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沉盞底心靈盛宴”,綠太陽生態(tài)度假區(qū)位于潮安縣登塘鎮(zhèn),距離潮州市區(qū)約15公里,面積3200畝,是集游覽、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是國內獨有的歐陸風情園林與中華傳統(tǒng)園林成功融合的范例。想領略典雅的歐陸風情,感受優(yōu)雅的大自然風光,潮汕美景綠太陽生態(tài)度假區(q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熬G太陽”一座以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規(guī)劃、設計、建設的綠色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突出展現(xiàn)了典雅的歐陸風格,結合精致的中華園林藝術,充分利用優(yōu)雅的原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讓每位游客感受到溶入湖光山色,體驗賞心悅目的身心愉悅之中。宏偉的“阿波羅廣場”,讓您親眼目睹古希臘文化的輝煌,經(jīng)典的“夢薩羅拉廣場”猶如來到了利大意皇家……[詳細] |
龍湖古寨免費 龍湖古寨地處韓江中下游西岸,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南宋年間。明、清為發(fā)展的盛期,是潮汕濱海的貿易重鎮(zhèn),現(xiàn)在仍保存著100多座古建筑,堪稱“潮汕古建筑博覽”。古寨的寨內結構是先人按照地輿學的九宮八卦修建的,寨中央直街長1.5公里,由于形似龍脊,便將原先的俗稱“塘湖”改為“龍湖”。中央直街的東面有新街、上東門街、下東門街,西門有五宮巷、隆慶巷、福興巷、獅巷、中平巷、伯公巷,形成“三街六巷”的工整格局。據(jù)考證,龍湖寨歷代科舉出身的進士、舉人達53人,名人的題詞、書法、碑記也相當多。至清末民初,在面積只有1.5平方公里的寨內,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賈富紳豪宅有100多座,不少有五進、十進之深。這些建筑……[詳細] |
幽谷逸林位于潮安縣歸湖鎮(zhèn),集山水瀑布群于一體、匯探險尋幽、浪漫情調為主題。幽谷逸林瀑布景區(qū)位于歸湖鎮(zhèn)高原村一個叫楓土的小自然村內,一條長約5公里、名為陂頭坑的山溝峽谷中。距潮州市區(qū)約40公里,自然景觀和地理位置十分獨特,東接鳳凰山三級水電站,西連省級森林保護區(qū)萬峰山林場,南通汕鳳公路臨韓江,北與豐順縣相接壤,海拔高度只有300多米。這處少為人知的風景區(qū),最獨特是深藏在山溝中的6個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水流瀑布群,其溪流奔瀉逶迤而下,既有潺潺流水,又有涓涓細流,展現(xiàn)著一幅自然和諧的美麗風景圖。游客沿著羊腸小道,在兩個多小時的行程中發(fā)現(xiàn):這條有著濃郁亞熱帶森林特色的山溝峽谷溪流瀑布,處處皆是景,令人目……[詳細] |
鳳凰天池位于鳳凰山脈烏山東峰頂部,海拔約1325米,其主峰海撥1391米,僅次于粵東第一高峰鳳凰烏髻。天池旅游區(qū)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迷人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無數(shù)游人前來。天池的面積為76畝,是由古火山口形成的天然湖。特殊的氣候使池面時而波浪滔天,時而水波不興,傳說中這里是西王母沐浴之處,更為其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加上旅游區(qū)內富有傳奇色彩的太子洞、仙井;太平寺、文天祥“正氣堂”、茶樹王“宋茶村”;奇形怪狀的巖石;美麗的杜鵑坑、日出勝景等更讓人流連忘返。湖中有一種奇異的魚,這種魚頭如青蛙,身如鱷魚,尾如蝌蚪,背為深褐色,腹長杜紅皮斑紋。小貼士:往天池的山路極其陡峭危險,車手技術需要過硬。天池上面溫度比……[詳細] |
