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9月成立的滬西工友俱樂部,為避開帝國主義的破壞,于1925年2月從租界區(qū)檳榔路(今安遠路)德昌里遷址到蘇州河北華界潭子灣三德里。共產黨通過俱樂部組織領導滬西、滬東日商紗廠二月-取得了勝利,迫使日本資本家第一次與工人簽訂了“不準打工人,準許建立工會”等條款的協議。同年5月,顧正紅被日本大班-殺,滬西工友俱樂部組織日商紗廠工人-,-日本資本家的暴行,同時派出工人代表控訴日本資本家剝削、壓迫中國工人的罪行。5月24日,滬西工友俱樂部主任孫良惠主持召開上海各界萬人追悼顧正紅烈士大會。顧正紅的犧牲和全市的聲討大會,成為5月30日爆發(fā)的“五卅”反帝-的導火線。上?偣烟蹲訛车脑瓬鞴び丫銟凡俊[詳細] |
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愛國將領謝晉元率陸軍88師第一營的400余官兵,堅守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4晝夜,擊退日軍數十次進攻,斃敵200余名,掩護大部隊后撤。謝晉元率部孤軍死守,誓不投降,寫下了中國抗戰(zhàn)史上極為壯烈的一頁。1942年4月24日謝晉元被刺身亡。為紀念愛國將領謝晉元,1984年,位于上海東新路341號的陜北中學改名為晉元中學,同時在校園內樹立一尊謝晉元將軍半身塑像。1999年9月1日,該校遷于新村路2168號新址,晉元中學亦改制為晉元高級中學。晉元中學1939屆校友宋惠德先生出資20萬元港幣,在新校址重塑謝晉元將軍像,像高4.8米,寓意為“四行倉庫”、“八百壯士……[詳細] |
陳瑞生,中共黨員,漢族,1977年4月生,河南遂平縣人。1996年9月考入上海鐵道大學土木建筑學院交通土建工程專業(yè)學習,199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8年7月15日,在回家鄉(xiāng)的路上,陳瑞生為搶救兩位落水少年而英勇犧牲。他以“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為最多的人做最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陳瑞生同志犧牲后,鐵道部、上海市和學校黨團組織對他進行了表彰,并分別發(fā)出學習通知,授予陳瑞生同志“五四青年獎章”和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的稱號。教育部于1999年2月5日作出關于授予陳瑞生等四名大學生“舍己救人的優(yōu)秀大學生”稱號的表彰決定。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于1999年4月5日作出關于追授陳瑞生等三名同……[詳細] |
滬西是上海最早建立近代工業(yè)、產業(yè)工人最集中地區(qū)之一,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發(fā)源地之一,滬西革命史是近代上海革命歷史的縮影。從1919年滬西工人階級率先登上政治舞臺,到1949年上海解放,無數優(yōu)秀兒女在滬西這塊土地上演繹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壯史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他們胸懷崇高理想,迎戰(zhàn)火、冒斧鉞、拋頭顱、灑熱血,內-政,外御強敵,熔煉了信念堅定、百折不撓、無私奉獻、不怕犧牲、團結戰(zhàn)斗、紀律嚴明、謀求人民徹底解放的“滬西魂”。滬西革命史陳列館的展示內容主要包括滬西春雷、黑夜火種、工運搖籃、二月罷工、五卅風暴、滬西英烈頌等11個部分,以文字、圖片、實物等形式展示了1919年至1949年間,滬西地區(qū)(主……[詳細] |
上海萬里城坐落地的前身是普陀區(qū)長征鎮(zhèn)萬里村,位于普陀區(qū)北部,東起交暨路,西至真南路,南沿交通路,北至武威東路,占地21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5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7%。整個居住區(qū)被105萬平方米的都市園林環(huán)抱,是一個科技領先、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便捷、配套齊全的示范居住區(qū)。居民區(qū)由上海中環(huán)集團于1997年6月17日著手開發(fā),是上海市首批四大示范居住地之一。先后獲得新中國成立50年上海經典建筑評選最佳住宅小區(qū)大獎、上海優(yōu)秀住宅金獎、全國跨世紀小區(qū)方案優(yōu)秀獎、全國住宅設計特別金獎、建設部精品戶型設計唯一特別金獎、中國首屆優(yōu)秀環(huán)境設計大賽建筑形態(tài)金獎、景觀設計金獎等。地址:富平路萬里中央綠化帶,靠……[詳細] |
