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楊橋城子山,面積約2400平方米,高約5米,文化層厚4米左右。1982年發(fā)現。出土遺物有夾砂紅陶鬲、甗,泥質黑皮陶罐、缽、豆,幾何印紋陶罐、缽殘件以及算盤珠形紡輪,雙肩石斧等。從各個方向均能看到立于田中央的臺形遺址,遺址上器物豐富。屬周文化遺存![詳細] |
1987年發(fā)現。現有面積約500平方米,只能從遺址東南方向略約看出遺址部分形狀,遺址上可以找到一些陶片和陶器,有夾砂陶繩紋鬲足、間斷繩紋鬲腹片、繩紋鬲腹片。屬周文化遺存![詳細] |
面積約5000平方米,高約5米,文化層厚4米。1987年發(fā)現,上層為商、周堆積,下層為新石器堆積。崧澤文化遺物有質地疏松的殘夾砂紅陶釜形鼎,紅陶足,紅陶角狀把手,黑陶小陶球,夾砂紅陶鼎足。商、周遺物豐富,有黑陶細繩紋罐、紅陶梯格紋罐、紅陶寬梯格紋罐、泥質灰陶盆形鼎角錐狀足、灰陶淺盤、黑陶三足盤、紅陶實心錐狀鬲足、甗足、……[詳細] |
面積約3200平方米,高約3米,文化層厚3米左右。1982年發(fā)現。出土遺物有夾砂紅陶鬲、甗,泥質黑皮陶罐、缽,幾何印紋陶罐、缽等殘片以及石網墜等。從西面的土路上可以看見該遺址斷面以及基本形狀。屬周文化遺存![詳細] |
俗稱烏龜墩,上面種植苗木和旱作物。從解放橋村秦家壩組方向能夠清楚看見遺址形狀。由于當年調查是從秦家壩方向找到遺址的,因此稱為“秦家壩遺址”,本次普查重新以地名命名為今名。面積約4500平方米,高約4米,文化層厚2.5米左右。1987年發(fā)現。出土遺物有夾砂紅陶片、泥質磨光黑皮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器形為鬲、甗、盆、罐、缽、……[詳細] |
上面種植苗木和旱作物,只略高過其西面魚溏。面積約5000平方米,高約5米,文化層厚3米。1982年發(fā)現。出土遺物有夾砂紅陶片、泥質磨光黑皮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器形為鬲、甗、盆、罐、缽、豆等。還有雙面石斧、石鑿。屬周文化遺存。另外,地方志記載明代浦口著名理學家莊昶父親莊志淵葬于馬家山![詳細] |
俗名城子山,上面大部分地域荒棄,出關頭倪打谷場可以清晰的看見其臺型遺址特征。面積約3000平方米,高約5米,文化層厚3米左右。1983年發(fā)現。出土遺物有夾砂紅陶片、泥質磨光黑皮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器形為鬲、甗、盆、罐、缽、豆等。屬周文化遺存![詳細] |
上面主要種植旱作植物和苗木,遺址南部有大片私墳。從星(甸)綽(廟)公路上,經過遺址前魚塘,可以看到明顯的遺址斷面。面積約20000平方米,高約2.5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1985年發(fā)現。出土遺物有夾砂紅陶片、泥質磨光黑皮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器形為鬲、甗、盆、罐、缽、豆等。還有算盤珠式紡輪及磨制石錛。屬周文化遺存![詳細] |
亦名“騷狗山”!督舟恕贰皬埣示优f在烏江。宋吳龍翰《過烏江張籍故居》:‘昔年此地著書人,詩骨成塵草木深。突兀眼前僧結屋,塔鈴風里替君吟’”“文昌讀書堂舊在烏江東一里”“宋烏江張孝祥《讀書堂舊在烏江,即唐文昌公讀書處。自五代至今,皆世守之。渡江后為史氏之所有》:漫游五車書不讀,豈似一編動過目, 癡兒瀨事蠹魚書,巨富……[詳細] |
“羅漢寺在治西四十里翠云山之陽,宋太平興國(976-983)中建,嘉定庚午(1210)及明永樂辛卯(1411)、國朝康熙戊戌(1718)均重修。樓閣飛翔,房廓繚曲,后依林麓,前看溪泉,洵為一方之勝(舊志)。道光中邑人禹士愷建鐘樓,咸豐中寇毀,今復建數楹”。據居民回憶,它占地約1000平方米,有“九層塔”(磚上有佛像)等……[詳細] |
據同治《上江兩縣志》記載,寺始建于宋,明萬歷年間重修,前后二進,內有四尊石佛,門上方有“石佛寺”三字的石刻匾額。毀于咸豐戰(zhàn)火,后復建數楹。1964年拆毀,僅剩墻基。墻基殘長約20余米,距地表深0.5米左右,寬0.6米,底部夯實,鋪碎石,上砌磚。1982年挖掘出石佛(觀音坐像)一尊,高1.05米、寬0.6米,目前暫供奉于……[詳細] |
