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歷史悠久。
古為西羌地,兩漢時今海西東部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活動范圍,西部屬""若羌國""。
漢平帝元始四年(4),王莽置西?,今海西東部屬之。
王莽末郡廢,復為羌地。
東晉后期,今海西西部為吐谷渾屬地,東部為鮮卑乙弗國地(后并于吐谷渾)。
吐谷渾首領拾寅在位時(約452),曾在白蘭(今都蘭縣諾木洪一帶)修建城廓,至吐谷渾伏連籌即位期間(491-529)曾建都于今海西境內(nèi),后移置伏俟城(今共和縣石乃亥鄉(xiāng)鐵卜洽古城)。
隋大業(yè)五年(609),隋軍擊敗吐谷渾,在其地設置四郡,今海西東部屬西?,西部屬鄯善郡。
隋末,吐谷渾復據(jù)故地。
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吐谷渾成為唐屬國。
龍朔三年(663),吐蕃王國滅吐谷渾據(jù)有其地,今海西州曾隸吐蕃臘城節(jié)度使。
宋代,今海西西部為撒里畏兀爾(即黃頭回紇)地,東部為吐蕃地方政權(quán)--角廝啰勢力范圍。
元代,今海西州西北地區(qū)為甘肅行省沙州路轄區(qū),其余大部為宣政院所屬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區(qū)。
元順帝時,設曲先答林元帥府,封卜煙帖木兒為寧王,鎮(zhèn)守今柴達木西部地區(qū)。
明初,今海西為安定、阿瑞、曲先、罕東四衛(wèi)地,由西寧衛(wèi)兼管。
武宗正德七年(1512)左右,東蒙古諸部開始進入青海,攻破塞外四衛(wèi),至此,成為東蒙古諸部統(tǒng)治地區(qū)。
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居住在今新疆衛(wèi)拉特蒙古(即西蒙古)和碩特部,在其首領顧實汗的率領下進入青海,統(tǒng)轄今海西地區(qū)。
清雍正三年(1725),清庭編定青海蒙古左右兩翼盟29旗,今海西州境劃定9個蒙古旗,統(tǒng)歸""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管轄。
乾隆二十二年(1757),班禪商上喇嘛移住巴彥托輝、岳霍洛依(即今都蘭縣香日德一帶),為班禪香家旗。
咸豐八年(1858),藏族汪什代海部落遷入今天峻縣境內(nèi)駐牧,當?shù)氐拿晒疟鼻捌毂边w祁連。
至光緒年間(1875-1908)藏族溝里、日安兩個百戶部落遷入今都蘭縣境內(nèi)落居。
1912年7月,青海辦事大臣改為青海辦事長官,今海西地區(qū)屬之。
次年增設蒙番宣慰使,管理蒙藏事務。
1915年,改由甘邊寧海鎮(zhèn)守使兼管。
1917年,歸都蘭理事轄,上隸甘邊寧海鎮(zhèn)守使。
公元1930年,改都蘭理事為都蘭縣,轄今海西州全境,上隸青海省。
公元1938年,在今都蘭縣察汗烏蘇鎮(zhèn)設立青海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1年,改稱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都蘭縣屬其管轄。
此間,從1935年到1941年,生活在新疆的部分哈薩克族先后遷入今海西州境內(nèi)落居。
1949年9月,青海解放。
同年11月成立都蘭縣人民政府(駐地察汗烏蘇),轄今海西州全境,直隸青海省。
1952年9月26日撤銷都蘭縣,設立縣級""都蘭縣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qū)""。
1954年1月25日改建為專區(qū)級""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qū)""(駐察汗烏蘇),1955年12月12日更名為""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州""。
為開發(fā)建設柴達木盆地,1955年7月30日在格爾木設立了""柴達木工作委員會"",作為青海省人委派出機構(gòu),處理開發(fā)建設柴達木盆地的日常工作。
1956年2月更名為""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同年3月駐地遷至大柴旦。
1957年4月撤銷""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改設""柴達木盆地行政委員會"",1958年1月更名為""柴達木行政委員會""。
1959年1月,海西州人委由察汗烏蘇遷駐大柴旦與""柴達木行政委員會""合署辦公。
1963年8月26日撤銷""柴達木行政委員會"",全政區(qū)稱""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
1985年5月21日定名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