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進攻上海閘北。衛(wèi)戍守護淞滬之責的十九路軍將士不顧國民黨蔣介石不許抵抗的命令,奮起抗戰(zhàn)。十九路軍軍部原駐守在南京,為抗擊日軍,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決定將軍部移至真如鎮(zhèn)范莊親臨指揮抗戰(zhàn)。十九路軍以自己的鮮血譜寫了“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的光輝詩篇,給敵人以沉重打擊,迫使日本侵略軍四易主帥;愛國主義者宋慶齡、何香凝不顧個人安危,親臨前線,慰問前線抗戰(zhàn)將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滬西17家日商紗廠4萬多工人掀起聲勢浩大的反日大罷工,滬西成為全市工人反日斗爭的中心,被稱“赤色滬西”。范莊,系1920年廣東人范肖元在此建別墅而得名,1937年“八̶……[詳細] |
中遠兩灣城東起恒豐路橋,西至江寧路橋,南沿蘇州河,北迄內環(huán)線高架路,總占地49.05萬平方米。規(guī)劃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有2000米蘇州河親水岸線、60000平方米中央島天然環(huán)水,全城底層架空,綠茵連綿,水天一色。改造前,此地屬“兩灣一宅”(潘家灣、潭子灣、王家宅)地區(qū),共有居民近萬戶、企事業(yè)單位170多家,是市內最大、最集中的危棚簡屋區(qū)之一。1998年,由中遠三林置業(yè)集團分四期滾動開發(fā)。中遠兩灣城利用地塊的自然形態(tài)、親水資源等特點,以“大疏大密”的手法,構筑了寬敞的林蔭大道、水面環(huán)城綠化帶和八大主題綠化景區(qū),富有江南園林特色,并與蘇州河景觀岸線共同勾勒出一幅絢麗的畫面。地址:中潭路100弄……[詳細] |
沈壽昌,清末北洋海軍愛國將領。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上海出洋總局肆業(yè),旋隨容閎赴美國,與詹天佑等120人同為中國首批官派留美學生。光緒七年(1881年),沈壽昌奉調回國,入北洋水師學堂,畢業(yè)后至北洋海軍服役。光緒十五年(1889年),升署中軍左營都司,濟遠艦幫帶(副艦長)兼領大副。光緒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1894年7月25日),濟遠艦執(zhí)行任務后返航,于朝鮮牙山口外豐島海域遭日本艦隊圍攻,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沈壽昌忠于職守,冒炮火立于望臺指揮發(fā)炮,擊傷日艦兩艘,戰(zhàn)斗酷烈時,望臺中炮,沈壽昌頭部被彈片擊中,當即陣亡,年僅32歲。沈壽昌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第一個為國捐軀的海軍將領,他視死如歸的英勇業(yè)績,永……[詳細] |
上海紡織博物館位于蘇州河南岸、澳門路北側、昌化路東面、長壽路橋西北翼原上海申新紡織第九廠舊址,戶外展示面積1500平方米,室內展示面積4480平方米,是一家地域性行業(yè)博物館。博物館通過實物、資料、場景、圖文、模型、多媒體等,展示上海地區(qū)紡織業(yè)發(fā)展的歷史文脈,集中展示了上海紡織的工人階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積極參與反帝、反封建、發(fā)壓迫斗爭的悲壯歷史,展示了上海紡織工人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光輝業(yè)績。氣勢恢弘的序廳、底蘊厚實的歷程館、時空連貫的擷英館、互動疊現的科普館、賞心悅目的京昆戲服館,演繹了上海紡織六千多年的產業(yè)歷史和文化。博物館現已成為全國紡織精神文明建設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愛……[詳細] |
陳列館設有四個區(qū)域:(1)文明古鎮(zhèn),展示真如明、清、民國地圖、歷史文獻,反映真如鎮(zhèn)爭取沿革;展示桃浦河、梨園浜河道疏浚時出土的陶器碎片;展示元代真如寺變遷歷史、高僧遺物;展示真如文脈和歷史名人,尤其是暨南大學代表中國出席1936年第11屆奧運會的運動員合影。(2)商貿重鎮(zhèn),展示真如“編氓鱗比,商貿麇集”的商貿重鎮(zhèn)歷史。(3)軍事要鎮(zhèn),反映蘄王抗金、淞滬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歷史。(4)盛世興鎮(zhèn),展示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真如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取得的成就、涌現出的杰出人物以及建設中的真如城市副中心規(guī)劃模型。館內主要采取圖片、雕塑、場景、實物等展覽形式,添置了適合青少年教育的電子顯示屏。地址:蘭溪……[詳細] |
