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屬應國。 春秋相繼屬鄭、晉、楚所轄。 秦代西部屬城父縣(今寶豐縣),東部屬襄城縣和昆陽縣(今葉縣)。 南北朝時分屬高陽縣(今衛(wèi)東區(qū))和龍山縣(今寶豐縣)。 北周設(shè)雉陽縣。 隋改雉陽縣為湛水縣,后改為犨城縣。 唐武德四年(621)改設(shè)滍陽縣。 貞觀九年(635)廢滍陽縣為鎮(zhèn),屬魯山縣。 后又設(shè)縣,為武興縣、中興縣、龍興縣至五代。 北宋熙寧四年(1071)廢龍興縣,并入魯山縣。 元佑四年(1089)復龍興縣。 宣和二年(1120)改龍興縣為寶豐縣。 元代廢郟、寶二縣,并入梁縣。 明成化十一年(1475)復寶豐縣。 1949年分屬寶豐縣第六區(qū)、葉縣第八區(qū)。 1957年屬平頂山市直轄。 1969年設(shè)立新華區(qū)。 1970年與衛(wèi)東區(qū)合并成立平頂山市中心區(qū)。 1977年復設(shè)新華區(qū),仍屬平頂山市。 |
夏禹定九州,屬豫州。 商、周屬應侯國。 春秋時楚滅應國置葉邑(今葉縣葉邑鎮(zhèn)),屬之,后期屬昆陽邑。 秦屬昆陽縣。 兩漢屬潁川郡。 三國屬魏,隸潁川郡。 西晉屬潁川郡,泰始二年(266)改屬襄城郡。 東晉咸泰二年(336)復屬潁川郡。 北魏太和元年(477)屬高陽縣。 北齊廢昆陽縣、高陽縣,設(shè)汝墳縣。 唐貞觀元年(627)屬葉縣。 1957年屬平頂山市直轄。 1969年設(shè)立衛(wèi)東區(qū)。 1970年與新華區(qū)合并為中心區(qū)。 1977年復設(shè)衛(wèi)東區(qū)。 |
夏商屬豫州,東周屬王畿之地。 春秋先后屬鄭、楚、韓、魏、秦。 秦置梁縣。 漢晉沿襲。 隋、唐、北魏置符壘縣。 宋、金、元時期境區(qū)變屬龍山、龍興、梁縣、魯山、汝州、寶豐等縣管轄。 明成化十一年(1475)由汝州劃出歸寶豐,屬永寧鄉(xiāng)。 清康熙年間屬汝州余屯里大營鎮(zhèn)。 1912年分屬寶豐縣大營鎮(zhèn)和魯山縣魯北鄉(xiāng)。 1935年劃歸寶豐縣第三區(qū)。 1947年屬寶豐縣第二區(qū)。 1956年屬大營中心鄉(xiāng)。 1960年撤寶豐縣,屬平頂山市。 1960年屬韓莊礦區(qū)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屬寶豐縣,將韓莊、南顧莊2個公社共12個大隊劃屬平頂山市。 1971年析魯山縣11個大隊成立五七公社,與梁洼、韓莊、高莊、大莊4個國營煤礦共同設(shè)立平頂山市西區(qū)。 1973年撤銷西區(qū),五七公社屬平頂山市郊區(qū),余區(qū)域合并設(shè)立韓梁街道屬平頂山市新華區(qū)。 1977年復西區(qū)。 1979年再撤。 1982年復設(shè)西區(qū)。 1997年撤西區(qū),設(shè)立石龍區(qū)。 |
西周屬應國。 春秋屬楚。 戰(zhàn)國屬韓。 秦分屬潁川郡之昆陽縣、城父縣。 西漢時改城父縣為父城縣,西部屬之,東部仍屬昆陽縣。 三國時屬曹魏。 西晉泰始二年(266)分屬襄城郡、南陽郡。 南北朝中期屬北魏。 北魏太和元年(477)置高陽縣。 太和二十一年(497)置河山縣。 隋大業(yè)初年(605)廢河山縣,置犨城縣。 唐貞觀元年(627)犨城縣并入魯山縣,分屬魯山縣(后歸龍興縣)、汝墳縣。 大歷五年(770)汝墳縣并入葉縣。 宋元時龍興縣兩興兩廢,今境西部先后歸龍興縣、寶豐縣、梁縣。 明成化十一年(1475)分屬寶豐縣、葉縣。 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平頂山煤炭資源的開發(fā)和平頂山市的建立,陸續(xù)從葉縣、寶豐縣、襄城縣、郟縣析出部分鄉(xiāng)村劃歸平頂山市直轄。 1961年設(shè)北渡區(qū)。 1962年北渡區(qū)改為郊區(qū)。 1970年、1971年分兩次將郟縣、襄城、葉縣部分大隊、寶豐縣鬧店公社龍門口大隊,寶豐縣薛莊公社大部劃入郊區(qū)。 1984年寶豐縣曹鎮(zhèn)鄉(xiāng)劃入郊區(qū)。 1993年郊區(qū)由純農(nóng)業(yè)區(qū)變更為城區(qū),將原郊區(qū)的東高皇鄉(xiāng)劃入衛(wèi)東區(qū),焦店鄉(xiāng)(姚孟村除外)和薛莊鄉(xiāng)劃入新華區(qū),原衛(wèi)東區(qū)的馬莊街道、新華區(qū)的南環(huán)路街道和姚孟街道、馬莊、李鄉(xiāng)宦、葉劉、蘆鐵莊4村劃入郊區(qū)。 1994年平頂山市郊區(qū)更名為湛河區(qū)。 |
