,……水中有故臺,詩所謂東門之池也!薄对涂たh圖志》記載:“東門池,在州城東門內(nèi)道南”。今淮陽城東門內(nèi)道內(nèi)亦有池,南北長,東西……[詳細] |
陳胡公陵園有陳胡公墓,俗稱胡公鐵墓。此墓位于淮陽龍湖東南南壇湖畔,是中華陳姓的始祖墓。陳胡公名媯滿,虞舜后裔。周武王滅商后,把他封到陳地,并把女兒大姬嫁給他。媯滿雄才大略,建陳國,筑陳城,興百業(yè),造福民眾,使陳國雄居十二大諸侯國之列。媯滿死在陳國,就葬在這里。周武王以國賜姓,稱他為陳胡公,陳胡公自然就是陳氏的得姓始祖,這就是陳姓的由來。陳胡公死時是墓而不墳的年代,但對于王侯和德高望重的文武重臣,可以在陵墓上建拜殿。因此,陳胡公墓室就建在地下,而地上部分建的拜殿也早已不復存在,考古學家曾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西周的陶片和戰(zhàn)國板瓦,證實了當年陳胡公墓和陳胡公拜殿的建筑情況。明朝進士王良臣在詩中寫道:“巧鑄鐵……[詳細] |
淮陽五谷臺是神農(nóng)氏初期建都立業(yè)的地方。五谷臺一帶,有著優(yōu)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條件,神農(nóng)氏在此開創(chuàng)了原始農(nóng)業(yè),成為中華民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地域之一。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nóng)“初都陳(今河南淮陽),始教天下種五谷”。《兗州府志》也有相同的記載:“始制耒耜,教民播種五谷,故號神農(nóng)氏,初都陳,后都曲阜”!痘搓柨h志》更有所記載:“約公元前30世紀,相傳炎帝神農(nóng)氏都于陳,嘗百草而興藥,藝五谷,教民農(nóng)耕!辈⑤d:“五谷臺位于城東北5公里五谷臺村,亦名五谷營,為神農(nóng)氏教民種五谷處。其址今已毀”。據(jù)當?shù)孛耖g傳說:臺原高丈余,占地十畝,上筑廟宇,塑有神農(nóng)氏像,每逢大年正月初五神農(nóng)誕辰及四月二十八神農(nóng)萬壽之日……[詳細] |
思陵冢即是三國時魏封陳王——曹植之墓居。《河南通志》記載:“曹植墓在陳州南三里,魏封陳思王!薄洞笄逡唤y(tǒng)志》說:“三國魏曹植墓,在淮寧縣南三里!币贿B四個冢由北往南依次高度為12米、4米、7米、15米,封土面積依次為1656平方米、400平方米、900平方米、3000平方米。最南端的這個高冢就是思陵冢。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著名詩人。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特別在詩壇上成就頗高,受到歷史上許多名人的高度評價。南北朝著名詩人謝靈運說:“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獨點八斗。”曹植從小聰明過人,10歲能詩文,19歲寫的《銅雀賦》名噪一時,為曹操所寵愛,一度考慮立他為太子。由于他“……[詳細] |
蓮果寺位于縣城北25里的陳樓村,是村子里看上去惟一讓人感覺有些古意的建筑,也是村里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村民們說,每年農(nóng)歷的四月初八這里都會唱大戲,來唱戲的和看戲的都是周圍48個村莊的村民。而蓮果寺的占地面積也正好是48畝——蓮果寺好像和48這個數(shù)字有著某種特殊的淵源。為什么是“48”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數(shù)字?這要從蓮果寺前面的那片池塘說起。相傳陳樓村的周圍原來有一大片湖泊,名叫鳳湖,是黃河改道淤積而成的。上古時期,神農(nóng)氏的女兒曾經(jīng)身穿白色的衣裙在池中種下蓮果。第二年,池中遍生蓮花,清香四溢,果實累累,蓮果池因而得名。把“48”這個數(shù)字和蓮果寺、蓮果池串在一起并使之流傳千古的不是傳說中的神,而是實實在在……[詳細] |
東漢陳王劉崇墓位于縣城北大關(guān)東側(cè)段莊西南部,發(fā)掘于1988年8月,此墓屬東漢中期偏晚,距今近兩千年的歷史,它是近年來我國發(fā)現(xiàn)的漢代墓葬中,規(guī)模最宏大、形制最奇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磚石結(jié)構(gòu)墓穴,猶如一座“地下迷宮”,河南僅有、全國罕見。淮陽歷史悠久,從周武王封舜后媯滿封陳始國起,到北宋徽宗封陳王湣止,先后有63位王、公、侯封在這里,陳王劉崇為其中之一。該墓考證,建于公元120年,陳頃王劉崇于125年葬于此。墓室面積東西長28.3米,南北寬18.2米,出土稀世珍寶上千件,如銀縷玉衣、畫像三層石倉樓、長袖玉舞女、辟邪燈、扶幾、龍形玉佩、銅車馬飾、五銖錢、貨泉錢、漢磚硯、石豬、石雞、陶器等,特別是帶“……[詳細] |