位于蘇州河南岸、宜昌路以西、江寧路橋東側,三面環(huán)水,占地面積8.6公頃。該公園為21世紀新海派園林風格,以綠為主,以活水廣場為中心統領全園,綠化率達84%。園內夢清館面積3200平方米,于2005年6月建成開館。該館共分為三大部分:一樓序廳“印象蘇州河”、二樓“污染沉重的代價”、三樓“未來蘇州河”。展示館擁有放映廳、貴賓廳、幻影成像室、多媒體系統、互動觸摸計算機等先進科技設施設備,還配備了可以動手參與的互動模型。主題公園內有景觀水體生物凈化系統(大型濕地),地下6米處擁有一個有效容積2.5立方米的調蓄池。地址:宜川路130號 郵編:200060電話:62270428 傳真:62270407……[詳細] |
顧正紅烈士是中國共產黨哺育成長的優(yōu)秀共產主義戰(zhàn)士。1925年5月,以顧正紅犧牲為導火線爆發(fā)的偉大的“五卅”反帝-,彪炳史冊。為繼承先烈的革命傳統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顧正紅紀念館于2008年5月30日“五卅”運動83周年紀念日建成開館,免費向社會開放,2009年12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顧正紅紀念館總面積1300平方米,由顧正紅紀念廣場、館內陳列、烈士殉難紀念地三部分組成。展館陳列內容分為黑暗的舊中國、苦難的童年、在日廠做工、滬西革命搖籃、二月-的烽火、顧正紅慘案與“五卅”運動等七個部分。地址:普陀區(qū)澳門路300號郵編:200060電話:62661500傳真:62761……[詳細] |
長壽公園位于上海市長壽路商住街中心地段,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于2001年9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公園規(guī)模宏大、景觀豐富,秉承民族傳統文化精髓,吸收西洋園林景觀設計精華,具有極佳的生態(tài)、景觀效果,獨具海派文化氣息,是市民休閑、娛樂的一方綠色空間,公園劃分為五大主要景區(qū):中央景區(qū)綠森林,東南景區(qū)水鋼琴,東北景區(qū)水森林,西南景區(qū)五彩林,西北景區(qū)黑森林,公園植物品種豐富,約120種,一年四季有綠, 春、夏、秋、冬季季有花,公園除生態(tài)、景觀功能外,還設有雕塑、卵石小路、陽光咖啡屋、露天茶 亭、書畫博覽藝術天地等![詳細] |
雷鋒,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簡家塘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不滿7歲時就成了孤兒。1949年雷鋒參加了兒童團,擔任兒童團長,1954年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1956年在鄉(xiāng)人民政府當通訊員,不久,調到中共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工作模范,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和先進生產者。1960年雷鋒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榮立過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jié)約標兵,榮獲模范共青團員稱號;出席過沈陽部隊共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雷鋒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詳細] |
為紀念全國總工會、上海市總工會成立60周年以及“五卅”運動60周年,雕塑于1985年5月28日落成。原置于滬西工人文化宮臨街廣場,于1999年5月26日遷移南草坪。雕塑基座正面雕刻“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紀念”12個大字和“上海市總工會一九八五年五月”字樣。基座上矗立一組巨型人物立像,巍峨、挺拔,重現上海工人階級英勇戰(zhàn)斗的雄姿;膬蓚人苡袃山M浮雕,展現1926年10月24日、1927年2月22日、3月22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上海工人階級團結上海人民,經過三次武裝斗爭,推翻反動軍閥統治,迎接國民革命軍北伐來滬的英雄業(yè)績,同時塑造上海工人糾察隊員高舉“上海市工人糾察隊”旗幟,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不……[詳細] |
