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河村位于萊城以北約6公里處,地處丘陵。北靠王家莊,東臨呂家河村,西、南與東王善村、小洛莊村隔河相望。村里共有113戶,437口人,土地面積460畝。
該村村碑記載:明萬歷年間李姓遷此,官姓早居,因村旁有河,冠以姓氏,曾名官家河,后諧音成管家河。現(xiàn)在村中主要有張、周、劉等姓。1958年前本村屬王善鄉(xiāng);1984年前屬礦山公社;1985年后屬張家洼鎮(zhèn)、張家洼街道辦事處。
管家河村臨河。解放前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農業(yè)不發(fā)達。大旱之年,吃水都成問題。每到雨季,河水往往泛濫成災,沖毀堤岸,淹沒良田,給村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解放后,管家河人戰(zhàn)天斗地,向惡劣的自然條件宣戰(zhàn),整修了河堤,保住了村莊和糧田,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改善。為徹底整治小河,2001年3月,富裕起來的村民張金環(huán)、張金來、張金連、張圣舉等6人投資20多萬元,運用土石上千立方,深挖淤底,開拓河面,筑起堅固的堤岸和攔河壩。蓄水養(yǎng)魚,年收入在十幾萬元以上。附近的耕地也得到了灌溉,糧食產量年年增產。如今河塘兩岸栽植柳樹、楊樹兩千多棵,長勢喜人,如今已是綠葉婆娑。此舉不但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而且大大改善了村莊環(huán)境,深受村民的稱贊。1960年本村建小學一處,1980年在村東又新建學校。
經濟的增長帶來村民的富裕。如今的管家河人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西的小康樓,一座連一座,電燈、電話、電視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黨的富民政策,給村民發(fā)家致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如今村里真是百業(yè)俱興,有的搞建筑、裝飾,有的經營日用百貨、五金門市部等。管家河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了起來。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