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曰本女人**全视频免费毛片,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胡也頻故居位于福州市烏山道山觀路弄4—5號。胡也頻(1903~1931年),乳名培基,學名崇軒,侯官(今福州市區(qū))人。少進崇德小學、烏山師范學校學習,家貧輟學到祥慎金鋪當學徒。民國9年(1920年),考入上海浦東中學,后往天津大沽口海軍預備學校學習輪機。又到北京投考大學,未被錄取,住在公寓里,開始創(chuàng)作詩和小說。民國13年,發(fā)表短篇小說《雨中》。不久,為《京報》副刊《民眾文藝周刊》。翌年,發(fā)表《雷峰塔倒掉的原因》。民國14年夏,結識丁玲,結為情侶,蟄居西山碧云寺附近。這時期,他寫了不少充滿傷感的詩作,后收入《也頻詩選》。民國16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同年冬,認識馮雪峰,接受馬克思主義。翌年……[詳細]
  圓瑛故居位于平湖鎮(zhèn)端上村,始建于明末崇禎年間。端上開祖文昌公,開村第一屋至今400多年,屬明代樣式二層木結構。主樓長10.5米,寬5.5米,計面積115.5平方米;其側房為4X4米二層樓,計面積32平方米;總計面積147.5平方米。圓瑛居住此屋系圓公祖上遺產(chǎn)。只知圓公爺、父輩三代住進此屋。圓公是開村第十一代后裔,圓公生母闕氏。圓公生于1878年5月12日,居住時間:出生至14歲在此屋居住。15-17歲到古田求學中秀才,18歲游涌泉寺并出家,19歲在家養(yǎng)病,20歲重新出家即1897年。從此離開此屋不復返,距今112年。此屋此后交由堂侄吳貞玉看管、居住。貞玉于上世紀70年代搬出,此屋至今休閑已有3……[詳細]
  蘇華故居位于莆田市涵江區(qū)萩蘆鎮(zhèn)官林村頭份自然村。蘇華(1908-2008.4),原名黃德馥,涵江區(qū)萩蘆鎮(zhèn)人。在教會學校學習,中學畢業(yè)后當小學教員。1926年后,積極投身革命斗爭,廣泛發(fā)動群眾,參加大革命運動。193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中共莆田縣委秘書、縣委委員,負責婦運工作。1933年冬,調(diào)福州中心市委工作。1934年4月,市委被破壞后返莆田工作,任縣委婦委書記。三年游擊戰(zhàn)爭期間,先在莆田沿海地區(qū)領導群眾進行革命斗爭,后到常太及莆(田)永(泰)邊游擊區(qū)做群眾工作及后勤工作。1937年2月,閩中特委主要領導人被捕犧牲后,被選為新建的中共閩中工委委員,著力協(xié)助工委書記劉突軍做政治思想工作![詳細]
  沈葆楨故居位于宮巷西段北側的宮巷11號(現(xiàn)26號)。始建于明天啟年間,數(shù)次易主。清同治年間,由時任江西巡撫的沈葆楨購置并加以修葺,現(xiàn)為沈家后裔住宅。為明代民居,坐北向南,周圍封火墻,總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為門頭房、廳堂、正座、藏書樓。門前兩側有高聳馬頭墻,門頭房面闊五間,進深用三柱,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門房正中有插屏門。二進廳堂,穿斗式減柱造木構架,雙坡頂。堂前為寬敞庭院,周以回廊(排放執(zhí)事牌)。堂上正中黑底金字對聯(lián)日:“詩禮傳家;文章華國。”三進,正座面闊五間,進深用七柱,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中分前后廳,前廳堂上正中有對聯(lián)為:“兄弟睦,家之肥;子孫賢,族乃大。”左……[詳細]
  許瑞芳故居位于三明市三元區(qū)巖前鎮(zhèn)忠山村楚-祠。許瑞芳祖籍江西崇仁縣,生于1906年,自幼隨父來三元區(qū)忠山村落戶,住在楚-祠上廳兩廂房,左廂房為其父母居所,右?guī)繛樵S瑞芳居所。許瑞芳父親以經(jīng)營日什布匹為生,經(jīng)常在通往永安、貢川、忠山、三元、梅列的官道間奔波。許瑞芳十八歲時(1925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師范,同年冬參加革命活動。192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負責支部宣傳工作。1927年底回到忠山村后,建立秘密農(nóng)會,鼓動農(nóng)民起來-征兵征糧,苛捐雜稅,應聘任永安縣立中學教師,創(chuàng)辦農(nóng)民夜校,宣傳革命思想。1929年,毛澤東率領紅軍入閩,消息傳到永安,許瑞芳到閩西找紅軍,回到了革命隊伍。1934年冬,許瑞……[詳細]
