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位于馥園小區(qū),負責(zé)天兆馥園社區(qū)事務(wù)管理工作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
漢朝時,曹操之子曹植曾住于此,后裔在此分局為“東西南北中”五個曹村,后合聚一村,稱五曹。 |
因青龍河在村南穿村而過,村東又有露溝、東邦溝、毛家溝等,每逢雨季,據(jù)該村關(guān)帝廟內(nèi)碑刻記載“村南低洼多水,澤水成漕”。故名澤漕村。后因連年水災(zāi)。人們?yōu)榧臐射顬榈圆堋?/div> |
漢朝時,該村裴、郭二姓先定居于此。后逐成村落,故名裴郭。光緒三年大旱,全村人幾乎喪盡。幸存者紛紛外逃。后來又聚居了其他姓氏。為紀念前村人起見,仍以裴郭村命名。 |
西漢前此村原名許莊,后因漢初三杰之一張良奉漢王劉邦之命,征討魏王豹時在此村屯兵。因張良后來被漢王封為留侯,村民為紀念張良,故將許莊改名為留侯村。到清朝中期又改名為張良村沿用至今。 |
傳說早在上古時,該村謂鳳凰城。城南門外的土角坡為鳳頭,城西南的魁星樓和城東南角的文昌閣為鳳目。南街土地廟為鳳肚。城東北的三官廟和西北的秸王廟為兩翼,城北的三條坡直通鳴條崗位鳳尾。自春秋周王年間,此地因產(chǎn)陶器出名。改名為陶山,春秋戰(zhàn)國時,范蠡棄官扁舟五湖,經(jīng)商隱居此地。自號陶朱公。此地逐有陶村之說。 |
傳說隋朝時,該村有個大孝子姓紐。為彰其德,村以其姓名日紐村,后分為東西兩個村,該村居?xùn)|,故名東紐。 |
隋朝時,該村有個大孝子姓紐。為彰其德,村以其姓名曰紐村,后分為東西兩個村,該村居西,故名西紐。該村東南1公里處的劉海碑東側(cè)。立有一碑“紐孝子墳”為證。 |
傳說早在大禹治水前,張、金二姓最早居于此。故名為張金。 |
傳說早在大禹治水時,該村特小,人數(shù)也少,又緊靠張金村,故名張金村。民國初年,兩個村因雜稅負擔(dān)發(fā)生糾紛。在縣府打過一場官司,當(dāng)時縣長姓趙名棠,秉公斷案,結(jié)果張金莊官司打勝。至趙縣長去世之后,張金莊人為紀念該縣長,改村名為趙棠莊。 |
上古時該村叫三鳳村。因該村東西并排分布有“虎來坡,土地廟,鳴條坡”各型似鳳凰而得名。后來從村北天帝廟西邊出土一座石碑,此碑是曹參后裔曹恪碑?芍茔≡嵊诖说。為紀念此事,改村名為石碑莊。該碑特別精致,字跡非凡,民國八年縣長鄭余孚將碑運往太原府,目前該村僅存民國十七年立的一座復(fù)制碑。 |
原稱四家莊。相傳明朝開國名將胡大海,戰(zhàn)功卓著,受朱元璋御封,帶領(lǐng)先鋒官(姓金),壓糧官(姓晉),管家(姓張),曾在此地居住,命名為“四家莊”。后村民興建寺廟,演化為“寺家卓”。一說,舊時陶村坡上有座寺廟,幾戶人家在寺院后定居,漸成村落,故名寺家卓。 |
傳說很久以前,陶村東北的三官廟有幾戶人家在廟西建村居住,因地處鳴條崗的半坡上,故名半坡村。 |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晉靈公建都絳州,趙盾等人輔佐。一日,趙盾外出途徑鳴條崗,在此發(fā)現(xiàn)一人臥在桑樹下不能動,遂向前問其原因,那人說:“我姓張,名靈輒,外出游學(xué)無資費,已三日無食,因此無力行走。”趙盾給其食,張靈輒先將一半食物包起來放進懷里。趙盾究其因,張說:“我已離家多日,不知老母是否吃過飯,想把吃的拿回去給老母吃。”趙盾感動,隨張靈輒來到此村會見鄉(xiāng)民,族長及村民講張靈輒不但勤奮好學(xué),還很孝順母親。趙盾聽后說,此村有如此良才孝子,遂將村名改為張孝村,此后一直沿用。 |
傳說該村原有一池水,水池水又苦又咸,不能食用,得名苦池。民國八年,因該村東巷和西巷人發(fā)生爭執(zhí),為免口角起見,改苦池為古池,因群眾叫慣苦池,幾年后又改為苦池。 |
清朝乾隆時,距該村半公里處有個小曲垣村,只有30戶人家,而該村有90戶人家,比小曲垣村較大,故名大村。民國18年大旱,該村僅剩20多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