夏、商為豫州地。 周屬應侯國。 春秋屬楚。 戰(zhàn)國分為葉邑、舞陽邑(治今葉縣龍泉鄉(xiāng)古城)、卷邑(治今保安古城村)、昆陽邑(治今葉縣城),始屬楚,后屬魏、韓。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歸秦。 西漢置葉縣(治今葉邑鎮(zhèn)舊縣村)、昆陽(治今葉縣城)、紅陽(治今葉邑鎮(zhèn)東、澧河南同心寨村)三縣,葉縣、紅陽縣屬南陽郡,昆陽屬潁川郡。 三國時葉縣、昆陽均屬魏。 西晉葉縣屬南陽國,昆陽屬潁川郡。 東晉葉縣屬南陽郡,昆陽屬潁川郡。 北魏屬襄州南安郡。 孝昌二年(526)于葉地置襄州。 東魏葉縣屬南安郡。 武定六年(548)南安郡改為定南郡,葉縣屬之。 北齊屬襄州,又于葉境置汝墳縣(治今龔店鄉(xiāng)汝墳店村),并以汝墳置漢廣郡。 公元557年北周滅齊,屬南襄城郡,改定南郡為定南縣(治今葉縣保安鎮(zhèn)古城村)。 隋始稱澧水縣,后復名葉縣。 大業(yè)初(605)廢定南縣入葉縣,屬潁川郡。 唐置葉州。 貞觀八年(634)屬魯州(今方城縣),后改屬許州(今許昌市)。 唐開元、大歷年間兩次置仙州。 大歷四年(769)于葉縣境置仙鳧縣(今葉縣保安鎮(zhèn)古城村)。 咸通十一年(770)廢仙鳧縣仍歸葉縣,屬汝州。 五代屬汝州。 宋屬京西北路汝州。 金泰和八年(1208)葉縣屬南陽路裕州(今方城縣)。 元至元三年(1266)并昆陽、舞陽二縣入葉縣,屬南陽府裕州。 明、清屬南陽府。 1913年屬豫南道。 1914年改屬汝陽道。 1932年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許昌專區(qū)。 1970年屬許昌地區(qū)。 1983年屬平頂山市。 |
夏帝孔甲時為劉累邑。 西周初,周公封此地為魯。 后今境東南屬應侯國。 春秋初屬鄭,后屬楚。 戰(zhàn)國屬楚。 秦屬潁川郡、三川郡。 西漢置魯陽縣,屬南陽郡。 東漢因之。 三國屬魏。 晉屬南陽國。 南北朝宋永初屬南陽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山北縣。 太和十八年(494)為荊州治。 十九年(495)屬廣州。 二十二年(498)復置魯陽郡。 永安年間屬廣州。 西魏屬魯州。 北周改置魯山縣。 隋稱魯縣。 隋煬帝末年名魯山縣,屬襄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屬魯州。 貞觀元年(627)屬汝州。 八年(635)屬河南道汝州。 五代因之。 宋屬京西路汝州。 金屬南京路汝州。 元屬南陽府汝州。 明屬河南布政司汝州。 清屬河南省汝州。 1912年屬豫西道。 1914年屬河洛道。 1927年道廢,直屬河南省。 1932年屬河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8年屬豫西行政區(qū)。 1949年屬許昌專區(qū)。 1969年屬許昌地區(qū)。 1983年屬平頂山市。 |
