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臺灣堆”,為澎湖群島北海域中最大的島嶼。俗稱“臺灣堆”,為澎湖群島北海域中最大的島嶼,位于距白沙島約5.5公里的海上,全島面積約3.1平方公里,西岸有一道數(shù)千公尺的黃金色海灣,呈弧狀迤邐入海,碧海藍天與金色海岸相映成趣。美麗的沙灘,可踏浪、戲水、潛泳,亦可欣賞綺麗的海上落日,恍若置身于夏威夷度假勝地。吉貝海上樂園位于島上西南的白沙尾,海灣上有一棟棟彩色的度假小屋,為吉貝妝點出繽紛的熱帶風情![詳細] |
澎湖列島為臺灣第一大離島群,是臺灣省最早開發(fā)的地方,位于臺灣海峽上,多漁港,夜間萬點漁火流動,忽明忽滅,與水中映射之星斗互相輝映而形成“澎湖漁火”,曾被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澎湖列島由64個大小島嶼所組成,自然景觀是十分優(yōu)美,著名的“風柜濤聲”、“鯨魚洞、”“望安玄武巖”、“虎井沈城”、“將軍嶼帆船石”、“花嶼仙人腳印”、“桶盤嶼石柱”等。當然,旅游資源遠不止海灘陸上的,還有淺水中的、海底下的及海面上的各種旅游資源,均有待進下開發(fā)。澎湖列島以盛產(chǎn)鯧魚、鰹魚聞名,此外還有馬鮫魚、鯊魚以及烏賊和龍蝦等,每年初秋時分,是去澎湖列島吃海鮮的最好季節(jié)。澎湖列島有早期移民的傳統(tǒng)聚落,為順應(yīng)環(huán)境而發(fā)展……[詳細] |
石滬是先民智慧的展現(xiàn),它是利用玄武巖和珊瑚礁所砌筑的捕魚陷阱,而七美的“雙心石滬”因造型浪漫,吸引眾多的情侶前來,儼然成為澎湖觀光的代表景點,位居澎湖景點第一名。雙心石滬又稱“頂隙滬”,已有700多年的悠久歷史,坐落于澎湖縣七美鄉(xiāng)的北部,是澎湖地區(qū)眾多石滬中保留最完整的石滬,是由許多石頭排列而成,從高處更能清楚的看到兩個大大的愛心。從高空俯瞰過雙心石滬之后,可以下水走走、玩玩,附近海域的海水清澈碧藍,如果水位不高,或是正處于退濤的時候,也不妨走到雙心石滬里頭,彷佛愛心將你圍繞,十分浪漫,如果和自己的愛人一起前往,將會是人生中最美的經(jīng)歷。需要注意的是若要觀看雙心石滬必須先確認每日的退潮時間,才能……[詳細] |
馬公城隍廟亦可稱媽宮城隍廟,是位于臺灣澎湖縣馬公市內(nèi)的古跡廟宇,供奉城隍爺。它是繼文澳城隍廟之后澎湖地區(qū)的第二個官設(shè)城隍廟,為中華民國內(nèi)政部設(shè)定的三級古跡。馬公城隍廟始建于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9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完工。1885年因中法戰(zhàn)爭,法軍占領(lǐng)澎湖,馬公城隍廟被燒毀;1886年由通判程邦基在今馬公市重慶里重建,其后在1889年,澎湖廳署遷移至馬公,馬公城隍廟的官祀地位得以鞏固。初建時的馬公城隍廟為三進帶左右護龍之建筑。因澎湖地區(qū)位處海峽中央,多風害,馬公城隍廟亦曾多次修建。今天我們所見的馬公城隍廟的風貌基礎(chǔ)奠定于1932年,為五開間、兩進兩廊的合院式建筑,三川殿上有通判程……[詳細] |
