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軍路過當(dāng)時的劉莊西南5里劉氏祖墳?zāi)沟兀鲆妱⒏诖藶楦改附Y(jié)草廬守孝三年。闖王萬分感動、極為敬佩,便對部下將士下令,對劉更故鄉(xiāng)劉莊不得損壞一草一木,一民不殺,不得占居民房、搶東西、踏壞田苗,致使劉莊免遭災(zāi)難。事后,劉莊人為了紀念孝子劉更使劉莊大難有救,把劉莊的“劉”字改為保留的“留”,改名為留莊。 |
明代末年,該地有一座土山,里面礦石很多,幾戶張姓在嶺北面定居并建村,取村名張里山。 |
明代初年,石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于此地定居并建村,村莊取名石莊。 |
明崇禎二年(1629),李自成起義軍南下時在此建營駐兵,兵營分前兵營和后兵營,本村于后兵營的遺址上建村,取名為后營。 |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村,據(jù)說有一人牽牛過溱頭河時,因上游激流而下,牛不走,人硬拉,拉脫牛繩,牛逃往金牛洞,牽牛人甩繩而去,留一繩在此,村莊得名毛繩。 |
明代初年,從山西洪洞縣遷來譚姓二戶,定居于此地并建村,取名譚樓。 |
明代初年,汪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并建村,村莊取名為汪莊。 |
清代初年,趙姓從外地遷此建村,且蓋了一座土樓,故名趙樓。 |
明代初年,邢姓人氏遷此建村,位于河岸南邊,村莊故名邢河。 |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梅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并建村,取名梅莊。 |
清嘉慶十年(1805),潘姓遷于此地定居并建村,村莊位于一古老的山洞旁,取名為潘古洞。 |
明代初年,劉姓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此定居并建村,因莊中有一大溝出行不便,自建大石橋一座,取村名為劉大橋。 |
民國初期,崔尚清三戶從順山店大崔莊分居,遷至此地,建村并定居,又于村中蓋了一個土樓,村莊取名崔樓。 |
原名為毛宗鎮(zhèn),明崇禎二年(1629),李自成起義,毛宗鎮(zhèn)被毀,只剩三座廟院廢墟,后三座廟院重新修復(fù),并漸成村落,取名為三宗寺。 |
明正德元年(1506),李姓從外地遷此建村,村莊故名李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