  李增皆,字益伯,號謙堂,清代馬巷侯濱人,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從子(李廷鈺之弟)。嘉慶三年(1798年)隨從父李長庚征戰(zhàn)蔡牽海上武裝集團,非常得力。十二年(180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李長庚在粵海黑水洋被蔡牽大炮擊斃,李增皆憤激流涕,決心以消滅蔡牽為己任。不久隨水師邱良功(金門后浦人)率八百人為先鋒,采用鐵簽戳入賊船的方法,繼續(xù)在黑水洋圍剿蔡牽。十四年八月十七日,海戰(zhàn)非常激烈,“兩軍皆拼死狠斗,兵刃短接,火箭橫飛”。激戰(zhàn)兩天一夜,蔡牽寡不敵眾,眼看大勢已去,只好裂船沉海身亡。此次海戰(zhàn),雙方傷亡巨大,李增皆將士得活者僅十九人,他自己在戰(zhàn)斗中也負傷落水,后獲兵士救起。李增皆在洋二十余年,大小二百余戰(zhàn),由……[詳細]
  彭德懷舊居楊家大厝位于明溪縣雪峰鎮(zhèn)三元巷40號。1933年7月,按照中革軍委的戰(zhàn)略部署,彭德懷、滕代遠率領以紅3軍團為基干的紅軍東方軍進入寧清歸蘇區(qū)作戰(zhàn)。在圍攻寧化縣泉上土堡的同時,于9日首先克復明溪縣,解放了明溪、清流全縣和寧化東北大片土地。明溪縣的-民團頭子葉大增、嚴明漢等連夜逃往鄰縣。紅軍東方軍進入明溪后,在縣城內(nèi)設政治部和司令部,彭德懷住在東門城內(nèi)的楊家大厝(今為縣雪峰鎮(zhèn)三元巷40號)。紅軍東方軍在寧清歸地區(qū)作戰(zhàn)期間,彭德懷、滕代遠將清流、明溪一帶的情況向蘇區(qū)中央局及紅一方面軍的領導報告,并建議派人到明溪和清流蘇區(qū)恢復工作。7月20日,周恩來、朱德根據(jù)彭德懷向蘇區(qū)中央局及紅一方面軍領導……[詳細]
  鄧子恢舊居(鄭庸經(jīng)祖宅)位于培豐鎮(zhèn)文溪村,年代為1928。鄧子恢舊居(鄭庸經(jīng)祖宅):位于培豐鎮(zhèn)文溪村鄭厝,始建于1890年,由閩西著名革命先烈鄭榮金之父親手建造。該舊居座西偏南,朝東偏北,土木結構。占地500平方米,主體工程為300平方米。前向單層,后面兩層,設兩廳三間一廚房,門三處,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該舊居是原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早期革命的重要活動場所,是重要的革命舊址。1928年之前,鄧子恢以龍巖為主要陣地,鄭庸經(jīng)以永定太平里為主要陣地,他們分別發(fā)動群眾團結起來一起進行革命斗爭并組建了黨組織。隨著鄧子恢等向國民黨-派打響了第一-,發(fā)動了著名的后田暴-動-,由于敵強我弱,被迫轉移到培風公學……[詳細]
  楊阿苗故居位于鯉城區(qū)江南鎮(zhèn)亭店村,建于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歷時13年,以建筑堂皇富麗、平面布局獨到而聞名遐邇,富有閩南民居的特色;楊阿苗,名嘉種,菲律賓華僑,宅建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tǒng)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屋前大石埕圍以三面磚墻,主體建筑前辟一大庭院,兩側的東西梢間與東西廂房之間又各自形成兩個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稱“五梅花天井”。整座建筑顯得美觀大方,寬敞明亮。房屋內(nèi)外的墻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巖、花崗巖石雕。采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細琢大量的……[詳細]
  西山故居位于浦城縣仙陽鎮(zhèn),時代為清代。該單位位于浦城縣仙陽鎮(zhèn)本街,為南宋理學家、參知政事(副宰相)真德秀(號西山)的故宅。宅坐北朝南,磚木混合結構。始建于宋嘉定十四(1221)年。清咸豐八(1858)年毀于火,光緒十四(1888)年重建。南北長66米,東西寬21米?偯娣e1221.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632.53平方米,庭院面積588.87平方米。四面圍墻,東、西、南三面墻外有流水溝繞護。中軸線依次為花墻、前庭院、門廳、天井、正廳、后院。正廳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兩側有廂房、側門。側門上檻外分別額書“鸞飛”、“魚躍”等字,磚質(zhì),陰刻楷書。建筑內(nèi)梁坊、瓜柱、斗拱以至瓦當均有精美雕飾。兩廳均為硬山……[詳細]
  劉六符故居,坐落于潭頭鎮(zhèn)二劉村。坐北朝南,為典型明清古建筑。土木結構,雙落透后,隔以前、中、后三個天井,兩側撇榭。四扇三間,四面風火墻,塊石基礎,硬山頂?v深38.2米,通寬13.6米。第二進大廳西側后房,即為劉六符出生及少年生活居所。大廳中脊楹柱高達6米,廳內(nèi)藻井、懸鐘、斗拱、插屏、游廊乃至柱礎,均精雕細刻。大廳前均橫貫走廊,通風火墻月門。后天井南階上亦有一道走廊。因此,風火墻東西兩側均開啟三扇月門。后天井有水井一口,于今仍可汲飲。圍墻正門外為石板埕,占地面積125平方米,其間一口月爿池,面積60平方米,南端居中遮以馬鞍形照墻。劉六符就義前未曾婚娶,此后百年滄桑,未有人對故居加以修葺養(yǎng)護,禿……[詳細]