龍湖寨建筑群免費 龍湖寨建筑群(含許氏宗祠、林氏宗祠、婆祠、是荷公祠、儒林第、院巷許厝、福茂內、方伯第)龍湖古寨地處韓江中下游西岸,就在公路邊,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現(xiàn)在仍保存著100多座古建筑,寨內庭院深深,千年老榕樹盤龍錯節(jié)隨處可見。走進龍湖寨門,街巷井然有序,祠第無數(shù),庭院深深,而千年老榕樹盤龍錯節(jié)隨處可見。古寨內巷陌縱橫名宅巨祠無數(shù)......古寨的結構很講究,是先人按照九宮八卦修建的,寨中央直街由于形似“龍脊”,加上該寨四周韓江水、池塘湖水環(huán)繞,因而稱“龍湖”,直街東面有三條街,西門有六條巷,形成了“三街六巷”的工整格局。在街巷中,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賈富紳豪宅100多座,不少有五進、十進之深![詳細] |
鳳翔峽位于粵東第一山——鳳凰山山脈東南翼,緊靠鳳凰山脈第三峰——番崠山(1036m),也是鳳凰山的南大門。雄麗多姿的鳳凰山脈逶迤起伏,峰回路轉到了大山地界,大山有一個鳳湖村,背靠主峰1391米的高山,村前兩座林木疊翠的青山中間形成了一條曲曲彎彎的峽谷,山谷險峻陡立,清泉如玉噴珠,這就是風景獨特的鳳翔峽。景區(qū)從山下的山門進去,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才能到達鳳湖村前的玉湖休閑區(qū)。進山門,過巖隙,踩著盤山新開出來鋪著鵝卵石的水泥小道,景區(qū)在陡峭的小道懸崖邊架設一條長長的金屬護欄,游人借助護欄一邊欣賞清新曠遠的峽谷,又可采抽幾張好照片。鳳翔峽保留著原生態(tài)之美,山谷間的吊橋、涼亭也是樸素無華。兩邊山坡綠蔭如蓋……[詳細] |
鳳南百丈瀑布位于潮安縣北部山區(qū),因地處鳳凰山脈之南麓,故得此名。境內蘊藏有畬族獨特的民俗風情、仙竹奇觀、百丈飛瀑等美景,其中以畬族風情為主體,帶有濃厚鄉(xiāng)村氣息和自然風光的特色旅游資源,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往旅游參觀。碗窯、山犁是鳳南鎮(zhèn)的兩個畬族群眾依然保留著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地方。大坪村前的山坡,疊峰起伏,石坡上聳立兩株于粗葉茂的榕樹,一圍六尺,長約十余丈的牛力藤,貫串兩株榕樹樹干而過,分椏而延伸,椏干卷曲倒懸如梳,盤纏成各式各樣奇形怪狀之椏枝,繚繞蔓生于榕樹枝葉中。榕樹高約十丈,枝葉覆蓋面積約六十平方丈,綠葉濃蔭,又有牛力藤之纏繞,猶如綠色的面紗披于面額。榕樹底下有一天然石洞,進洞……[詳細] |
潮安甘露寺免費 甘露寺,據(jù)《明一統(tǒng)志》所載于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始創(chuàng),而民間相傳有孝子廬墓而甘露降故名,自宋就奉佛。明、清、民國有修建,1984年起重修。以其天然大石室冠潮汕和石壁鑿造大型彌勒像之奇特壯觀,而游客不絕。1986年6月獲登記開放。甘露寺寺門由三塊品字型的巨石疊成,“玉簡書院”、“甘露洞天”,的題刻依稀可辨。佛寺上蓋是一塊凌空飛出的底平如削的巨石,蔚為奇觀。全寺約600平方米,分為3個部分。剛進,石刻“萬歷四十八年(1620)潮州知府賈口口助銀所修”。立有兩大金剛像,旁有韋陀菩薩立像。過之,是大雄寶殿,主奉釋迦牟尼佛,兩旁十八羅漢金身。頂部石板,刻著青色的“威靈保障”四個大字楷書。下……[詳細] |
