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珠穆沁”為蒙古部落名,“烏珠穆”意為“葡萄”,“沁”為后綴詞,可以理解為“地方”,合起來意思是“葡萄山人”。據(jù)說烏珠穆沁部原居住于今蒙古國“烏珠穆山”一帶,山上有很多野葡萄。 [詳細] |
駐地巴拉嘎爾高勒鎮(zhèn)!鞍屠聽柛呃铡睘槊晒耪Z,意為“蜜之河”。 [詳細] |
“太仆寺”是我國古代的中央機構(gòu)之一,負責養(yǎng)馬及相關(guān)事務(wù)。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此設(shè)太仆寺左翼牧場,因此得名。 [詳細] |
歷史上為“蒙古八旗”(正確說法應(yīng)為“八旗蒙古”)之一的旗名。鑲黃旗為鑲紅邊的黃旗幟。 [詳細] |
正鑲白旗是由歷史上的察哈爾蒙古八旗中的正白旗、鑲白旗及明安旗、太右旗的一部分合并而成。原正白旗、鑲白旗是以清朝的滿族八旗的顏色而取名的。正白旗的旗幟為全白色,鑲白旗的顏色白旗鑲紅邊。 [詳細] |
清代察哈爾蒙古八旗之一,因旗幟顏色為純藍色得名。 [詳細] |
“多倫”為蒙古語,意為“七”。多倫原名“多倫淖爾”,意為“七個湖”,因境內(nèi)曾有7個湖泊得名。 [詳細] |
1961年4月由阿拉善旗析置,因山得名,系賀蘭山一名異譯,蒙古語金黃色的馬之意,賀蘭系匈奴一部落名;一說意為肘,蒙古語稱東為左;另據(jù)《中國地名辭源》:阿拉善得名于賀蘭山,又說系突厥語意為駿馬。 [詳細] |
1961年4月由阿拉善旗析置,因山得名,系賀蘭山一名異譯。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