周康王時期(公元前1004~公元前967)稱“夾”,為成周(雒邑)畿內(nèi)地。 春秋名郟邑,先屬鄭,后屬楚。 戰(zhàn)國初屬晉,后歸韓。 秦置郟縣,隸潁川郡。 東漢建武六年(30),廢郟縣并入父城縣。 建安中(196~219)復置郟縣,屬汝城郡。 西晉隸襄城郡。 東晉十六國,先后隸前趙、后趙和東晉。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改郟縣為龍山縣,隸順陽郡。 隋開皇初,改龍山縣為汝南縣。 開皇十八年(598),改汝南縣為輔城縣。 大業(yè)四年(608),改輔城縣為郟城縣。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廢郟城縣為黃渠鎮(zhèn),入梁縣。 元大德八年(1304年),復置郟縣,隸汝州。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隸汝州直隸州。 清代沿明制。 民國初,先后屬河陜?nèi)甑、豫西道、河洛道?/p> 民國16年(1927),改隸豫西行政區(qū)。 民國21年(1932),改隸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33年(1944)5月,日軍占領(lǐng)郟縣。 民國34年(1945)7月,河南人民抗日軍第六支隊收復禹郟交界地區(qū),在禹郟交界帶置禹郟縣,縣治曹溝村,同年10月撤銷。 新中國成立初,先后屬豫陜鄂邊區(qū)第五專區(qū)、豫西區(qū)第五區(qū)。 1949年3月,改隸許昌專區(qū)。 1986年3月,改屬平頂山市。 |
春秋時周王賜予古帝柏皇(盤古)后裔封地(今尹集鎮(zhèn)謝古洞一帶),稱柏國。 戰(zhàn)國屬韓,稱合伯(一作膊)。 秦屬陳郡(今淮陽縣)。 漢高祖四年(前203)北部屬西平縣,南部為無陰邑。 三國時分屬汝南郡西平縣、南陽郡無陰縣。 永嘉五年(311)屬后趙。 咸和二年(327)分屬后趙新蔡郡(今新蔡縣)西平縣、東晉南陽郡無陰縣。 太元七年(382)屬前秦襄城郡(今漯河市)西平縣、南陽郡無陰縣。 北魏天安元年(466)屬西舞陽縣。 明永樂五年(487)屬南齊,后復入北魏。 梁晉通六年(525)西舞陽縣歸梁。 東魏興和二年(540)西舞陽縣由梁歸東魏,屬廣州(今魯山縣)定陵郡(今舞陽縣)。 后改稱臨舞縣,屬期城郡(今泌陽縣)。 北齊沿習未變。 隋開皇初年屬淮安郡(今泌陽縣)。 大業(yè)八年(612)屬北舞縣(今舞陽縣),隸穎川郡(今許昌市)。 唐武德四年(621)屬道州(今郾城縣)。 貞觀元年(627)改屬許州(今許昌市),不久縣廢。 開元四年(716)復置舞陽縣,屬仙州(今葉縣)。 1954年原西平縣的張營村東頭劃入舞陽縣。 1973年成立舞陽工區(qū)。 1977年設(shè)立平頂山市舞鋼區(qū)。 1979年屬許昌地區(qū)。 1982年屬平頂山市。 1990年舞鋼區(qū)改為舞鋼市,由平頂山市代管。 |
夏、商屬豫州。 東周為王畿之地。 春秋時,為戎蠻子國。 魯哀公四年(前491)為楚梁邑。 戰(zhàn)國前期屬鄭,前375年先屬韓,后屬魏。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始置梁縣,屬三川郡。 漢、西晉屬司隸部河南郡。 317年屬東晉,后屬前趙。 329年屬冉魏,改梁縣為南汝原縣。 365年屬前燕,隸河南郡。 369年屬前秦,隸豫州。 394年屬后秦。 417年屬東晉。 北魏孝昌二年(526)置汝北郡,隸北荊州。 北齊改南汝原縣為汝原縣。 東魏武定八年(550)改汝北郡為汝陰郡。 北周建德六年(577)將汝陰郡改為和州,屬南襄城郡。 隋開皇四年(584)改和州為伊州。 大業(yè)初年置承休縣,二年(606)改伊州為汝州(今市區(qū)),后又改為襄城郡。 唐貞觀元年(627)承休縣并入梁縣,八年(634)改襄城郡為汝州。 先天二年(712)置臨汝縣。 五代后梁開平元年(907)汝州隸防御使司。 后周顯德三年(956)改臨汝縣為鎮(zhèn),入梁縣。 宋政和四年(1114)升為陸海軍節(jié)度,隸京西北路。 金代復為汝州,隸河南路。 八年改隸南陽府。 明洪武初(1368)撤梁縣入汝州,仍隸南陽府。 成化十二年(1476)汝州由南陽府分出,十二年州東南部析置寶豐縣,西南部析置伊陽縣(今汝陽),與魯山、郟縣同屬汝州。 1912年屬河洛道。 1913年改直隸汝州為臨汝縣。 1944年屬豫陜鄂五專區(qū)。 1947年屬許昌專區(qū)。 1954年屬洛陽專區(qū)。 1986年屬平頂山市。 1988年撤銷臨汝縣,設(shè)立汝州市(縣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