松林古寺位于意溪鎮(zhèn)郊松林峰山麓。寺雖廢而靠山雄偉,兩邊山脈宛延環(huán)拱山門,狀似龍象護寺;寺前湖泊如鏡,橫堤護基:遠觀江山名城盡收眼底。松林古寺創(chuàng)始未詳,也未知何時而廢。“文革”期間開東溪時在廢寺低洼處出土一韋馱菩薩石像及圓形石座,上刻“開山會堂和尚”六字,鄉(xiāng)民因之以“開山”又稱寺名。據(jù)專家考證為隋唐以前石刻文物,故知其歷史之悠久也。1993年5月適逢林希炎、柯紫蓉伉儷陪師宏生大和尚來寺朝山禮圣,見寺山氣魄非凡,樹林婆娑。寺雖廢而靠山雄偉,兩邊山脈宛延環(huán)拱山門,狀似龍象護寺;寺前湖泊如鏡,橫堤護基;遠觀江山名城盡合眼底,美不勝收。隨后獨資捐建普同塔三座,功德堂等,現(xiàn)已落成使用。昔有潮郡名人對此留待……[詳細] |
象埔寨,位于古巷鎮(zhèn)古一村,座西向東偏北30°。象埔寨寬162.4米,深154.4米,寨為方形,建筑格局規(guī)范嚴謹,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做厝,座座格局不同相同”之說,全寨由一大門進出,并各有通道連接最后面的“陳氏大宗祠”,通道長約110米,寬5.9米,在通道的兩側有三條平行巷,每條巷長140米,寬2.3米,從寨門內至大宗祠后,建有三條橫向貫穿全寨的大街。第一街長157米,寬2.7米。第二街長157米,寬3.7米。第三街長157米,寬1.5米。由三街六巷形成寨中四通八達的交通網(wǎng),寨門為石拱結構,高2.45米,寬1.5米,門上有匾額“象埔寨”,并有落款,上款“壬戌之秋”,下款“穎川郡立”。 象埔寨規(guī)模宏……[詳細] |
在潮安區(qū)磷溪鎮(zhèn)仙田鄉(xiāng),有一座坐西北、向東南,三進格局的宗祠,占地面積約六百五十平方米,該祠為仙田鄉(xiāng)丁氏崇祀其入潮始祖丁公允元之祠堂,堂號為丁宦大宗祠。該祠原為明代建筑,八十年代初,丁公之后捐資重修,古祠煥然一新,宗祠前有明末禮部尚書黃錦公贈的石刻對聯(lián)一副,聯(lián)曰:官紀太常,五馬清風余鳳水;崇名宦,千秋礻西土 祀薦仙田。丁公允元,原籍江蘇常州,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因諫免鹽鐵稅由太常寺少卿被貶為潮州知軍州事。在任期間,主持在韓山古揭陽樓遺址建韓文公廟,把原城南的韓廟遷往韓山,并以唐賢趙德、宋賢陳堯佐配祀,題匾為“忠 礻右 廟”;主持增筑韓江西岸石墩,在石墩上架設橋梁,建亭修屋,修建后的韓江西……[詳細] |
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位于潮安縣鳳凰鎮(zhèn)歐坑村,占山地面積12畝,三面環(huán)山,座落東北,面向西南。園內有紀念碑、紀念館、碑廊和亭閣。2003年11月15日落成,總投資280萬元,F(xiàn)為潮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潮安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鳳凰山革命根據(jù)地經(jīng)過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三個時期,在逾二十年的革命斗爭中,無數(shù)革命志士面對強敵,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在這片熱土上壯烈犧牲的革命英烈有姓有名可考的就達一千多名。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后人,“兩縱”潮州老戰(zhàn)士聯(lián)誼會倡議建設“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并得到各方的積極響應。穗、汕、潮、澄、饒等地有1842位老戰(zhàn)士和35名老戰(zhàn)……[詳細] |