  高士其故居位于福州市鰲峰坊東口南側,背靠于山,為明代遲清亭舊址。始建于明代,坐南向北,四面風火墻,前后五進,面積2500多平方米。高士其故居1號花廳原有四進,除第一進為三開間住房外,二、三、四進為假山、魚池、花園0,遲清亭即建在此。清道光年間后,多被改為住房。民國初期,高士其父親高贊鼎在花廳二進魚池東側建一幢雙層小樓,它是高士其青少年時期的住房;◤d現(xiàn)僅存兩進,占地面積僅四百平方米。3號主座前、后共五進,入石框大門為首進,穿斗式木構架,硬山屋頂。三面環(huán)廊,廳堂三開間,中間為廳,兩旁有前、后廂房,左廂房為其父高贊鼎、母何吟閣住房。二、三進同樣是三開間,有插屏門隔成前后廳,廳兩側為前后廂房,前后廳……[詳細]
  陳時范故居陳時范故居,位于古槐鎮(zhèn)井門村天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稱陳厝里。宅第始建于明代中葉,坐東南向西北,當時稱布政使陳時范府第。木構,面寬七間,三進,俗稱“八扇七”,前埕照墻至大門深4.3米,整座進深75.52米,寬21.10米,建筑總面積達1619.80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且原貌基本完好。第一進深23.45米,第二進深18.97米,第三進深28.70米。兩邊各有路,寬1.4米。兩旁各有廂房,西5.7米,東3.4米。整座三進圍以封火墻,第一進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大廳采用抬梁式雙坡頂。第二、三進面闊七間,進深三間,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鵲尾頂脊。清代時曾按舊貌重修。1987年陳時范后裔、臺……[詳細]
  李子芳,1910年5月出生于石獅市永寧鎮(zhèn)子英村的一個華僑家庭。1924年赴菲律賓半工半讀,深受革命思潮影響,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回國。1932年參加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參過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斗。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并先后擔任過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等職。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奉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命令,調(diào)入新四軍擔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軍黨委委員,為新四軍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政治和組織作用。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不幸被俘,被關押在上饒集中營。1942年春夏之交,慘遭毒手,犧牲時年僅32歲。李子芳……[詳細]
  五夫朱子幫里位于武夷山市東南部,地處浦城、建陽、武夷山三縣(市)交接地帶的五夫鎮(zhèn),距市區(qū)51公里距離度假區(qū)51公里處五夫鎮(zhèn)。五夫鎮(zhèn)自然環(huán)境幽美、氣候宜人、物產(chǎn)豐富、盛產(chǎn)白蓮、板栗、楊梅、香菇、田螺等。五夫鎮(zhèn)自古就有鄒魯淵源之稱,歷代名人輩出。至宋代已是鼎盛時期,名人學者云集,工商仕農(nóng)極為繁榮,抗金名將劉子羽、吳介、吳遴在五夫降生;詞圣柳永以及他家“柳氏三杰”在五夫孕育;胡安國家族的胡氏五賢出自五夫;理學宗師朱熹在五夫從師就學,可謂“群英薈萃”。是重要歷史文化名鎮(zhèn),境內(nèi)遺址遺跡豐富,是武夷山武夷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屬于省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主要景觀有二處:一是朱子故居--紫陽樓,書院門牌樓高聳……[詳細]
