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將村是五將山村的簡稱,因此地村東南角有五座山峰巍峨并立,像五位領命待發(fā)的將軍,故將山下的自然村落命名為五將山村。 |
大里村,是大里溝村的簡稱,俗稱大里溝,原名大閭溝。1951年7月,調政區(qū)劃,改村為鄉(xiāng),鄉(xiāng)下設閭,因此溝居住人戶多超出了一般閭的建制人口,故名大閭溝。 |
李家灣,簡稱李灣。原馬欄河畔有李家院,以此為地理方位標志,稱李家灣村為李灣村。 |
黨灣村,黨家灣村簡稱。馬欄河流至此地,河流盤旋而東形成環(huán)水的陸地。清末,黨氏家族渡河在陸地開荒種地,形成自然村落,以姓氏和地形地貌為標志,得名黨家灣。 |
因處于馬欄河與烏魚河交匯地段,古時此地地勢開闊,臨馬欄河畔,是養(yǎng)馬、馴馬進行馬匹交易的場所,建有很多圈養(yǎng)馬匹的馬棚馬欄圈,以此為特征稱這里的自然村落為馬欄村。 |
原名南壇村,2005年改稱“南潭村”。據稱南宋時期,北方京都流民遷徙此地謀生,在此用土筑高臺,祭祀天子神靈,祈禱年豐歲安,因此祭壇位于房縣南部山區(qū),取城南祭壇之意,故名南壇。 |
合并后的村名潮汪村,原屬潮水溝、汪家坪兩個自然村落。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yè)合作社時,將兩個自然村的初級社合并為高級社,取兩社名稱字首“潮”、“汪”稱為潮汪高級農業(yè)合作社,后成立生產大隊和村民委員會,均以潮汪命名。 |
此自然村落多戶居民點合并命名,寓意”百業(yè)俱興,步步為勝”之意,寄托人民通過艱苦奮斗實現美好生活的愿望,解放前分三地管轄,原7組歸木瓜管轄,原1、2、3組歸高坡管轄,原4、5、6組歸馬欄管轄,解放初期1958年為了便于管理,將七個互助組合并成立一個農業(yè)生產大隊,重新取名興勝大隊,后在此地建立村民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