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縣域夏商時屬雍州,周代屬大原,戰(zhàn)國時為義渠戎和烏氏戎,秦昭王時屬北地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后屬安定郡,其東南部屬烏氏縣,北部屬高平縣,西部屬祖厲縣。
隋、唐時屬原州平?jīng)隹じ咂娇h。
北宋初隸屬于秦鳳路之渭州,天禧元年(1017年)在今將臺鄉(xiāng)火家集置羊牧隆城,慶歷三年(1043年)改為隆德寨,境域東南部屬德順軍,東北部屬鎮(zhèn)戎軍,西北部屬懷德軍和西安州;南宋時為宋、夏.、金三方爭奪之地。
金皇統(tǒng)二年(1142年),升隆德寨為隆德縣t昌治為今火家集),隸屬于鳳翔路德順州,轄今縣境東、南及西南部,西北部屬西夏西安州轄地。
元代至元年間,隆德縣治從火家集遷往今隆德縣城關(guān)鎮(zhèn)。
今縣境西南部屬平?jīng)龈o寧州隆德縣,東北部屬開成路開成府。
明代屬陜西布政使司關(guān)西道平?jīng)龈,西北部分別由固原州西安、鎮(zhèn)戎守御千戶所轄;東南部屬靜寧州隆德縣轄。
此時縣域中部為靜寧王沐英封地,“平耕陡牧”,今縣城為司牧官員駐地,稱沐家營;新營、舊營(今三合鄉(xiāng))一帶為朱元璋十四子朱模牧地。
清初,縣城大部分屬陜西省平?jīng)龈淘,西南屬、靜寧州隆德縣;康熙四年(1665年)改屬甘肅省平凍府,西北屬固原縣,西南、東南分屬靜寧州靜寧、莊浪、隆德三縣所轄;乾隆十四年(1749年),縣城北、西北、西南和中部屬平?jīng)龈}茶廳,東部屬固原州。
東南部為隆德、靜寧、莊浪三縣插花地;同治十三年(1874年),置硝河城分州,轄馬昌、高園、馬蓮川、張春、在城5堡,西北部屬海城縣,其余屬隆德、靜寧、莊浪三縣所轄。
民國初屬淫原道,1927年屬隴東行政公署。
1939-1941,年境內(nèi)發(fā)生三次回民武裝起義,1942年10月,由海原、固原、隆德、靜寧、莊浪5縣毗連地區(qū)析置西吉縣,縣治設(shè)在沐家營,屬甘肅省隴東行政公署。
解放后,1949年隸屬于甘肅省定西專區(qū),1950年6月改屬平?jīng)鰧^(qū),1953年11月劃歸西海固回族自治區(qū),1955年11月屬固原回族自治州,1958年10月,隸屬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專區(qū),1979年屬固原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