雙冢遺址位于縣城東南王店鄉(xiāng)雙冢村北側(cè),北距平糧臺古城址1.5公里,東臨蔡河,是一處含有龍山、二里頭、商文化遺址,196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兩冢一高20米,一高16米,面積約5740平方米,系夯土筑成。冢下為范圍較廣的古文化遺址,面積約5.28萬平方米,平均文化層深度在5米左右。遺址內(nèi)遺物豐富,冢東南有紅燒土房基面。是一處人口稠密,規(guī)模較大的古代村落遺址。1972年后,出土有陶紡輪、陶網(wǎng)墜、石鏟、石斧、石錛,并發(fā)現(xiàn)有大量的鹿角、蚌殼、豬、羊、狗、牛的骨骼。陶器殘片能看出器形的有:龍山文化時期缽形鼎、侈口甗等;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鼎、甗;商代大口尊、卷沿甕等。民國5年(1916年)《淮陽縣志……[詳細] |
遇佛寺,位于黃集鄉(xiāng)胡王村小李莊東側(cè),距縣城15公里(臨蔡鎮(zhèn)東北3公里處)。遇佛寺始建于公元638年,由唐太宗李世民下旨修建。該寺也因李世民蒙觀世音菩薩搭救轉(zhuǎn)敗為勝感恩報恩御筆親題寺名而譽滿中原。一千多年來,遇佛寺一直是豫東佛教重地,香火旺盛,香客云集,來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有求而來,載譽而歸,觀世音菩薩在該寺享有至高無上的殊榮。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日寇、-匪軍摧毀了遇佛寺。1999年,自幼出家的釋妙穩(wěn)大和尚辭別了修行幾十年的太白頂云臺禪寺,回到家鄉(xiāng),重建遇佛寺。歷盡千辛萬苦,遇佛寺才得以重現(xiàn)昔日的輝煌,其功昭日月,德譽中原。遇佛寺宏偉壯觀、肅穆莊嚴、殿宇巍巍、金碧輝煌,走進禪院,但見香煙……[詳細] |
劉崇墓位于淮陽縣城北關(guān)環(huán)城路南側(cè)。1988年—11月由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淮陽縣博物館聯(lián)合發(fā)掘。為一座帶回廊的多室漢代磚古墓,有斜坡墓道,墓向東西向,東西長28.3米,南北寬18.2米。僅墓室占地面積就達515平方米,該墓由前室、后室、主室、左右耳室及四周回廊上七小室組成,墓室內(nèi)壁有數(shù)種花紋磚堆砌,整個墓室猶如一座“地下迷宮”,是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東漢磚石墓之一。墓門和主室用青石堆砌,墓門線刻卷草紋,其它墓室及回廊是由特制的16種不同形狀、不同花紋的磚砌成。有兩個墓室為穹隆頂,結(jié)構(gòu)非?季,專家們稱這種建筑方式在古墓中是罕見的。在燈光照耀下,可見回廊的不少壁磚上戳印有“安君壽壁”字樣。從墓……[詳細] |
淮陽城四面環(huán)水,萬畝城湖煙波浩淼。在城東北一里處的湖面上突兀著一座土丘,上面亭欄溢彩,古柏蒼翠。這里就是太昊伏羲氏始畫八卦的地方,故名畫卦臺,亦稱八封壇;搓柟欧Q宛丘,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畫卦臺則是“伏羲于蔡水得白龜八卦之壇”。臺高米,臺基大約10畝,環(huán)臺皆水,惟西南邊有一條小道可行人。臺上廟宇建于何時已失考,經(jīng)過歷史風雨的剝蝕,如今,作為古陳州七臺八景之一的畫卦臺上的廟宇已不存在,只有那棵傳為伏羲栽的八卦柏依然挺立如故,伏羲封其為八卦柏。畫卦臺所以有名,是因為伏羲用一條長橫線代表“陽”,兩條短線代表“陰”,進而組合圖畫出的乾、坤、兌、巽、震、坎、離八卦圖,一轉(zhuǎn)一動,陰陽消長,變化無窮。八卦……[詳細] |
朱丘寺遺址位于縣城東北四通鎮(zhèn)王菜園村東南700米處,屬龍山文化時期遺址。198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文物普查時,遺址高出地面1米至3米,南北寬180米,面積45000平方米,文化層厚3米至5米。寺下高臺及延伸部分全屬文化遺址。出土有扁平形鼎足、深腹罐、斂口豆、平底碗、圈足盤、平底盆、澄濾器及陶紡輪、陶網(wǎng)墜、石斧、石錛、石刀、石鑿、石箭頭、蚌鐮、骨錐等。并發(fā)現(xiàn)有紅燒土房基多處。民國5年(1916年)《淮陽縣志》載:“朱丘寺在城東北三十五里!眰髡f為五代時梁太祖朱全忠墓,后在臺上建朱丘寺,俗稱朱公寺。《新五代史·趙犨傳》載:“梁太祖入陳州,犨兄弟迎謁馬首甚恭。然犨陰識……[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