位于浦口區(qū)橋林街道辦事處南大街、北大街相交處,跨石磧河。據《江浦埤乘》記載:“石磧橋在治南四十里,明嘉靖二十五年修、隆慶二年重建。國朝康熙九年里人侯承動等復建(舊志),乾隆中沈明侯重修并增石欄。咸豐中賊毀。同治五年徐壽復作磚欄、理橋 。”可見其清代以前歷年興廢情況。1969年,為了擴大石磧河泄洪能力、拓寬了石磧河,石……[詳細] |
位于泰山街道辦事處滄波門社區(qū)東門灣頭街北。據《江浦埤乘》記載:“新橋在浦口朝宗門外灣頭街。舊無橋,新河改道,灣頭街橫截中斷。光緒九年十月,左文襄檄水利局新建。(按:曬布場東北舊有巨石矗立如虎形,士人呼其地‘老虎石’,其根斜入河身,嶙峋蟠固。經王方伯德榜督帶開,勇丁鏨孔實藥, 揭數十層,俾與河之深廣。律左文襄,命因石底……[詳細] |
位于浦口區(qū)泰山街道辦事處滄波門居委會,東門左所大街街北。該橋始建于明代,為浦口城東門碧泉下游黑水河上小橋,原為單孔磚拱橋,橋基磚砌,橋上曾刻有“聚興橋”三字,F該橋橋基仍有部分明代大磚,橋孔已經用石料重新制作,橋面也用瀝青輔就。該橋約長6米、寬5米、凈跨3.5米、高1.8米。……[詳細] |
建于清道光初年,原為3孔石拱橋,長10米,寬3米,拱高15米,拱券為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式,中孔凈跨5.2米。原橋構件一無所存,僅橋址還在原地。現橋長30米,寬5.5米,高13.5米。建橋之處傳說為明太祖朱元璋與軍事家劉伯溫斬殺藏于西山中惡龍之所,故名“斬龍橋”。后歷經風雨,斬龍橋曾為當地張姓后人重修,故又稱“張龍橋”。橋坐落……[詳細] |
該遺址位于南京市浦口區(qū)橋林街道辦事處百合村小余所組,1983年發(fā)現,面積約3000平米,文化層厚約3米。遺址發(fā)現有夾砂粗陶鬲、甗、幾何印紋陶罐等!叭铡逼陂g誤認為其上器物是從相鄰小余所古文化遺址而來,故沒有調查。2012年經深入調查認定為東、西周古文化遺址,據市考古隊調查該遺址約4000平米![詳細] |
面積約5400平方米,高約5米,文化層厚3米左右。1984年發(fā)現。出土遺物有夾砂紅陶鬲、甗,泥質黑皮陶罐,幾何印紋陶罐、缽殘件以及石鏟等。從遺址的北部可以看出該遺址是個河邊村莊并高出其前方農田,進入村莊就是小余所組隨地可見陶片陶器。該遺址曾被命名為“大余所遺址”,而實際上大余所有地名無遺存,今予以更正。屬周文化遺存![詳細] |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fā)起“三浦”(江浦、浦口、浦鎮(zhèn))戰(zhàn)役,數百名官兵血灑大地。1957年6月為紀念解放江浦犧牲的數百名解放軍指戰(zhàn)員,江浦縣于鳳凰山修建紀念碑,上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1999年移建于求雨山。當年4月20日奠基,2000年4月新碑落成,碑體形如風帆又似利劍、火炬,占地10畝,塔身用混凝土澆……[詳細] |
胡小石(1888-1962),原籍浙江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名光煒,字小石,號倩尹、又號夏廬,晚年別號沙公、子夏等,文字學家、史學家、詩人、書法家。始學于李瑞清,從殷周金文學起,篆隸楷均達高深境界。曾撰寫《中國書法史》,可惜散失于“文革”中,辛存《書藝略談》、《胡小石論文集》。胡小石紀念館占地20畝,2003年8月舉行……[詳細] |
瓜埠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年為兵家必經之地,南北朝拓撥煮南侵,曾陳兵十萬在瓜埠,前人484年齊郡太守劉懷慰,曾在瓜埠筑城。瓜埠自明清以來,交通發(fā)達,商賈云集,瓜埠古代又是滁河入江,長江入海口,因此瓜埠觀潮為六合古代八大景之一,曾有瓜埠寒潮吞建鄴之詩句,雖經千年滄桑瓜埠古鎮(zhèn)仍然留下徐、田、駱、倪四家極具清代風格的古瓦房![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