漁翁島燈塔位于臺灣澎湖縣西嶼鄉(xiāng)西南端,為臺灣最古老的燈塔。該塔的位置原為西嶼塔燈的舊址,西嶼塔燈始于清乾隆43年,為八角形花崗石的七級石塔,塔上每夜燃點燈火。漁翁島燈塔立于花崗巖臺基上,底部直徑約2.5公尺,塔高11公尺,燈高60.7公尺,內(nèi)有螺旋鐵板樓梯。塔身向上微微內(nèi)收,為圓形鐵造結(jié)構(gòu),外表漆成白色,是臺灣地區(qū)創(chuàng)建最早的洋式燈塔。在入口三角形的門楣上留有凸鑄的英文題字“D-ID M. HENDERSON 1874”,是燈塔設(shè)計人韓得善的署名。另在庭院內(nèi)有三塊保存完整的石碑,分別是清乾隆43年(1778)所立的《興建西嶼塔燈碑記》、44年(1779)的《建修西嶼塔燈落成碑記》,以及清道光8年……[詳細] |
澎湖跨海大橋坐落在臺灣澎湖縣,連接白沙與西嶼兩大主要島嶼,是澎湖群島主要交通要道之一。遠遠望去,該橋猶如長虹凌空,雄踞于臺海之上,不但使該區(qū)的交通暢流無阻,而且極富觀光價值,每年都有許多游客慕名而來。在跨海大橋興建之前,白沙與西嶼兩島間的唯一交通方式為行船駛過吼門海道,但海道的水流湍急,平時的流速高達每秒三米以上,遇到季風強的冬季時節(jié)水流更是險急。政府在經(jīng)過多年勘查后于1965年開始興建大橋,1970年完工正式通車,自此兩島的住民終于可以經(jīng)由原來險惡的海路交通改為陸路交通來往于兩島之間,或是前往澎湖本島。跨海大橋經(jīng)過多年的潮汐及海風侵蝕,而且交通流量增加,原橋逐漸不堪使用,于是在1983年開始……[詳細] |
澎湖風景區(qū)正式成立于1995年,旨在將澎湖列島建設(shè)成為一個國際級海上觀光休閑渡假中心。澎湖群島多漁港,夜間萬點漁火流動,忽明忽滅,與水中映射的星斗互相輝映,“澎湖漁火”因而曾入選著名的臺灣八景。澎湖風景區(qū)內(nèi)景點頗多,著名的“風柜濤聲”、“鯨魚洞”、“望安玄武巖”、“虎井沈城”、“將軍嶼帆船石”、“花嶼仙人腳印”、“桶盤嶼石柱”等自然景觀以及包括澎湖跨海大橋在內(nèi)的人文景觀都是眾游客拍照留念的絕美地方。此外,由于澎湖是個海島,居民多半從事漁業(yè)生活,面對著變化無常的海域及澎湖自然環(huán)境影響,只好依靠神明寄托心靈,于是澎湖民間宗教發(fā)展十分繁榮,各種廟宇遍布島上。因為澎湖居民對寺廟的建筑相當重視,甚至不惜……[詳細] |
臺江公園為臺灣第八座公園,于民國98年(2009年)1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其名稱得自于古代臺灣西南部曾存在的臺江內(nèi)海,范圍包括臺南市安南區(qū)與七股區(qū)濱海陸域、海域至澎湖縣東吉嶼。臺江公園是臺灣唯一一個河海交界的濕地生態(tài)公園,有著極高的保育意義以及豐富的生態(tài)資源。公園總占地面積39310公頃,包含臺南市安南區(qū)與七股區(qū)共4905公頃的濱海陸域以及34405公頃的鹿耳門段至澎湖縣東吉嶼海域。除了結(jié)合人文、歷史、生態(tài)保育等,園內(nèi)還有濕地、潟湖兩重生態(tài)景觀,以及1200多只黑面琵鷺,數(shù)量遠遠超過其它國家和地區(qū),處處展現(xiàn)著秀美壯麗的自然風光,是一處非常值得守護和游覽的生態(tài)園區(qū)。Taijiang Nati……[詳細] |
