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魏家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魏氏家譜記載,魏氏6戶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立村,因村周圍有兩條小河,故取名“魏家河”村,又名“河順”。1946年,林縣第九區(qū)人民政府駐,村名正式改稱“河順”,沿用至今。 |
據(jù)清順治十三年(1656)喬氏墓碑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喬氏一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村東有一泉池,池旁柳樹成蔭,故取名“柳泉村”,沿用至今。 |
據(jù)《河順鎮(zhèn)志》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大移民,李濟川、李羊川、李漠川弟兄三人,隨父從祖籍地山西省潞城縣東擬村遷此定居。為使后代不忘祖籍山西老家,便將新遷地村名也叫做“東擬村”。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氏人數(shù)越來越多,有人逐漸外遷到前莊、東馬鞍、屯頭、東皇墓及安陽縣水冶鎮(zhèn)的黃口村。為使這些外遷的李氏后人不忘祖根,經(jīng)族人共議,便把東擬村改名為“東李村”,因“李”與“里”諧音,后改為“東里村”,沿用至今。明朝初期,山西省長子縣王長村一呂姓人家,愛移民政策的影響,遷居該地(現(xiàn)在東里村北半部),繁衍生息,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漸形成一個村莊,并以姓氏取名為呂村。1965年6月,經(jīng)上級政府批準(zhǔn),東里村與呂村合并為東里村沿用至今。 |
據(jù)郭氏祖碑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先祖郭戍從山西潞安府長治縣大峪村遷此定居。因村莊坐落在山腳下,往北走全是上坡路,故稱“上坡村”,沿用至今。 |
清乾隆七年(1742)李氏墓碑記載,明朝初期大移民,李氏先祖從山西潞安府(今長治市)遷到林縣豹臺村,后又改遷此地,取名“李村”。因東邊不遠(yuǎn)處也有個李村,為減少重名麻煩,更名為“西李村”。實行“里甲制”后,又改稱“西里村”,沿用至今。山洞村起初叫中里村,因位于東里村與西里村之間故得名。先隸屬于東里村管轄,因后靠馬鞍山祖先居洞窯而生活,故叫山洞村。1956年建高級社時,并入西里村至今。 |
據(jù)《郭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四年(1371),郭氏先祖從山西上黨(今長治市)遷此定居。見這里三面環(huán)山,山底土壤肥沃,心中十分高興,便將村名定為“可樂山”村。 |
原名“閣老莊”。嘉靖三十五年(1556)村碑記載,人郭樸當(dāng)了明朝萬歷朝的閣老之后,村名便叫成了“閣老莊”。解放初期提倡破除封建迷信,1956年高級社時為五星社。1958年,因村莊位居馬鞍山前,改稱“前莊”,沿用至今。 |
村名來歷與村西申村有關(guān)。申村是唐、宋、元三代冶鐵場,原名“利城”。民間傳說,在城東一里處設(shè)有寨門一座。后來此地有了村莊,人們便稱之為“東寨”村。 |
據(jù)《河順鎮(zhèn)志》記載,明正統(tǒng)年間(1436),一秦氏人家遷此定居,將一活水井整修壘砌改為吃水井,因村莊在水井上方。又據(jù)公元1913年村碑記載,原名“西馬鞍”,因當(dāng)?shù)卮灞庇幸恍嗡岂R鞍的馬鞍山,因此村在西。故名。1938年抗日民主政府在設(shè)區(qū)政府,改稱“井上村”,沿用至今。 |
此地系明萬歷年間代州知州牛任大、清初寧夏巡撫牛應(yīng)征、南漳知縣牛君藩等官員之祖籍地得名。又據(jù)明代天啟七年(1627)皇姑墓碑記載:皇姑游至二龍山而薨,百姓捐糧葬之,隨皇帝定名為“官莊”,沿用至今。 |
清道光二年(1822)村碑記載,村南有片山灣洼地,有數(shù)十畝肥沃良田,豐年僅此即可收獲100余石(讀作dàn,計量單位)小麥。于是村民便稱此地為“百石灣”,并用作村名。因“石”字一字兩音,外人常讀作石頭的“石”,慢慢“百石(dàn)灣”就演變成了“百石(shí)灣”,沿用至今。 |
據(jù)清天聰五年(1631)碑記:大明年間,有行圍打獵者在此定居,圍場設(shè)在山溝底部,分南北圍場,因該圍場在南故名南圍場,后趙氏從涉縣遷此定居,故取名“南圍底”。因此地長有蘆葦,而“圍”與“葦”諧音,后改為“南葦?shù)住,沿用至今?/div> |
此地古時盛產(chǎn)蘆葦,因村莊坐落在山坡下,故名“葦?shù)状濉。后村莊規(guī)模擴大,按地理位置分為南北兩村,此村在北,名曰“北葦?shù)住,沿用至今?/div> |
黃家坡村黃氏始祖原來生活在陜晉交界的黃河之濱,明洪武三年(1370),從山西紅洞縣老槐樹下遷至山西省潞城縣李莊定居。明萬歷年間(1573),先祖黃庭秀帶領(lǐng)全家4個兒子,又從潞城遷來林縣。因村民全都姓黃,村莊建在山坡間,便起名叫“黃家坡”村,沿用至今。 |
據(jù)民國三年路氏家譜記載,原名“鄧家?guī)r”,因鄧姓首遷此建村,故名。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鄧氏沒落,同年路氏從路家莊遷此建村,因位于山垴之上,故名路家垴。 |