  菲律賓華僑職-動領袖許立故居位于晉江市龍湖鎮(zhèn)石龜村長聲路32號。許立(1905~1971),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zhèn)石龜村人。1925年移居菲律賓,并投身菲律賓、印尼華僑職-動,1926年加入共青團,參與組織菲律賓華僑總工會,1929年出席上海泛太平洋職工代表大會。1930年4月到莫斯科出席赤色職工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同年11月轉為共產(chǎn)黨員。1933年9月被荷蘭印尼當局驅逐出境,回家鄉(xiāng)開展革命活動,任中共石獅永寧區(qū)委書記。1935年重赴菲律賓,任菲律賓抗日反奸大同盟主席,創(chuàng)辦抗日刊物,發(fā)動華僑捐款捐物,多次組織華僑抗日義勇軍、慰問團回國參加抗戰(zhàn)。1942年3月創(chuàng)建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在抗戰(zhàn)中功勛……[詳細]
  毛澤東舊居(晏田祠)位于虎崗鎮(zhèn)虎西村,年代為1929。毛澤東舊居位于虎崗鎮(zhèn)虎西村晏田祠,系虎崗賴氏總祠,建于民國初年,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磚木結構,坐西向東,單座帶前廊式加兩翼橫屋。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池塘、圍墻、天井、正廳,左右為橫屋。歇山頂,山墻擱檁。1929年8月上旬,毛澤東偕夫人賀子珍等在粟裕的護送下,從上杭大洋壩來到虎崗,當時,毛澤東召集鄉(xiāng)黨政負責人、群眾代表座談,聽取代表們的反映,了解虎崗的革命形勢,毛澤東給在座的代表指出了革命的前進方向,強調(diào)當時的任務是打土豪分田地,改善人民生活,取得人民群眾的擁護,紅色政權才能鞏固。隨后,一縱隊派支隊駐扎在虎崗,指導和支持虎崗的革命和建設……[詳細]
  董云閣,1908年6月出生于石獅市永寧鎮(zhèn)后山村的一個菲律賓僑屬家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任團支部書記,不久便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員。1926年6月起,先后擔任共青團福建省委組織部長、福建黨團總行動委員會常委、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等職。1930年12月,出任中共閩南特委副書記,與書記陶鑄等到漳州恢復黨團活動,并深入漳屬各縣組建工農(nóng)游擊隊,開展武裝斗爭。1931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機關遭敵人破壞后,回到廈門與蔡協(xié)民等組成臨時省委,主動擔負起指導全省革命斗爭的重任,直到同年7月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成立。1932年5月,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堅貞不屈,英勇就義。董云閣烈士故居建于1929年,為早期洋樓,……[詳細]
  朱德舊居豫章公廟位于清流縣里田鄉(xiāng)里田村。1930年1月,古田會議勝利召開之后不久,為打破國民黨軍對閩西蘇區(qū)的第二次“三省會剿”,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紅4軍從閩西古田出發(fā),分路途經(jīng)連城、清流、歸化、寧化等縣。其中,朱德于1月9日率紅4軍第1、第3、第4縱隊由連城北團進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鰲峰山后,經(jīng)嶂下、留坑、江坊、長校等地抵達里田,當夜宿營于里田村。朱德就住在豫章公廟內(nèi)。這天晚上,朱德還在廟里主持召開了軍事會議,研究制定奇襲妄圖憑險阻止紅軍前進的鍋蒙山守敵方案。翌日凌晨,趁天色未明之際,朱德指揮紅軍將士按既定方案向鍋蒙山守敵馬鴻興部發(fā)起猛攻,經(jīng)數(shù)小時激戰(zhàn),紅軍取得戰(zhàn)斗勝利,共殲敵600余人,并繳獲……[詳細]
  故居位于宮巷北側24號,福建省文史研究館、中國新聞總社、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曾設于此,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故居始建于明代,清順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帝位時,在此設大理寺衙門。道光間,為林則徐次子林聰彝所購置。他晚年居此,直至病終。故居氣魄恢宏,庭院深深,活動空間寬廣,在福州古民居中并不多見,至今原布局基本保留完好。房屋坐北朝南,毗鄰三座,占地面積3056平方米。臨街設6扇大門,木構架,斗拱、雀替、懸鐘等雕刻精致,墻檐下有精美的灰塑雕像;主座四進,第一進南面照墻上堆塑獬豸,為明代大理寺衙門的標志。各進之間隔以高墻,過道設覆龜亭遮雨,每進東邊都有小門通東墻外花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