西臺古堡位于臺灣省澎湖縣外安村南海岸,西嶼西南,因清李鴻章為防?芏ǖ,故又稱李鴻章古堡,堡壘全部掩蔽在玄武巖層內(nèi),墻垣堅厚,隧道寬闊,可容駐軍54人,目前已列為一級古跡,古堡盡頭為海崖,有明顯的侵蝕地形。西臺古堡坐落在西嶼鄉(xiāng)外埯村南臨海的高地上,由李鴻章于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興建,用以防御外來侵略者,其占地達8.15公頃,列屬臺灣一級古跡,昔稱西臺古堡炮臺,為澎湖最前線、最具規(guī)模且火力最大的炮臺;由若干條地下隧道構(gòu)成,整體成“山”字形,隧道寬4米多,高近4米,堡頂與地面同高,頂上覆蓋綠草,遠望不易察覺,堡內(nèi)裝置大炮4門,駐軍最多時達5000人,工事完善,至今猶存。……[詳細] |
小門鯨魚洞坐落在臺灣澎湖縣西嶼鄉(xiāng)小門嶼西北海岸的海崖上,因外觀上狀似一只鯨魚的頭部而得名。此處原為一玄武巖海崖,但經(jīng)海水和海風的不斷侵蝕,最終貫穿成為一海蝕拱門,看似一只擱淺海灘的鯨魚而備受眾游客的歡迎。鯨魚洞高約7.8米,潮大時,可欣賞巨浪拍打洞口的景象;退潮時,游客能進洞內(nèi)聆聽海濤蕩氣回腸的吼聲,令人精神振奮舒暢。此外,鯨魚洞東側(cè)現(xiàn)在還有兩根海蝕柱,原為海蝕拱門,因頂上玄武巖崩塌而成,近年來也逐漸成為熱門的拍照地點。Whale Hole of Xiaomen 必去理由:澎湖縣最著名的海景之一……[詳細] |
姑婆嶼面積約0.3平方公里,為澎湖列島的北海最大的無人島,島上有片綠色大草原,一側(cè)并有白色沙灘和礁石巖岸,游客可在此享受淺灘戲水之樂,并觀賞綺麗的珊瑚、熱帶魚類。此外,姑婆嶼也是著名的紫菜生產(chǎn)地之一,產(chǎn)量多、品質(zhì)佳,目前屬于赤坎村的公共財產(chǎn),由管理委員會統(tǒng)一規(guī)劃;每年冬季采收季節(jié)時,村民統(tǒng)一包船前往,盛況空前,為北海百年來獨特的常民活動。這處無人島有不少鳥類棲息,尤其是燕鷗類,如白眉燕鷗、紅燕鷗等,頗受賞鳥人士矚目![詳細] |
通梁古榕位于白沙島通梁村保安宮前,樹齡已達三百多年,當?shù)厝私砸暈樯駱,是澎湖島上唯一的大榕樹,共有數(shù)十條支干,枝葉繁盛茂密,形一個天然的華蓋,蔽蔭達半畝馀,是世界上難得一見的大榕樹,澎湖地理環(huán)境原不適合植物生長,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大榕樹在此卻長得枝葉茂盛,居民為了保護枝干,將每根枝干皆用板子包圍起來,中間以架子、支柱來支撐巨樹![詳細] |
吉貝嶼位于距白沙島約5.5公里的海上,全島面積約3.1平方公里,西岸有一道數(shù)千公尺的黃金色海灣,呈弧狀迤邐入海,碧海藍天與金色海岸相映成趣,美麗的沙灘,可踏浪、戲水、潛泳,亦可欣賞綺麗的海上落日,恍若置身于夏威夷度假勝地,吉貝海上樂園位于島上西南的白沙尾,海灣上有一棟棟彩色的度假小屋,為吉貝妝點出繽紛的熱帶風情。 ……[詳細] |
鯨魚洞位于澎湖列島西嶼北端的小門島,島上遍布奇形怪狀的玄武巖,黑色巖石間有一個海蝕形成的大巖洞,相傳有巨鯨在此受困,故名,洞穴高約7.8公尺,洞內(nèi)寒冷陰森,好似洪荒之地,洞外巨濤拍岸,氣象萬千,退潮時,在此聽潮音,效果十分震撼。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