解放前,李子園村又稱“赤腳李園”,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窮村。1952年冬,李子園18戶貧苦農民在徐士生等帶領下,成立李子園農業(yè)生產合作社,逐漸使農民富裕起來,真如區(qū)委為此撰寫總結報告《真如區(qū)李子園農業(yè)生產合作社降低陳本的經驗》上報中央,毛澤東親閱此文,并親自加上按語,該文和毛主席按語均被中央辦公廳匯編入《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李子園人在毛主席按語精神鼓舞下,在改革開放中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走上了富裕之路,李子園村先后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全國模范村民委員會。地址:真南路828號郵編:200331 電話:62505580 傳真:62506763 開放時間:全天 公共交通:公交838路……[詳細] |
程孝剛,字權時,江西宜黃縣人。機械工程專家、技術教育家、中國鐵道機車工業(yè)和運用管理開拓者。1913年,程孝剛入美國普渡大學,學習機械工程,專攻機車專業(yè),1917年畢業(yè),獲得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1918年回國后,他從事鐵路工作,歷任中東、津浦、膠濟、北寧、株洲等鐵路機務監(jiān)管員、機務處處長、總工程師等職。1947年后,從事教育工作,任交通大學校長、浙江大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后,擔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交通大學起重機系主任、副校長等職,并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后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7年8月,程孝剛在上海逝世。地址:真南路500……[詳細] |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chuàng)建了“勞動童子軍”。他們積極參加了五卅運動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成為革命洪流中的積極力量。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共上海地下黨建立了“赤色童子軍”,開展了小先生運動。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創(chuàng)建了“孩子劇團”,創(chuàng)辦了“少年報”,建立了“地下少先隊”。孩子們貼標語,探敵情,揭露國民黨的罪行,為迎接上海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1990年5月,由上海市兒童和青少年工作者協會、市園林管理局等單位主辦,上海市總工會等32個單位贊助,在普陀區(qū)長風公園中心地的大草坪東部,籌建了地下少先隊群雕,紀念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上海少年兒童的革命功勛。地下少先隊群雕由四幅銅質……[詳細] |
甘泉苑小區(qū)建于1987年,占地面積11.25萬平方米,是普陀區(qū)第一個以生態(tài)園林為指導思想,按照植物共生、循環(huán)原理建立的住宅小區(qū),種植51個科目、80多個品種共3萬余株樹木,綠化率達44.98%。苑中有造型別致的泉園,被古建筑家陳從周先生稱之為“海上第一泉”。小區(qū)內建有1200平方米的社區(qū)學校綜合活動中心,有適應多層次居民文化需求的老年苑、外語角等設施或活動。小區(qū)曾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管理住宅小區(qū)、上海市文明小區(qū),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文明村鎮(zhèn)示范點之一。1994年被列為上!鞍偃f市民看上海”的景點之一。地址:平利路41弄13號103室 郵編:200065電話:56955201 傳真:56955201……[詳細] |
曾名“藥水弄”、“石灰窯”,過去是一個舊棚戶簡屋區(qū)。解放后,居民生活條件有了一定的改善,通水電,安路燈,埋設溝管,鋪設街路,建公共廁所,拆除部分危房,改造二、三層簡易公房,但仍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20世紀80年代,上海市政府把“藥水弄”列為全市23個舊區(qū)住房改造基地之一。1985年7月實施改建,總用地面積10.6萬平方米,經過十年建設,共動遷居民3581戶、單位75家,建造多層、高層住宅建筑面積為25.5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為12.24%。結合舊宅改造,延伸和拓寬了常德路、宜昌路和澳門路,建有11萬伏變電站、葉家宅泵站等市政配套設施,解決了該地區(qū)供水、供電、通訊等一系列問題。1995年12月……[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