宗山書院牌坊位于潮安縣金石鎮(zhèn)中離溪畔。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行人司司正薛侃為其師王陽明建。四柱三門石牌坊,通面闊7米、高約6米,坊額刻“宗山書院”,背鐫“仰止”。宗山書院坊,在金石鎮(zhèn)塔下村中離溪畔。明嘉靖十一年(1532)行人司司正薛侃為其師王陽明建。正德十二年(1517)薛侃得中進士之后,遂以侍養(yǎng)歸,此間他師事王陽明于贛州,并歸語其兄薛俊,俊遂率群子侄從之,自是王學盛于嶺東。嘉靖三年(1524)薛侃因母歿乞歸,后筑室講學于桑浦山麓,為其師王陽明建祠立坊,祠已圮毀,僅存此坊。坊高約6米,寬約7米,三開間二層全石結構,梁柱榫卯接合,堅穩(wěn)高峙,古樸壯觀。坊額刻“宗山書院”,背鐫“仰止”。薛侃……[詳細] |
潮安陳氏大宗廟 位于潮安縣官塘鎮(zhèn)巷下管理區(qū)。宋元符年間,潮州府海陽縣知縣陳坦建。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兩次重建。廟座西向東,通面寬22米、總進深41米。三進建筑,逐進升高,中座比前座高出0.83米,后座又比中座高出0.93米,氣勢雄偉。屋架均為斗栱抬梁式結構。雖歷代屢有維修,但后座尚保存有較早年代的建筑風格。如瓜柱肥大,斗栱無飾等。廟額刻“陳氏大宗廟”,背鐫“清泉流派”,并有“乾隆庚午秋玖月裔孫義勇等重建”款。廟前有石刻門聯(lián)“閩海分藩傳舊德,秋溪卜世振新猷”。落款為“炯庵居士”(炯庵是明崇禎年間南京禮部尚書黃錦的號)。廟南約100米處有祠道坊一座,二柱一門,十分……[詳細] |
陳氏大宗祠,位于潮安縣官塘鎮(zhèn)巷下鄉(xiāng),座西向東,三進格局。該祠寬21.3米,進深約43米,單門一體,三進依次增高,第一天井至中廳約增高83厘米,由四級臺階遞升,第二天井至后廳約增高93厘米,亦由四級臺階遞升。陳氏大宗祠前有石刻對聯(lián):“閩海分藩傳舊德,秋溪仆世振新猷”。匾額“陳氏大宗廟”,背鐫“清泉流派”,落款:“乾隆庚午秋玖月裔孫義勇等重建”。據(jù)官塘清末秀才陳舜臣所著的《心耕谷果》一書所載:“陳坦父名宗慶,坦由進士知廣東潮州府海陽縣事(宋元符間),公治邑有惠政,任滿,為百姓所攀留,遂卜居秋溪鸛塘,建祠以祀先祖,終后葬后山山柄”。由此可知,陳氏大宗祠始建于宋。經(jīng)明清重修后,至今還保存著一些宋代建筑……[詳細] |
丁允元墓,位于潮安縣磷溪鎮(zhèn)英山鄉(xiāng)鳳地。該墓方向座西北向西南。明代曾重修。碑高155厘米,寬153厘米,碑中行刻“宋祖考朝奉大夫知潮州事丁公妣縣君念田黃氏墓”。該墓于明崇禎五年重修,公元一九八一年丁氏旅泰華僑捐資再次重修,現(xiàn)墓地兩側均繪壁畫并配詩,記載丁允元治潮功績。第一幅畫為“湘橋彰德”,詩曰:“湘橋載譽傳千古,費煞太卿一片心。世界石梁新式樣,斯稱首創(chuàng)眾同欽”。第二幅畫為“韓祠從祀”,詩曰:“韓伯丁公兩太守,安瀾興學并功高。一祠永祀彰盛德,萬古馨香薦禮牢”。丁允元,字叔中,南京常州人,官居太常寺正卿,為人生性耿直,忠于職守,聲望昭著,淳熙間,因懇請赦免“鹽鐵”等稅,竟觸帝怒,貶至潮州,任知軍州……[詳細] |
潮州的鳳凰山是粵東地區(qū)的第二高峰。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金鳳凰,在這座山的山窩里下了兩只蛋,孵化成兩只雛鳳凰。這兩 只鳳凰經(jīng)過-,終于得道,化成兩位俊俏的姑娘,行善積德,為人間帶來吉祥安寧。鳳凰單樅,屬烏龍茶類。主要就產(chǎn)于潮州市鳳凰山。這里氣候溫暖濕潤,雨水充足,茶樹均生長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qū),終年云霧彌漫,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在20℃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樹的發(fā)育與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質。現(xiàn)在尚存的3000余株單樅大茶樹,樹齡均在百年以上,性狀奇特,品質優(yōu)良,單株高大如榕,每株年產(chǎn)干茶10余公斤。因成茶香氣、滋味的差異,……[詳細] |
在庵埠鎮(zhèn)西北的桑浦山東南虎山腳,郭隴、潘隴、鳳隴3村環(huán)抱。湖面寬300多畝,深數(shù)丈,湖心東南有陸地凸起,稱湖心里,約80畝。湖周圍一年四季綠禾如茵,稻菽飄香。附近有古海蝕石、中離洞、白云巖和石林等風景勝跡。早在6000年前,梅林湖一帶處于海灣之中。由于韓江沖積和桑浦山泥沙風化聚集,2000年前,這里已形成陸地。經(jīng)過海浪侵蝕,梅林湖西北的牛頭山南麓,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古海蝕石,F(xiàn)存的海蝕石,散落于山麓、田野之間,呈磨菇、海豚、羊頭、鯉魚、海龜、船帆、蛤煌等形狀。梅林湖畔的這些古海蝕石,是研究潮州沿海地形變化的重要歷史資料。小貼士:梅林湖現(xiàn)在因環(huán)境的污染和人為破壞,現(xiàn)在最漂亮的景色應該是秋天。景點位置……[詳細] |
孫默齋墓,俗稱三女貴墓,在潮安縣沙溪鎮(zhèn)沙一村眠龍山,墓向東北,有碑亭,拜亭,均為花崗巖巨石筑成,碑亭四柱落地,上蓋由幾塊巨石組成,碑文鐫刻在亭后壁正中,為“明考將仕郎默齊孫公,妣耋壽孺人慈烈林氏墓”。碑亭前約10米處是龐大巍峨的拜亭,結構為三開間,縱深約三米許,寬約10米,八石柱托石楹,柱高4米多。屋頂全部由花崗巖石板蓋成。每片石板大達3、4平方米。孫默齋墓俗稱“三女貴”墓。相傳孫默齋膝下無男,生得三女,但卻招了三個顯貴的女婿:大女婿是兵部尚書翁萬達;二女婿是工部侍郎陳一松;三女婿是狀元林大欽,故有三女貴之稱。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詳細] |
王氏大宗祠俗稱“老虎祠”,在潮安縣庵埠鎮(zhèn)仙溪管理區(qū),座西南向東北。這座祠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30年重建,歷1831、1930、1981年重修,現(xiàn)保持清代中后期的建筑格局和裝飾。王氏大宗祠二進一拜亭,寬30.61米,深34.25米,左右配火巷。祠前場地寬敞,有麒麟照壁與祠門相對。這個祠堂的建筑和裝飾比較講究,門前的石雕構圖層次分明,美觀大方,屋頂?shù)钠郊购托奔苟佳b飾嵌瓷塑,以古代戲曲為題材。屋檐的嵌瓷塑人物凌空飛出,栩栩如生。祠后進梁架結構和油飾精美,拜亭單檐四垂,工藝考究。亭內有“榜眼秋臺”牌匾,為旌表南宋名宦王大寶而立。王氏大宗祠為潮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七……[詳細] |
林氏家廟 位于潮安縣庵埠鎮(zhèn)寶隴村,俗稱青窗祠。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始建,原為二進建筑。天啟五年(1625年)戶部侍郎林熙春續(xù)建后座,使之成為三進院落式布局。家廟坐南向北,總面寬48.3米、總進深37.4米。廟前10米處有牌坊一座,四柱三間磚石結構。坊額中為“世德恩光”;左為“綸褒碩儒”,落款為“欽差總督兩廣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戴耀為敕封文林朗延平府將樂縣知縣林熙春立”;右為“青瑣直臣”,落款為“欽差總督兩廣兵部右侍朗張鳴岡為工部都給事林熙春立”。坊前約16米處是灰塑的麒麟照壁。廟中座保留了明天啟元年(1621年)誥封林熙春妻妾為宜人、恭人的敕命,木匾長5.9米、高1.26米、厚6厘米,綠漆……[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